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页:特别关注 上一页3  4下一页
 
页面导航

  • 第A1页
    封面

  • 第A2页
    封二

  • 第01页
    扉页

  • 第02页
    目录

  • 第03页
    目录

  • 第04页
    致富随笔

  • 第05页
    三农要闻

  • 第06页
    三农要闻

  • 第07页
    三农资讯

  • 第08页
    三农资讯

  • 第09页
    三农资讯

  • 第10页
    政策指南

  • 第11页
    政策指南

  • 第12页
    政策指南

  • 第13页
    政策指南

  • 第14页
    政策指南

  • 第15页
    政策指南

  • 第16页
    政策指南

  • 第17页
    特别关注

  • 第18页
    特别关注

  • 第19页
    特别关注

  • 第20页
    特别关注

  • 第21页
    特别关注

  • 第22页
    特别关注

  • 第23页
    特别关注

  • 第24页
    特别关注

  • 第25页
    特别关注

  • 第26页
    特别关注

  • 第27页
    乡村振兴

  • 第28页
    乡村振兴

  • 第29页
    乡村振兴

  • 第30页
    乡村振兴

  • 第31页
    乡村振兴

  • 第32页
    乡村振兴

  • 第33页
    乡村振兴

  • 第34页
    乡村振兴

  • 第35页
    乡村振兴

  • 第36页
    乡村振兴

  • 第37页
    致富先锋

  • 第38页
    致富先锋

  • 第39页
    致富先锋

  • 第40页
    致富先锋

  • 第41页
    致富先锋

  • 第42页
    致富观察

  • 第43页
    致富观察

  • 第44页
    致富观察

  • 第45页
    致富观察

  • 第46页
    工作交流

  • 第47页
    工作交流

  • 第48页
    工作交流

  • 第49页
    工作交流

  • 第50页
    双创空间

  • 第51页
    双创空间

  • 第52页
    双创空间

  • 第53页
    双创空间

  • 第54页
    致富前沿

  • 第55页
    致富前沿

  • 第56页
    农家茶座

  • 第57页
    农家茶座

  • 第58页
    法治乡村

  • 第59页
    法治乡村

  • 第60页
    法治乡村

  • 第61页
    法治乡村

  • 第62页
    田间课堂

  • 第63页
    田间课堂

  • 第64页
    田间课堂

  • 第65页
    田间课堂

  • 第66页
    田间课堂

  • 第67页
    田间课堂

  • 第68页
    田间课堂

  • 第69页
    田间课堂

  • 第70页
    田间课堂

  • 第71页
    田间课堂

  • 第72页
    生活百科

  • 第73页
    生活百科

  • 第74页
    生活百科

  • 第75页
    生活百科

  • 第76页
    他山之石

  • 第77页
    他山之石

  • 第78页
    他山之石

  • 第79页
    节气与农事

  • 第80页
    节气与农事

  • 第A3页
    封三

  • 第A4页
    封底
 
标题导航
2021年8月10日出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案 例
块菌:逐步实现人工栽培
 

块菌(松露)生长在地下,依靠猪、鼠、兔等哺乳动物进行传播繁殖,是一种著名的菌根型野生食用菌。经过近20年的研究探索,云南块菌已逐步实现人工驯化栽培,科研价值和开发潜力逐步显现。

菌类中的“贵族”

据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副主任于富强博士介绍,在欧洲,块菌采食历史已有上千年,人工驯化栽培历史超过70年,每公斤价格高达数百至上千欧元,被誉为厨房里的“黑钻石”。

在我国,民间开始采食块菌的时间尚无考证。大约在30年前,四川地区的一些群众从山中采得块菌并销往欧洲国家,群众将其称为“猪拱菌”“无娘疼(果)”和“松毛茯苓”等。

2000年前后,一位匈牙利科学家冲着“真菌王国”的名气,来云南寻找块菌资源。于富强与他一起踏上了寻菌之旅,几经周折后,他们终于在昆明市东川区汤丹镇清标洞一块海拔2450米的华山松林地里,发现并成功采集到块菌。这次采集和调研,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云南块菌研究步入正轨。

此后,随着人们对块菌认知的不断增强,云南的块菌陆续出现在国内外市场上。在云南木水花野生菌批发交易市场,每年从七八月份开始,就会有块菌上市销售。进入10月份之后,则是云南块菌的集中上市期。在木水花市场,根据块菌大小、品相和成熟度的不同,每公斤价格从三四百元到二三千元不等。目前,块菌是云南野生食用菌中价格相对偏高的一类特色菌,可谓是“云菌”中的“贵族”。

种质资源利用取得突破

据于富强介绍,块菌是一种典型的共生菌,它在地下与松树、栗树等树木的营养根形成特殊的共生结构——菌根,菌根外形细小,在土壤中肉眼难以观察。而且,块菌一生都在地下生长,“真容”基本不外露,这也是它成为珍稀神秘野生菌的原因之一。

随着云南块菌的知名度不断提高,国内外市场对其趋之若鹜,价格长期居高不下,群众无节制采挖问题越来越突出,种质资源日趋枯竭、品质不断下降。

为保护和利用块菌资源,2004年前后,科研人员加快对块菌的人工驯化栽培研究。虽然欧洲开展块菌人工栽培研究有70多年的历史,但迄今仍然有大量的科学与技术问题亟待解决,我国对块菌的人工栽培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国家有关项目的支持下,于富强与新西兰、西班牙、法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同行合作,因地制宜,在云南、贵州、广西、湖北、山东、甘肃等地建设了块菌种植园20多个,通过多区域、多树种、多生境试验,进行人工栽培技术攻关。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近20年的驯化试验,取得了系列进展和成效:在菌根合成上,本土块菌与来自国内外的20余个树种50余个组合进行了菌根合成筛选,优化了菌根化苗木规模化生产技术,探索了多种种植园建设与管理模式,取得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和进展;实现了菌根苗移栽3年后出菇、多个树种连续多年出菇以及局部产量达商业化种植标准等系列目标。

规模化推广尚需时日

“块菌经济效益非常好,但目前市场上还是以野生块菌为主。人工栽培研究虽然取得了不小进展,但目前发展还不成熟。”于富强说,目前国内人工栽培块菌的模式,主要是科研院所与地方政府(有时也有企业和农户)合作,一方提供土地和管理,一方提供种苗和技术,开展中小规模的试验示范,这其中既有成功的案例,也有失败的教训。

据介绍,块菌“终其一生”生长在地下,无法进行长期有效的科学观测,相关技术研究难度大、周期长,加之近自然的栽培模式,规模化栽培过程中管护、成本、产量等关键数据还十分缺乏。同时,共生树苗种下后,一般3年以上才能看到效果,5年以上才开始有收益,产量也未可知,因此目前我国块菌人工栽培大规模推广的时机还不够成熟。

然而,从欧洲的实践来看,目前八成以上的块菌都是人工栽培的。于富强表示,人工栽培也是我国块菌产业的必由之路,就云南而言,保护和持续利用现有的野生块菌资源是更为紧迫的任务。

本刊记者 于 珋 邹 鹏/文图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