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页:先锋观察 上一页3  4下一页
 
页面导航

  • 第A1页
    封面

  • 第A2页
    封二

  • 第01页
    开卷

  • 第02页
    目录

  • 第03页
    目录

  • 第04页
    要闻

  • 第05页
    要闻

  • 第06页
    政策

  • 第07页
    政策

  • 第08页
    要文

  • 第09页
    要文

  • 第10页
    要文

  • 第11页
    要文

  • 第12页
    要文

  • 第13页
    要文

  • 第14页
    特别报道

  • 第15页
    特别报道

  • 第16页
    特别报道

  • 第17页
    特别报道

  • 第18页
    学习

  • 第19页
    学习

  • 第20页
    先锋论坛

  • 第21页
    先锋论坛

  • 第22页
    先锋论坛

  • 第23页
    先锋策划

  • 第24页
    先锋策划

  • 第25页
    先锋策划

  • 第26页
    先锋策划

  • 第27页
    先锋策划

  • 第28页
    先锋策划

  • 第29页
    先锋策划

  • 第30页
    先锋策划

  • 第31页
    先锋策划

  • 第32页
    先锋策划

  • 第33页
    先锋策划

  • 第34页
    乡村振兴

  • 第35页
    乡村振兴

  • 第36页
    先锋观察

  • 第37页
    先锋观察

  • 第38页
    先锋观察

  • 第39页
    先锋观察

  • 第40页
    先锋讲坛

  • 第41页
    先锋讲坛

  • 第42页
    先锋讲坛

  • 第43页
    先锋讲坛

  • 第44页
    先锋讲坛

  • 第45页
    先锋讲坛

  • 第46页
    先锋经验

  • 第47页
    先锋经验

  • 第48页
    先锋经验

  • 第49页
    先锋人物

  • 第50页
    先锋人物

  • 第51页
    先锋人物

  • 第52页
    先锋人物

  • 第53页
    全面从严治党

  • 第54页
    全面从严治党

  • 第55页
    先锋悦读

  • 第56页
    先锋悦读

  • 第A3页
    封三

  • 第A4页
    封底
 
标题导航
2021年2月1日出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由“黑”转“绿”的 华坪探索
 
石龙坝镇德茂社区芒果园
3838 2021·02

2020年,华坪县被生态环境部列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然而,曾经的华坪县却是另外一番景象。

地处云南西北部金沙江北岸的华坪县,原是全国100个重点产煤县之一,曾经“一天三顿饭,顿顿靠煤炭”,导致空气污染、水源枯竭、土地下陷、水土流失等,令全县生态环境遭受重创。

痛定思痛,党的十八大以来,华坪县科学布局生态产业,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的转型路子。曾经严重污染的“煤城”,正蜕变为天蓝地绿水清的健康生活目的地。

一煤独大:欠下生态环境账

石龙坝镇德茂社区是华坪县煤炭开采的主矿区,自20世纪60年代起开采煤炭。凭着丰富的煤矿资源,最多的时候有大大小小100多口矿井,居民们都围绕煤炭生产生活,挖煤、洗煤、运煤等,忙得不亦乐乎。

随着煤炭长期开采,渐渐衍生出一系列环境和生态问题:矿区环境恶化,水源枯竭、房屋开裂、地表植被破坏、地质灾害隐发等问题凸显,矿区群众生产生活质量不断下降。

“前些年,我们社区完全可以用满目疮痍来形容,放眼望去,整个社区到处是黢黑的煤炭、煤渣、煤矸石,煤炭运输车经过时扬起漫天的黑煤灰,社区里的房顶、树木上终年都是厚厚的煤灰。”德茂社区党总支副书记王朝红表示,“煤炭在给社区群众带来可观经济收入的同时,也给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房屋开裂、地面下沉、河水断流等,严重威胁着矿区居民的生活。”

而在县城周边,随煤而建的化工厂、水泥厂包围着县城,整个县城常年灰蒙蒙的,到处都是煤烟味。据丽江市生态环境局华坪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当时矿井需要的大量坑木都从山上砍伐,森林遭到严重破坏。此外,煤矿经常放炮炸坑,使用抽风机抽出矿洞废气,造成严重大气污染,县城酸雨频率增加。洗煤、选煤等过程中产生的污染比比皆是。

据了解,华坪县总面积2200平方公里,含煤面积约为1500平方公里~1800平方公里,拥有煤炭资源可利用储量1.2亿吨,远景储量3亿吨,现保有可采储量约8800万吨,全县4乡4镇皆有煤田。煤炭开采达到顶峰时是丽江市唯一工业产值超过农业产值的县,逐步形成了“一煤独大”的经济发展方式。

“2013年产煤高峰期,华坪县原煤产量达740万吨,财政总收入13.3亿元中70%以上源自煤炭产业。”华坪县财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随着国家对煤炭产业政策的调整,自2014年4月起,华坪县9万吨/年及以下的煤矿全部停产整顿,华坪县逐渐失去原有的经济支柱产业,县域经济遇到前所未有的发展瓶颈。

痛定思痛:积极探索转型之路

长期依赖煤炭生存的华坪县,没有了煤炭的支撑,靠什么生存发展?为此,全县因地制宜决定从转型发展方面破局。

近年来,华坪县积极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把环境约束转化为绿色机遇,加快制定绿色发展战略,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决心压减煤炭产能。

“这几年,华坪县立足现有条件,狠抓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发展。2014年至今,华坪县采煤矿井从81对减少到29对,2018年原煤产量锐减至81.25万吨;全县非煤矿山从42座整合重组为25座。”华坪县相关领导表示。

石龙坝镇是华坪县煤矿最为集中的地区,针对煤炭转型升级,当地镇党委、政府提出了“四转模式”,即更新观念,让矿主转行;党内帮扶,让矿工转岗;党员带头,让矿山转绿;设岗定责,让矿区转稳。石龙坝镇德茂社区居民孙绍华就是“党内帮扶,让矿工转岗”的典型代表之一。

“以前我们这里全是矿山,一家人的生活来源主要靠挖煤。几年前,我们家就开始种植芒果,如今发展了138亩芒果。收成好时,年毛收入曾达70多万元。”孙绍华说。从16岁开始,他就到矿上从事挖煤工作。后来,跑了几年煤炭运输,虽然收入不错,但越来越糟的生态环境让他忧心不已。2015年,在镇、社区两级党组织的帮助下,孙绍华丢下煤锹,拿起锄头种植芒果。如今,孙绍华每年的收入比原来挖煤还高。

在产业发展中,为解决转岗矿工不善管理、不懂经营等问题,石龙坝镇通过“送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加强种养技术培训,大幅度提升转岗矿工在农业方面学科技、用科技的能力。

如今,石龙坝镇“四转模式”经验在全县广泛推广。华坪县一边做去“黑”的减法,积极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边做增“绿”的加法,大力发展以芒果为主的绿色生态产业,闯出了一条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新路子。

由“黑”转“绿”:生态富民见成效

从“黑色产业”向“绿色经济”转型,华坪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对全县的生态产业发展进行了规划,引导群众在海拔1600米以下区域种植芒果,1600米以上的山区、半山区种植核桃、花椒。不但打造出长江上游绿色经济强县,还筑牢长江上游绿色生态屏障。

如今的石龙坝镇,曾经的矿山已经披上绿装,郁郁葱葱的晚熟芒果缀满枝头。在华坪县诚鑫芒果专业合作社芒果基地,工人们忙着采果、选果、装箱……

华坪县诚鑫芒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仕昌,曾经是当地有名的煤老板。随着全县经济转型升级,陈仕昌转型成为专业种植芒果的果农,还牵头成立合作社,对果园实施科学管理,提倡统一作业时间、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芒果销售价格。如今,合作社芒果种植面积达1500亩,年产量140万斤,产值420万元。

华坪县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立华坪县芒果技术服务站,加大芒果种植管理的技术培训,并打造果子山万亩优质芒果示范种植基地。加强示范引领、扶持芒果加工企业延长产业链、举办芒果文化节为芒果的销路搭建平台、招商引资筹建芒果小镇等,通过实施一系列措施,进一步加大对芒果产业的扶持力度,以“种好芒果还黑煤矿山绿水青山”来实现煤炭产业转型。

通过县委、县政府的引导、规划,依托得天独厚的金沙江干热河谷气候及良好的生态环境,华坪县芒果产业快速发展。截至目前,全县芒果种植面积达33.6万亩,居云南第一、全国第三,芒果产值近20亿元。2020年初,华坪县果子山万亩芒果基地荣获“最大规模的芒果种植园”吉尼斯世界纪录TM(Trademark)认证。

随着产业转型升级,华坪县生态环境得到持续改善。监测数据显示,华坪县酸雨频率从2003年的58%下降至2019年的2.56%;县城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100%;纳入监控的7个地表水监测断面和两个县级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取水口水质常年保持稳定达标。近5年来,华坪县没有发生重大突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

曾经的生态短板,已转变为华坪县新的发展优势。近年来,华坪县立足资源优势,打造美丽县城、美丽乡村,主动融入打造世界一流“健康生活目的地牌”建设,大力发展康养旅游产业的底气更足。

本刊记者 杨旭东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