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页:先锋讲坛 上一页3  4下一页
 
页面导航

  • 第A1页
    封面

  • 第A2页
    封二

  • 第01页
    开卷

  • 第02页
    目录

  • 第03页
    目录

  • 第04页
    时政要闻

  • 第05页
    时政要闻

  • 第06页
    政策指南

  • 第07页
    政策指南

  • 第08页
    政策指南

  • 第09页
    政策指南

  • 第10页
    先锋论坛

  • 第11页
    先锋论坛

  • 第12页
    先锋论坛

  • 第13页
    理论学习

  • 第14页
    理论学习

  • 第15页
    特别报道

  • 第16页
    特别报道

  • 第17页
    特别报道

  • 第18页
    特别报道

  • 第19页
    特别报道

  • 第20页
    特别报道

  • 第21页
    先锋策划

  • 第22页
    先锋策划

  • 第23页
    先锋策划

  • 第24页
    先锋策划

  • 第25页
    先锋策划

  • 第26页
    先锋策划

  • 第27页
    先锋策划

  • 第28页
    先锋观察

  • 第29页
    先锋观察

  • 第30页
    先锋观察

  • 第31页
    先锋观察

  • 第32页
    先锋讲坛

  • 第33页
    先锋讲坛

  • 第34页
    先锋讲坛

  • 第35页
    先锋讲坛

  • 第36页
    先锋讲坛

  • 第37页
    先锋讲坛

  • 第38页
    先锋讲坛

  • 第39页
    先锋讲坛

  • 第40页
    先锋讲坛

  • 第41页
    先锋讲坛

  • 第42页
    先锋经验

  • 第43页
    先锋经验

  • 第44页
    先锋经验

  • 第45页
    先锋经验

  • 第46页
    先锋经验

  • 第47页
    先锋经验

  • 第48页
    先锋人物

  • 第49页
    先锋人物

  • 第50页
    先锋人物

  • 第51页
    先锋人物

  • 第52页
    先锋人物

  • 第53页
    全面从严治党

  • 第54页
    全面从严治党

  • 第55页
    先锋档案

  • 第56页
    先锋档案

  • 第A3页
    封三

  • 第A4页
    封底
 
标题导航
2022年6月1日出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写给年轻干部的三十六条建议(五)
木 子
 

年轻干部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教诲,经常对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求,经常对照初心使命,知道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努力学习,扎实干事,健康成长。

十二、谦虚的人总是对自己不满,自大的人总是对别人不满

“满招损,谦受益。”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谦虚谨慎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领导干部应当具备的为官品质。时常保持虚怀若谷的心态,可以让自己静下心来并客观审视自己,进而通过学习和交流,知错即改、取长补短,不断进步;反之,如果骄傲自满、盲目乐观、自吹自擂,就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被眼前的成绩冲昏头脑,终究被权力之剑所伤。做人只有始终保持进取的心态,自信而不自大,谦虚而不自卑,才能不断争取更大的成就。

(一)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拒众流,方为江海。”做人最忌自以为是。一个人不可能穷尽一切知识、懂得一切道理,正所谓“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领导干部必须时刻保持谦虚的心态,以谦恭的姿态择其善者而从之。虚己者,进德之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只有胸襟宽广、品质刚强,才能让自己内心足够强大,才会甘当学生不自大、戒骄戒躁不自满、头脑清醒不自负,才能主动放下架子向能者求教、主动俯下身子向智者取经,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谦恭姿态去学人所长、补己之短,不断自我超越、走向卓越。毛泽东同志堪称是近现代书坛书圣,他在书法方面的造诣得益于他的虚心好学、拜能者为师。他经常向自己在湖南第一师范附小任主事时的同事,还比自己小的孙俍工请教书法,刻苦磨炼,取得了巨大成功。如果没有谦虚好学、不耻下问的态度,没有求知的渴望,没有放下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是一定学不好也做不好的。贤者任重而行恭,知者功大而辞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面向未来,我们必须坚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真正的智者,敢于正视自己的缺点,冷静估量自己的能力,既不狂妄自大,也不妄自菲薄,善于发现他人的闪光点,虚心向他人求教,不断地自我完善、自我提高,善于在扬长避短中树立个人威信、推进工作落实。领导干部一定要有清醒的自我认知和自我定位,主动放低姿态、低调做人,多看自己的短处和不足,多与别人比能力比干劲比贡献,在寻找自己的不足中自我警醒、自我提升,切不可妄自尊大,以权压人、倚势凌人。要有虚怀若谷的胸怀、海纳百川的气魄,以党的事业为重,识大体、顾大局,听得进、容得下、受得了批评意见,有互谅互解的气度、合作共事的精神、从谏如流的胸襟,珍视团结、维护团结、搞好团结。

(二)自高必危,自满必溢

骄傲自满,是人生路上的大敌,更是从政路上的大敌。骄傲自满的人,陶醉于过往的“辉煌”,安于现状、小富即安,固步自封、不思进取,丧失动力、贻误机遇,最终在浩浩荡荡的天下大势面前,必将因落后而被淘汰。傲慢是来自内心的脆弱。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有句经典语录:“最大的骄傲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俗话说:“一瓶不动,半瓶晃荡。”强大者最温和,虚弱者最残忍。傲慢的人往往本事不大脾气大,通过颐指气使来虚张声势,“强大”外表下掩藏的是一颗极其脆弱的心。因为生怕别人看不起他,所以要端出架子来。傲慢的背后,其实是缺乏自信,是能力水平的不足,是工作实绩的不够。饱满的谷穗总是低下头,只有干瘪的稗子才会昂首示威。真正有本事的人都是低调的,他们以真才实干、德才兼备来赢得别人的尊重。骄傲是一种不幸,自负是一种毁灭。纵览古今多少事,成由谦逊败由骄。项羽刚愎自用而有垓下之败,关羽自负自大而败走麦城,拿破仑骄傲自满兵败滑铁卢。骄傲和自负的人,有的凡事喜欢想当然,自视过高,总爱抬高自己贬低别人,把别人看得一无是处;有的固执己见,唯我独尊,喜欢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不愿意改变自己的态度。这实际上是犯了主观主义的错误,导致主观认识和客观事实相偏离。骄傲之人容易在孤芳自赏中蒙蔽双眼,将知识和机会堵在门外,最终沦为濒临淘汰的“井底之蛙”。自满是勤奋的终结,是超越的大敌。自满是一种满足于已有成绩而沾沾自喜的心理。在这样的意识指导下,人就会懈怠不前、不思进取,过上“吃老本”的日子,最终坐吃山空,更别谈什么超越了。强中自有强中手,一山更比一山高。不能正确认知自我,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就会失去对客观实际的正确认识并按盲目自大的错觉办事。这不但没有任何进步,反而会不断落后,直至身败名裂、自取灭亡。成语“夜郎自大”“举鼎绝膑”,生动阐述了历史上夜郎国自大而国破家亡,秦武王狂妄而膑断身死的深刻历史教训。只有从“自我满足”中警醒过来,知不足,不知足,时刻把提升自我、苦练内功作为重要使命,才能跟上时代步伐,取得事业成功。

(三)慧者心辨而不繁说,多力而不伐功,此以名誉扬天下

聪明的人心如明镜却不过多言语,能干实事却不争功邀赏,这就是他们名扬天下的原因。现实中,有些人只有半瓶水的储量,却喜欢到处显摆;有些人一有成绩便急于争功邀赏,相比那些实干者,品格高低,公道自在人心。君子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其功。有德行的人从来不夸大自己做过的事和取得的功绩。然而,有的人做了一点事、取得了一点成绩生怕别人不知道,做了豆大的事说得比天都大,最后只会扭曲了自己的认知,导致权力失范、行为失控,在歧途上越走越远。“劳谦虚己,则附之者众;骄慢倨傲,则去之者多。”领导干部是带领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领头羊”,必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利益观、政绩观,“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保持定力,静悄悄干大事。自诩自傲图的是名和利,长此以往,就会被铐上名利枷锁,寸步难行。要保持定力,坚守自己的本分,把视线从获取领导注意、媒体关注转移到群众满意上来,靠真本事立身,靠干实事吃饭,脚踏实地,在不张扬中干成大事,不去追求那些无谓的“华名”,以肯干提升境界、以敢干展示气魄、以实干赢得尊重。藏锋守拙,厚积薄发。根深才能叶茂,本固方可长远。要树立正确政绩观,把干事留给自己,把升迁交给组织,培养“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要蓄积力量谋长远,静下心、沉住气,专心致志、埋头苦干,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干事业,不图虚名、不事声张,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名,防止和纠正各种急功近利的行为。要发扬“钉钉子”精神,“咬定青山不放松”,不停顿、不懈怠、不折腾、不反复,久久为功、善作善成,一张蓝图绘到底。

(四)虚心公听,言无逆逊,唯是之从

谦虚诚心地听取大家的意见,不论言辞是逆耳的还是恭顺有礼貌的,只要是正确的都应当听从。习近平总书记曾用这句话来强调执政党应有的胸襟。现实中,有的领导干部自以为学识渊博就高高在上,不愿意吸收下属的宝贵经验,这不仅使自己知识结构单一,还会影响到一个部门甚至一个地区的发展。将拒谏则英雄散,策不从则谋士叛。“有容人之气度、纳谏之雅量”是一门领导艺术,以洗耳恭听的态度,虚怀若谷地听取意见,透露出的是勤勉务实的态度、襟怀坦荡的风度、休休有容的气度。“多见者博,多闻者智,拒谏者塞,专己者孤。”要善于倾听,坚持民主决策,当班长而不是家长,用好集体智慧;要勇于倾听,脱掉“官帽子”穿上“学生服”,汲取众人智慧;要乐于倾听,让“虚心公听”蔚然成风,广开言路、广纳真言。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唐太宗李世民问宰相魏征:“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对曰:“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意思是要同时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才能正确认识事物;只相信单方面的话,必然会犯片面性的错误。领导干部既要听顺耳好话,也要听逆耳之言,要有“闻过则喜”的情怀。同时,不能以听取代替改正,要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把听取不同意见作为提高工作水平、作出科学决策、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途径,作为打扫思想灰尘、理清个人缺点、祛除不良风气、增强品德修养的重要课题。不审不聪则缪,不察不明则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中国共产党而言,要容得下尖锐批评,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我们党来自人民,广泛听取人民意见是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广开言路一定程度也会带来众说纷纭,必须加以鉴别。意见建议应以是非对错为根本判断标准,“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只有基于客观事实的意见建议才是有价值的。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应当具备正确的是非观,增强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看待各种意见建议,不断研究、分析、比对,辨别出什么是“良药”、什么是“忠言”,进而作出正确的判断,择诤言良策而从之,避免徇私。

十三、要从全局看“形”,应从长远看“势”

《孙子兵法》中有云:“若积水于千仞之溪者,形也;如转园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形象指出了“形”与“势”的关系,具体来说,“形”是指事物发展客观、稳定、易变的性质,“势”是指主观、易变、带有偶然性的性质。古语云:“识时务者为俊杰。”愚者等待机遇,平者抓住机遇,智者创造机遇。领导干部只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立足长远看当前,从总体上把握面临的形与势,才能看清大势、看透主流,看出后劲、看明预期,不被事物发展的表面现象牵着鼻子走,而是掌握特点、把握规律,积极作为,乘势而上,在顺应形势的基础上创造机遇,始终临危不乱、危中寻机、开拓创新、开辟新局。

(一)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孙子兵法•虚实篇》说:“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用兵打仗不存在固定、刻板的态势,能够根据敌情变化而灵活机动相应改变战术战略而取胜的,就叫作用兵如神。我们干工作、谋发展就如同用兵打仗,必须随着时间与环境变化而寻求不同的对策,主动应变、科学应变。此一时,彼一时。世界上一切事物在永不停息地运动、变化和发展。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一时的发展不代表一世的发展。如果不识变、不应变、不求变,就可能陷入战略被动,错失发展机遇,甚至错过整整一个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形势在变、任务在变、工作要求也在变,必须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领导干部必须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切不可墨守成规、抱残守缺。只有这样,才能以新的眼光、新的思路、新的作为适应新局势、迎接新挑战、破解新问题。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古语云:“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客观事物的运动、变化是绝对的,而方法、措施都是针对某种特定的情况而制定的。没有不变的情况,也就没有不变的方法、措施。领导干部如果不懂规律、缺乏知识、缺乏本领,习惯于用老思路解决新问题,那么越是苦干蛮干就越是南辕北辙。只有掌握辩证思维方法,提高辩证思维能力,才能更好地认识规律,更加科学地解决问题,更加有效地推进工作。

(二)善弈者谋局,不善弈者谋子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努力增强总揽全局的能力,放眼全局谋一域,把握形势谋大事”。高明的棋手与人对弈,总是顾全大局、筹划全盘,而不是在意一兵一卒的损失。优秀的领导干部也不可能什么都懂,但一定要懂全局。只有站在新时代的高度观察形势、分析问题,才能够在复杂多变的形势下,运用战略思维,把握事物发展的方向,总揽全局,预测未来。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谋划和推动一地一部门的发展不容易,如果对大局不清楚、对形势不掌握,处于盲人摸象或者追风少年的状态,是无法驾驭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的,也无法领导现代化建设。要学会登高望远、胸怀全局,保持“身在事之中,心在事之上”的状态,看到别人看不到的、想到别人想不到的,从而最大限度减少工作的盲目性和局限性,使作出的决策更符合客观实际、发展需要和人民愿望。必须跳出自身看自身。邓小平同志曾说,“政治家的眼界要非常开阔”,“要从大局看问题,放眼世界,放眼未来,也放眼当前,放眼一切方面”。领导干部如果习惯于坐井观天、鼠目寸光,难免夜郎自大、不思进取。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要学会登高望远,培养历史眼光和全局观念,既要立足自身看自身,又要跳出自身看自身,还要高出两到三个层次来看自身,才不会犯糊涂。审时度势,争取主动。领导干部要善于从全局来认识和把握局部,善于把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放到大局中进行思考和定位,放眼全局、通盘考虑、统筹兼顾,既坚持全面系统地谋划和推动工作,又以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突破为带动,做到全局与局部相配套、治本和治标相结合、渐进与突破相衔接。“国之大者”必心中有数。大河有水,小河才满,全局不活,满盘皆输。一个地区、一个部门只有在“国之大者”中找准坐标,把工作放到“国之大者”中思考,才能顺势而为、有所作为。相反,若是片面强调局部的“想要”,而不去考虑“国之大者”的“需要”,不仅干不好自己“一亩三分地”里的活儿,甚至会给大局带来负面影响和损失。对领导干部而言,大局里有政治,大局里有担当,大局里有境界。要保持知大局、懂大局、为大局的眼界胸怀,坚持在大局下谋划推进工作,在服务大局、融入大局、贡献大局中促进本地区本部门高质量发展。

(三)因势而动,顺势而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干部要坚持历史观点,做到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兼顾。”身处发展变化日新月异的新发展阶段,领导干部只有自觉把历史、现实和未来发展贯通起来审视,把近期、中期和远期目标统筹起来谋划,做到把握趋势、辨明方向,未雨绸缪、顺势而为,才能有备有方、行稳致远。要有识势之智。全面准确认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的时代背景、客观条件特别是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是谋划和推进工作的首要前提。要自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和判断形势,培养草摇叶响知鹿过、松风一起知虎来、一叶易色而知天下秋的见微知著能力,准确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和世情国情党情社情的变化,科学预见形势发展趋势和隐藏其中的机遇挑战,做到牢牢把握机遇、不断取得新突破,沉着应对挑战、消祸于未萌之时。要有借势之方。古语云:“善战者,求之于势。”善于造势而为、借势发力,就能够以小搏大、以弱胜强、以柔克刚,就能够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领导干部必须在观念上、作风上、能力上积极适应新形势新变化,打破惯性思维、破除思想僵化,把谋事和谋势、谋当下和谋长远统一起来,因应情势发展变化,及时调整战略策略,牢牢掌握战略主动权。要有应势之勇。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要坚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面临的困难、风险、挑战,牢牢把握危机并存、危中有机、危可转机的辩证关系,坚定发展信心、发扬斗争精神、树立底线思维,勇于开顶风船、善于化危为机,努力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四)善于观大势、谋大局、抓大事

善于观大势、谋大局、抓大事,是习近平总书记一贯倡导的重要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体现的是一种战略思维和战略眼光。我们干工作要想不走弯路、不做无用功,必须掌握和运用科学的理念方法,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增强“识势”之明、提高“布局”之能、掌握“干事”之道,牢牢把握谋划和推进工作的正确方向、正确方法。察势者明,趋势者智。观大势,就是要科学预见把握事物的变化和发展方向,并顺应形势谋划工作、作出决策。毛泽东同志曾指出,“当桅杆顶刚刚露出的时候,就能看出这是要发展成为大量的普遍的东西,并能掌握住它,这才叫领导”,“如果没有预见,叫不叫领导?我说不叫领导”。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领导干部要做“桅杆上的瞭望者”,准确把握国内外发展形势、经济形势、舆论形势以及潜在的利弊因素发展变化形势,始终对时与势保持清醒认知、深刻洞察,看清看准事物本质和变化走向,科学预判潜在风险,并及时采取应对之策。谋全局才能谋一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面对复杂形势和繁重任务,首先要有全局观,对各种矛盾做到心中有数”,强调“制定各方面决策部署,首先要有正确大局观,站在党和国家大局上想问题、看问题”。谋大局,关键要识大局、讲大局、为大局,始终把工作放到大局中去思考、定位、摆布。面对时代重任,领导干部必须坚持把认识大局、把握大局、服从大局摆在重要位置,无论是思考问题、研究对策,还是制定方案、推动工作,都必须从大局出发,坚持谋全面、谋整体、谋长远、谋关键,在大局之中稳步推进工作。举网以纲则千目皆张。“主大计者,必执简以御繁。”做事要分清主次,抓住总纲,也就是能抓大事、抓重点,这既是工作理念,也是工作方法,更是制胜之道。“将帅无能,累死三军。”现实中,有些领导干部囿于固有工作模式和惯性思维,大事小事都要管、眉毛胡子一把抓,陷入事务主义,整日忙碌不堪,搞得大家都很疲惫,成效却不明显,问题就在于没能把握重点,没有从根本的、关键的环节上着力。问题有大小,矛盾有主次。领导干部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抓战略问题、全局指导、宏观决策上,既抓重要领域、重要任务、重要举措,又抓关键主体、关键环节、关键节点,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跃升。

十四、多么忙不重要,为什么忙才重要

古人曾言:“做官都是苦事,为官原是苦人,官职高一步,责任便大一步,忧勤便增一步。”领导干部应该忙、必须忙,这是干事的表现、成事的基础。然而,有的领导干部沉迷于低效的勤奋,却难有尺寸之功;有的陷入事务主义无法自拔,自己乱忙,下属忙乱;有的事必躬亲、不敢放权,形成不了工作合力;有的忙于迎来送往、逢迎拍马,没有忙在正道上。个别领导干部甚至把“忙”当成“作秀”的工具,故作姿态,沽名钓誉。这些忙而无功、忙而无益的忙,是白忙、空忙、瞎忙,值得我们警惕。

(一)为官“瞎忙”要不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一些领导干部之所以瞎忙白忙,最根本是政绩观出现了问题。“瞎忙”背后是政绩观扭曲。有些干部看似忙得“风风火火”,实际上工作成效却寥寥无几,这种瞎忙脱离实际、脱离群众、漠视实效,背后是少数干部好大喜功、急于表现的扭曲的政绩观,不仅使自己失去了民心威信,也给党和政府的形象抹了黑。殊不知,只有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才是共产党人忙碌的意义和价值所在,只有牢固树立为民服务的政绩观,才能真正忙到“点”上。“瞎忙”背后是能力素质不足。能力是成事的基础,有的干部对于组织交办的工作不熟悉,自身工作能力有限,为了掩饰自己的工作方法陈旧、单一,蛮干苦做地忙,试图以“苦劳”代替“功劳”,结果工作有时事倍功半,收效甚微,有时反而会“帮倒忙”,适得其反,终究只能“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靠“文山会海”、迎来送往地“瞎忙”来打发日子。只有练就过硬的本领,才能在错综复杂的形势和日益繁忙的工作中忙得“有序”。“瞎忙”背后是工作作风不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现实中,一些领导干部表面上瞎忙,实际上是作风不实、消极懒惰、不求新知、不学新业、不悟新政,其结果必将是开展工作不得要领、力不从心,既不善于抓住工作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又不善于利用新技术新手段实现高效率办公做事。只有沉下心来、扑下身来,才能真正变“瞎忙”为“实干”。

(二)为人民美好生活而忙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也是改革开放的初心和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掷地有声的话语,点明了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党人的本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领导干部只有解决好“为谁而忙”“为什么事而忙”的问题才能取得实效、取信于民,真正忙出人民的美好生活。坚定理想信念,忙有所值。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想信念是“总开关”,只有解决好思想上的问题,才能破除瞎忙无功的问题。领导干部要涵养“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情怀,自觉增强对马克思主义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关心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前途和人类的命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愿意为信仰而行动,真正凝聚起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合力。坚定目标方向,忙有所获。一个人要发展,首先要有正确的目标和明确的方向,并且沿着这个目标和方向不断前进。只要方向不偏,结果就一般不会坏。否则,就是稀里糊涂、浑浑噩噩、随波逐流。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政治方向就是根本方向,必须讲政治、懂政治,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必须具有很强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保持清醒、脚步坚定。坚定为民宗旨,忙有所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干部要怀着强烈的爱民、忧民、为民、惠民之心,心里要始终装着父老乡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领导干部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摒弃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瞎忙”,坚守始终聚焦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勤奋”,实现忙得务实、忙得扎实、忙得充实。

(三)忙出质量,忙出效益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力戒虚功,务求实效。领导干部是把方向、做决策的,如果心中无数,不懂客观规律,不贯彻新发展理念,胡乱决策、恣意妄为,不仅会越忙越乱、越乱越忙,还会给党和人民事业造成巨大损失。要忙而不“茫”。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全党:“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现实中,有的领导干部背离了初心使命,淡忘了宗旨意识;有的患上了“政绩急躁症”,热衷于打造“面子工程”“形象工程”,把本可以为党为人民工作的宝贵时间耗费在歪门邪道上。身为领导干部,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心思用到为人民群众谋幸福上,把精力用到为党的事业谋发展上,把劲头用在抓工作落实落地上,忙在有益于党和人民的事务上。要忙而不“盲”。俗话说,做事不由东,累死也无功。工作中,有些领导干部忙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没有忙在点上,因为盲目而盲从、盲干,如同“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如果任其继续蒙眼狂奔下去,结果只能是越忙越错,甚至越忙越有害。唯有思路清,方可方向明。领导干部一定要习惯在研究状态下工作,要深入研究党的创新理论、研究党的方针政策、研究本地本部门实际情况,在国家战略的大坐标系中找准自身定位、锚定发展目标、厘清发展思路,然后带领干部群众朝着这个目标奋勇前行。至于一些细枝末节的事情,就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必须拿起“奥卡姆剃刀”,果断地将那些无益于大局的琐细事务给剪除掉。要忙而不“秀”。有的领导干部把大量时间精力耗费在华而不实的表面文章上,整日游走于各种“作秀式”“盆景式”的调研、检查、验收、会议、应酬之间,不仅自己劳而无功,还让基层的同志疲于应付。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领导干部要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以上率下、以身作则,树立实干、实绩、实效的鲜明导向,把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手脚从形式主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防止重“形”不重“效”,把工作做扎实、做到位。

(四)忙中抽空冷思考

《大学》有言:“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患上“忙碌综合征”的领导干部,静下心来踱方步、想问题不失为一剂良药,它有利于从总结中得到提升,从反思中得到进步,真正做到“忙并快乐着”“忙并收获着”。要抽出空来“看看路”。面对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竞争压力,我们一旦停下脚步,就有被人超越的可能,而一旦选错了路,走得越快就离目标越远。要经常有意识地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往哪儿去,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及时查找梳理问题短板、及时校准目标方向,才能看得深、把得准、行得稳。共产党人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就是为老百姓办事的,让老百姓生活更幸福就是我们的事业,也是我们“忙”的方向。要抽出空来“算算账”。凡事不是干得越快越好、干得越多越好,不顾客观规律、背离新发展理念追求“高速度”“高效率”“高产出”,那只会欲速则不达,甚至贻害无穷。要始终保持头脑清醒,把握好效率与效益的辩证关系,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为全局计、为子孙谋,决不能急功近利、因小失大。要立足于国家、民族的整体利益来思考问题、推进工作,多些“功成不必在我”的气度和“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干出“硬核”政绩。要抽出空来“养养心”。刀钝了要磨,人累了要休息,心累了要养。在高压下持续工作,往往不只身累,心也会很疲惫。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看待进退留转和个人得失,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多拿笔杆子、少端酒杯子,多坐书桌看书、少坐牌桌娱乐,多琢磨为民做事、少琢磨为己当官,始终秉持淡泊之心、涵养宁静之气,力戒空谈、注重实干,不图虚名、务求实效,一步一个脚印地向着目标迈进。

十五、用力只能把事情做完,用脑只能把事情做成,用心才能把事情做好

人生在世,就要做事。孔子提倡“事思敬”,荀子呼吁“心不使焉”,庄子指出要“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尽管见识各有千秋,但目的都是把事情做好。领导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更要把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履行好,把人民期盼的事情完成好。仅仅满足于“出主意”“干粗活”“差不多”,怕吃苦,怕受累,只图交差了事、不图精益求精,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做出来的事情只会是“下下品”“淘汰品”“劣等品”。只有用心用情用力,真正把感情投入工作,才能把大事做稳妥、把小事易事做精致、把“分内事”做出高水平、把“分外事”做出高境界。

(一)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荀子云:“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用心与否,做事的结果可能大相径庭。不用真心、不用诚心、不花时间、不动脑筋、不耗精力去琢磨如何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必然会沦为“形式主义”“面子工程”,最终失信于民。只有把用心想事、用心做事,追求完美当做一种素质来提高,当做一种习惯来修养,当做一种作风来要求,才能真正做成大事。只有用心,才能专心。做任何事情,成败的关键不在于拥有什么样的学历,拥有什么样的资历,而在于做事的态度。态度如果出了问题,肯定是做不好事、干不成事的,再大的本事也无济于事。要始终秉持一股劲,提着一股气,坚决克服事事求安稳、时时患得失、处处畏首尾的消极心态,不怕担风险、不怕担责任、不怕得罪人、不怕遭非议,遇到问题不回避,遇到困难不躲避,遇到风险不逃避,敢于迎难而上,勇于承担责任,善于总结教训、纠正错误,真正把谋事创业的积极态度融入血液里、体现在工作中。只有精细,才有精品。古人云:“天下之事,成于惧而败于忽。”天下之事,只有考虑周全、细心为之,才能成功;如果肤浅随便,虑事不慎,就会归于失败。只有在工作中保持“精益求精”的劲头,积极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将“精”的态度应用到工作的各个方面,才能不辜负党和人民的信赖。要着眼认真做好每一件身边的“小事”、每一项工作,将每个环节、细节做细、做深、做透,将看似简单的工作做到“高水准”,做到精心安排、精确决定、精明管理、精打细算,细化目标、细分责任、细致工作、关注细节,确保每一项工作都真正落到实处。

(二)全力以赴追求卓越

邓小平同志曾说过,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和劲,就走不出一条好路、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事业。面对当前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只有精益求精、追求卓越,才能在大势中抢占先机、工作上赢得主动。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蜀之鄙有二僧,一贫一富,欲至东海,贫者凭一瓶一钵达成目标,而富者踌躇不前,未能抵达。在着手做一件事前,人们往往对推进中的困难和风险过度预判,导致忧虑过度而踟躇不前。实干是最好的说明书,下决心之日就是吉日。如果没有立行立改的魄力和起而行之的责任心,就办不成事、办不好事。方向确定后,就要一步步迈进,把群众的事情一件一件地办好,既要办出高水平,又要办出高效率。标准决定质量,程序决定规范。无论宏大建构还是具体问题,都要靠标准规范,规范标准就像指挥棒一样,是任务完成情况的度量衡。规范化是向具体化、精细化方向的延伸,能使工作遵循一定的标准有序推进,使权责界限、实施主体、分类分工、运行流程和规范标准更加清晰。领导干部要把标准化原理和方法引入工作推动、任务落实的过程中,增强标准意识,严照标准抠、遵循规范做,形成科学合理、权责一致、运转高效的工作机制。注重复盘总结,强化反思提升。复盘来源于棋类术语,是指下完棋后,从之前对垒中发现错误,反思改进的做法。俗话说,小总结小收获,大总结大收获,不总结没收获。领导干部要形成定期复盘的习惯,事情做完后,进行一遍思维的推演和审视,看看预先是怎么想的、实际是如何做的,有哪些成功与不足之处,原因是什么,还有哪些改进策略。通过对问题的回答,实现经验的回顾、智慧的总结、行动的提升。

(三)以思维跃升促进工作跃升

古语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考是连接当下和未来的桥梁,如果光工作不思考,就会陷入迷惘。从一定程度上说,思维能力的高低决定了领导能力的高下,直接影响工作的成效。领导干部不能止步于“规定动作做到位”,还要联系地、辩证地思考当前工作在整体任务中的关联和进展,从多个维度思考和把握,对未来趋势进行精准判断,使得所做的工作既为一域增光,又为全局添彩。善用整体思维。“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整体思维强调事物的相关性和联系性。大至国家、社会,小至单位、家庭,都是个体按照特定角色、位置、分工组成的整体结构。要树立整体思维,形成从全局考虑问题、谋划思路的思维方式,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局部不见整体的孤立片面。既有专业分工,也要协同合作;既要专注一域,也有整体视角,从而以整体考量驾驭全局,以科学统筹协同推进。强化历史思维。“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历史思维以回望过去、视通未来的视角分析现实问题,既是一种思想方法,也蕴含着特有的工作方法。我们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向前发展。要提高运用历史思维的能力,将历史中蕴含着的丰富的经验运用到工作实践当中,从而借鉴过往、把握现在,走向未来。把握辩证思维。“天下之理,有张必有翕,有强必有弱,有兴必有废,有与必有取。”对立统一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论是透过现象看本质,还是从纷繁复杂中抓关键,或是顺势而为促改革,都需要用好辩证思维。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善于抓住关键、找准重点、洞察事物发展规律,运用辩证思维使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迎刃而解。

(四)以用心守护初心

毛泽东同志曾形象地把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比喻为种子和土地。他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就决定了领导干部在干事创业过程中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要真正把人民放在心里,为民解忧、替民办事,同时俯下身子拜人民为师,把自己看作人民的儿子和学生,进得百姓家、喝得百姓茶,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坚守对党忠诚之心。看人大节,识官大德,关键看忠诚。只有做到了对党绝对忠诚,旗帜鲜明讲政治、忠诚履职尽责担当,才能始终爱党忧党、爱国爱民,才能齐心协力共同谋划改革发展大业,确保利国利民各项政策落地生根、开花结果。领导干部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做到与党中央高度一致,真正把“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两个维护”与工作、生活紧密结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坚守真理、坚持公道,吃苦在先、享受在后,上下团结、目标一致,撸起袖子加油干,以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和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奋斗精神诠释对党和人民的绝对忠诚。坚守干事创业之心。对于肩负为民服务重大责任的领导干部来说,用心执政不仅是一颗责任心、一种精神,更是一颗平常心、一种境界。要把所学与所干真正结合起来,把知识内化成具体行动。对重要文件的酝酿起草,要出思想、出观点、出思路;对重要工作,要深入研究、集思广益、多谋善断;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早发现、早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对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用心去体验和判断,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并一抓到底、抓出成效。坚守对民真情之心。党的初心和使命决定了领导干部在干事创业过程中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要带着对人民群众的真情实感,本着求真务实的严谨态度,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努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用实际行动取信于人民、造福于人民。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