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页:先锋观察 上一页3  4下一页
 
页面导航

  • 第A1页
    封面

  • 第A2页
    封二

  • 第01页
    开卷

  • 第02页
    目录

  • 第03页
    目录

  • 第04页
    时政要闻

  • 第05页
    时政要闻

  • 第06页
    政策指南

  • 第07页
    政策指南

  • 第08页
    理论学习

  • 第09页
    理论学习

  • 第10页
    理论学习

  • 第11页
    理论学习

  • 第12页
    先锋论坛

  • 第13页
    先锋论坛

  • 第14页
    先锋论坛

  • 第15页
    先锋策划

  • 第16页
    先锋策划

  • 第17页
    先锋策划

  • 第18页
    先锋策划

  • 第19页
    先锋策划

  • 第20页
    先锋策划

  • 第21页
    先锋策划

  • 第22页
    先锋策划

  • 第23页
    先锋策划

  • 第24页
    先锋策划

  • 第25页
    先锋策划

  • 第26页
    先锋观察

  • 第27页
    先锋观察

  • 第28页
    先锋观察

  • 第29页
    先锋观察

  • 第30页
    先锋观察

  • 第31页
    先锋观察

  • 第32页
    先锋讲坛

  • 第33页
    先锋讲坛

  • 第34页
    先锋讲坛

  • 第35页
    先锋讲坛

  • 第36页
    先锋讲坛

  • 第37页
    先锋讲坛

  • 第38页
    先锋讲坛

  • 第39页
    先锋讲坛

  • 第40页
    先锋讲坛

  • 第41页
    先锋讲坛

  • 第42页
    先锋经验

  • 第43页
    先锋经验

  • 第44页
    先锋经验

  • 第45页
    先锋经验

  • 第46页
    先锋经验

  • 第47页
    先锋经验

  • 第48页
    先锋经验

  • 第49页
    先锋人物

  • 第50页
    先锋人物

  • 第51页
    先锋人物

  • 第52页
    全面从严治党

  • 第53页
    全面从严治党

  • 第54页
    先锋档案

  • 第55页
    先锋档案

  • 第56页
    编读往来

  • 第A3页
    封三

  • 第A4页
    封底
 
标题导航
2023年1月1日出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云南新材料产业乘势崛起
 

新材料是“中国制造2025”重点发展的十大领域之一。近年来,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新材料产业发展,将其纳入“十四五”全省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之一。在一系列政策推动下,以电子信息设备新材料和贵金属新材料为主的云南新材料产业发展迅速,成功迈上千亿级产业台阶,为云南社会经济发展作出贡献。但新材料产业链短板明显,尚待精准发力提质发展。

抢抓机遇激发潜能

云南素有“有色金属王国”之称,有色、黑色、稀贵金属和非金属矿产资源种类和储量均居全国前列,为新材料产业发展提供了一片沃土。

“在云南,新材料是高新技术发展的先导和基石,是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支撑和保障。”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装备处有关人士告诉记者,目前新材料产业已成为世界公认最重要、发展最快的高新技术产业之一。随着国防工业、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等不断发展,新材料应用领域正在急速扩展,5G、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等领域的快速发展,都离不开新材料产业的支撑。此外,“卡脖子”关键技术的破解和产业链、供应链的不断强化,也为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云南抢抓机遇,强化政策保障,夯实发展基础。2016年12月,国务院决定成立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并出台系列政策推进产业发展,云南紧随其后出台《关于着力推进重点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把云南产业发展靶心对准了新材料等8个重点产业。此后,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云南省新材料产业施工图》《云南省“十四五”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云南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等系列政策,助力新材料产业发展。

记者从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了解到,目前,云南新材料产业从矿产采选、冶炼、加工,到产业链科研、技术、人才等各方面,正逐渐形成国内较强的竞争力:关键技术和产品不断取得突破,累计突破新材料重大关键核心技术30余项,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50余个。尤其是在光电子微电子新材料方面,超高纯锗单晶关键技术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4-6英寸高效太阳能电池用锗单晶片和光纤级四氯化锗市场占有率居全国第一;电子信息设备新材料制造发展规模快速增长,全年实现产值1082.4亿元。

正视“短小散弱”短板

得益于全球新材料产业发展趋势和云南得天独厚的产业资源优势,云南新材料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2017年,云南以铝基、硅基、靶材材料等为主营业务的1366户规模以上新材料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425亿元,产值500多亿元,新材料产业成为云南省第三大支柱产业。到2021年,以铂族金属和金、银等新材料为主的云南贵金属新材料产业成为全国第一、全球第五的重大战略性优势产业。

云南新材料产业发展成绩固然显著,但发展短板仍十分突出。“总体来看,与全球发达地区、国内发达省份相比,云南新材料产业发展水平和层次不高、科技创新能力较弱,原料端大而不强、关键环节分布零散,可归结为‘短小散弱’。”云南贵金属国家重点实验室相关专家告诉记者。

目前,全球新材料产业正朝着形态多样、功能集成、结构微型、数字智能等方向发展,产业链延长和产品更迭日新月异。但在云南,从原料开采、制造到科研、生产环节,再到市场应用环节,都不同程度存在断点堵点,高附加值产品明显不足。

同时,产业规模较小,市场主体整体实力不强、规模不大、带动产业发展能力不足。全行业仅有云南贵金属集团、云南锡业、云南锗业等屈指可数的几家大型企业,能参与到国内外市场竞争中。

此外,产业聚集度不高,硅基、铝基、光电子、微电子、贵金属等新材料的聚集区布局分散,市场主体和地区间“单干”现象突出;新材料产业与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间的协同发展明显不足。行业整体高端技术人才相对缺乏,科研投入不足,关键核心技术整体上“卡脖子”情况明显,在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

精准发力促提质发展

针对存在的短板和问题,应如何精准破题?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有关人士表示,2022年7月出台的《云南省产业强省三年行动(2022—2024年)》,明确了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方向:以高端化、集聚化、国际化发展为主攻方向,重点实施产业锻长板、关键技术攻关、优势企业引育、特色园区打造、服务平台建设、锂资源绿色开发利用六大行动,做精贵金属新材料,做大新能源电池材料,做实化工等新材料。

为推进新材料产业发展,云南立足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于2022年11月出台了《云南省新材料产业发展三年行动(2022—2024年)》,明确通过部署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培育一批优势企业、提升一批专业园区、打造一批产业服务平台、形成一批特色优势产业,促进新材料产业集聚效应更加凸显,价值链大幅提升,形成龙头企业牵引、配套企业协同、公共服务完善的新材料产业生态。到2024年,力争新材料产业产值达1800亿元以上,产业规模实现3倍增长。

为实现这一目标,破解产业发展面临的难题势在必行。下一步,云南将持续从两个方面并行推进新材料产业的提质发展:一方面,继续通过合理布局淘汰落后产能、推进企业技术改造、上新国家重大项目等,重点发展铝基、硅基、钛基、锡基、铜基、先进钢铁、化工新材料等,建成一流“中国铝谷”、一流绿色硅材加工制造基地、一流钛基原料制备和材料精深加工基地等一批产业集群;另一方面,全面推进贵金属、先进光电子与微电子、绿色能源新材料,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贵金属新材料产业创新基地和产业集群,通过做强产业集群培育和壮大市场主体,破题产业链“短”、规模“小”。

针对“散”和“弱”的问题,持续采取“一核一环两带”新材料产业链和优势产业集群空间布局方式进行优化提升。“一核”是依托昆明高校和科研机构集中、人才聚集、学科交叉互补能力较强等优势,发挥市场主体投资及资源配置的“总部”功能,推动新材料研发、生产、器件制造一体化产业链在昆明聚集;“一环”是围绕加工制造环节,形成由曲靖、红河、玉溪、楚雄等地区构成的承接技术,转移扩散新材料产业集聚环;“两带”是依托绿色能源和绿色铝硅产业基础,形成文山—红河—曲靖—昆明—大理绿色铝材产业带和昭通—曲靖—楚雄—保山—丽江绿色硅材产业带,持续壮大市场主体规模,以集群化、互补式、并行式联动发展。

本刊记者 刘 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