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页:先锋策划 上一页3  4下一页
 
页面导航

  • 第A1页
    封面

  • 第A2页
    封二

  • 第01页
    开卷

  • 第02页
    目录

  • 第03页
    目录

  • 第04页
    要闻

  • 第05页
    要闻

  • 第06页
    政策解读

  • 第07页
    要文

  • 第08页
    要文

  • 第09页
    要文

  • 第10页
    要文

  • 第11页
    要文

  • 第12页
    要文

  • 第13页
    要文

  • 第14页
    要文

  • 第15页
    学习

  • 第16页
    学习

  • 第17页
    学习

  • 第18页
    学习

  • 第19页
    学习

  • 第20页
    学习

  • 第21页
    学习

  • 第22页
    先锋论坛

  • 第23页
    先锋论坛

  • 第24页
    先锋论坛

  • 第25页
    先锋策划

  • 第26页
    先锋策划

  • 第27页
    先锋策划

  • 第28页
    先锋策划

  • 第29页
    先锋策划

  • 第30页
    先锋策划

  • 第31页
    先锋策划

  • 第32页
    先锋策划

  • 第33页
    先锋策划

  • 第34页
    先锋策划

  • 第35页
    先锋策划

  • 第36页
    乡村振兴

  • 第37页
    乡村振兴

  • 第38页
    先锋观察

  • 第39页
    先锋观察

  • 第40页
    先锋观察

  • 第41页
    先锋观察

  • 第42页
    先锋讲坛

  • 第43页
    先锋讲坛

  • 第44页
    先锋讲坛

  • 第45页
    先锋讲坛

  • 第46页
    先锋讲坛

  • 第47页
    先锋经验

  • 第48页
    先锋经验

  • 第49页
    先锋经验

  • 第50页
    先锋经验

  • 第51页
    先锋人物

  • 第52页
    先锋人物

  • 第53页
    全面从严治党

  • 第54页
    全面从严治党

  • 第55页
    先锋悦读

  • 第56页
    先锋悦读

  • 第A3页
    封三

  • 第A4页
    封底
 
标题导航
2021年9月1日出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科技支撑 保护生物多样性有新举措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动态监测样地内的林冠塔吊 邹 鹏

从雪山到热带雨林,从高原湖泊到大江大河,云南多种多样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孕育出丰富多彩的生物物种。

对这些分布在各种自然环境中的物种进行更好的保护与研究,科技的支撑和引领尤为重要。近年来,云南不断强化科技创新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重要作用,为云南争创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创新平台建设

在自然界,植物会随着时间的流逝不断发生变化。上亿年的优胜劣汰,让不适应环境变化的植物或消失或产生新的变化。如何科学地解读植物在防御天敌和适应环境时自身所合成的产物?怎样才能持续利用好植物资源?为解答这些问题,依托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建设的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应运而生。

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01年10月获批成立,是云南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也是目前国内唯一的植物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创建国家重点实验室,不仅可以得到经费、项目等方面的重点扶持,还能吸引大量高水平人才,形成聚合效应。”据中科院院士、实验室主任郝小江介绍,植物化学是植物学和有机化学的一门交叉学科,实验室经过20年的发展,在鉴定植物化学成分,发现新天然产物,架起植物防御与新生物功能发现、新药(新农药)发现之间的桥梁等方面,取得了许多原创性成果,为西部地区创新植物药和中药现代化发展、推动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作出了积极贡献。

为推进云南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研究,除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外,目前,云南还建有遗传资源与进化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云南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共3家生物多样性研究领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此外,还建有省级重点实验室46家。这些国家级和省级的重点实验室,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重要的科技基础条件保障。

同时,云南还建有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5家、省级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8家。这些观测站的建立,不仅为科研人员提供了权威准确的观测数据,也为后续系统开展生物多样性研究提供了支撑。

2007年,在西双版纳州的热带雨林深处,一处20公顷的动态监测样地建了起来,这也是目前国内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生物多样性动态监测样地。“这20公顷的样地就像是一个小的热带雨林系统,对研究雨林内植物功能性状与物种共存机制、植物与动物和土壤微生物相互作用等,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据西双版纳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执行站长邓晓保介绍,监测样地凝聚着观测研究站几代人的心血,样地建立之后,以这里为样本的研究成果频发,也让更多人了解了云南、了解了中国。

进行系统研究

2020年1月20日,正在云南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滇池星海半岛生态湿地,察看滇池保护治理情况。在现场,一个展示滇池生物多样性的玻璃“生态缸”引人注目:雪白淡雅的海菜花盛开水面,滇池金线鲃水中游弋,背角无齿蚌栖息缸底。

“展示区的三类土著生物构成了微缩版的生态系统,目前,我们正逐步让这样的理想状态变成现实。”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杨君兴和滇池土著鱼打了近40年的交道,能够见证并参与到滇池金线鲃重回滇池,杨君兴很自豪,“滇池金线鲃的回归,不单是一个土著鱼品种的回归,更是滇池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整体生态环境变好的一个最直观的体现。”

早在300多万年前滇池形成时,滇池金线鲃就存活其中。然而,20世纪80年代,随着滇池水体污染日益严重,滥捕屡禁不止,滇池金线鲃的生存环境遭到了极大破坏,极度濒危,成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为了保护以滇池金线鲃为代表的云南土著鱼种,2004年,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建立了珍稀鱼类繁育基地,开始人工繁殖滇池金线鲃。”据杨君兴介绍,虽然人工繁殖获得成功,但从2010年开始回归滇池的金线鲃种群恢复效果并不理想。他分析,这一方面是因为流放数量还比较少,另一方面说明滇池的整体环境不甚理想。

近年来,随着保护力度的加大,滇池水质已经稳定在Ⅳ类到Ⅴ类之间,这让杨君兴曾经设想的“花•鱼•蚌”立体修复模式变成了可能。“无论是海菜花,还是金线鲃和蚌,都需要在清洁的水体环境中生存。而以它们三者为主体建立的生态系统,又能净化滇池水质、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杨君兴说。

如今,滇池流域共建立海菜花恢复区6片共706亩,累计向滇池投放金线鲃鱼苗108.68万尾,其构建的以海菜花—金线鲃为代表的土著水生生物多样性的湿地生态系统,为云南的湖滨湿地生态系统修复和重建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花•鱼•蚌”的立体修复,只是近年来云南聚焦重大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开展科技集成与示范,加快科技成果应用和转化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云南通过“哀牢山地区受损林地生态系统恢复与持续利用模式试验与示范”项目,摸索出较成熟的从苗木生产到林地恢复全过程技术,为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及可持续利用提供了良好示范;围绕长江经济带(云南段)典型生态脆弱区和生态屏障区,开展水土流失防控、有害生物绿色防控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复合生态系统构建等研发,取得诸多创新成果……

“据不完全统计,2000年以来,我省在生物多样性研究领域组织实施的省级科技计划项目近700项,支持省级财政科技经费约5.6亿元。”据云南省科技厅副厅长高俊介绍,这些项目研究领域涉及生物资源调查、种质资源保存、生态系统保护、生物生态安全、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研究成果也在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

注重成果应用

位于抚仙湖北岸的帽天山,是被国际科学界誉为“世界级的化石宝库”——澄江生物群首发点所在地。2012年7月1日,澄江化石地申遗成功,成为中国首个、亚洲唯一、全球仅有3处的化石类自然遗产。这处宝贵自然遗产的发现,来自于1984年7月1日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侯先光那“石破天惊”的一锤。

“那是一块保存完好的软体动物化石。在被雨水浸湿的化石中,古老的软体动物栩栩如生。”时至今日,侯先光教授依然对几十年前的场景记忆犹新。这块小小的纳罗虫化石,展现了5.3亿年前海洋世界的真实面貌,为地球生命演化历史中的关键事件“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提供了佐证。在发现纳罗虫化石之后,侯先光在帽天山工作了无数个日日夜夜,并在2000年举家从南京搬到昆明,在云南大学创立云南省古生物研究重点实验室。

2003年,侯先光等专家学者共同完成的研究成果“澄江动物群与寒武纪大爆发”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引起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如今,72岁的侯先光虽已退休,但他带领的已跻身国内高校前列、在世界上处于第一梯队的云南大学古生物研究学科,将继续为云南乃至中国的生物多样性研究提供源头支撑。

近年来,云南在农业领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也取得许多重大的科技成果和突破。如现代农业的“芯片”——种业领域,品牌创新能力也在稳步提高,一大批云南自主培育的动植物新品种,不仅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也促进了云南农业持续稳定发展。

“这是中国第四个、南方第一个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牛肉品种,也是中国第一个三元杂交肉牛品种,它叫‘云岭牛’。”云南省草地动物科学研究院院长黄必志在肉牛研究领域耕耘了30多年,为改良云南的小黄牛,研究院先后引进莫累灰牛、婆罗门牛等国外肉牛品种与小黄牛杂交,不断提升云南本土小黄牛的抗病性和体格。在此基础上,最终研发问世的“云岭牛”,打破了国际上高档牛肉依赖日本和牛的技术壁垒,让云南的雪花牛肉出现在高端宴会的餐桌上。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