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页:先锋策划 上一页3  4下一页
 
页面导航

  • 第A1页
    封面

  • 第A2页
    封二

  • 第01页
    开卷

  • 第02页
    目录

  • 第03页
    目录

  • 第04页
    时政要闻

  • 第05页
    时政要闻

  • 第06页
    时政要闻

  • 第07页
    时政要闻

  • 第08页
    政策指南

  • 第09页
    政策指南

  • 第10页
    政策指南

  • 第11页
    政策指南

  • 第12页
    政策指南

  • 第13页
    政策指南

  • 第14页
    特别报道

  • 第15页
    特别报道

  • 第16页
    理论学习

  • 第17页
    理论学习

  • 第18页
    理论学习

  • 第19页
    理论学习

  • 第20页
    理论学习

  • 第21页
    先锋论坛

  • 第22页
    先锋论坛

  • 第23页
    先锋策划

  • 第24页
    先锋策划

  • 第25页
    先锋策划

  • 第26页
    先锋策划

  • 第27页
    先锋策划

  • 第28页
    先锋策划

  • 第29页
    先锋策划

  • 第30页
    先锋策划

  • 第31页
    先锋策划

  • 第32页
    先锋策划

  • 第33页
    先锋策划

  • 第34页
    先锋观察

  • 第35页
    先锋观察

  • 第36页
    先锋观察

  • 第37页
    先锋观察

  • 第38页
    先锋观察

  • 第39页
    先锋观察

  • 第40页
    先锋讲坛

  • 第41页
    先锋讲坛

  • 第42页
    先锋讲坛

  • 第43页
    先锋经验

  • 第44页
    先锋经验

  • 第45页
    先锋经验

  • 第46页
    先锋经验

  • 第47页
    先锋经验

  • 第48页
    先锋经验

  • 第49页
    先锋经验

  • 第50页
    他山之石

  • 第51页
    他山之石

  • 第52页
    先锋人物

  • 第53页
    先锋人物

  • 第54页
    先锋档案

  • 第55页
    先锋档案

  • 第56页
    先锋档案

  • 第A3页
    封三

  • 第A4页
    封底
 
标题导航
2023年4月1日出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推进改革 提升国资国企治理效能
 
云南交投集团探索交旅融合发展,把服务区打造成景区 郝亚鑫

国有企业是地方经济增长的“稳定器”“压舱石”。只有加快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才能更好融入地方发展,发挥好自身肩负的职责使命。近年来,云南国资国企以党建引领涉深水区、“啃硬骨头”,不断将改革推向纵深,加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持续提升国资科学监管能力。通过多管齐下,云南国资国企治理效能不断提升。

用好改革“开山斧”

2023年3月,由中国公路学会、云南省交通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交投集团”)联合主办的第六届中国旅游交通大会在昆明举办,百余名与会代表深入昆明市读书铺服务区,沉浸式感受交旅融合发展的新业态、新成效。

交投集团围绕绿美交通建设,持续探索交旅融合发展,不仅打造出思小高速、大丽高速、怒江美丽公路等一批绿色交通示范项目,还创新建成读书铺、潞江坝、小沙坝等一批景区化、特色化、数字化、智慧化的服务区。随着交旅融合的新业态、新产品逐步形成,助推了交通资源优势加速转化为经济优势。

近年来,为提升抓改革发展能力,全省省属国有企业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改革发展全过程,牢牢把握改革的正确方向,引领推动企业聚焦主业、调整优化布局结构,重点在能源、文旅、康养等优势领域实施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提升产业集中度和市场话语权。

交投集团就先后接收整合了全省交通行业45户企业,通过推进投融资模式改革、推动路域经济开发、有序进入水运和航空领域发展,成为公路、水路、航空一体联动,“投融建管营”全产业链发展的综合交通新旗舰。

2022年,交投集团党委制定出台“11222”工作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公司治理各环节、全过程,明确和落实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把关定向”的作用,以抓党建、强管理、促改革、谋发展为主线,推动集团公司各治理主体精准高效履职,全面建立起与集团改革发展相匹配的现代企业制度。

2022年9月全省国企改革发展大会召开后,交投集团根据会上提出的国有企业存在定位不准、同质化竞争严重等问题,在内部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问题梳理和布局结构调整,督促各下属企业聚焦主责主业。“在数字经济发展方面,因几个下属公司都涉及相关业务,集团重新划定各个公司的权责体系,通过资源整合、数据共享,减少了资源和人力的浪费。”云南交投集团相关部门负责人说。

改革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云南省国资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少数省属国有企业党委仍然对抓党建促改革发展工作重视不够、推动不力。全省省属国有企业还需以推动“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创一流企业;党建工作融入生产经营,创一流业绩”为牵引,扎实开展“双融双促”活动,在引领企业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保安全上下功夫、见实效。

筑起风控“防火墙”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国有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须建立完善有效的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机制。

为实现风险、合规、内控、法务工作的职能融合,2018年,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天化股份”)设置了风险管理部,归口管理风险、合规、内控、法务工作。2021年,该部门建立了合同法务信息系统,将合规、内控、风险管理、法务管理(诉讼案件管理、知识产权管理、律师律所管理、授权管理等)嵌入信息化系统,减少人为干预,有效实现了关键节点的合规和风险管控。

“我们公司和下属企业全年的合同有9万多份,通过信息化管理,实现了合同全生命周期管理。相比3年前,公司因合同履行发生的纠纷案件数量下降了40%。”云天化股份风险管理部副部长牛利民表示。

2022年8月,云天化股份一名班子成员到某下属企业调研时发现,该公司风险防控体系建设与公司精益化管理要求还有差距,随即提出要求进行整改。

该下属企业坚持立行立改,形成整改事项清单,落实整改责任。云天化股份纪委加强整改督促指导,通过两个月的真改实改,结合单位业务及管理流程,全面梳理完善廉洁风险防控手册,建立健全了公司关键业务、重点工作相关管理制度,进一步夯实风险管控基础,把风险隐患化解在萌芽状态。

云天化股份纪委办主任助理向立焕说,2022年以来,公司纪委积极探索将“找问题、给方案、促整改”作为公司领导调研工作的重要抓手,压实领导班子成员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2022年云天化股份被表彰为“云南省纪检监察工作先进集体”。

近年来,云南强化企业党委对董事会、经理层用权履职的监督,对违规决策、违规经营、违规担保等行为及时提出纠正意见。同时,全省国资国企还建立了合规风险识别评估预警机制,通过规范设置首席合规官、总法律顾问、总审计师、风控总监等岗位,提升内控管理水平。

在防范化解风险能力得到一定提升的同时,还有一些企业盈利能力较弱,政策和资源依赖性强,债务规模大,债务风险相互交织。云南省国资委相关处室负责人表示,目前全省已建立起国资、财政、金融、审计市场监管等部门协同联动机制,正着力统筹推进债务化解、债权清收、低效无效资产处置等,推动资产负债率尽快回归合理水平。

形成监管“一盘棋”

长期以来,内部决策不规范、治理主体的权责边界不够清晰、布局结构不优、盈利能力弱等问题在一些国有企业不同程度地存在。

要破解这些问题,除了企业内部须继续深化改革突破外,还须建立健全国资监管体系加强监管。

近年来,云南省国资委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决策部署,坚持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聚焦治理现代化、监管智慧化,推动全省国资系统实现机构职能上下贯通、法规制度协同一致、行权履职规范统一、改革发展统筹有序、党的领导坚强有力、系统合力明显增强,加快形成全省国资监管“一盘棋”。

为了落实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使用事项(即“三重一大”)的集体决策制度,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党内监督制度,规范决策行为,防范决策风险,2021年,云南省属国有企业全部完成了“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施办法的制定。

然而,云南省国资委监督处在对各企业检查时发现,一些企业对于“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实施办法存在“上下一般粗”“一刀切”的问题,在执行落实上存在层层递减、程序不规范等问题。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抽查,这些企业对“三重一大”决策制度逐步重视起来。部分企业决策程序规范了,违法违规的现象少了,企业的经营也逐步扭亏为盈。

为推进智慧化监管,云南省国资委建设了包括数据管理平台、国资专网、综合展示中心、监管统一门户,涵盖财务、资金、投资、产权、债务等核心监管业务的11个系统综合一体化国资在线监管平台,实现了与国务院国资委、省属企业及州(市)国资委数据对接。针对省属国有企业债务风险化解问题,智能化债务管理系统可提前提示、实时预警。有了智慧化手段的加持,云南国资监管的系统性、及时性、规范性和精准性不断提升。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2022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企业治理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也是企业发展的保障。云南国资国企正努力以改革推进高水平治理,力争锻造一流国有企业。

本刊记者 杨锡畅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