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页:先锋讲坛 上一页3  4下一页
 
页面导航

  • 第A1页
    封面

  • 第A2页
    封二

  • 第01页
    开卷

  • 第02页
    目录

  • 第03页
    目录

  • 第04页
    时政要闻

  • 第05页
    时政要闻

  • 第06页
    理论学习

  • 第07页
    理论学习

  • 第08页
    理论学习

  • 第09页
    理论学习

  • 第10页
    特别报道

  • 第11页
    特别报道

  • 第12页
    特别报道

  • 第13页
    特别报道

  • 第14页
    特别报道

  • 第15页
    特别报道

  • 第16页
    先锋论坛

  • 第17页
    先锋论坛

  • 第18页
    先锋论坛

  • 第19页
    先锋策划

  • 第20页
    先锋策划

  • 第21页
    先锋策划

  • 第22页
    先锋策划

  • 第23页
    先锋策划

  • 第24页
    先锋策划

  • 第25页
    先锋策划

  • 第26页
    先锋策划

  • 第27页
    先锋策划

  • 第28页
    先锋观察

  • 第29页
    先锋观察

  • 第30页
    先锋观察

  • 第31页
    先锋观察

  • 第32页
    先锋观察

  • 第33页
    先锋观察

  • 第34页
    先锋讲坛

  • 第35页
    先锋讲坛

  • 第36页
    先锋讲坛

  • 第37页
    先锋讲坛

  • 第38页
    先锋讲坛

  • 第39页
    先锋讲坛

  • 第40页
    先锋讲坛

  • 第41页
    先锋经验

  • 第42页
    先锋经验

  • 第43页
    先锋经验

  • 第44页
    先锋经验

  • 第45页
    先锋经验

  • 第46页
    先锋经验

  • 第47页
    先锋经验

  • 第48页
    先锋经验

  • 第49页
    先锋人物

  • 第50页
    先锋人物

  • 第51页
    先锋人物

  • 第52页
    先锋人物

  • 第53页
    先锋人物

  • 第54页
    先锋人物

  • 第55页
    先锋档案

  • 第56页
    先锋档案

  • 第A3页
    封三

  • 第A4页
    封底
 
标题导航
2022年10月1日出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李 拓 李琳琦
 

在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历史关头,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安排,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

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中,带领全体中国人民经过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辉煌历程,在追赶、创造、创新的艰辛探索中,开创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贯穿其中的主线。这条现代化道路,不同于西方原发内生型的,以资本扩张、侵略和掠夺为特点的西方式现代化道路,而是对内以改革体制结构释放活力为动力,对外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为宗旨,是人类文明走向现代化的新道路。在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历史关头,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安排,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

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把握新发展阶段的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针对新形势新任务,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论断,深刻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推进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形成的、社会主义性质的、独具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方案。

首先,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式现代化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是成功推进和开拓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其次,中国式现代化不是别的什么主义的现代化。社会主义是其本质属性,明确规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和根本制度遵循。

再次,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具体国情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外化和体现。它既突破了前苏联以高度集权高度集中为特点的、僵化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又超越了西方以资本和武力为后盾对后发现代化国家市场、资源进行侵略和掠夺的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体制很好地结合起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式现代化模式,推动经济社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中国式现代化具有这些明显特征。其一,“人口规模巨大”。人口基数大是中国的基本国情,推动14亿人口整体迈向现代化,其规模、复杂和困难程度都远超原发内生型现代化国家。其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与以资本至上为根本逻辑的西方现代化不同,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为目标。其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两个文明”协调发展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其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式现代化走的是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永续发展。其五,“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作为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倡导构建互利共赢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走的是共商共建共享的、和平发展的现代化道路。

破解现代化进程中的问题与挑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把握国内国际发展局势,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成功开辟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新境界。与此同时,我国进入发展关键期、改革攻坚期、社会矛盾凸显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入加速演进期,中国式现代化事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之多前所未有,时刻考验着党的执政能力。

第一,社会矛盾发生改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成为制约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主要因素。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社会矛盾发生了质的变化,转变成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这对矛盾关系中,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水平。不平衡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区域、城乡、结构和分配等方面。区域之间的不平衡具体表现在东部与中西部地区之间、省区间发展差距较大;城乡不平衡主要体现在城乡居民在收入、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方面存在明显差距;结构发展不平衡指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各领域间,及各领域内部发展的不平衡;分配不平衡集中在收入分配不平衡和财富分配不合理两个方面。这些不平衡导致社会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严重影响了社会和谐。不充分的发展集中在改革、经济发展总量和质量、生产要素供给等方面。改革的不充分、不彻底,导致体制机制弊病无法根除,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经济发展的总量和质量不充分,很难有效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生产要素供给质量和能力发展不充分,则妨碍了经济结构转型和优化升级。

第二,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更加凸显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难题。改革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为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强大动力。党的十八大后,改革到了一个新的重要关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可以说,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这表明了下一步改革的艰巨程度。必须承认,当前我国改革仍面临较多问题和阻力。一是改革到了攻坚期和深水区,触及深层次矛盾和重大利益调整,容易招致既得利益者的各种阻挠。二是体制机制弊端是改革梗阻的根源。完善的体制机制是改革活动顺利开展的保障。目前,我国制度建设尚不完善,旧的体制机制固化、新的体制机制落实不畅等问题,直接阻碍了改革的进一步推进。三是传统思想观念在社会中仍有较深影响。

第三,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入加速演进期,影响着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国际环境是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时代和历史之变更加明显。首先,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实现了信息、生命、能源、空间等领域的原创性突破,深刻改变着全球创新版图和全球经济结构,影响着世界各国的前途命运。其次,国际秩序和国际力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逐渐增强,推动国际格局呈现出相对均衡的态势。此外,全球性危机频发,导致世界经济低迷衰退。一方面,国家间的地缘政治问题仍然存在,民粹主义、排外主义、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时常抬头;另一方面,恐怖主义、科技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生态环境问题等全球性问题逐渐增多,加剧了世界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这些因素时刻影响着国内形势,是党中央制定我国现代化发展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依据。

坚定不移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下一阶段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方向和实践路径。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笔者认为需要遵循以下方面:

第一,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只有坚持党的领导,确保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属性和发展方向,才能统筹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全局,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实现长足发展。坚持党的领导,首先要遵守“两个维护”的根本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党中央层面形成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和领导集体,确保全党步调一致,为中国式现代化事业发展提供统一思想和行动。其次,健全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地位,将党的领导落实到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方方面面。同时,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强化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此外,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健全党内法规体系,加大党内外监督力度。最后,坚持党的领导,要不断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增强党的强大战斗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保障。

第二,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改革是一场复杂深刻的社会革命,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新的历史时期,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新的更大发展,从根本上还是要坚持不懈地实施全面深化改革。贯彻落实全面深化改革,一要紧紧围绕“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二要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深刻把握“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将改革落实到现代化事业的全方面全方位,加强各领域各环节各方面改革之间的关联性和耦合性,形成改革的强大合力,汇聚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动力源泉。三要处理好改革方法的“五对关系”,即思想解放与实事求是的关系、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的关系、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胆子大与步子稳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四要把握好改革政策制定的五大关系,即“整体政策安排与某一具体政策的关系、系统政策链条与某一政策的关系、政策顶层设计与政策分层对接的关系、政策统一性与政策差异性的关系、长期性政策与阶段性政策的关系”。让改革真正“活”起来,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向纵深发展。

第三,贯彻新发展理念。新发展阶段聚焦新时代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的问题,精准定位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新的历史方位。针对新发展阶段的特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工作部署,为开创中国式现代化新局面提供了重要指导。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要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刻把握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和内在逻辑,用系统思维处理发展问题。其次要创新发展体制机制,加快构建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的体制机制,搭建基于新发展理念的发展平台,确保新发展理念落地生根。同时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通过建立完备的内需体系、加强科技自立自强、推动产业链和供应链优化升级、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等举措,提升我国企业产业生存能力,释放经济内需潜力,保证国内国际双循环畅通,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新格局。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经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更应该在党的领导下,继续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才能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创造更辉煌的成就。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