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页:先锋策划 上一页3  4下一页
 
页面导航

  • 第A1页
    封面

  • 第A2页
    封二

  • 第01页
    开卷

  • 第02页
    目录

  • 第03页
    目录

  • 第04页
    时政要闻

  • 第05页
    时政要闻

  • 第06页
    要文

  • 第07页
    要文

  • 第08页
    要文

  • 第09页
    要文

  • 第10页
    要文

  • 第11页
    要文

  • 第12页
    要文

  • 第13页
    政策指南

  • 第14页
    政策指南

  • 第15页
    特别报道

  • 第16页
    特别报道

  • 第17页
    特别报道

  • 第18页
    特别报道

  • 第19页
    理论学习

  • 第20页
    理论学习

  • 第21页
    理论学习

  • 第22页
    理论学习

  • 第23页
    理论学习

  • 第24页
    理论学习

  • 第25页
    先锋论坛

  • 第26页
    先锋论坛

  • 第27页
    先锋论坛

  • 第28页
    先锋论坛

  • 第29页
    先锋策划

  • 第30页
    先锋策划

  • 第31页
    先锋策划

  • 第32页
    先锋策划

  • 第33页
    先锋策划

  • 第34页
    先锋策划

  • 第35页
    先锋策划

  • 第36页
    先锋策划

  • 第37页
    先锋策划

  • 第38页
    先锋观察

  • 第39页
    先锋观察

  • 第40页
    先锋观察

  • 第41页
    先锋观察

  • 第42页
    先锋观察

  • 第43页
    先锋观察

  • 第44页
    先锋讲坛

  • 第45页
    先锋讲坛

  • 第46页
    先锋讲坛

  • 第47页
    先锋讲坛

  • 第48页
    先锋讲坛

  • 第49页
    先锋经验

  • 第50页
    先锋经验

  • 第51页
    先锋经验

  • 第52页
    先锋人物

  • 第53页
    先锋人物

  • 第54页
    先锋档案

  • 第55页
    先锋档案

  • 第56页
    编读往来

  • 第A3页
    封三

  • 第A4页
    封底
 
标题导航
2023年5月1日出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弘扬工匠精神 成就一流业绩
 
轻工“大国工匠”孙鸿雁创作“滇派内画” 郝亚鑫

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阐明了“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内涵。近年来,云南大力传承和弘扬工匠精神,造就了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产业工人队伍,涌现出一批行业“大国工匠”“云岭工匠”,助推云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执着专注 精益求精

2019年8月27日,经过4天30多个小时的奋力拼搏,中国选手郑棋元和搭档战胜了25个国家和地区的选手,勇夺“移动机器人”项目世界技能大赛冠军,实现中国队在该项目上金牌“零”的突破。泸西小伙郑棋元能够在该项赛事上实现突破,源自于孜孜以求、超越自我的奋斗精神,也源自于苦练本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移动机器人项目最难实现的任务是机器人的移动速度和精度控制,这就需要不断磨砺自己的本领,把每一个细节都做到精益求精。”郑棋元回忆,在赛前集训的几个月里,他白天在基地训练,晚上把机器人搬回酒店房间继续训练。每天从清晨到深夜,郑棋元跟时间赛跑,终于大幅优化了机器人目标管理系统,最终站上世界最高领奖台,成了“云岭工匠”。

“成为‘云岭工匠’,我希望用自己的故事激励更多人用技能报效国家。”郑棋元说。夺冠后,郑棋元放弃企业高薪工作,回到母校云南技师学院任教。郑棋元指导的学生中,已有多位在国内外的机器人大赛中获奖,为云南机器人项目增光添彩。

凭借执着与专注,云岭大地上涌现出一大批追求极致、精益求精的工匠,“滇派内画”创始人孙鸿雁便是其中之一。

以云南金竹为笔杆、以本土矿物为染料,在特制的器皿内反向作画,将人物和美景展现出来。内画这项国家级非遗技艺在传入云南后,经过改良和创新,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滇派内画”。“内画要求构图、画画都要在极小的空间内完成,且一笔都不能修改,要想独立完成作品,至少要经过3到5年勤奋刻苦的练习。”已经在云南生活25年的孙鸿雁,依靠对内画技艺的执着以及对云南的热爱,始终专注于内画行业。2018年,孙鸿雁成为云南及内画行业唯一一位获得轻工“大国工匠”殊荣的轻工业从业者。现在,引领以内画为代表的传统手工艺发展壮大,成了她的新目标。

截至2022年9月,云南技能人才总量达428万人。这部分人群中,有不少是像郑棋元、孙鸿雁一样的工匠,他们干一行、爱一行,以执着专注、精益求精的态度,不断提升专业技艺,为云南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注重细节 一丝不苟

2021年,云南亚洲象的一场北上南迁之旅,引发全世界的关注。在整体象群返回栖息地前,一只落单的小公象在人们的救助之下,先行返回家乡。为保护小象的安全,专家商定采取麻醉方式运送小象回家。

“我当时跟了这头小象33天,根据它的体型、牙齿、脚印判断其体重在1.7吨左右。”西双版纳野象谷景区高级兽医师、“大象医生”保明伟根据小象体重对小象实施精准麻醉,之后小象在半小时内苏醒过来,被安全送回家乡。保明伟的这次救助行动,成为国内首例野生亚洲象长距离安全转运放归栖息地的案例。

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与他20多年来一直坚守一线,注重每一个工作细节,一丝不苟地从事生态动植物保护工作关系巨大。从2000年参加工作至今,保明伟已悉心照料救治10头伤情较重的亚洲象,在亚洲象救护、繁育、科学研究、科普宣传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近日,保明伟成为2022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提名人选。

从一名只有初中学历的农民工,到中国棉纺织行业传承大工匠,她用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稳扎稳打、实现突破。她叫蒋秋香,现任云南纺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工会副主席、纺织厂副厂长。2004年夏天,蒋秋香刚入职时,完成一次“接头”工作需用时53秒,为提升工作技能,将看似简单的工作做到极致,蒋秋香不顾被纱线割破的手指、走到麻木胀痛的双脚,一遍又一遍一丝不苟地练习“接头”工作,经过几年不懈努力,由她保持的最快纪录不断被自己刷新,2008年她以37.3秒的最快纪录,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蒋秋香也凭借勤劳灵巧的双手,改变了自己的命运,织出了锦绣人生。

技艺上一丝不苟、产品上精雕细琢,在云岭大地上,还有很多像保明伟、蒋秋香一样的“匠人”,他们扎根平凡岗位,却数十年如一日认真完成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用愈认真愈熟练、愈熟练愈认真的态度,把看似简单的工作做到极致,用“工匠精神”带动和影响更多的劳动者。

不断创新 追求卓越

2000年,中国铜业云南驰宏资源综合利用有限公司从国外引入艾萨炉,打算用于炼铅。当时艾萨炉主要用于炼铜,炼铅属于世界首创,试验效果并不理想。“虽然以前没操作过艾萨炉,但凭借多年炼铅的知识和经验积累,我认为可以调整参数、解决生产难题。”当时还是艾萨炉操作工的徐成东提出大胆假设,得到厂领导的大力支持,并最终获得成功。

此后,围绕着艾萨炉的使用,徐成东的创新成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大幅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为公司带来每年数千万元的收益。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艾萨炉在公司的另一个再生铅项目中,表现不佳,出现亏损状况。徐成东带着他的工匠团队选择从零开始、从头再来。他们带着问题走出去,到同行企业虚心学习,借鉴先进操作技术。经过不断调试,2020年公司粗铅冶炼甩掉连续多年亏损的帽子,实现利润1588万元。驰宏公司综合利用铅冶炼系统开启的全新生产组织模式进入发展快车道。

从曲胜项目的深山密林,到蒙新项目的险峻蜿蜒……作为“云岭工匠”的云南交投集团副总工程师周应新,先后承担了云南省12条高速公路的设计及建设攻坚任务,其中很多项目已成为依靠科技创新攻坚克难的典范。

以2018年从楚雄到大姚的楚姚高速公路项目为例,周应新在设计中将“绿色公路”融入路域生物多样性保护,通过对重要植物进行保护、繁育孵化、本地移栽等研究,在沿线边坡及三角区重新构建本地典型生态系统,最终构建出一个五彩斑斓、鸟语花香、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园。正是这种不断创新、精益求精的执着,周应新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高速公路在建设中的技术难题,他组建的一系列技术创新团队,完成了众多省部级重大科技项目,培养了一大批技术骨干,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

“工匠精神,匠人为基;工匠精神,匠心为本!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这是我们的毕生追求!”“我们是云岭工匠——我们将以匠人之心对待这个光荣命名,把工匠精神深植于心!”……今年1月6日,在第六届云岭工匠年度人物发布仪式上,20名新选树的优秀技能人才高举右臂,读出“云岭工匠宣言”,助力工匠精神在传承中历久弥新,引领带动广大职工为实现云南“3815”战略发展目标,大力发展资源经济、口岸经济、园区经济努力奋斗,在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云南篇章中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

本刊记者 王学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