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页:先锋策划 上一页3  4下一页
 
页面导航

  • 第A1页
    封面

  • 第A2页
    封二

  • 第01页
    开卷

  • 第02页
    目录

  • 第03页
    目录

  • 第04页
    时政要闻

  • 第05页
    时政要闻

  • 第06页
    政策指南

  • 第07页
    政策指南

  • 第08页
    先锋论坛

  • 第09页
    先锋论坛

  • 第10页
    先锋论坛

  • 第11页
    先锋论坛

  • 第12页
    特别报道

  • 第13页
    特别报道

  • 第14页
    理论学习

  • 第15页
    理论学习

  • 第16页
    理论学习

  • 第17页
    理论学习

  • 第18页
    理论学习

  • 第19页
    理论学习

  • 第20页
    理论学习

  • 第21页
    先锋策划

  • 第22页
    先锋策划

  • 第23页
    先锋策划

  • 第24页
    先锋策划

  • 第25页
    先锋策划

  • 第26页
    先锋策划

  • 第27页
    先锋策划

  • 第28页
    先锋策划

  • 第29页
    先锋策划

  • 第30页
    先锋观察

  • 第31页
    先锋观察

  • 第32页
    先锋观察

  • 第33页
    先锋观察

  • 第34页
    先锋讲坛

  • 第35页
    先锋讲坛

  • 第36页
    先锋讲坛

  • 第37页
    先锋讲坛

  • 第38页
    先锋讲坛

  • 第39页
    先锋讲坛

  • 第40页
    先锋讲坛

  • 第41页
    先锋讲坛

  • 第42页
    先锋讲坛

  • 第43页
    先锋经验

  • 第44页
    先锋经验

  • 第45页
    先锋经验

  • 第46页
    先锋经验

  • 第47页
    先锋经验

  • 第48页
    先锋经验

  • 第49页
    先锋经验

  • 第50页
    先锋经验

  • 第51页
    先锋人物

  • 第52页
    先锋人物

  • 第53页
    先锋人物

  • 第54页
    先锋人物

  • 第55页
    先锋档案

  • 第56页
    先锋档案

  • 第A3页
    封三

  • 第A4页
    封底
 
标题导航
2022年5月1日出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夯实兴边富民牢固根基
 

边疆兴则边民富,边民富则边疆稳,边疆稳则国安宁。近年来,在基层党组织的引领带动下,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强了、村民富了、村庄美了,强边固防的底气足了。边境一线涌现出一大批民族团结进步、产业发展前景好、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壮大、群众增收致富的“强边固防示范村”。

抓民族团结

形成推动发展合力

最伟大的力量是同心合力,最牢固的基石是团结稳定。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省份,只有各民族团结一心、和谐共处,边疆才能繁荣稳定。近年来,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当好“火车头”,通过党建引领促各民族团结,有效凝聚起发展合力。

保山市龙陵县木城乡鱼塘垭口社区有汉、彝、傈僳、傣等8个民族,各族群众混居,在鱼塘垭口这片山清水秀的土地上和谐共处。“通过支部抓、党员带、群众跟,鱼塘垭口社区各族群众互帮互助成为常态。”鱼塘垭口社区党总支书记景发苍说。

近年来,鱼塘垭口社区党总支在各级党组织支持下,以“万名党员进党校”等活动为契机,加强党的民族政策、民族理论宣传,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让社区各族居民更加坚定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同时,社区结合边疆民族地区实际,选树一批少数民族党员脱贫致富典型来激发内生动力,发挥团结各族群众、凝聚发展力量的作用。

普洱市西盟县勐卡镇马散村距离县城50余公里,与缅甸佤邦勐冒县龙潭区隔山相望,是一个边境少数民族村寨,聚居着汉、佤、拉祜、彝等民族。

近年来,马散村党总支紧紧围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工作思路,带领各族群众自力更生,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道路上蹚出新路。

“这些年,我们以保护和挖掘佤族文化为突破口,改善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通过发展观光农业、生态畜牧、生态田园、地方特色瓜果、庭院经济等产业,全力打造以观光、休闲度假及民俗、民族文化体验为主要功能的乡村旅游区,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马散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叶春表示。

沐浴着党的光辉,一排排新建的安居房拔地而起,佤族人民百年“安居梦”终于实现;一条条通畅的硬化道路进村连户,一座座设施完善的校园内传出琅琅书声;田间地头,各族群众携手互助,发展产业增收致富。

抓特色产业

促边疆群众增收致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近年来,云南省突出党建引领,通过“党支部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群众富在产业链”等方式,全面推进边疆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实现“产业兴、边民富、边疆稳”的目标。

亚坪村位于怒江州福贡县鹿马登乡,是一个边境高寒山区村。亚坪村曾是一个典型后进村,村民一直在贫困线上挣扎。这些年,亚坪村因地制宜发展草果、中药材等特色产业,群众收入连年增长。

“以前亚坪村交通不便、没有增收产业,村民祖祖辈辈依靠种植玉米,附带养殖猪、牛、鸡等畜禽维持生计。”亚坪村党总支书记肯里海告诉记者,“春种一山坡,秋收一箩筐”曾经是亚坪村村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村党总支以及村干部带领下,亚坪村开始积极谋划发展路子。“经过咨询专家、充分论证,我们决定带领村民种植草果、云黄连、重楼等香料和中药材。”肯里海说。

“草果的叶子有毒,牛吃牛死、羊吃羊病,这不是胡闹吗?打死我也不种……”在推广种植草果之初,不少村民持反对意见,后来看到村干部带头种,村民才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加入到草果种植行列。

年近五旬的村民付战叶,早些年一直在缅甸做小本生意维持全家人的生计。看着不少村民种植草果日子越过越红火,他也回到村里种起草果、重楼。

“种草果对于居住在高山上的亚坪村村民来说,确实是一个好项目。”付战叶说,现在他家种草果一年的收入超过10万元。

如今,亚坪村草果产业渐成气候,全村种植草果1.25万亩,涌现出一大批年收入达10万余元的种植大户。村民还种上了云黄连、重楼等中药材,收入实现持续增长。

临沧市镇康县勐捧镇包包寨村与缅甸山水相连,无天然屏障,是全县疫情防控的前沿阵地。在村党支部的引领下,该村在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按照“算账调结构、算钱干产业”的发展思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近年来,随着人居环境不断提升,村里的产业也在加快转型升级。过去的陡坡被改造成800多亩梯田,全都种上了甘蔗、烤烟等经济作物。”包包寨村党支部书记邓子良说,村党支部还大力支持有条件的村民发展特色养殖。同时,立足村情实际,以传统文化为依托,延伸发展红色边旅文化。

产业兴则经济兴,产业强则经济强。如今,在村党支部带领下,包包寨村村民在增收致富道路上你追我赶,村民人均年收入连年增长,2021年达到12250元。

抓村级集体经济

改善边境村基础设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集体经济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保证,是振兴贫困地区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促进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对于边境村来说,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大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把群众组织起来,把资源利用起来,把产业发展起来,才能让边境村民富村强。

近年来,临沧市沧源县班老乡帕浪村坚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强基固本的重要途径,积极发展资源型、资产型、出租收入型和股份合作制等经济形式,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2020年,该村整合几个项目的资金,对之前由群众自发形成、安全隐患突出的集贸市场进行了改扩建和规范管理,并收取一定比例的摊位费,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同时,将经营不善而导致亏损的集体橡胶林出租给种植大户经营管理,每年收取一定比例的租金。通过努力,帕浪村的村级集体经济不仅实现“脱壳”,还不断发展壮大。2021年,帕浪村集体经济收入近10万元。

“村里有了集体收入,修填村间道路、安装太阳能路灯,美化村容村貌、维护健身设备、清运生活垃圾等都不再需要到处申请资金。”帕浪村党总支书记李娟深有感触地说。

无独有偶,红河州金平县者米乡巴哈村党总支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中积极作为,不断探索新方法、新举措。村党总支在香蕉、橡胶等传统产业上持续发力的同时,进一步整合“四位一体”以及村级集体经济项目资源,筹集270万元资金入股茶厂和中药材加工厂。2021年底获得分红18.9万元。“随着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激发了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凝聚群众守护好边疆的信心更足了。”巴哈村一名村干部高兴地说,“村级集体经济‘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村里将通过‘四议两公开’,将钱花在惠民小工程以及村里的公益事业上。集体经济强了,对外来资本、外来企业的吸引力也更大了,互促共进,带动村里特色产业持续发展。”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