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页:先锋讲坛 上一页3  4下一页
 
页面导航

  • 第A1页
    封面

  • 第A2页
    封二

  • 第01页
    开卷

  • 第02页
    目录

  • 第03页
    目录

  • 第04页
    时政要闻

  • 第05页
    时政要闻

  • 第06页
    政策指南

  • 第07页
    政策指南

  • 第08页
    政策指南

  • 第09页
    政策指南

  • 第10页
    论学习

  • 第11页
    论学习

  • 第12页
    论学习

  • 第13页
    论学习

  • 第14页
    先锋论坛

  • 第15页
    先锋论坛

  • 第16页
    先锋论坛

  • 第17页
    先锋论坛

  • 第18页
    特别报道

  • 第19页
    特别报道

  • 第20页
    特别报道

  • 第21页
    先锋策划

  • 第22页
    先锋策划

  • 第23页
    先锋策划

  • 第24页
    先锋策划

  • 第25页
    先锋策划

  • 第26页
    先锋策划

  • 第27页
    先锋策划

  • 第28页
    先锋策划

  • 第29页
    先锋策划

  • 第30页
    先锋观察

  • 第31页
    先锋观察

  • 第32页
    先锋观察

  • 第33页
    先锋观察

  • 第34页
    先锋讲坛

  • 第35页
    先锋讲坛

  • 第36页
    先锋讲坛

  • 第37页
    先锋讲坛

  • 第38页
    先锋讲坛

  • 第39页
    先锋讲坛

  • 第40页
    先锋讲坛

  • 第41页
    先锋讲坛

  • 第42页
    先锋经验

  • 第43页
    先锋经验

  • 第44页
    先锋经验

  • 第45页
    先锋经验

  • 第46页
    先锋经验

  • 第47页
    先锋经验

  • 第48页
    先锋经验

  • 第49页
    先锋经验

  • 第50页
    先锋人物

  • 第51页
    先锋人物

  • 第52页
    先锋人物

  • 第53页
    先锋人物

  • 第54页
    先锋档案

  • 第55页
    先锋档案

  • 第56页
    先锋档案

  • 第A3页
    封三

  • 第A4页
    封底
 
标题导航
2022年9月1日出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写给年轻干部的三十六条建议(八)
木 子
 

年轻干部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教诲,经常对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求,经常对照初心使命,知道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努力学习,扎实干事,健康成长。

二十三、把优秀当成一种习惯,把卓越当成一种标准

习惯是人的惯性行为,标准是常态化要实现的目标。优秀和卓越是人们做人做事所要追求的目标和境界,想要优秀就要不断重复变得优秀需要做的事,追求卓越就要朝着卓越的目标去努力。优秀的习惯可以成就好人生,卓越的标准能够成就伟大事业。古人有言:上行下效,上率下行;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上有所恶,下必不为;上面松一寸,下面松一尺。领导干部是事业发展的带头人,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成为一个地方、一个单位的风向标。领导干部要把优秀的习惯、卓越的标准运用到每一项工作中,努力做到最好、做到极致,潜移默化地感染和带动广大干部群众。

(一)一时优秀不代表一直优秀

优秀不是一成不变的,现在很优秀,不一定今后也优秀、永远都优秀。更进一步说,在某个工作岗位上的优秀不能说明在其他岗位上的优秀,一个方面优秀不一定在其他方面都很优秀。如果沉迷于过往的成绩和功劳,那么事业就会停滞不前甚至倒退。只有把优秀当成一种习惯,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优秀。习惯是优秀最好的保鲜剂。亚里士多德说过:“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由自己一再重复的行为所铸造的,优秀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习惯。”习惯是一个人在长期生活工作中形成的一种思维方式、一种处世态度,具有很强的惯性,就像转动的车轮一样。在生活中,当某个行为频繁发生时,它可能会成为一个习惯,一旦遇到类似的情况,大脑神经就会做出相应的行为。如果把优秀变成习惯,想问题办事情都会按照这个优秀的习惯去做,随着时间的推移,优秀就从刻意练习变成了自然而然,自然会得到优秀的结果。工贵其久,业贵其专。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伟大的事业从来离不开长久的坚持和艰辛的努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优秀也不是能突击出来的,间接性踌躇满志除了自我欺骗和麻痹之外,并没有实质意义。优秀的人之所以优秀,往往在于不被一时的成绩止住前进的脚步,不躺在所谓的功劳簿上细数过往,每天都永不懈怠地去奋斗、去追求、去超越,把优秀不断重复下去,才能一步步赢得未来、走向成功。

(二)高标准才有高质量

工作质量高低直接取决于标准的高低,一定程度上来讲,有什么样的标准就有什么样的质量,标准高、要求严,各项工作自然会有成效;反之,工作就会虚空偏,就容易走过场。因此,无论是做事还是做人一定要高标准严要求,假若工作标准不高,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总是在底线上方一点徘徊,工作就拿不出实招、硬招、高招,工作就难以取得理想成绩。“差不多”其实“差很多”。胡适先生写过一篇寓言故事《差不多先生》,这位“差不多先生”十字常常写成千字,千字常常写成十字,最终因为找错医生而一命呜呼。“差不多先生”至今仍是一些人的写照。在工作中,“差不多”就是满足于应付了事,这本质上是一个态度问题,却会动摇进步的根基。干大事业要一点都不能差,差一点都不行,容不得“大概”“可能”“也许”这类字眼。千万别让“差不多”思维毁掉自己,否则一开始的“差不多”,最后会变成“差很多”。“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求其下,必败。”一个人设定了高的目标,最后仍可能达成中等目标,设定了中等目标,可能只能达成低等目标,如果一开始就设定一个低目标,那恐怕就什么都实现不了。领导干部在工作中如果没有争取一流的志向,只能导致工作质量步步降低,工作水平流于平庸。因此,领导干部做人做事要以追求卓越为目标,要敢于攀登高峰,用新眼光看问题、用新角度想问题、用新思路解决问题,敢于寻找最优解,在高标准中前进。

(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

时代变化,日新月异。高质量发展伴随的是更高水平的竞争,要在高水平竞争中保持较优位,必须领先一步、做优一级、创新一点,要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领导干部对待自己的工作质量,抬头要敢与人比,低头要知方向、懂方法、会发力,要坚持力求把工作做成样板。要高标准评估,以组织放心、群众满意为衡量标准,推进科学、严格、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考核评估,实现外部高标准评估与内部自我加压相互作用,不断提高工作实效。毫厘之优定乾坤。我们共产党人最讲认真,领导干部要继承和发扬好这一优良传统,强化精品意识、细节意识,不论工作大小都全神贯注、全心付出,每一件事都用心、用情、用力,把最简单、最平凡、最细小的事情做精细、做精准、做精深。把“高标准严要求”贯穿工作全过程,把做好事情的着力点放在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上,不心浮气躁、不浮皮潦草,从一件一件的具体工作做起,精力集中、排除干扰,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最好是一种状态,它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随时处在发展变化之中,也许今天认为最好的,明天可能就会有更好的出现,现在是好的并不意味着将来也一定是好的。就如同世界纪录,总是处在确立—打破—再确立—再打破的循环之中。事实上,也不会有什么东西永远是最好的,一个人一旦满足于自己目前所取得的成绩,便会失去继续前进的动力,不再追求更高的目标。在当今社会,不前进便意味着后退,就可能被淘汰。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领导干部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时刻提醒自己永远坚守应该“做得更好”的理念,始终以永不满足、永远进取的状态工作。

(四)在不断优秀中追求无比卓越

古人有“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壮志豪情,追求卓越是为人生赋予非凡意义的价值追求。现实中,很多人并非因为客观的能力局限无法做到卓越,而是缺乏主观动力和意志,给自己画了一条无形的线,并且反反复复告诉自己线上边的位置是自己无法企及的高度,觉得自己达不到卓越的境界就不必浪费精力再去奢望,在追求卓越的路上停下了脚步。一个人只有敢于追求更高标准的时候,才可能用心把自己塑造成最好的样子。拒绝“不可能”,创造多可能。拿破仑曾说:“你生命中唯一的限制,是你心中为自己所设的限制。”生命本身没有限制,奇迹往往出自勇敢的人敢于打破心中的自我设限。领导干部要始终保持思维的活跃性、思想的敏锐性、思路的开阔性,不断丰富、更新和完善自身的知识储备,改进和优化自身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持续不断产生新的创造力和生命活力,才能在卓越之路上不断前行。突破自我,勇于卓越。绝大多数的平庸都起因于自我设限。很多时候,打倒人的并非困难本身,而是由于畏惧困难而选择的退却。自我设限夺走了我们的力量,更限制了我们的各种可能性,把未来禁锢在各种预设的枷锁中,使人生渐渐变得黯淡平庸。借口和理由限制人的成长,也会成为领导干部懒政、庸政的直接因子。领导干部要具有超越自我、突破上限的决心和意志,不要让假想障碍阻挡事业前进的步伐,更不能懦弱地躲在“舒适区”。

二十四、最简单的事是坚持,最难的事也是坚持

坚持是一种品格、一种力量。有人说坚持是最简单的事情,因为坚持与学历高低无关、与知识背景无关、与智力天资无关,是一件没有太高门槛的事情,任何想坚持下去的人都有选择坚持的资格和条件。坚持也是最难的事情,只要把时间跨度拉长来看,无论坚持做什么事,且不说坚持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种种困难和挫折,在漫长而平淡的过程中,即便只是做简单重复的事情,也很难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坚持下去。很多事情坚持到底便可成功,半途而废只能失败。想要干成某一件事情乃至成就一番事业,就应不惧艰险、不畏困苦,持之以恒地做,这样才能守得云开见月明。

(一)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坚持多久。正如滴水穿石,不是由于水滴力量强大,而是由于水滴昼夜不舍地滴坠。成功没有一蹴而就,滴水穿石也非一日之功,不要指望一朝一夕之功。一曝十寒最无益。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龙卷风来去匆匆,一般从开始到结束,只有几分钟到几十分钟;暴雨虽然来势凶猛,却不能连续下一天,总是下着下着雨就停了。这种自然现象虽天地所为,但不会长久;天地尚不能持久,何况于人呢?有的干部抓工作,喜欢开场的时候轰轰烈烈,想一口吃成个胖子,结果把干劲提前消耗完了,工作进一步退两步,最终草草收尾。长此以往,政府的公信力会大受影响,无论你说什么做什么,老百姓都误以为只是虚晃一枪,一阵风刮过去就了事了。“三分钟热度”要不得。做一个决定并不难,难的是付诸行动并坚持到底,善始善终。我们身边有的干部特别是有的年轻干部,干劲来得快,去得也快,遇到一点困难或者时间一长就偃旗息鼓。这种“三分钟热度”,注定只会一事无成、一无所获,这并不是危言耸听。无论在什么岗位,想做出一番事业,都必须要有长时间的努力和坚持,短则五年十年,长则二三十年,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果太过于浮躁,不懂得坚持,周而复始下去,不管是人生还是事业都将会一团糟。

(二)驰而不息,久久为功

古人云:“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美好蓝图不可能一蹴而就,伟大梦想不可能一夜成真。干事创业不是百米冲刺,而是一场艰苦的持久战、马拉松,不是三两天加班加点、通宵达旦就能立竿见影的。恒心比决心更重要。必须明白“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这个道理,越是艰难的事情,越要通过坚持不懈地付诸努力,保持力度、保持韧劲,脚踏实地、稳扎稳打,才会出成果、见成效。人有恒心万事成,人无恒心万事崩。常言道:人贵有恒。做任何工作只要有一颗恒心,都会在平凡的工作中取得不平凡的业绩。马克思潜心研究40年,终成科学巨著《资本论》;黄大发历经30年,带领村民在悬崖峭壁凿出10千米的“天渠”。世上最宝贵的精神是坚持,而世上最难做到的也是坚持。一个人能将一个正确的选择坚持到底,那就是一种境界;能将一种好的习惯坚持下去,那就是一种品德;能将一种优势坚持下去,那就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再艰难再遥远的道路,走一步便少一步。再繁重杂乱的琐事,做一件就少一件。懂得坚持,也就为未来打下了厚实的基础。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贵在坚持二字。领导干部切不可好高骛远、急于求成,要学会从细小处做起,不畏艰难,坚韧不拔地干下去,才能最终实现目标。

(三)政贵有恒,治须有常

“恒”强调的是坚持,既要一抓到底,也要常抓不懈。孙中山先生说过:“无论哪一件事,只要从头至尾彻底做成功,便是大事。”只有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耐心和恒心,环环相扣、步步紧跟,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能干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业绩。一张蓝图绘到底,坚持目标不松劲。钉钉子往往不是一锤子就能钉好的,而是要一锤一锤接着敲,直到把钉子钉实钉牢,钉牢一颗再钉下一颗。山西省右玉县历届领导班子一任接着一任干,60多年如一日坚持植树造林,把一个“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变成了“联合国最佳宜居生态县”。为官一任、为政一方,要想干出真政绩,既要有干劲也要有韧劲,既要有动力也要有定力,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肯定行不通;既要大胆开展工作、锐意进取,又要注意保持工作的连续性、稳定性,决不能朝令夕改、反复折腾。领导干部要发扬钉钉子精神,把心思钉在岗位上、钉在职责上、钉在具体事务上、钉在一方土地上,一茬接着一茬干、一锤接着一锤敲,善始善终、善作善成。方向不对,努力白费;有的放矢、稳中求进。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找准干事创业的正确方向,找准着力点。要坚持以人民群众利益为出发点和着力点,多花精力、动脑筋、想办法,突出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不搞脱离实际的盲目攀比,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要坚持不懈抓关键、攻难点,真正抓到“点”上,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把“恒”字深深镌刻在干事创业的基座上,才能为民建功立业。

(四)保持战略定力,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

当今世界,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强。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形势越是复杂严峻,我们越要保持战略定力,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对重大形势的科学判断和对重大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谋大事必须观大势,开新局必须怀大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胸怀两个大局,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一个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我们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要具有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看大势、明方向、谋长远。领导干部要在干事创业时自觉胸怀大局,在谋划工作时自觉服从大局,这样才不会迷失在纷繁复杂的现象中,而是能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和规律;不会陷入多如牛毛的琐事中,而是能够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不会因一时一处的成败得失自乱方寸,而是能够冷静研判趋势、顺应趋势,把准方向、保持定力。横空大气排山去,砥柱人间是此峰。历史和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正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优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先进的。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干部要有“四个自信”,持之以恒地坚定“四个自信”,把为民服务作为坚持“四个自信”的具体表现,永葆“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二十五、要有“怀中一寸心,千载永不易”的政治信仰,要有“行棋观大势,落子谋全局”的政治能力

有哲人曾说过:“人是为了某种信仰而活着。”有信仰的人才是幸福的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共产党人的根本,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在干部干好工作所需的各种能力中,政治能力是第一位的。有了过硬的政治能力,才能做到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不畏浮云遮望眼’‘乱云飞渡仍从容’”。新时代的领导干部只有具备“怀中一寸心,千载永不易”的政治信仰,对马克思主义矢志不渝、终身追求;具备“行棋观大势,落子谋全局”的政治能力,善于从政治上把握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全局,才能推动党和人民的事业在“两个大局”中行稳致远。

(一)心有所信,方能行远

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巴尔扎克说:“以利益为主的阵营总是会动摇的,但以信仰为主的是分化不了的。”中国共产党能够始终做到公而忘私、舍生忘死,能够始终保持蓬勃生机和活力,根源就在于将“进步的政治信仰”贯穿到了党的发展之中,就在于拥有一代又一代胸中有主义、心中有信仰的不懈奋斗者。高尚的信仰,是净化灵魂的甘露,是催人奋进的战鼓,是战无不胜的力量。领导干部有了铁一般的政治信仰,才能把握前进方向不迷航,胸怀远大理想和公仆情怀,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终身。没有信仰就没有灵魂。信仰是一个人的灵魂,一个人可以什么都没有,但不能没有信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少数领导干部认为信仰太宏大、理想太遥远,都是虚头巴脑、不着边际的事,甚至从来没有思考过作为一名党员应该如何承担自己的责任、作为一个人应该如何过好自己的一生。殊不知,如果“总开关”没有拧紧,就没有了根和魂,就会在风雨面前东摇西摆,迟早要栽大跟头。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信仰之于房屋是栋梁柱石,立根固本;之于个人,是脊柱筋骨,是能够顶天立地、迎难而上的精神动力;之于一个政党一个民族,是干事创业的基石。邓小平曾指出:“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邱少云在入党志愿书中写道:“为了世界革命,为了战斗的胜利,我愿意献出自己的一切!”信仰让人充满力量,而政治信仰更是领导干部的安身立命之本,是抵御精神污垢的铜墙铁壁,是护佑我们到达彼岸的精神力量,是比物质财富更宝贵的财富。坚守信仰,我们将战无不胜。

(二)初心矢志不渝,信仰坚定不移

毛泽东曾说:“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周恩来在确立共产主义信仰时说:“我认的主义一定是不变了,并且很坚决地要为他宣传奔走。”政治信仰坚定与否,是事关马克思主义政党、社会主义国家的精神力量和前途命运的根本问题,切不可高高挂起、掉以轻心。作为领导干部,信仰不是一下子、一阵子的事,而是一辈子的执着与坚守。信仰纯洁是共产党人最根本的纯洁。信仰纯洁是共产党人先进性的保证,保持党员先进性的前提是保持党员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纯洁。革命战争年代,方志敏在狱中写下豪言壮语:“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仅1927年3月至1928年上半年,全国有31万余人牺牲在国民党反动派的屠刀之下,其中就有2.6万余名共产党员。改革开放以来,无数共产党人为了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顽强拼搏、勇往直前,靠的仍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新时代的领导干部更要以身作则赓续“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的精气神,继续坚守这份信仰,维护党的纯洁性,永葆党的先进性。追求信仰,不分早晚。信仰是共产党员最为宏大、最为“终极”的命题,也是最为日常、最为鲜活的概念。“老戏骨”牛犇83岁高龄入党,折射出的热爱和坚定的信仰之心令人感动。新时代的领导干部必须坚定政治信仰、挺起精神脊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把政治信仰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上,建立在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上,时常仰望“星空”,校准方向;要把政治信仰作为政治生命的灵魂,一生守护政治信仰,在为伟大事业奋斗的征程中,取得更重要的成就、赢得更开阔的人生。

(三)政治上的主动是最有利的主动,政治上的被动是最危险的被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站在政治的高度,对党中央的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才能领会更透彻,工作起来才能更有预见性和主动性。”领导干部干事创业、攻坚克难,必须把讲政治的要求从外部要求转化为内在主动,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善于把握政治大局。政治不过硬,肯定不可信。政治问题,对于领导干部来说,任何时候都是根本性的大问题。革命战争年代,“政治工作是革命军队的生命线”;建设、改革时期,“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同时也是党的干部队伍的突出特点和优势所在。可以说,政治标准是衡量领导干部的首要标准,讲干部素质,首要的是政治素质;讲领导能力,第一位的是政治能力。新时代的领导干部只有在政治能力上过了关,才能在其他方面施展好才干、创造出实绩。职务越高,政治能力须越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自觉把讲政治贯穿于党性锻炼全过程,使自己的政治能力与担任的领导职责相匹配”。领导干部作为“关键少数”,是党和人民事业的中坚和骨干,其政治能力如何,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更关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关乎国家长治久安。领导职务越高、位置越重要,面对的矛盾也就越复杂,对领导干部政治能力的要求也就越高。新时代的领导干部唯有练就过硬的政治能力,善于观大势、谋大事,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和思想实际,自觉在大局下想问题、做工作,才能担当起党和人民赋予的重任。

(四)讲政治重在提高政治能力,在政治历练中增强政治能力

讲政治,不仅是一个敢不敢讲、敢不敢旗帜鲜明讲的觉悟和态度问题,也是一个能不能讲、会不会讲的能力和水平问题。政治能力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新时代的领导干部提高政治能力,最重要的就是不断提高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政治能力、战略眼光、专业水平,敢于担当、善于作为,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好。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判断力是科学把握形势变化、精准识别现象本质、清醒明辨行为是非、有效抵御风险挑战的能力。新时代领导干部要善于思考涉及工作大局的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问题,加强战略性、系统性、前瞻性研究谋划,做到在重大问题和关键环节上头脑特别清醒、眼睛特别明亮,善于从一般事务中发现政治问题,从倾向性、苗头性问题中发现政治端倪,从错综复杂的矛盾关系中把握政治逻辑,加强预案、做好预判,确保有好的政治导向、政治影响、政治效果。提高政治领悟力。政治领悟力是政治能力的重要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担的是政治责任,必须对党中央精神深入学习、融会贯通,坚持用党中央精神分析形势、推动工作,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新时代领导干部要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刻关注党中央在关心什么、强调什么,深刻领会什么是党和国家最重要的利益,什么是最需要坚决维护的立场,对“国之大者”了然于胸、心中有数。提高政治执行力。党中央指明的政治方向、确定的前进路线、作出的决策部署,必须坚定不移、不折不扣抓好落实。要经常同党中央精神对标对表,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做贯彻党中央精神的组织者、推动者、落实者。要强化责任意识,坚持把底线思维、问题导向贯穿工作始终,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见微知著、防患于未然,出了问题敢于承担责任,切实做到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