第20页:先锋论坛 上一页3  4下一页
 
页面导航

  • 第A1页
    封面

  • 第A2页
    封二

  • 第01页
    开卷

  • 第02页
    目录

  • 第03页
    目录

  • 第04页
    要闻

  • 第05页
    要闻

  • 第06页
    政策

  • 第07页
    政策

  • 第08页
    要文

  • 第09页
    要文

  • 第10页
    要文

  • 第11页
    要文

  • 第12页
    要文

  • 第13页
    要文

  • 第14页
    特别报道

  • 第15页
    特别报道

  • 第16页
    特别报道

  • 第17页
    特别报道

  • 第18页
    学习

  • 第19页
    学习

  • 第20页
    先锋论坛

  • 第21页
    先锋论坛

  • 第22页
    先锋论坛

  • 第23页
    先锋策划

  • 第24页
    先锋策划

  • 第25页
    先锋策划

  • 第26页
    先锋策划

  • 第27页
    先锋策划

  • 第28页
    先锋策划

  • 第29页
    先锋策划

  • 第30页
    先锋策划

  • 第31页
    先锋策划

  • 第32页
    先锋策划

  • 第33页
    先锋策划

  • 第34页
    乡村振兴

  • 第35页
    乡村振兴

  • 第36页
    先锋观察

  • 第37页
    先锋观察

  • 第38页
    先锋观察

  • 第39页
    先锋观察

  • 第40页
    先锋讲坛

  • 第41页
    先锋讲坛

  • 第42页
    先锋讲坛

  • 第43页
    先锋讲坛

  • 第44页
    先锋讲坛

  • 第45页
    先锋讲坛

  • 第46页
    先锋经验

  • 第47页
    先锋经验

  • 第48页
    先锋经验

  • 第49页
    先锋人物

  • 第50页
    先锋人物

  • 第51页
    先锋人物

  • 第52页
    先锋人物

  • 第53页
    全面从严治党

  • 第54页
    全面从严治党

  • 第55页
    先锋悦读

  • 第56页
    先锋悦读

  • 第A3页
    封三

  • 第A4页
    封底
 
标题导航
2021年2月1日出版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话说家风
赵景文
 

家风俗称门风,指的是家族世代相传的品行风尚和作风习惯。“家风”一词,始见于西晋文学家潘岳的《家风诗》。两晋以后,世家豪族自矜门户、标立家训,“家风”一词逐渐流行起来。南北朝时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家风著作,对后世影响深远。宋代之后,程朱理学兴起,司马光撰写的《家范》,系统地阐述了家庭伦理关系和治家原则,成为家教范本。随后,陆游的《放翁家训》、朱用纯的《朱子家训》、晚清名臣曾国藩的家书,及至20世纪新文化运动后梁启超、傅雷等知名学者的家书,都是世人称道的治家典范。

到革命战争年代,无数共产党人奋勇献身,为大家舍小家,在继承历代传统家风文化的基础上,孕育出新的家庭风尚。这些优良家风的内涵体现在以下方面:

爱国奉献,家国情怀。修身齐家治国的思想,是中国人始于家庭、拓展至家国天下的宽广情怀。这思想,被共产党人继承、演化为强烈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甘愿为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奉献一切。毛泽东一家为革命牺牲了6位亲人,其中5位牺牲时不满30岁,最小的年仅19岁;贺龙家族,满门忠烈,宗亲中有名有姓的烈士就有2050人;徐海东家族,66位亲人为革命献身。众多革命前辈和他们的亲人,抛头颅、洒热血,不论付出多大牺牲、遭遇多少苦难,都无怨无悔。

倡学兴学,书香齐家。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老一辈革命家不仅自己崇尚学习,还引导家庭成员重视学习。毛泽东一生与书相伴,深深影响了下一代。1941年,他在写给苏联求学的毛岸英、毛岸青的信中督促:“趁着年纪尚轻,多向自然科学学习。”董必武学通古今,也常教育子女:“要爱学习,善学习。”浓厚的家学熏陶,长久的书香濡染,会使后世子孙崇学善学,增才储能,从而影响乡邻,惠及社会,使家运绵长,国家兴盛。

立德重德,忠孝传扬。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领导干部是否胸中有国、心中有民,从家风上能反映出来。1944年2月,朱德生母去世,他在《回忆我的母亲》中写道:“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这是共产党人独有的忠和孝,彰显了深沉的赤子情怀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修身慎行,廉洁自守。老一辈革命家特别重视廉洁家风建设,教育子女和亲属坚守正道。周恩来专门制定了“十条家规”,严格要求亲属;陈云立规矩约束亲人,不搞特殊;杨善洲严格要求家人公车不私用,连搭“顺风车”也不行。他们的廉洁奉公,为后人树立了榜样。同时,前辈们艰苦朴素、勤俭克己的言行也影响着后人。被尊为“延安五老”之一的徐特立,74岁时在给女儿的家书中还写道:“时局艰难我不敢多开支。”实际上,带头节约开支,是徐老一生的坚持。

总之,优良家风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全社会不可或缺的精神血脉,是中华民族永不褪色的传家宝。不论时代如何发展,生活格局怎样变化,我们都需一如既往重视家庭建设、重视家教传承、重视家风培育,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