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页:政策指南 上一页3  4下一页
 
页面导航

  • 第A1页
    封面

  • 第A2页
    封二

  • 第01页
    开卷

  • 第02页
    目录

  • 第03页
    目录

  • 第04页
    时政要闻

  • 第05页
    时政要闻

  • 第06页
    政策指南

  • 第07页
    政策指南

  • 第08页
    政策指南

  • 第09页
    政策指南

  • 第10页
    先锋论坛

  • 第11页
    先锋论坛

  • 第12页
    先锋论坛

  • 第13页
    理论学习

  • 第14页
    理论学习

  • 第15页
    特别报道

  • 第16页
    特别报道

  • 第17页
    特别报道

  • 第18页
    特别报道

  • 第19页
    特别报道

  • 第20页
    特别报道

  • 第21页
    先锋策划

  • 第22页
    先锋策划

  • 第23页
    先锋策划

  • 第24页
    先锋策划

  • 第25页
    先锋策划

  • 第26页
    先锋策划

  • 第27页
    先锋策划

  • 第28页
    先锋观察

  • 第29页
    先锋观察

  • 第30页
    先锋观察

  • 第31页
    先锋观察

  • 第32页
    先锋讲坛

  • 第33页
    先锋讲坛

  • 第34页
    先锋讲坛

  • 第35页
    先锋讲坛

  • 第36页
    先锋讲坛

  • 第37页
    先锋讲坛

  • 第38页
    先锋讲坛

  • 第39页
    先锋讲坛

  • 第40页
    先锋讲坛

  • 第41页
    先锋讲坛

  • 第42页
    先锋经验

  • 第43页
    先锋经验

  • 第44页
    先锋经验

  • 第45页
    先锋经验

  • 第46页
    先锋经验

  • 第47页
    先锋经验

  • 第48页
    先锋人物

  • 第49页
    先锋人物

  • 第50页
    先锋人物

  • 第51页
    先锋人物

  • 第52页
    先锋人物

  • 第53页
    全面从严治党

  • 第54页
    全面从严治党

  • 第55页
    先锋档案

  • 第56页
    先锋档案

  • 第A3页
    封三

  • 第A4页
    封底
 
标题导航
2022年6月1日出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 云南怎么干
 

近日,云南省委、省政府印发《云南省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规划(2021—2025年)》,为云南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规划了宏伟蓝图。未来,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云南怎么干?一起来看看。

争当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排头兵

围绕加快构建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态经济体系,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 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

形成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基础、以统一用途管制为手段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围绕“滇中崛起、沿边开放、滇东北开发、滇西一体化”空间布局,促进区域绿色协调发展。

● 推动碳达峰碳中和

大力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煤电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三改联动”,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新建扩建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项目严格落实产能等量或减量置换。

● 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

积极引领新兴产业高起点绿色发展,着力推进传统工业绿色转型升级,加快形成绿色循环低碳工业体系。积极争取部省共建国家级绿色农业发展先行区。

● 构建绿色资源利用新格局

推进能源资源梯级利用、废物循环利用和污染物集中处置。推广先进节能降耗技术,推进重点行业节能低碳改造。

争当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排头兵

围绕建立健全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目标责任体系,严守环境质量底线,强化环境责任目标的硬约束,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宽广度,突出重点实施粗钢产能清理整顿、城镇污水垃圾治理、化工污染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尾矿库污染治理、长江禁捕整治、赤水河流域保护治理、劣Ⅴ类水体治理“八大行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 持续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

以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为主线,加快补齐臭氧治理短板,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

● 持续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

深刻汲取滇池沿岸违规违建问题教训,彻底转变“向湖要地”“环湖造城”的开发模式。

● 持续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

完善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名录和全口径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清单,加大土壤监测及隐患排查力度,依法将土壤污染防治要求纳入排污许可证。

● 提升固体废物危险废物风险管控处置水平

强化危险废物、医疗废物、重金属和尾矿环境风险管控,加强新污染物治理。制定实施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

争当生物多样性保护排头兵

进一步彰显云南生物多样性优势,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融入生态文明建设全过程,全面提升“动物王国”“植物王国”“世界花园”的影响力,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家园,建立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样板区。

● 持续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

构建生态廊道,促进物种迁徙和基因交流。构建珍稀濒危动植物、旗舰物种和指示物种的迁地保护群落。加强生物遗传种质资源保护。

● 建立健全生物多样性监管体系

推进重要生态功能区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的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加强生物多样性数据共享,建立预警技术体系和应急响应机制。

● 推进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

大力开展对新作物、新品种、新品系、新遗传材料的调查研究。大力促进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发展生物经济。

● 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再上新台阶

推动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各地区各有关领域中长期规划,编制《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规划》。

争当生态安全体系建设排头兵

围绕全面构建以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环境风险有效防控为重点的生态安全体系,广泛推行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物安全保障,增强重点区域生态功能,增值生态资产,筑牢国家西南生态安全屏障,保障国土生态安全。

● 完善生态安全屏障体系

建立完善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修复格局。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 着力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持续开展绿美云南建设,深入推进国土绿化行动,巩固退耕还林还草成果。加强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湿地保护小区等建设。

● 统筹防范自然生态环境风险

加强外来物种、疫源疫病、转基因生物环境释放等风险监测与评估,强化生物种质资源和遗传资源安全管理,保障生物和生态环境安全。

争当生态文化体系建设排头兵

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建设彰显云南特点的新时代生态文化,培育生态道德和行为准则,建立健全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 厚植生态文明思想文化

切实将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各级党政班子理论学习的专题课、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教育培训的必修课、大中专院校和基础教育的公共课。系统挖掘、整理和研究民族优秀生态文化,推进民族生态文化目录体系档案建设。

● 培育生态文明行为文化

大力倡导生态道德,推行绿色低碳消费模式,引导形成绿色、环保、节约的行为文化。

● 加强生态文化基础建设

将具有云南特点的森林文化、竹文化、花文化、茶文化、中草药文化等融入生态产业发展之中,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打造一批有影响力、代表性的生态文化品牌。

争当生态环境治理体系

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排头兵

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坚持党的领导,健全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构建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一体考核的制度机制,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优化生态文明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

运用好生态文明建设评价考核制度、党政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审计制度等成果。

● 健全生态文明法治监督体系

围绕推进能源革命、清洁生产和绿色低碳消费等,制定完善地方性法规和相关激励、约束政策。

● 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深入推进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制度改革。鼓励将生态环境保护修复与生态产品经营开发权益挂钩。

● 构建现代环境保护与治理体系

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行政执法与司法衔接机制,加强生态损害赔偿制度与检察公益诉讼制度的衔接,强化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和责任追究。

● 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能力建设

提升污染源自动监控水平,开展新污染物等典型环境问题调查性和研究性监测。

●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交流与合作

推动省际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深度融入绿色丝绸之路建设,促进国际绿色发展合作。

本刊综合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