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页:乡村振兴 上一页3  4下一页
 
页面导航

  • 第A1页
    封面

  • 第A2页
    封二

  • 第01页
    开卷

  • 第02页
    目录

  • 第03页
    目录

  • 第04页
    要闻

  • 第05页
    政策解读

  • 第06页
    政策解读

  • 第07页
    要文

  • 第08页
    要文

  • 第09页
    要文

  • 第10页
    要文

  • 第11页
    要文

  • 第12页
    要文

  • 第13页
    学习

  • 第14页
    学习

  • 第15页
    学习

  • 第16页
    先锋论坛

  • 第17页
    先锋论坛

  • 第18页
    先锋论坛

  • 第19页
    先锋策划

  • 第20页
    先锋策划

  • 第21页
    先锋策划

  • 第22页
    先锋策划

  • 第23页
    先锋策划

  • 第24页
    先锋策划

  • 第25页
    先锋策划

  • 第26页
    先锋策划

  • 第27页
    先锋策划

  • 第28页
    乡村振兴

  • 第29页
    乡村振兴

  • 第30页
    乡村振兴

  • 第31页
    乡村振兴

  • 第32页
    先锋观察

  • 第33页
    先锋观察

  • 第34页
    先锋观察

  • 第35页
    先锋观察

  • 第36页
    先锋讲坛

  • 第37页
    先锋讲坛

  • 第38页
    先锋讲坛

  • 第39页
    先锋讲坛

  • 第40页
    先锋讲坛

  • 第41页
    先锋讲坛

  • 第42页
    先锋经验

  • 第43页
    先锋经验

  • 第44页
    先锋经验

  • 第45页
    先锋经验

  • 第46页
    先锋经验

  • 第47页
    先锋经验

  • 第48页
    先锋人物

  • 第49页
    先锋人物

  • 第50页
    先锋人物

  • 第51页
    先锋人物

  • 第52页
    先锋人物

  • 第53页
    全面从严治党

  • 第54页
    全面从严治党

  • 第55页
    先锋悦读

  • 第56页
    先锋悦读

  • 第A3页
    封三

  • 第A4页
    封底
 
标题导航
2021年4月1日出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科学规划引领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规划先行。近年来,云南省广大农村结合脱贫攻坚科学规划、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涌现出一大批美丽乡村建设“样板”。然而,也有一些地方存在规划缺失缺位、随意变更、与实际需求不匹配等问题,成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绊脚石”。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用科学规划引领乡村振兴显得迫切而重要。

规划先行引领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看,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推进城乡融合与乡村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破解“三农”问题的必然要求。在乡村振兴战略起步之际,只有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才能激发乡村振兴“内动力”。

怒江州福贡县鹿马登乡亚坪村前些年还是一副贫穷的模样:没有公路、没有产业,村民祖祖辈辈依靠种植玉米,附带养殖猪、牛、鸡等维持生计。“春种一山坡,秋收一箩筐”是亚坪村曾经的真实写照。

就是在这样的穷乡僻壤,以村党总支书记肯里海为首的村干部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积极谋划村庄发展道路。2017年,亚坪村在怒江州率先脱贫出列。

“全村脱贫后,我们没有歇气,而是及时规划提升人居环境、发展乡村旅游……全身心投入乡村振兴工作中,确保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无缝衔接。”肯里海表示。

肯里海告诉记者,亚坪村能够尽快转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得益于前期的科学规划。“从村民危房改造到基础设施建设,从布局产业到乡村治理……村里在广泛听取村民、新乡贤、专家等意见建议的基础上,通过村‘两委’多次讨论,才做出整体规划。”肯里海说,“在规划中,村里还未雨绸缪,把将来发展乡村旅游的一些因素也考虑进去。”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而亚坪村在乡村振兴规划中恰恰抓住了这一要点。”做云南相关课题研究的广东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云南籍教授墨绍山表示,在乡村振兴规划中,要着力完善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规划、政策、工作衔接机制,把“三农”工作重心逐步聚焦到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上来,这样既有助于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又有利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无序规划问题多

“这里修建一座小桥,为村子增加灵气;那里修建一座茶马古道博物馆,向游客展示这里曾是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重镇……”不久前记者至滇西某村采访,一名村干部向记者反映,不同的上级部门对村子的规划提出了不同的意见,甚至有的按规划刚建成的项目,就被要求拆除。

记者采访时发现,该村的情况在云南并非个例。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尽管规划先行理念已被基层广泛认同和接受,但是多头指挥规划等现象,甚至规划“错位”“善变”屡见不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能提脱离实际的目标,更不能搞形式主义和“形象工程”。然而,不少基层干部、群众反映,规划本应成为乡村发展的“指南针”,但在一些地方由于没有结合本地实际,反而成为浪费资源、增加负担的“绊脚石”。

滇西某市的一名村党支部书记向记者讲述了他的烦恼:该村的气候、土质不适合种植万寿菊,村民也不愿意种植,可上级领导却要求连片推广种植,村干部只能挨家挨户做群众的思想工作,推广种植万寿菊。

“万寿菊产量和产值较低,为了弥补村民的损失,村里每年都要拿出一大笔村级集体资金来补贴种植户。”该村党支部书记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然而一些村子在产业规划和布局方面,不尊重客观条件以及群众意愿,搞‘一刀切’,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墨绍山表示,在乡村振兴规划工作中,首先要杜绝各种乱象,在突出农民主体地位的同时,要坚持因地制宜、因村制宜,如果有条件,最好请熟悉当地或村子情况的乡贤、能人等参与到规划中来。

墨绍山还告诉记者,在乡村振兴规划中,不少地方也暴露出了规划重复、滞后和前后矛盾等问题,致使部分规划难以落地,甚至出现项目依照规划刚建成便被拆除的现象。这不仅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也严重影响到乡村振兴战略的整体推进。

科学规划既“塑形”又“铸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

走进德宏州芒市芒晃村,整个村落弥漫着浓浓的农耕气息。村间巷道两旁绿树成荫,摆放着独轮车等老物件。村民房屋的外墙上或悬挂着木犁和独轮车等传统农具,或绘有展示丰收季节和田野生活的油画。

用陶罐垒起的墙体、嵌在墙上的木船、记录历史变迁的旧式马车……村在景中,人在画中,每一寸土地、每一条巷道、每一处景观,都能勾起童年的回忆。

芒晃村党支部书记莫岩相召说:“乡村土味越足,游客来得越多,村民的‘钱袋子’就越鼓。”

“繁华热闹的大都市曾是旅游的热门目的地,可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涌入农村,寻找原汁原味的田园生活,给很多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云南民族大学教授昂自明表示,“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因此,在规划环节就要充分考虑各地乡土、文化差异,把传统留住、把文化留住,以真正的乡土味道吸引游客。”

昂自明还表示,在乡村振兴规划中,目前还普遍存在城市思维惯性,亟须培育一批懂农村的专业乡村规划设计人才,充实县、乡、村多级规划队伍,以满足不同乡村的不同规划需求。对此,昂自明建议,在高校开设乡村规划设计专业,加快人才培养。同时,鼓励一批具有乡村规划能力的企业发展,对进行乡村规划的企业设定资质门槛。

墨绍山也表示,规划应破除行政化思维,破除外部主导的规划定势。“无论是局部还是全局性的乡村规划,都要以综合的人口、自然、社会发展条件为出发点,整合统筹各类规划要素于一体,真正实现‘多规合一’。”墨绍山说。同时,规划不仅要看到全局性,顶层的功能、空间、社会发展和建设内容,要穿透最基层的社区、村庄和重要地理识别区。既有“主动脉”也有“毛细血管”,有主要、核心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科学推进乡村规划建设是乡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全国政协委员、德宏州陇川县王子树乡司法所所长段明龙表示,“当前,乡村建设还存在要么无规划、要么有规划但层次低,村庄发展无序,有新房无新村、有新村无新貌等问题。”段明龙建议,应从中央、省级设立专项资金,以村庄规划建设为重点,实现“一村一规划”,着力解决村内道路建设、房屋建设、给排水、垃圾处理等突出问题。与此同时,将村级特色产业发展纳入村庄规划布局,以此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

本刊记者 杨旭东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