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页:要文 上一页3  4下一页
 
页面导航

  • 第A1页
    封面

  • 第A2页
    封二

  • 第01页
    开卷

  • 第02页
    目录

  • 第03页
    目录

  • 第04页
    时政要闻

  • 第05页
    时政要闻

  • 第06页
    要文

  • 第07页
    要文

  • 第08页
    要文

  • 第09页
    要文

  • 第10页
    要文

  • 第11页
    要文

  • 第12页
    要文

  • 第13页
    要文

  • 第14页
    要文

  • 第15页
    特别报道

  • 第16页
    特别报道

  • 第17页
    特别报道

  • 第18页
    特别报道

  • 第19页
    特别报道

  • 第20页
    特别报道

  • 第21页
    理论学习

  • 第22页
    理论学习

  • 第23页
    理论学习

  • 第24页
    理论学习

  • 第25页
    先锋论坛

  • 第26页
    先锋论坛

  • 第27页
    先锋策划

  • 第28页
    先锋策划

  • 第29页
    先锋策划

  • 第30页
    先锋策划

  • 第31页
    先锋策划

  • 第32页
    先锋策划

  • 第33页
    先锋策划

  • 第34页
    先锋策划

  • 第35页
    先锋策划

  • 第36页
    先锋观察

  • 第37页
    先锋观察

  • 第38页
    先锋观察

  • 第39页
    先锋观察

  • 第40页
    先锋讲坛

  • 第41页
    先锋讲坛

  • 第42页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 第43页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 第44页
    先锋经验

  • 第45页
    先锋经验

  • 第46页
    先锋经验

  • 第47页
    先锋经验

  • 第48页
    先锋经验

  • 第49页
    先锋经验

  • 第50页
    先锋人物

  • 第51页
    先锋人物

  • 第52页
    全面从严治党

  • 第53页
    全面从严治党

  • 第54页
    先锋档案

  • 第55页
    先锋档案

  • 第56页
    编读往来

  • 第A3页
    封三

  • 第A4页
    封底
 
标题导航
2023年7月1日出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学铸魂 以学增智 以学正风 以学促干 努力在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上取得新进步
王 宁
 

根据省委主题教育工作部署和安排,我们从6月5日至9日,在扎西干部学院举办省领导干部读书班第二次集中学习。

扎西是红军长征中著名的扎西会议召开地。扎西会议是我们党长征途中一次重要会议。我们到这里举办读书班,目的是重温扎西会议的光荣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

昨天下午,我们瞻仰了烈士陵园、敬献花篮,参观了扎西会议纪念馆及会址,重温了入党誓词,考察了扎西红色小镇,接受了一次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

今天上午,由我和大家进行一次交流,谈谈近段时间的学习体会和对一些工作的思考。

我省主题教育,从4月7日正式启动,在中央指导组的精心指导下,我们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体推进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到现在,第一批主题教育已经开展2个月时间,6月1日省委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召开第二次会议,对前一阶段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和“回头看”。结合这次读书班,我们每一位参加第一批学习的同志都应当作个自我小结,对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和中央要求,对照省委主题教育工作部署安排来一次“回头看”,看一看哪些是做得好的、哪些做得还不够、哪些还需要改进提升,确保主题教育真正解决问题、取得实效。这里,围绕“回头看”,我先提三个问题,也就是三个检视、三个克服,与大家共勉。

一要检视自己静下心来读书没有,坚决克服理论学习浅表化。开展好这次主题教育,理论学习是根本。学什么、怎么学,我想至少要做到以下三点。

首先,要读完指定书目,认真理解把握其精神实质和核心要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纲”和“魂”。这次主题教育,中央编印的《习近平著作选读》等8种学习材料,集中收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充分反映了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我们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教材,大家要通过这次主题教育读懂读好。这8种学习材料,认认真真读完一遍任务不轻,我们既要利用读书班的机会,平时也要挤出时间,一篇一篇认真地读,逐段逐句地悟,真正读到心里去。要通过用心学、用心悟,全面系统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深刻把握其科学体系、精髓要义、实践要求,特别是要学懂弄通贯穿其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转化为改造主客观世界的内生动力。

其次,要读透事关本职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全面学习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学。对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以及关于本地区本领域的重要论述,大家要当作枕边书、案头卷,经常读、反复看。比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云南、三次回信、两次贺信及对云南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是我们做好云南工作的总遵循、总指引,我们要持续不断抓好学习贯彻。比如,经济领域部门要认真学习习近平经济思想,搞清楚经济工作如何看、怎么办、如何干、为谁干等重大问题;教育科技领域部门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论述。前几天,我们召开了全省教育发展大会,对未来三年教育工作的目标、任务等提出明确要求,大家要认真落实;政法领域部门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研读《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等学习材料。前几天,中央指导组两次召开省级有关单位座谈会,指导我们在主题教育中深化学习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我们要贯彻落实好党中央的部署,把中央指导组的要求落到实处。还比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土特产”三个字的要求,非常契合云南省情。我们的茶叶、鲜切花、咖啡、核桃、中药材等种植面积和产量都是全国第一,要持续挖掘“土”的资源,放大“特”的优势,提高“产”的效益,不断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再比如,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云南时都对旅游提出明确要求,叮嘱我们“守护好云南旅游这块金字招牌”。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全省接待游客350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近350亿元,已超过2019年的最好水平。后疫情时代,旅游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我们要抓住机遇,大力推进旅游业态创新、模式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优,使旅游业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再次,要认真开展交流研讨。我们每一次集中学习,都要相互交流,一起研究工作,一起探讨问题,这样才能达到效果。上一次读书班集中学习,大家讨论很充分、很认真,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有的已经转化为推进工作的思路和举措。这次集中学习也一样,希望大家充分交流、相互启发、共同提高。

主题教育刚启动的时候,省委就提出“五学五课”的要求,就是以上率下学,上好示范课;外出考察学,上好取经课;联系实际学,上好实践课;结合职责学,上好检视课;以讲带动学,上好专题课。这既是经验总结,也是对学习的要求。

二要检视自己扎扎实实解决问题没有,坚决克服形式主义走过场。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群众最担心的是教育一阵风、雨过地皮湿。这次主题教育,我们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通过调研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一方面,调查研究要奔着问题去。目前,省级四班子和第一批151家参学单位,都确定了调研课题,关键是要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深、实、细、准、效”五字诀,防止为调研而调研。对此,省委总结提出了前期摸底、现场调研、形成报告、出台意见、督查回访的五步法,希望大家体会借鉴,通过这样一种闭环方式,使调查研究更实在、更有效。

另一方面,专项整治要真解决问题。省委主题教育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我们审议通过了专项整治方案,提出了6项整治内容,逐一明确了牵头的省委常委。希望牵头的同志,认真研究,亲自推动,通过专项整治实实在在解决问题。

同时,在检视整改中要把自己摆进去。问题表现在基层,但根子往往在上面。第一批参学的都是省级领导和省级部门,大家要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找准问题症结,拿出破解办法,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三要检视自己扑下身子抓落实没有,坚决克服学用脱节两张皮。这次主题教育,强调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落脚点在“干”字上。群众看主题教育搞得好不好,不是看我们说了什么、说了多少,而是看做了多少、效果在哪里。我们要坚持以主题教育促真抓实干,省委主题教育办的统筹、省委巡回指导组的督促、各参学单位的推进,都要聚焦到这个重点上来。教育激励党员干部多干破难题、促发展的实事,多办惠民生、解民忧的好事,最终以推动发展、为民造福的成效检验主题教育成果。

总之,我们开展主题教育,必须实打实,决不能喊口号、搞形式。以上我强调的“三检视三克服”,就是要通过领导带头、以上率下,在学好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取得新突破,在推动发展、为民服务上取得新成效,凝心聚力谱写好中国式现代化的云南篇章。

这次主题教育,“学思想”是打头的,而落脚点是解决问题、推动发展。我理解,就是要回答好怎么学、怎么干两大问题。4月17日,在读书班第一次集中学习时,我围绕“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讲了学习体会。今天,我重点谈谈对“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这四句话的理解和认识。

一、在以学铸魂上下功夫,夯实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根基

这次主题教育的五个目标,第一条就是凝心铸魂筑牢根本。我们要结合学习扎西会议精神,以先烈先辈为镜,进一步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一要拧紧理想信念的“总开关”。回顾我们党的历史,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就是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以理想支撑、靠信念坚守的。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28年浴血奋战,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这28年,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靠的就是救国救民的坚定信念。昨天,我们参观扎西会议纪念馆时,都有一个共同感受,党中央和红军在威信期间的这段历史,就是一堂生动的理想信念教育课。当年,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面对冰天雪地的自然环境、面对生活极其艰苦的条件,红军战士以坚忍不拔的革命斗志,不畏强敌、英勇斗争,越打越强、越战越勇,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坚定的理想和信念。

不同的历史时期,对理想信念的检验标准有所不同。今天,衡量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领导干部,理想信念是否坚定,就是要看能不能坚守初心、为民服务,能不能立足岗位、勤奋工作。我们弘扬扎西会议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就要把先辈们那种信念坚定、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传承下来,那种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斗争精神传承下来,那种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奉献精神传承下来,从中汲取团结的力量、奋进的力量。

二要铸牢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检验党员干部是不是对党忠诚,最根本的一条,就是看能不能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扎西会议是遵义会议的延续,其历史贡献就在于,改组了党中央的领导特别是军事领导,实际上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中共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正是因为有了核心,我们党才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夺取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特别是新时代十年,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我们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省88个贫困县摘帽,8502个贫困村出列,933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这是翻天覆地的伟大创举,特别是我们一些少数民族实现了一步跨千年。这次来的路上,大家也看到了,曾经深度贫困的昭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道路变宽了,村子变美了,乡亲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如果没有党的领导、没有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怀、没有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不可能取得脱贫攻坚的伟大胜利,不可能有今天的美好生活。

我们弘扬扎西会议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就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紧跟党中央、紧跟习近平总书记。这是最重要的政治品格。

三要坚守人民至上的政治立场。人民立场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作为党的干部,始终是人民的勤务员。红军在扎西这段时期,也是一部军民鱼水情深的历史。在威信期间,红军每到一处,都张贴布告,书写标语,召开贫民大会,演出文艺节目,教唱革命歌曲。百姓真心爱戴红军,用草纸包着鸡蛋送红军,留下了《“红”亲家》《血染的饭团》《一锅姜汤》等感人故事。

深入群众鱼得水,脱离群众树断根。今天,时代不同了,条件不同了,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不能变。我们弘扬扎西会议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就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凡是涉及群众利益的事,都要竭尽全力去办。比如,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浙江“千万工程”、“浦江经验”的重要批示精神,认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切实把群众的诉求放在心上,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持续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加快建设绿美乡村,建好各族群众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再比如,我们在主题教育中确定了第一批民生项目清单,涉及就业、教育、医疗等13个民生领域、37个民生项目,件件都是民生大事,我们要一件一件抓落实,并且通过这37件事,带动做好更多民生实事。

二、在以学增智上下功夫,从伟大思想中汲取奋发进取的智慧和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强调,“以学增智”就是要从党的科学理论中悟规律、明方向、学方法、增智慧,把看家本领、兴党本领、强国本领学到手。我们要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提升三种能力。

一要提升政治能力。党对干部提出的能力要求中,政治能力是第一位的。有过硬的政治能力,才经得起大风大浪考验。

首先,要增强政治判断力。对各种风险挑战要时刻关注、及时预判、果断处置。这方面,对于我们云南的领导干部来说,尤为重要。比如,边境安全、民族宗教等问题,一不小心,就会被敌对势力利用破坏。

其次,要增强政治领悟力。要始终胸怀“国之大者”,凡事从政治上看。比如,我们建设374个现代化边境幸福村,让边民安心守边护边,是“国之大者”;我们实施城乡绿化美化行动,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筑牢祖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也是“国之大者”。

再次,要增强政治执行力。我们有的工作落不下去,或者打折扣,就是缺乏政治执行力的表现。大家必须明白,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党中央决策部署,体现的就是政治执行力。没有政治执行力,就是政治上不合格,一切都不合格。

二要提升思维能力。领导干部要具备哪些思维能力,习近平总书记讲得很明确,就是战略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历史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这一系列思维能力,是习近平总书记教给我们的领导方法、思想方法、工作方法。比如,战略思维能力,就要求我们站位国家大局来开展工作,就拿辐射中心建设来说,我们不能只站在云南自己的角度,而是要从服务党中央对外开放大局来思考和把握。比如,创新思维能力,就要求我们学会用改革的办法、创新的思路抓工作。制约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很多问题,不改革、不创新,就没有出路。去年,省委决定由昆明市托管磨憨镇,就是一次改革创新的探索实践。再比如,底线思维能力,就要求我们增强纪律规矩意识,严守党章党规党纪,不踩红线、不触底线、不碰高压线。

三要提升实践能力。就是要通过学深悟透党的创新理论,把习近平总书记教给我们的思维、理念、方法,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具体思路和实际成效。比如,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新一高”(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我们就要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加快发展速度;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论述,就要结合各自的实际,好好想一想,如何把“3815”战略发展目标落实落细,等等。总之一条,就是做到学以致用,不能学归学、做归做。

三、在以学正风上下功夫,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永葆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本色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发条只能越拧越紧。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自我革命、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时刻牢记“三个务必”,认真践行“三严三实”,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到党的好作风就在身边。具体来说,要着重抓好三个重点。

一要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政绩观。中央主题教育办专门印发了推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的通知。去年初,省委整顿干部作风问题十种表现,就有急功近利、乱铺摊子等问题。今天我再次强调,就是要把思想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上来,把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作为主题教育重点工作,开展专项整治,坚决杜绝违背规律搞“疯狂举债”、劳民伤财搞“政绩工程”、统计造假搞“虚假政绩”。省委、省政府反复要求,经济发展一定要实事求是,决不能来虚的。我们不少同志想干一番事业,这是好的,但要避免“政绩冲动”。要牢固树立“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格局,一张蓝图绘到底。

二要持续深化“作风革命效能革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这段话,讲得十分深刻。去年省委下决心开展作风革命、效能革命,全省各级干部作风持续好转、精气神不断提振,得到了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这项工作,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抓下去,特别是省级领导干部要带头下基层,为群众、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三要保持清正廉洁。一段时间以来,省委深化以“小”见严纠“四风”,取得了积极成效。今年初,对剑川县部分领导干部违规吃请问题直查直办,进一步释放了整治作风一寸不让的鲜明信号。之所以要对吃喝、送礼等紧盯不放,就在于这些看似“小节”的问题,往往是很多干部滑向深渊的开始。比如,我们查处的洪正华、陈坚、傅希等腐败分子,都是从一顿饭、一杯酒、一支烟,发展到后面的大肆收受贿赂。我们要结合主题教育,深入实施“清廉云南”建设十大行动,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纪律意识、规矩意识,做到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

四、在以学促干上下功夫,一体推进资源经济、园区经济、口岸经济

学习的成果要靠实践来检验,开展主题教育最终要落在“干”字上。以学促干,干什么、怎么干。省委在主题教育实施意见中提出,要聚焦“3815”战略发展目标,大力发展资源经济、园区经济、口岸经济。以学促干是全方位的,大家要结合实际,全面做好各项工作。今天,我重点围绕资源经济、园区经济、口岸经济这“三大经济”,与大家交流,作为以学促干的一个切入点。讲两点,为什么要抓“三大经济”,怎样抓“三大经济”。

(一)为什么要抓“三大经济”?去年以来,我反复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对云南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结合调查研究,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云南必须坚定不移推进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我们针对推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制定实施了系列三年行动。当前的一个重点任务是发展“三大经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我们对标谋划了“3815”战略发展目标,目的是要确保到2035年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这一目标,现在已不到13年了,留给我们的时间非常紧,任务却非常艰巨。从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几个重要指标来看,我们的差距非常大。怎么兑现向人民的承诺,这是每位省级领导干部、各地区各部门要深入思考和必须破解的问题。

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但对于我们云南来说,最大的短板是经济不强,根子是产业不强。可喜的是,通过我们努力,去年有了积极的变化。过去主要依靠基建、房地产投资拉动增长的发展方式,正在转向产业投资拉动。2022年,全省产业投资增长40.6%、占比突破40%,超过房地产和交通投资之和。今年一季度,全省产业投资1740亿元,占全部投资的45.6%,较上年底提升5个百分点。综合分析看,我省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的攻关期。我们要把握这一趋势,乘势而上,把产业经济做大做强。而抓产业,就现阶段云南实际而言,最现实、最有条件的就是发展“三大经济”。

“三大经济”中,资源经济是主干,是我们发展的本钱。发展资源经济,是后发展地区实现跨越赶超的普遍做法和规律,国内、国际的例子很多,我们云南就有过成功的案例。这就是云南的“两烟”(烤烟、卷烟)产业,其成功的秘诀至少有3条。

一是把资源变产业。历史上,云南烟叶就名声在外,但做产业、强品牌还是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抓起来的。靠的是玉溪、昆明、红河等烟厂,整合优质烟叶、学习先进工艺,打造了云烟、红塔山等一批知名品牌。

二是全产业链发展。把“第一车间”建在田里,把烟农的利益与烟厂的利益捆绑在一起。烟厂直接投资建设高标准烟田,培训烟农种烟烤烟技能,建立遍及广大农村的技术指导站。抓烟叶原料的同时,烟厂抓生产质量、技术创新,烟草公司抓市场开拓、品牌打造,贯通了一二三产业全链条。

三是集中力量做大做强。省委、省政府看准了这一产业,思想高度统一,举全省之力支持烟草产业发展壮大。比如,将当时全省仅有的外汇指标,优先用于进口最先进的卷烟机;省级统筹,不搞遍地开花,重点打造几家烟厂,成就了云南“两烟”在全国、在亚洲的龙头地位。

我之所以讲这个例子,就是想告诉大家,资源经济这篇文章是能够做好的。我们的山水、田园、气候、矿产等等,都是我们发展旅游业、高原特色农业、有色金属产业、生物经济的最大本钱。怎么样像培育“两烟”一样,把这些潜在的资源变成优势的产业,是今天我们云南发展要交出的一份答卷。

资源经济要落地,就涉及园区。现代产业发展的模式,是以园区为载体的集群化发展的模式,这就是园区经济。

口岸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历史上,沿海地区依托港口发展贸易、发展产业,造就了香港、新加坡等现代化城市。我国改革开放初期,深圳、厦门等城市也是以口岸开放为突破口,融入全球经贸体系,实现快速崛起。当前,随着共建“一带一路”、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入推进,云南正在从“神经末梢”走向“开放前沿”。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就给我们指出,云南经济要发展,优势在区位,出路在开放。现在我们抓沿边开放、促产业发展,着力点就是做好做活口岸,通过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为产业发展赋能。

资源经济、园区经济、口岸经济,是我们云南的比较优势。今年4月,李强总理在云南调研时,让我们思考和打造综合优势。一体推进“三大经济”发展,正是我们打造综合优势的重要途径。这就是省委提出发展壮大“三大经济”的出发点。

(二)怎样抓“三大经济”?发展“三大经济”,核心逻辑是,以资源换产业,以园区聚产业,以口岸推动产业融入大循环双循环,通过做活“三大经济”,激活综合优势,推动全省产业增动力、转方式、调结构、上台阶,构建具有云南特点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第一,关于资源经济。我认为,重点抓好3件事。

一是找准比较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必须通过发挥比较优势来实现。我们的优势不少,关键是要有眼光判断,要善于规划、设计、包装,形成有市场空间、有投资吸引力的项目。这一过程,要坚持绿色发展的理念,决不能牺牲我们的生态。比如,我们发展绿色硅和光伏、电池产业,是因为有丰富的绿电和硅矿资源,而绿色硅产业又可以带动下游的电池光伏产业。所以,经过短短两三年时间,已经成长为产值超千亿元的大产业,并基本形成产业链。更为重要的是,企业和要素的集聚,又进一步强化了上下游产业的聚集效应。

二是大力招商引资。好项目未必有人知,酒香也怕巷子深。这个时候就要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把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紧密结合起来,以资源这棵梧桐树,引来投资的金凤凰。2021年10月,省委就明确提出大抓招商引资,一把手招商引资,现在已得到广泛共识,并见到了积极成效。这一招,说到底就叫“嫁接”,就是以我们的所长,比如资源、区位、生态、劳动力等,换我们的所短,比如资金、技术、管理、市场渠道等。这个过程,要注意不能搞低层次的、低水平的“嫁接”,而是要落地高起点、高水平的产业,并延链补链强链,形成集群发展。这样,就能把别人现成的先进技术、现代管理模式、高技术人才、成熟市场渠道等拿过来,少走弯路,通过这样的招商、这样的“嫁接”,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三是优化营商环境。有好资源、好项目也未必就能够吸引投资。资源优势,一定程度上讲,只是理论上的优势。投资有没有好的回报,愿不愿意到云南来投资,营商环境是关键的选项。我们大力实施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三年行动,现在有了改善,但中梗阻的问题还未根除,以简单让利招引企业的做法还存在,我们必须加大力度改进提升。

找准比较优势、大力招商引资、优化营商环境是发展资源经济的重要环节。

第二,关于园区经济。园区具体怎么规划、怎么建设、发展什么主导产业,是各级政府和园区的职能,我主要讲讲,抓园区经济应该抓好的3件事。

一是抓好园区领导干部考核工作。园区是改革创新的“试验田”。要把园区单独归为一个考核单元,采用有别于地方和部门的差异化考核评价体系,聚焦主导产业发展情况、改革创新能力、辐射带动能力、营商环境等,“一园一策”科学精准制定细化量化的考核办法。通过考核干部这根“指挥棒”,倒逼园区聚焦主责主业,把时间和精力用到该用的地方。要强化考核结果运用,那种简单打个分,搞个排名,为考而考意义不大。要推动干部能进能出、岗位能上能下、待遇能增能减,树立“重一线、重实干、重实绩、重公认”的鲜明用人导向。要选优配强园区干部,坚决防止把园区当作照顾安排、解决待遇的地方。

二是抓好园区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园区要干好,行政和市场两只手都必须强。集约、高效,理应是园区最大的优势。但我省园区,多数习惯用行政的方式管产业、管企业。要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加大简政放权力度,确保该管的科学管理,决不缺位;不该管的依法放权,决不越位。要创新管理运营机制,稳妥有序推进政企分离、管运分开,支持条件成熟的园区探索“管委会+公司”等运营模式,引入专业化运营公司、招商公司,通过市场手段提升招商效能。比如,昆明经开区的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通过引入上海招商团队,大力招引长三角地区企业,项目还在建设期,就有50多家企业表达了入园意向。要构建更加开放、灵活、高效的人才引育机制,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专业人才。

三是抓好园区发展典型引路示范。抓园区,不能搞四面出击。要集中资源、集中优势打造一批规划定位好、体制机制活、营商环境优、创新能力强、经济效益好的示范园区。省级重点抓好5个左右,有条件的州(市)抓1个左右。要指导和支持示范园区成为改革创新的“试验田”,大胆闯、大胆试。在安排资金、项目、能耗和用地指标等方面给予倾斜,并实行“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机制。

第三,关于口岸经济。我省有27个口岸、居全国第4位,是同时拥有水运、航空、公路、铁路四类口岸的5个省区之一,既有昆明这样的国际枢纽航空口岸,也有瑞丽这样的国家开发开放试验区口岸,还有磨憨这样的跨境经济合作区。今年一季度,全省口岸外贸进出口货运量1138万吨,增长69%,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发展势头很好。但是,口岸的活力、潜力还远未充分释放。要把口岸真正发展为口岸经济,需要做好4方面工作。

一是完善口岸功能。发展口岸经济,保证人流、物流畅通是最基本的要求,口岸基础设施、交通物流、配套服务等必须跟上。目前,全省18个公路口岸中,还有12个口岸未通高速公路。磨憨、瑞丽、河口等核心枢纽口岸,还未建成大型物流仓储分拨中心。海关指定监管场地只有33个,不能满足准入商品查验要求。我们要加快提升口岸内外通行条件,尽快实现境内高速公路与毗邻国家的互联互通。要完善口岸综合服务功能,加快口岸联检查验设施和智慧口岸建设,大力发展货物搬运转运、产品包装、商务代理、金融等配套服务。要给予政策、资金、项目倾斜支持,引导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等要素向口岸流动和聚集,为口岸发展提供要素保障。

二是推进口岸与园区融合发展。我省口岸普遍缺少落地加工企业,个别开展加工的也只是初加工,没有形成产业链。发展口岸经济,要有园区作依托。要聚焦出口导向和边民互市商品落地加工产业,引进和培育一批龙头企业落户园区,加快建设一批特色商品集散地和落地加工集聚区。要发挥好园区和口岸政策叠加效应,比如磨憨既有口岸又有经合区的优势,可以用好原产地政策。

三是推进口岸与沿边城镇一体发展。要以产兴城、以产聚人,建立口岸和城镇相互间的交通联系、产业对接和要素共享机制,推动城镇经济功能扩散到口岸、口岸开放功能支撑城镇发展,形成口岸和城镇融合发展的格局。要一体规划口岸和口岸城镇,合理布局城镇产业支撑区、落地加工区、商贸交流区和物流仓储区等,为发展口岸经济做好配套、提供要素支撑。要加快完善口岸城镇公共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口岸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和人口集聚能力。

四是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去年11月,国务院出台支持云南加快建设辐射中心的意见,涉及不少口岸建设的内容。省发改委、省商务厅等部门要在系统梳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任务清单、项目清单,争取国家支持事项清单和惠企政策清单。要让各地各部门知道要干什么、怎么干、干成什么样,让市场主体和群众知晓有哪些红利。政策协同还要注重加强与周边对接,前不久,我省友好代表团到越南、老挝、缅甸出访,三国领导人都表达了与我省合作的强烈意愿,但具体合作中还有许多政策都需要双方协调一致。有些虽然是国家事权,但我们也要主动谋划推进,积极向国家建议。

在这里,我要特别强调,“三大经济”不是具体的产业,而是发展产业的思路和方法。只有路子对头、方法得当,我们的产业发展才能行稳致远。同时,“三大经济”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要系统谋划、统筹推进,要与大抓招商引资、大抓营商环境、大抓经营主体、大抓改革开放、大抓绿色发展、大抓创新发展等相结合。省发改委要牵头研究,提出具体实施方案,以加快推进我省经济发展实现转型升级。

同志们,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是科学完整的理论与实践体系。改造主观世界就要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改造客观世界就要体现在以学促干上,抓好“三大经济”,确保实现“3815”战略发展目标,是我省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路径,也是检验主题教育成果的重要标尺。

以上,是我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些体会,是结合工作实际的一些思考。同时,也是纵深推进我省主题教育的工作要求。

(本文系中共云南省委书记王宁2023年6月6日在省领导干部主题教育读书班第二次集中学习时讲授的专题党课,略有删节)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