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页:先锋观察 上一页3  4下一页
 
页面导航

  • 第A1页
    封面

  • 第A2页
    封二

  • 第01页
    开卷

  • 第02页
    目录

  • 第03页
    目录

  • 第04页
    时政要闻

  • 第05页
    时政要闻

  • 第06页
    政策指南

  • 第07页
    政策指南

  • 第08页
    政策指南

  • 第09页
    政策指南

  • 第10页
    先锋论坛

  • 第11页
    先锋论坛

  • 第12页
    先锋论坛

  • 第13页
    理论学习

  • 第14页
    理论学习

  • 第15页
    特别报道

  • 第16页
    特别报道

  • 第17页
    特别报道

  • 第18页
    特别报道

  • 第19页
    特别报道

  • 第20页
    特别报道

  • 第21页
    先锋策划

  • 第22页
    先锋策划

  • 第23页
    先锋策划

  • 第24页
    先锋策划

  • 第25页
    先锋策划

  • 第26页
    先锋策划

  • 第27页
    先锋策划

  • 第28页
    先锋观察

  • 第29页
    先锋观察

  • 第30页
    先锋观察

  • 第31页
    先锋观察

  • 第32页
    先锋讲坛

  • 第33页
    先锋讲坛

  • 第34页
    先锋讲坛

  • 第35页
    先锋讲坛

  • 第36页
    先锋讲坛

  • 第37页
    先锋讲坛

  • 第38页
    先锋讲坛

  • 第39页
    先锋讲坛

  • 第40页
    先锋讲坛

  • 第41页
    先锋讲坛

  • 第42页
    先锋经验

  • 第43页
    先锋经验

  • 第44页
    先锋经验

  • 第45页
    先锋经验

  • 第46页
    先锋经验

  • 第47页
    先锋经验

  • 第48页
    先锋人物

  • 第49页
    先锋人物

  • 第50页
    先锋人物

  • 第51页
    先锋人物

  • 第52页
    先锋人物

  • 第53页
    全面从严治党

  • 第54页
    全面从严治党

  • 第55页
    先锋档案

  • 第56页
    先锋档案

  • 第A3页
    封三

  • 第A4页
    封底
 
标题导航
2022年6月1日出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农耕文化如何助力乡村振兴
 
通海县大树社区举办“摸鱼节”活动 通海县大树社区供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耕文化是我国农业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不能丢,而且要不断发扬光大。”云南是农业大省,农耕文化丰富多彩。近年来,全省各地积极探索农耕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子。但在科学挖掘传承开发利用农耕文化、为乡村振兴“塑形”“铸魂”的同时,仍面临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农耕文化带热乡村旅游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人类的祖先从狩猎采集步入农业种植,驯化选育动植物,依靠自己的双手改变山川大地的面貌。于是,渐渐产生了农耕文明,形成了农耕文化,这也成为人们对广袤农村的深刻记忆。

早在201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听说,在云南哈尼稻田所在地,农村会唱《哈尼族四季生产调》等古歌、会跳乐作舞的人越来越少。不能名为搞现代化,就把老祖宗的好东西弄丢了!”

元阳哈尼梯田,是哈尼族祖先于一千多年前依山而塑的地貌。它既是中国原生态梯田的杰出代表,也是世界农耕文明史上的一个奇迹。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和鞭策,当地高度重视保护农耕文化,农耕文化得到较好的传承和发扬。如今,古朴的农耕文化与自然景观相融合的哈尼梯田,正以其独特的面貌吸引游客前往,成为云南乡村旅游的一个典范。

在曲靖市罗平县,农耕文化与百万亩油菜花相得益彰。阳春三月,游客除了被美景花香震撼外,还能体验当地的农耕文化与浓厚的乡土风情,罗平也因此成为广受欢迎的乡村旅游打卡地。

玉溪市通海县大树社区在推动乡村旅游发展中,巧打农耕文化牌,通过举办“摸鱼节”“丰收节”等活动,吸引八方游客纷至沓来。“2019年的‘摸鱼节’开幕第一天就来了410桌游客,为社区带来了一笔不小的收入。”大树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赵思旺说,仅2019年“摸鱼节”期间,社区就接待了7万多名游客。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农耕文化成为带动乡村旅游的“法宝”。

“旅游需要靠文化来支撑,乡村旅游业也不例外。”云南民族大学民族文化学院副院长赵岩社表示,“萦绕在很多人心中的‘乡愁’,其实是远离故土的人对家乡的一种记忆、一种儿时的情怀。而这种记忆和情怀,最直接的体现就是集农村生产生活方式于一体的农耕文化。因此,在打造乡村旅游时,农耕文化是不能忽视的因素之一。”

农耕文化传承存在短板

虽然农耕文化在发展乡村旅游中作用日益凸显,但现实中,一些地区对农耕文化的挖掘、传承和利用仍不够。

记者曾先后两次到滇南某县一个有着400多年历史的少数民族传统村落采访。2013年,记者第一次到该村采访时,就被这里独特的农耕文化所吸引:干栏式建筑自成一派,村里小巷四通八达;村子前万亩梯田,四季皆有看点。厚重悠久的农耕文化吸引了背着“长枪短炮”的摄影爱好者以及八方游客的到来。一些村民还腾出自家的几间房屋,开起民宿和小餐馆,为游客提供落脚点,发展旅游、下地干活“两不误”。

不久前,记者再次来到该村时,一切都变了样:层层梯田被分割成条块,种植了石榴、猕猴桃等果树;新建了水上乐园、丛林探险、观光车等娱乐设施;一些古老的建筑被拆除,建成游客中心和广场。缺少了农耕文化支撑的村子,像是一个建在乡村的城市公园,失去了乡村旅游的韵味。“以前,来这里看梯田的游客很多。现在村里的人都外出务工,梯田也撂荒了,游客越来越少。”采访中,一位村民无奈地说。记者发现,该村的问题并不是个案,农耕文化规划和开发不科学的问题在农村较为普遍。

在推动农耕文化产业化发展过程中,旅游活动仅停留在观光、餐饮、住宿、采摘等浅层次项目上,对农耕文化静态观赏项目居多,有关体验性和参与性的旅游活动较少,没有深层次挖掘农耕文化。有关农耕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开发较为滞后,难以满足游客需求。

记者还发现,长期生活在农村的群众对农耕文化习以为常。尤其在市场经济影响下,很多村民对农耕文化的保护意识不强,认为传统即代表落后,不能带来经济效益,没有保护的价值和意义。同时,随着农民渐渐摆脱土地的束缚纷纷外出务工,导致农村人口不断减少,农耕文化的传承主体与消费主体不断流失,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耕文化的延续与传承。

让农耕文化绽放新活力

传承优秀农耕文化是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迫切需要,也是乡村振兴“塑形”“铸魂”的现实途径。为此,云南一些地方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春末夏初,走进腾冲市猴桥镇国门新村,一幅美丽乡村画卷映入眼帘:路边的农耕文化游园鲜花盛开,辘轳、古井、石盘、石碾……每一件物品都记载着人类文明进步的历程,讲述着远去的农耕岁月,勾起人们浓浓的乡愁。

一名村干部告诉记者,“脏乱差”曾经是该村的代名词。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该村把农村建设与农耕文化融合,将废旧宅院拆除后的砖瓦石块、碾盘、牛槽、瓦罐等旧物件变废为宝,用于游园道路、仿古墙体和凉亭建设。同时,还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和养殖业,实现了农耕文化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

“建设美丽村庄,就是要挖掘和传承乡村中孕育的故事、传统、习俗等农耕文化。沿袭几千年的农耕文化能为美丽乡村建设添活力、聚人气。”赵岩社表示,在推进乡村振兴中,应该着力促进农耕文化与乡风文明建设相结合。当前,全省各地正大力推进乡村治理,而农耕文化在生产劳作、家居生活、子女教育等方面蕴含着丰富内涵,农耕时代的乡贤文化、家风家训、村规民约等,对乡村治理也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此外,赵岩社认为,相关部门应该积极支持有条件的村子建设村史馆、农耕文化类主题博物馆等,并以此为阵地开展“讲述村庄故事”和“发现农村阅读榜样”等活动,引导广大村民传承和发扬农耕文化以及村庄历史文化。

一些专家还提出,在乡村振兴中,应大力发展体验式农耕文化产业业态。积极发展和培育与农耕文化相关的文化休闲、影视传媒、文化演艺、动漫游戏、工艺美术、创意设计等相关业态。如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通过现代技术手段等,将总结哈尼族农耕文化的《哈尼族四季生产调》搬上舞台,展示了哈尼族梯田农耕生产技术和独特的生活习俗。

此外,还可以市场为导向,通过举办农业技能大赛、创意挑战赛、高峰论坛等活动,发展以农耕文化为核心的多种实践项目,不断促进农耕文化市场消费内容更新,实现优秀农耕文化的当代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传承发展挖掘农耕文化,让悠久的农耕文化在新时代展现出新的魅力和风采,才能为乡村振兴提供丰厚的精神文化滋养。

本刊记者 杨旭东 本刊通讯员 刘仙玲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