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页:先锋策划 上一页3  4下一页
 
页面导航

  • 第A1页
    封面

  • 第A2页
    封二

  • 第01页
    开卷

  • 第02页
    目录

  • 第03页
    目录

  • 第04页
    时政要闻

  • 第05页
    时政要闻

  • 第06页
    政策指南

  • 第07页
    政策指南

  • 第08页
    特别报道

  • 第09页
    特别报道

  • 第10页
    理论学习

  • 第11页
    理论学习

  • 第12页
    理论学习

  • 第13页
    理论学习

  • 第14页
    理论学习

  • 第15页
    理论学习

  • 第16页
    理论学习

  • 第17页
    理论学习

  • 第18页
    先锋论坛

  • 第19页
    先锋论坛

  • 第20页
    先锋论坛

  • 第21页
    先锋策划

  • 第22页
    先锋策划

  • 第23页
    先锋策划

  • 第24页
    先锋策划

  • 第25页
    先锋策划

  • 第26页
    先锋策划

  • 第27页
    先锋策划

  • 第28页
    先锋策划

  • 第29页
    先锋策划

  • 第30页
    先锋策划

  • 第31页
    先锋策划

  • 第32页
    先锋观察

  • 第33页
    先锋观察

  • 第34页
    先锋观察

  • 第35页
    先锋观察

  • 第36页
    先锋观察

  • 第37页
    先锋观察

  • 第38页
    先锋讲坛

  • 第39页
    先锋讲坛

  • 第40页
    先锋讲坛

  • 第41页
    先锋讲坛

  • 第42页
    先锋讲坛

  • 第43页
    先锋经验

  • 第44页
    先锋经验

  • 第45页
    先锋经验

  • 第46页
    先锋经验

  • 第47页
    先锋经验

  • 第48页
    先锋经验

  • 第49页
    先锋人物

  • 第50页
    先锋人物

  • 第51页
    先锋人物

  • 第52页
    先锋人物

  • 第53页
    全面从严治党

  • 第54页
    全面从严治党

  • 第55页
    先锋档案

  • 第56页
    先锋档案

  • 第A3页
    封三

  • 第A4页
    封底
 
标题导航
2022年1月1日出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强组织 促振兴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支部。”基层党组织磁场强不强大、战斗堡垒作用发挥明不明显,检验着乡村振兴的“颜值”与“气质”。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云南省不断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把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抓党组织建设 筑牢“战斗堡垒”

走进怒江州泸水市古登乡加夺马村,党员干部奋战在一线的身影随处可见,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加夺马村群众在乡村振兴道路上奋勇前行。以前,加夺马村党支部曾是典型的软弱涣散党组织。

“以前,加夺马村‘两委’班子不团结,村干部队伍老龄化、学历低、工作能力弱等问题非常突出。”古登乡党委相关负责人说。

针对突出问题,泸水市委组织部、古登乡党委及时对加夺马村党支部进行整顿。整顿后村党支部积极创办“农民夜校”,开展感党恩、学技能活动,让党员活动活络起来;带领群众大干入组公路建设,夯实发展基础;因地制宜,以“党建+产业”的方式,推广种植百香果30亩,打造新的增收产业;党员带头学技术,带领群众外出务工,拓宽增收门路。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近年来,云南省坚持动态管理、滚动整建,重点整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不力、带领群众发展致富能力弱、推进乡村振兴迟迟打不开局面的村党组织,并制定“一村一策”整顿方案。通过采取领导干部挂联、结对共建、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成员、强化督促指导等整顿措施,广大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得到明显提升。

此外,云南省坚持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严密农村基层组织体系。紧紧围绕加强组织覆盖、优化组织运行、提升组织功能、建强组织队伍4个方面明确工作要求,健全“乡镇党委—行政村党组织—村民小组党支部—党员联系户”的乡村党组织体系。全省1218个乡镇和1.17万个行政村全覆盖建立党组织,14.96万个村民小组建立党组织6.3万个、设立党小组2.99万个。

抓干部队伍建设 提升管理水平

推动乡村振兴,离不开“领头雁”的带动作用。为此,云南省紧紧围绕建设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新时代村干部队伍,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着力优化村干部特别是带头人队伍,全面提升村干部管理规范化、科学化、专业化水平。

2018年以来,云南省实施了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能力素质提升行动,支持村干部和后备力量参加学历教育。一大批村干部、农村致富带头人成为云南开放大学的学生,也成为带领农村群众发展致富、推动乡村振兴的“领头雁”。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富宁县木央镇木杠村党委原书记农宁安就是能力素质提升行动的受益人之一。“我作为农民,还能上大学,做梦都没想到。以前我都凭经验做事,参加农村干部能力素质提升行动学习后,我知道了如何以党建引领、以产业带动全村群众脱贫致富。”农宁安感慨地说。

据悉,2021年云南省村“两委”和村级配套组织换届全面完成后,全省村党组织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具有高中(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达8153人,占比69.8%,较上届提高7.69个百分点。村“两委”成员实现年龄学历“一降一升”。

同时,云南省还持续深化农村“领头雁”培养,实施乡村人才“归雁”工程,抓好农村优秀人才回引行动,充分发挥乡镇青年人才党支部的作用,加大从优秀青年农民中发展党员的力度。

基层干部队伍形象好、有威望,对于青年人才的吸引力越来越强。刘禹宏2010年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后在昆明开了一家公司。就在事业做得顺风顺水时,他毅然选择回到家乡师宗县,在五龙乡青年人才党支部锤炼,成长为一名村党总支书记。目前,担任师宗县五龙乡牛尾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的刘禹宏,正结合当地土地、气候等资源,带着村民积极探索适合当地发展的产业。该村已发展起板栗、沃柑、冬早马铃薯、优质稻种植,胡蜂养殖等多种特色产业。

此外,云南省还不断强化村干部管理激励。2021年村“两委”集中换届后,云南省全面梳理、系统集成近年来在村干部队伍建设方面的经验做法和制度成果,云南省委办公厅印发了《云南省加强村干部管理激励若干规定(试行)》,从设岗定责、人选储备、选拔任免、教育培训、监督管理、激励保障等方面推进村干部队伍专业化建设。

抓村级集体经济 夯实乡村振兴根基

勐景来,傣语意为“追赶金鹿而寻找到的福地”。勐景来村民小组位于西双版纳州勐海县打洛镇打洛村,距镇政府3公里,与缅甸隔河相望,素有“中缅第一寨”之称。

曾经的勐景来村民小组是一个贫困的傣族村子,村民年收入不到1000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更是无从谈起。近年来,勐景来村民小组在各级各部门的支持下,将村寨开发建设成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为管理和经营好景区,勐景来村民小组成功引进云南金孔雀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合作成立勐景来景区有限公司,依托村寨形态风貌、特有文化资源,打造了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传统村落保护、农业休闲与文化旅游产业有机结合的边境小康村。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村民的“钱袋子”逐渐鼓起来。与此同时,通过公司收入分红、出租摊位等,村级集体经济也实现了从“脱壳”到不断发展壮大的转变。

近年来,云南省持续实施村级集体经济强村工程。坚持项目化管理运行,鼓励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打破地域界限,引导经营项目向城镇、园区和文旅资源富集区集中,有力促进全省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目前,全省年经营性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达9888个。

怒江州泸水市六库镇段家寨村平均海拔1575米,以种植水稻、玉米等农作物为主,人均耕地仅2.05亩,且大部分都是25度以上的坡地。遇到多雨的年份,地表肥沃的土层被冲刷得一干二净,庄稼无法生长。除了村民饱受贫困折磨外,村集体也没有一分钱,曾是名副其实的“空壳村”。

2016年,段家寨村从相关部门争取到一笔村级集体经济扶持资金。通过“四议两公开”,村里将这笔钱用于改扩建养鸡场。

养鸡场改扩建完成后,村里通过公开招标,把养鸡场经营权承包给泸水市林森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该公司除了每年向村里支付5万元承包费作为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外,还带动有养殖意愿的村民养殖土鸡,并由公司提供鸡苗、养殖技术和负责回收产品等。如今,在该公司的带动下,段家寨村的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群众也纷纷走上养殖之路。

“实现乡村振兴必须以强有力的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后盾。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增加农民收入、增进农民福祉、增强农村建设能力的需要,也是凝聚、团结和带领农民群众的需要。”云南省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