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页:论学习 上一页3  4下一页
 
页面导航

  • 第A1页
    封面

  • 第A2页
    封二

  • 第01页
    开卷

  • 第02页
    目录

  • 第03页
    目录

  • 第04页
    时政要闻

  • 第05页
    时政要闻

  • 第06页
    政策指南

  • 第07页
    政策指南

  • 第08页
    政策指南

  • 第09页
    政策指南

  • 第10页
    论学习

  • 第11页
    论学习

  • 第12页
    论学习

  • 第13页
    论学习

  • 第14页
    先锋论坛

  • 第15页
    先锋论坛

  • 第16页
    先锋论坛

  • 第17页
    先锋论坛

  • 第18页
    特别报道

  • 第19页
    特别报道

  • 第20页
    特别报道

  • 第21页
    先锋策划

  • 第22页
    先锋策划

  • 第23页
    先锋策划

  • 第24页
    先锋策划

  • 第25页
    先锋策划

  • 第26页
    先锋策划

  • 第27页
    先锋策划

  • 第28页
    先锋策划

  • 第29页
    先锋策划

  • 第30页
    先锋观察

  • 第31页
    先锋观察

  • 第32页
    先锋观察

  • 第33页
    先锋观察

  • 第34页
    先锋讲坛

  • 第35页
    先锋讲坛

  • 第36页
    先锋讲坛

  • 第37页
    先锋讲坛

  • 第38页
    先锋讲坛

  • 第39页
    先锋讲坛

  • 第40页
    先锋讲坛

  • 第41页
    先锋讲坛

  • 第42页
    先锋经验

  • 第43页
    先锋经验

  • 第44页
    先锋经验

  • 第45页
    先锋经验

  • 第46页
    先锋经验

  • 第47页
    先锋经验

  • 第48页
    先锋经验

  • 第49页
    先锋经验

  • 第50页
    先锋人物

  • 第51页
    先锋人物

  • 第52页
    先锋人物

  • 第53页
    先锋人物

  • 第54页
    先锋档案

  • 第55页
    先锋档案

  • 第56页
    先锋档案

  • 第A3页
    封三

  • 第A4页
    封底
 
标题导航
2022年9月1日出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体会
张瑞才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的出版发行,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学习这本书,既要读原文、学原著、悟原理,又要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在学习方式上既要把第四卷与前三卷贯通学,从整体上把握,又要对第四卷在总体学习的前提下,逐字逐句、逐段逐篇学。本文仅就这本书的第三篇文章《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谈谈学习体会。

前提是把握“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强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的根本前提。

习近平总书记在《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一文中深刻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就在于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并用以指导实践。”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根基在于马克思主义所具有的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开放性的理论禀赋和鲜明特征,马克思主义奠基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这两大基石上,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指明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是科学的理论体系,为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人民立场和价值取向,是随着实践、时代不断与时俱进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更在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现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彰显的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和实践的伟力,实现的守正创新。

路径是做好“两个结合”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的根本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在《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一文中深刻指出:“马克思主义能不能在实践中发挥作用,关键在于能否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就是不断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在“两个结合”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实现马克思主义飞跃的历史进程。

毛泽东在党的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上鲜明提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在“两个结合”中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成功开辟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丰富和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坚持“两个结合”,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先后创立邓小平理论、形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科学发展观、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两个结合”,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这一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谱写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篇章。

在“两个结合”中的“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的进程中,毛泽东强调,中国共产党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承者,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都要继承,对传统文化,我们要批判继承,去除封建糟粕、汲取民主精华,要推陈出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中,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对传统文化要“双创”,即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讲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我们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动力之源是回答“三个重大时代课题”和“四个之问”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新时代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深邃思考,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三个重大时代课题”,作出系统而深入的回答,揭示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面对快速变化的世界和中国,如果墨守成规、思想僵化,没有理论创新的勇气,不能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不仅党和国家事业无法继续前进,马克思主义也会失去生命力、说服力。”

回答“中国之问”,其核心是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又要发展马克思主义,并将两者统一于解决中国问题的实践中,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中国问题之“的”。

回答“世界之问”,其核心是要树立“世界眼光”,做到“胸怀天下”,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把“中国之问”与“世界之问”紧密结合,既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也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

回答“人民之问”,其核心是要坚守人民立场,坚持人民至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解决好发展为了谁、依靠谁、发展成果由谁共享的问题,通过不断完善制度体系有效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回答“时代之问”,其核心是要树立马克思主义时代观,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进程。

总之,《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所蕴含的重大战略思想和创新理念,是回答“四个之问”的最新“中国之理”,是回答“四个之问”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光辉篇章。

(作者系云南省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