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页:特别关注 上一页3  4下一页
 
页面导航

  • 第A1页
    封面

  • 第A2页
    封二

  • 第01页
    扉页

  • 第02页
    目录

  • 第03页
    目录

  • 第04页
    致富随笔

  • 第05页
    三农要闻

  • 第06页
    三农要闻

  • 第07页
    三农资讯

  • 第08页
    三农资讯

  • 第09页
    三农资讯

  • 第10页
    政策指南

  • 第11页
    政策指南

  • 第12页
    政策指南

  • 第13页
    政策指南

  • 第14页
    政策指南

  • 第15页
    特别关注

  • 第16页
    特别关注

  • 第17页
    特别关注

  • 第18页
    特别关注

  • 第19页
    特别关注

  • 第20页
    特别关注

  • 第21页
    特别关注

  • 第22页
    特别关注

  • 第23页
    特别关注

  • 第24页
    特别关注

  • 第25页
    特别关注

  • 第26页
    特别关注

  • 第27页
    乡村振兴

  • 第28页
    乡村振兴

  • 第29页
    乡村振兴

  • 第30页
    乡村振兴

  • 第31页
    乡村振兴

  • 第32页
    乡村振兴

  • 第33页
    乡村振兴

  • 第34页
    乡村振兴

  • 第35页
    致富先锋

  • 第36页
    致富先锋

  • 第37页
    致富先锋

  • 第38页
    致富先锋

  • 第39页
    致富先锋

  • 第40页
    致富观察

  • 第41页
    致富观察

  • 第42页
    致富观察

  • 第43页
    致富观察

  • 第44页
    致富观察

  • 第45页
    致富观察

  • 第46页
    工作交流

  • 第47页
    工作交流

  • 第48页
    工作交流

  • 第49页
    工作交流

  • 第50页
    双创空间

  • 第51页
    双创空间

  • 第52页
    双创空间

  • 第53页
    双创空间

  • 第54页
    致富前沿

  • 第55页
    致富前沿

  • 第56页
    农家茶座

  • 第57页
    农家茶座

  • 第58页
    法治乡村

  • 第59页
    法治乡村

  • 第60页
    法治乡村

  • 第61页
    法治乡村

  • 第62页
    田间课堂

  • 第63页
    田间课堂

  • 第64页
    田间课堂

  • 第65页
    田间课堂

  • 第66页
    田间课堂

  • 第67页
    田间课堂

  • 第68页
    田间课堂

  • 第69页
    田间课堂

  • 第70页
    田间课堂

  • 第71页
    田间课堂

  • 第72页
    生活百科

  • 第73页
    生活百科

  • 第74页
    生活百科

  • 第75页
    生活百科

  • 第76页
    他山之石

  • 第77页
    他山之石

  • 第78页
    他山之石

  • 第79页
    节气与农事

  • 第80页
    节气与农事

  • 第A3页
    封三

  • 第A4页
    封底
 
标题导航
2021年5月10日出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综 述
新科技助力云南农业新发展
 

绿色高效新技术、新品种等农业新科技成果,是农业发展的动力和“芯片”。近年来,云南因地制宜,通过持续强化政策保障等措施,大力推进农业新技术研发和新品种培育,持之以恒地推进新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取得累累硕果,有效助推特色农业可持续发展,为实现乡村振兴夯实基础。

政策措施持续强化

2018年以来,云南省科学技术厅每年都会发布《关于认定云南省农业科技园区的通知》,经地方推荐申报、材料审核、视频答辩、专家现场查验等程序,每年认定一批以种植、养殖和农产品加工为支撑,形成区域优势特色农业产业集聚和科技创新资源优势的农业生产基地为农业科技园。经过审定的,由省级分两次给予200万元科技经费,并进一步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对新品种、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引进、集成应用以及人才培养等工作给予政策和资金倾斜。目前,全省有近30家农业科技园和基地通过认定。

“绿色高效栽培技术的推广、优势农业新品种的培育以及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应用等,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云南省农村科技服务中心有关人士介绍说。

近年来,为促进农业科技建设,云南不断强化有关保障政策和措施。云南省政府办公厅、云南省农科院先后制定出台《关于财政支持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巩固和加强科技扶贫工作的意见》等,加大省级农业新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应用的经费投入力度。特别是在经费保障方面,将每年3亿余元的专项经费纳入省科学技术、农业农村等主要涉农技术部门的预算予以专项拨付。

2020年7月1日施行的《云南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更是从法律层面保障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等落实到服务农业产业发展方面,极大地提高了科研院所和农业科技人员的研发积极性。

科技成果不断涌现

在农业领域持续取得绿色高效新技术、新品种成效的基础上,今年初,云南依托省农业科学院,聚焦粮、花、茶、蔗、菜、果、油等传统优势特色作物,从近年来通过严苛的科学试验和前期推广的新技术和新品种中筛选出“云粳39号”“云瑞121”“云豆1183”等“十大高产优质新品种”,水稻绿色增效栽培技术、小麦双单倍体育种新技术、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云南大叶种茶园刺吸式害虫绿色防控技术、花卉精准配方施肥技术等“十大绿色高效栽培技术”,作为2021年云南省主推的“双十大”科技成果。

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统计数据,选出的“双十大”绿色高效新品种、新技术,成果转化后在全省的推广应用面积已达3000万余亩,农业应用产值达600亿余元。仅2019年以来就直接带动第二、三产业新增产值近90亿元。这既是云南利用“双十大”绿色高效栽培技术、高产优质品种,服务国家“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及“种业‘芯片’”战略,用科技成果支撑引领特色农业发展及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的重要举措,也是云南农业科技成果不断涌现的例证。

事实上,除了“双十大”绿色高效栽培技术、高产优质品种,近年来,云南农业领域的新品种、新科技层出不穷:滇型杂交粳稻“滇禾优615”荣获2019年全国优质稻食味品质鉴评金奖;“丽粳9号”百亩连片平均亩产创造水稻种植最高海拔单产纪录;选育出国内外独创的热带及亚热带高油玉米种质;自主培育出中国第一个肉用黑山羊新品种“云上黑山羊”;作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技术体系研究处于国际同类研究前沿……

截至2020年底,全省累计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21项,取得通过国家和省级审(认、鉴)定、登记农作物新品种460个,取得各级新品种保护与专利授权652项,申请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900余件。

助力农业提质增效

“强化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让它们真正落实到田间地头,助力当地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和群众增收致富,真正发挥出经济发展和产业建设的积极作用,这才是农业科技研发的最终目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处处长王晖告诉记者。

据介绍,近年来,云南农业科技领域积极落实国家有关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通过制定扶持政策、地方性保护法规、强化财政支持、搭建技术和人才培育体系等办法,引导和扶持科研院所、高校科研团队、有实力的行业龙头企业开展具体科技项目攻关研发,推进农业新科技发展和新品种培育,收获一大批农业领域核心关键技术和新品种。

同时,云南还采取技术和品种推介会、观摩会,编制出台《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关于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加强技术转移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等办法,强化技术和品种的转化和推广应用;不断加强农业科技对外合作,创新新技术、新品种的转化应用机制。以云南省农村科技服务中心、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云南农业大学等农业科研院所为主力军,积极与中国农业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云南省工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龙头企业合作,通过引进来、走出去,建设了“中国农业大学—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有机农业发展研究中心云南中心”等一批农业科技发展和成果转化平台,既全面提升了云南农业科技能力,又显著提高了农业科技服务水平。

据云南农业科技行业有关统计数据,2019年至今,全省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推广应用面积已近2亿亩,派出科技人员近2万人次,培训农民100万人次以上;科技促进农业直接增加效益166.17亿元。比如,以“双十大”高产优质品种“云粳39号”为代表的高原水稻新品种,2020年累计完成示范推广67万亩,带动新增产值4.8亿元;自主研发的“云花”新品种数和种类,目前已居全国第一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宗鲜切花新品种已达600多个,占全国总数的90%以上,为农业产业的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本刊记者 刘 宇/文图

链接:

十大绿色高效栽培技术:水稻绿色增效栽培技术、小麦双单倍体育种技术、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云南大叶种茶园刺吸式害虫绿色防控技术、花卉精准配方施肥技术、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持续防控技术、块菌生态修复及资源恢复技术、咖啡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技术、中蜂活框饲养技术、云南高海拔地区大樱桃绿色栽培技术。

十大高产优质品种:水稻“云粳39号”、玉米“云瑞121”、豆类“云豆1183”、荞类“云荞1号”、油菜“云油杂51号”、甘蔗“云蔗05-51”、蚕种“云抗1号”、辣椒“云朝天椒117”、蔬菜“云松花8号”、红花“云红花七号”。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