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先锋策划 上一页3  4下一页
 
页面导航

  • 第A1页
    封面

  • 第A2页
    封二

  • 第01页
    开卷

  • 第02页
    目录

  • 第03页
    目录

  • 第04页
    要闻

  • 第05页
    要闻

  • 第06页
    政策

  • 第07页
    政策

  • 第08页
    要文

  • 第09页
    要文

  • 第10页
    要文

  • 第11页
    要文

  • 第12页
    要文

  • 第13页
    要文

  • 第14页
    特别报道

  • 第15页
    特别报道

  • 第16页
    特别报道

  • 第17页
    特别报道

  • 第18页
    学习

  • 第19页
    学习

  • 第20页
    先锋论坛

  • 第21页
    先锋论坛

  • 第22页
    先锋论坛

  • 第23页
    先锋策划

  • 第24页
    先锋策划

  • 第25页
    先锋策划

  • 第26页
    先锋策划

  • 第27页
    先锋策划

  • 第28页
    先锋策划

  • 第29页
    先锋策划

  • 第30页
    先锋策划

  • 第31页
    先锋策划

  • 第32页
    先锋策划

  • 第33页
    先锋策划

  • 第34页
    乡村振兴

  • 第35页
    乡村振兴

  • 第36页
    先锋观察

  • 第37页
    先锋观察

  • 第38页
    先锋观察

  • 第39页
    先锋观察

  • 第40页
    先锋讲坛

  • 第41页
    先锋讲坛

  • 第42页
    先锋讲坛

  • 第43页
    先锋讲坛

  • 第44页
    先锋讲坛

  • 第45页
    先锋讲坛

  • 第46页
    先锋经验

  • 第47页
    先锋经验

  • 第48页
    先锋经验

  • 第49页
    先锋人物

  • 第50页
    先锋人物

  • 第51页
    先锋人物

  • 第52页
    先锋人物

  • 第53页
    全面从严治党

  • 第54页
    全面从严治党

  • 第55页
    先锋悦读

  • 第56页
    先锋悦读

  • 第A3页
    封三

  • 第A4页
    封底
 
标题导航
2021年2月1日出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做好长江经济带的云南答卷
 

云南地处长江上游,在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中具有独特地位。如何找准云南在这一国家战略框架中的定位?融入长江经济带将给云南带来什么样的发展机遇?云南这五年来交出了怎样的答卷?为此,记者专访了云南省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专职副主任连利军。

云南融入长江经济带的定位是什么?有何重大意义?

连利军:2018年2月11日,云南省委、省政府印发《长江经济带发展云南实施规划》,对云南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提出了四个明确定位,即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特色产业发展示范区、新型城镇化综合试验区和长江经济带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重要门户。同时,提出依托长江经济带发展,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促进城镇、农业、生态三类空间协调发展,加快形成“一轴两翼三极”的空间发展格局。

其中,“一轴”指依托金沙江干流,以昆明为中心,以曲靖、楚雄、昭通、大理、丽江、迪庆为节点,构建金沙江绿色发展轴;“两翼”指发挥主轴线的辐射带动作用,向腹地延伸拓展,形成东北、西北两翼支撑;“三极”指以滇中、滇东北、滇西北城镇群为主体,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形成金沙江流域三个增长极。

云南主动融入和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具有重大的意义:一是有利于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努力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二是有利于助推“一带一路”建设,推进云南与周边国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参与建设中越、中缅、中老经济走廊,构建与周边国家命运共同体;三是有利于推进云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产业结构和城镇化布局;四是有利于形成长江经济带“两头开放、双向流动”的格局,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谱写中国梦的云南篇章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近年来,云南如何扛起共抓大保护的政治责任?

连利军:为加快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相关工作,云南建立了由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任领导小组组长的“双组长”制,通过省委常委会、省政府常务会、领导小组会等形式,传达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研究贯彻落实意见,同步建立跟踪督办机制,形成了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和韩正副总理在“中科院水生所建议尽快加强长江上游赤水河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上的重要批示,云南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率队督促检查赤水河流域(云南段)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率先在赤水河流域省份启动编制赤水河流域保护治理与绿色高质量发展规划。目前,赤水河流域的突出问题正在加快整改,赤水河流域(云南段)的17座小水电站已全部拆除。

同时,抓住治理水污染这个重点,全面提升九大高原湖泊治理思路,彻底转变“环湖造城”的发展模式、“就湖抓湖”的治理格局、“救火式治理”的工作方式、“不给钱就不治理”的被动状态。从“一湖之治”向“流域之治”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综合施治彻底转变。“十三五”期间,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规划投资583亿元,已完成投资490亿元。

以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为抓手,进一步完善了生态环境突出问题举报电话、微信公众号举报平台,通过摄制专题警示片等方式,曝光一批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对于州(市)、县无法解决的问题,省级部门结合行业准则、政策要求、技术规范,帮助解决问题,并跟踪落实问效。各级各有关部门针对企业推进问题整改中存在的实际困难,不定期与企业进行会商,进行点对点服务指导,主动帮助解决问题。各地在问题整改初期,统筹谋划问题整改与增量项目开发,利用存量问题整改带来的资源升值效应,统筹周边资源整体开发,实现增量项目溢价开发,有效解决问题整改资金不足的问题。对整改过程中存在的进度滞后、措施不实、方案调整等问题,相关部门提前预警、提早介入,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截至2020年底,2018年、2019年移交的34个问题,已按时序完成整改31个,全省累计自查发现248个问题,已完成整改205个。

云南是如何坚持生态优先,深入开展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系统修复的?

连利军:一是扎实推进污染治理“4+1”工程。截至2020年12月底,城镇污水垃圾处理方面,长江流域云南境内的所有城市、县城和建制镇具备污水和垃圾收集处理能力,城镇污水处理率达92.75%、生活垃圾处理率达98.49%。

二是深入开展长江经济带专项整治。推动小水电清理整改工作,2020年全省完成小水电退出267座;开展长江干流岸线利用项目清理整治,63个项目均已完成整治;全省排查出188家“三磷”企业(矿、库),均制定了“一企一策”整改方案;开展长江禁捕行动,对金沙江重点水域实施10年禁捕。

三是加快金沙江流域矿山生态修复。全省金沙江流域开展了380座废弃露天矿山修复工作,修复总面积2.02万亩;全省涉及九大高原湖泊保护区的矿山共172个,已关闭144个,洱海流域关闭的57个矿山已全部完成修复。

四是抓实九大高原湖泊治理。对九大高原湖泊施行“一湖一条例、一湖一规划”,实施整体规划、建管一体的系统治理;深化河(湖)长制,加大资金投入和工作力度。

五是推进重点生态修复工程。以沿边、沿江、沿路“三沿”绿化优化为重点,以点带面推进国土山川补绿增绿,全省累计完成营造林3239.86万亩,其中,长江流域完成营造林1565.05万亩。

通过扎实推进生态环境污染治理“4+1”工程,对生态环境重点领域实施系统保护修复,全省在点源、面源的污染治理上取得了积极进展,有效改善了水环境和减轻了水污染,全省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取得了明显成效,环境质量不断提升。2020年1—11月,全省369个国控省控地表水断面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为82.4%,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91个长江水系断面中,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为79.1%,同比提高5.5个百分点。

云南在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高质量发展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成效如何?

连利军:首先,在推动实施综合管控工作方面,云南制定了覆盖全省的“三线一单”管控体系,出台了《云南省长江经济带发展负面清单指南实施细则(试行)》,对新上的产业从准入门槛上从严进行管理审批,坚决把云南最需要管住的岸线、河段、区域管住,坚决制止产能严重过剩、污染物排放量大、环境风险突出的产业转移输入。

同时,探索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目前,云南省绿色电力装机占比达84.1%、绿色发电量占比达92%,100%为清洁电力。水果、蔬菜、茶叶、花卉等成为绿色食品主导产业,农产品出口连续多年稳居西部省区第一。深入推进“整治乱象、智慧旅游、提升品质”旅游革命三部曲等。

此外,还推动经济新旧动能转换。“十三五”期间,全省累计淘汰炼铁863.5万吨、炼钢540万吨等。全省非烟工业占全部工业比重从66.2%提高到75.3%;发挥绿色能源优势,加快绿色制造发展,围绕构建“五个万亿级、八个千亿级”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提升全省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在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方面,充分发挥云南的区位优势,不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全面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重点与重庆、四川、贵州等省(市)在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文化旅游等领域加强合作;加强与浙江、江苏等省份的对接沟通,积极承接中下游地区的资金、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共同开拓南亚、东南亚市场。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