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页:先锋人物 上一页3  4下一页
 
页面导航

  • 第A1页
    封面

  • 第A2页
    封二

  • 第01页
    开卷

  • 第02页
    目录

  • 第03页
    目录

  • 第04页
    时政要闻

  • 第05页
    时政要闻

  • 第06页
    时政要闻

  • 第07页
    时政要闻

  • 第08页
    政策指南

  • 第09页
    政策指南

  • 第10页
    政策指南

  • 第11页
    特别报道

  • 第12页
    特别报道

  • 第13页
    特别报道

  • 第14页
    理论学习

  • 第15页
    理论学习

  • 第16页
    理论学习

  • 第17页
    理论学习

  • 第18页
    先锋论坛

  • 第19页
    先锋论坛

  • 第20页
    先锋论坛

  • 第21页
    先锋策划

  • 第22页
    先锋策划

  • 第23页
    先锋策划

  • 第24页
    先锋策划

  • 第25页
    先锋策划

  • 第26页
    先锋策划

  • 第27页
    先锋策划

  • 第28页
    先锋策划

  • 第29页
    先锋策划

  • 第30页
    先锋观察

  • 第31页
    先锋观察

  • 第32页
    先锋观察

  • 第33页
    先锋观察

  • 第34页
    先锋讲坛

  • 第35页
    先锋讲坛

  • 第36页
    先锋讲坛

  • 第37页
    先锋讲坛

  • 第38页
    先锋讲坛

  • 第39页
    先锋讲坛

  • 第40页
    先锋讲坛

  • 第41页
    先锋讲坛

  • 第42页
    先锋讲坛

  • 第43页
    先锋讲坛

  • 第44页
    先锋经验

  • 第45页
    先锋经验

  • 第46页
    先锋经验

  • 第47页
    先锋经验

  • 第48页
    先锋经验

  • 第49页
    先锋经验

  • 第50页
    先锋经验

  • 第51页
    先锋人物

  • 第52页
    先锋人物

  • 第53页
    先锋人物

  • 第54页
    先锋档案

  • 第55页
    先锋档案

  • 第56页
    编读往来

  • 第A3页
    封三

  • 第A4页
    封底
 
标题导航
2023年2月1日出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胡明成:扎根田间地头育良种
 

昭通市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农业推广研究员胡明成,自1991年从云南农业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农业科技工作。30多年来,他跑遍了昭通市的村村寨寨,亲历了昭通粮食从低产到高产、农民从缺粮到余粮,农业产业化从无到有、从弱变强的过程。

2020年11月,胡明成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2021年6月他荣获“云南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促薯增产

金秋时节,走进昭通市昭阳区马铃薯高标准示范基地,处处盈车嘉穗、瓜果飘香,工人们有序地将马铃薯开挖、分拣、装车,一派繁忙景象。“30年前,昭通的粮食平均亩产量是100多公斤,现在亩产量接近300公斤,产量至少翻了一番。”胡明成感慨道。

高中毕业时,胡明成带着发展农业的梦想报考了云南农业大学。1991年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当时的昭通地区农技推广中心站工作。1992年,胡明成参加永善县水竹乡的社会主义教育工作时,当地群众缺衣少食的境况,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当时我暗下决心,一定要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改变昭通农业落后的状况。”胡明成说。

昭通是全国马铃薯种植面积最大的五个地级市之一,马铃薯是昭通的传统农业产业,要提高粮食产量,胡明成开始在提高马铃薯产量上做文章。数十年来,他全身心投入粮食作物科研与推广应用工作,带领团队开展玉米、马铃薯等主要粮食作物新品种新技术研发与转化应用,深入生产一线组织开展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推广。

2020年,昭通市委、市政府决定在昭阳靖安片区、永善茂林片区打造5万亩马铃薯高标准示范基地,示范引领全市马铃薯高质量发展,全面打好产业培育高质量发展突击战。胡明成执笔起草了基地建设工作方案,并牵头开展基地建设规划、技术指导、马铃薯极量创新试验区建设等工作。基地实现马铃薯单个薯块重达4.15千克,最高亩产达到6015.89千克,创造了西南片区马铃薯亩产最高纪录,带动种植区群众增收致富。

“目前,我们团队成员组织引试的马铃薯新品种在全市推广应用面积已达150万余亩。”胡明成欣慰地说。

促粮增收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粮食是事关国计民生的最重要农产品。2009年7月,昭通市政府下发了《昭通市粮食安生生产规划纲要(2009-2020年)》,而负责起草纲要的便是时任昭通市粮作站站长的胡明成。“除仔细研读国家的规划纲要外,我还先后请教了市、县农业系统的10多位专家,编制提纲征求了3次意见,文稿出来后又征求了5次意见,历时3个多月才提交市政府。”胡明成说。

该《规划纲要》的出台,标志着昭通市粮食生产发展进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全市大面积推广以高产创建、规格化间套种、地膜覆盖为主的“十大粮食科技措施”,胡明成也抓住这个时机,投入对玉米的研究。

“这是‘昭黄16号’,这是‘昭黄18号’……”在胡明成的办公室展柜里,摆放着各种玉米样品。看着这些凝聚着自己心血的玉米籽,胡明成向记者讲述起玉米品种选育之路。

“昭通气候特殊,对玉米品种的适应性和抗病性要求很高。”胡明成认为,选育出适宜昭通本土的“昭通玉米种”才能解决增产的根本问题。2012年,他牵头组建了玉米创新团队以及由全市13家玉米种子生产企业和育种单位组成的玉米协作攻关组,强化玉米种子科研工作。在艰辛付出后,迎来了收获,胡明成的团队共创新玉米核心骨干种质资源100余份、省审新品种3个、转化品种2个,提交省审品种3个、国审品种1个。

如今,玉米已是昭通市的第一大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300万亩以上,产量占全市粮食总产量的近50%。

本刊记者 杨旭东 本刊通讯员 钱 旺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