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页:乡村振兴 上一页3  4下一页
 
页面导航

  • 第A1页
    封面

  • 第A2页
    封二

  • 第01页
    开卷

  • 第02页
    目录

  • 第03页
    目录

  • 第04页
    要闻

  • 第05页
    要闻

  • 第06页
    政策解读

  • 第07页
    要文

  • 第08页
    要文

  • 第09页
    要文

  • 第10页
    要文

  • 第11页
    要文

  • 第12页
    要文

  • 第13页
    要文

  • 第14页
    要文

  • 第15页
    学习

  • 第16页
    学习

  • 第17页
    学习

  • 第18页
    学习

  • 第19页
    学习

  • 第20页
    学习

  • 第21页
    学习

  • 第22页
    先锋论坛

  • 第23页
    先锋论坛

  • 第24页
    先锋论坛

  • 第25页
    先锋策划

  • 第26页
    先锋策划

  • 第27页
    先锋策划

  • 第28页
    先锋策划

  • 第29页
    先锋策划

  • 第30页
    先锋策划

  • 第31页
    先锋策划

  • 第32页
    先锋策划

  • 第33页
    先锋策划

  • 第34页
    先锋策划

  • 第35页
    先锋策划

  • 第36页
    乡村振兴

  • 第37页
    乡村振兴

  • 第38页
    先锋观察

  • 第39页
    先锋观察

  • 第40页
    先锋观察

  • 第41页
    先锋观察

  • 第42页
    先锋讲坛

  • 第43页
    先锋讲坛

  • 第44页
    先锋讲坛

  • 第45页
    先锋讲坛

  • 第46页
    先锋讲坛

  • 第47页
    先锋经验

  • 第48页
    先锋经验

  • 第49页
    先锋经验

  • 第50页
    先锋经验

  • 第51页
    先锋人物

  • 第52页
    先锋人物

  • 第53页
    全面从严治党

  • 第54页
    全面从严治党

  • 第55页
    先锋悦读

  • 第56页
    先锋悦读

  • 第A3页
    封三

  • 第A4页
    封底
 
标题导航
2021年9月1日出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挖掘红色文化 助力乡村振兴
 
禄丰市政府办党员干部到张经辰故乡琅井村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红色资源承载着红色基因、红色文化,彰显着党的优良传统和崇高价值追求。云南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通过不断挖掘、整理,做好传承和发展,红色文化在助力乡村振兴中发挥出重要作用。然而,在发掘红色资源中,还存在发展模式较单一、红色产品缺乏创新等问题亟待破解,须不断探索延伸红色文化乡村产业链。

推动红色旅游业发展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和保障,红色文化是乡风文明形成和发展的文化之源、精神之基,将红色文化传承和弘扬好,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是有积极意义的。”云南民族大学民族文化学院教授昂自明表示。

昭通市威信县水田镇地处云、贵、川三省交界处,境内山峦起伏,如诗如画。1935年2月,中央红军沿着山间小路从四川来到水田镇湾子苗寨,进入云南。

红军离开苗寨后,1935年2月5日至9日,中共中央在威信水田寨花房子、大河滩庄子上、扎西镇江西会馆连续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政治局会议和政治局扩大会议(史称“扎西会议”),确定了中央红军新的战略方针等事宜。

如今,扎西会议纪念馆、花房子会议旧址、庄子上会议旧址、湾子苗寨等红色遗址,以及传承下来的红色文化,成为威信县重要的资源,红色旅游业也逐渐成了带动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

“湾子苗寨发展红色旅游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近年来游客呈逐年增长趋势,有力推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水田镇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

“红色文化,是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形成的一种文化。”云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张子建表示,“近年来,威信县等革命老区、革命烈士的故乡都在挖掘、整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通过‘红色+旅游’‘红色+民俗’等方式,打造一大批宜居宜业的红色文化生态特色村,推动红色旅游业发展。”

探索更多发展模式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近年来,通过挖掘、整合红色文化资源,开展跨界融合及开发红色文化产品等,为脱贫攻坚以及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但在发展中也存在亟待完善的地方。

“琅井村是张经辰烈士的故乡,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因为没有专业的团队专门进行打造,虽然村里做了很多努力,但依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禄丰市妥安乡琅井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刘勇说。

张经辰出生于云南盐兴县(今禄丰市)琅井村。1930年1月28日,中共云南省临委召开扩大会议,选举产生了第一届中共云南省委,张经辰当选为省委委员、宣传部部长。原云南省委书记王德三被迫转移后,张经辰被任命为代理云南省委书记。1930年11月,由于叛徒出卖,张经辰不幸被捕。同年12月31日,年仅27岁的张经辰,与王德三、李国柱、吴澄在昆明地台寺坡英勇就义。

近年来,琅井村积极开展红色文化的挖掘和传承,依托张经辰烈士故居、归园、琅井早期革命活动、红军长征过琅井等资源,先后完成张经辰烈士铜像、纪念广场、展室、故居修缮等建设,并搜集整理了张经辰的照片、影像资料等,吸引了不少游客。然而刘勇表示,受经费不足和缺乏专业人才等因素制约,村里虽然有深厚的红色文化资源,但是社会知晓率和利用率偏低。

“在云南红色文化产业发展中,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模式较单一,红色文化产品缺乏创新。”昂自明表示,乡村振兴的主体是农民,乡村振兴的最大获益者也应该是农民。这些年,一些地方结合丰富的红色资源,成功走出了红色旅游的新路子,使农民真正得到实惠,但仍需探索更多的发展模式。

张子建认为,目前云南省红色文化产品表现形式单一化,不少地方仍以简单的“游红色遗址、看革命图片、唱红色歌曲、吃忆苦思甜饭”等相对单一的产品形式,对红色文化进行表现。另外,红色文化产品传播渠道狭窄,还须充分利用新媒体、移动社区等新兴传播渠道和传播方式,加强对红色文化的宣传。

为乡村振兴赋能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红色文化不可或缺。为此,红色资源富集的地方应加大科学挖掘、整理和开发力度,大力弘扬红色文化,用红色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在乡村振兴中对红色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进行合理利用,能够促进城乡红色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拓展延伸红色文化乡村产业链,促进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昂自明说,尤其是许多革命老区地处偏僻山区,经济基础薄弱、生活条件落后,应该充分发挥当地的红色资源优势,为乡村振兴提供充足资本,加强对红色遗迹等建筑、设施的合理开发与保护利用,探索“红色+民俗”“红色+生态”“红色+美丽乡村”等特色化的建设和发展模式,培育乡村振兴发展新的增长极。

昂自明指出,红色文化的开发利用还要注重展现特色、发挥优势,避免“千村一面”。“现在很多乡村大力发展红色文化产业,但如何能够脱颖而出,需要动脑筋、下功夫。让红色文化在发挥凝聚人心、激励自信的精神价值的同时,能够在富脑袋、鼓口袋中发挥更大作用。同时,要把握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核和价值意蕴,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避免过度追求经济利益而导致出现娱乐化、虚无化、形式化等错误倾向。”昂自明表示。

在红色文化资源开发过程中,相关部门还应综合考虑历史、当下和未来,让红色文化成为可持续开发的“文化金矿”,尤其在推动红色旅游的同时,要注重打造红色文创产品。

“红色文创产品究竟能走多远,能不能给群众带来实惠,在产品设计环节就要准确把握红色旅游文化和品牌建设定位之间的关系,明确定位方向,在品牌策划期间巧妙渗透红色旅游文化内涵,将其转变为适用于现代社会的文化内容与产品,引起消费者的爱国情感共鸣。”张子建表示。

在不少地区,因缺乏专业人才而导致红色文化没能得到很好利用。对此,张子建认为,从短期来看,相关地区应该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等合作,共同打造“红色智库”,建立“红色文化智库”,推动红色文化的挖掘以及红色文创产品的开发。从长远来看,相关高校可建立相应专业,培育相应人才,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当然,依靠红色文化推动乡村振兴,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想摸索出一条成功之路,关键还在于人的精神。

“红色文化浸染着革命先烈的鲜血和汗水,蕴含着坚强不屈、不胜不休、万众一心、同仇敌忾的中华民族精神。”昂自明表示,要发掘好红色文化,当地应以红色文化引导村民,让他们敢于面对困难和挑战,有进取奋斗精神,积极投身乡村振兴。

本刊记者 杨旭东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