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页:先锋策划 上一页3  4下一页
 
页面导航

  • 第A1页
    封面

  • 第A2页
    封二

  • 第01页
    开卷

  • 第02页
    目录

  • 第03页
    目录

  • 第04页
    时政要闻

  • 第05页
    时政要闻

  • 第06页
    政策指南

  • 第07页
    政策指南

  • 第08页
    政策指南

  • 第09页
    政策指南

  • 第10页
    理论学习

  • 第11页
    理论学习

  • 第12页
    理论学习

  • 第13页
    理论学习

  • 第14页
    理论学习

  • 第15页
    先锋策划

  • 第16页
    先锋策划

  • 第17页
    先锋策划

  • 第18页
    先锋策划

  • 第19页
    先锋策划

  • 第20页
    先锋策划

  • 第21页
    先锋策划

  • 第22页
    先锋策划

  • 第23页
    先锋策划

  • 第24页
    先锋策划

  • 第25页
    先锋策划

  • 第26页
    先锋论坛

  • 第27页
    先锋论坛

  • 第28页
    特别报道

  • 第29页
    特别报道

  • 第30页
    先锋观察

  • 第31页
    先锋观察

  • 第32页
    先锋观察

  • 第33页
    先锋观察

  • 第34页
    先锋讲坛

  • 第35页
    先锋讲坛

  • 第36页
    先锋讲坛

  • 第37页
    先锋讲坛

  • 第38页
    职场

  • 第39页
    职场

  • 第40页
    职场

  • 第41页
    职场

  • 第42页
    职场

  • 第43页
    职场

  • 第44页
    先锋经验

  • 第45页
    先锋经验

  • 第46页
    先锋经验

  • 第47页
    先锋经验

  • 第48页
    坚强堡垒

  • 第49页
    坚强堡垒

  • 第50页
    先锋人物

  • 第51页
    先锋人物

  • 第52页
    先锋人物

  • 第53页
    全面从严治党

  • 第54页
    全面从严治党

  • 第55页
    先锋档案

  • 第56页
    先锋档案

  • 第A3页
    封三

  • 第A4页
    封底
 
标题导航
2022年3月1日出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增活力 “双创”为就业开辟新路径
 

云南省委、省政府坚持把推进创业创新作为调整经济结构、打造发展新引擎、增强发展新动力的有效举措,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紧扣创业创新需求,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持续推动“双创”,让创业创新成为扩大就业的新路径。

培厚创业沃土

“感谢党和政府给我们边疆人民送来好政策,让我有了今天的成绩。”说话间脸上洋溢着朴实而又灿烂笑容的姑娘,是普洱市西盟县中课镇的“90后”佤族姑娘叶冲。年少时,叶冲也曾跟村民们一起外出务工,但由于文化程度低,收入并不高。2015年,怀揣梦想,叶冲回到家乡,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从售卖佤族风味凉拌小吃入手,靠着村民们口口相传,叶冲和丈夫创办的“夫妻店”越来越红火。“我们腌制的牛皮、豆腐、鸡脚等,看似只是原材料与油、盐、酱、醋的简单结合,其中还是有很多学问呢。”叶冲说,以前她只是听老一辈讲过制作工艺,后来当地党组织和人社部门送她去县里参加培训,让她学习到不少食品制作的专业知识。同时,通过参加有关电商方面的培训,又让她的产品打开了线上销路。2020年,叶冲的生意越来越好,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品牌被提上了日程。“2021年10月,我拿到了2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用这笔资金开发了自己的品牌——‘瓦辣’。”叶冲说,在各项就业创业政策的扶持下,“瓦辣”产品年销售额达500万元。“是党组织的引领让我创业成功,我也很想早日加入党组织,更好带动乡亲们一起增收致富”。2月1日,叶冲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无论是边境县西盟,还是省会城市昆明,云南通过贷免扶补创业担保贷款政策,让越来越多的就业者变身创业者。2020年,何思瑞大学毕业后在昆明市西山区开了一家便利店,因货款积压一度出现资金周转困难。2021年,何思瑞到西山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办理就业创业证时,被告知可以办理创业担保贷款,提交资料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她就拿到了20万元的贷款。何思瑞说:“这笔贷款简直是雪中送炭,原来我以为创业之路要中断了,现在不仅解了燃眉之急,还让我更有信心把事业做大。”

两位创业者的经历在云南并不是个例。2021年,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和贷款贴息政策变化的双重影响下,云南各级党组织和有关部门主动作为,切实把群众创业的源头资金保障好、发到位。据统计,2021年,云南省“贷免扶补”创业小额贷款发放4.3万笔、77.39亿元;小微企业创业担保贷款共发放176笔、金额4.25亿元,相比全国贷款发放金额普遍下降的态势,云南实现了14.48%的逆向增长,2021年度新增贷款发放金额居全国第三。为了提升创业担保贷款管理质效,云南筹措下达中央和省级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及奖补资金18.22亿元,资金总量居全国第1位,切实减轻了小微企业和个人的贷款压力。同时,云南还从积极搭建创业孵化平台、实施大学生创业重点帮扶、加大创业培训力度着手,进一步激发劳动者创业热情,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推动企业创新

装备制造业是工业的心脏和脊梁,承担着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工作母机”、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重任,从而也能带动更多的劳动力就业。近年来,云南出台多项措施支持制造业转型升级、促进制造业集群发展,位于禄丰市碧城镇的云南锦润数控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就从中受益,并实现高速发展。

“锦润数控成立于2010年8月,是一家以数控机床研发、设计、生产、销售为一体的数控机床制造企业。”该公司党支部书记、总经理张峰表示,公司成立伊始,就同步成立了党组织,在1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公司通过“党员技术攻关小组”“党员先锋岗”等,将党建工作融入生产经营各环节。

“在上级党组织的引领下,在公司党员干部的努力下,公司累计申请专利46项。作为全国较大的铣床生产基地,年产铣床2.5万台,铣床国内市场占有率达80%。”张峰说,公司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首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荣誉,还成为国家行业标准的制定者。为了提升云南数控机床产业的聚集效应,2017年,锦润数控开始引入上下游企业,筹建产业孵化园,2021年“禄丰数控产业创业孵化园”正式通过省级验收,目前孵化企业44家。2020年园区工业总产值为6.2亿元,2021年达11.3亿元,为社会解决就业2000余人。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种业是农业的“芯片”,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核心要素,也是提升农业竞争力的核心变量。云南作为西南地区第一、全国领先的制种育种基地,种业的振兴不仅是云南农业科技的振兴,同样也事关全局,而这其中离不开园区和企业的创新与发展。

位于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带的元谋县,有着“天然温室”的美誉,非常适宜麦类作物和十字花科蔬菜种子的繁殖和生产。作为云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云南思农蔬菜种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从1995年起,就开始开发、引进国内外十字花科蔬菜优良品种,在元谋进行制种繁种工作。“我们按照国际标准进行规范化种植,并重视科研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据该公司总经理杨长楷介绍,2019年,以公司为主体承建和运营,云南元谋现代种业科技园正式成立,不但直接带动当地2200人就业,还提出以打造云南种业“硅谷”为目标,努力构建良种育繁推一体中心。

“双创”带动就业

在各项政策的帮助下,2021年云南省共扶持重点群体8.5万人创业,带动就业24.05万人,平均每扶持一人创业可带动就业2.83人。与此同时,通过对企业的扶持也推动了企业创新,甚至从一家企业带动发展出一个产业群体,增加了更多的市场主体,创造出更多就业岗位,从而为促进全省就业发挥了积极作用。

玉溪梁六花卉专业合作社社长郭启洪有20多年创业经验。2001年,郭启洪用务工多年赚来的辛苦钱尝试种植康乃馨,结果亏损了。2003年,他重整旗鼓,借钱种植非洲菊,又亏损了……经过反复摸索,郭启洪自创了在当地种好非洲菊的制胜“功夫”,并在2007年成立梁六花卉产销专业合作社,带领玉溪市红塔区高仓街道梁王坝社区的居民一起种植。

“合作社的种植规模从最初的30多亩发展到现在的600多亩,年产值达2000多万元,也于2020年被评为省级示范社。”郭启洪说,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合作社的花卉种植、加工带动高仓以及周边研和、洛河等乡镇1000多名居民就业,让当地的农村闲散劳动力得到充分利用,年人均纯收入增加2000多元。

2012年,朱红青注册成立祥云泰兴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按照绿色食品的生产标准和要求,种植上海青、油麦菜等绿叶菜,“七彩泰兴”牌蔬菜也于2019年、2021年获得“云南省10大名菜”称号。“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同时也是公司的党支部书记,我们探索了成功模式,更要努力带动其他党员、群众一起致富。”朱红青介绍说,2015年,依托母公司,泰兴特色农业科技创业园正式成立,以发展高原特色蔬菜种植为主导,从培育引导、示范带动、创业扶持和服务管理四方面入手,力促创业者在乡村振兴中成长成才、带头创业、带民脱贫、率先致富。经过近7年的发展,创业园的入驻企业已有134户,其中71户在孵企业、63户孵出企业,仅2021年一年,园区入驻返乡农民工、大学生及就地就近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352人,实现劳务收入3000多万元。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