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页:致富先锋 上一页3  4下一页
 
页面导航

  • 第A1页
    封面

  • 第A2页
    封二

  • 第01页
    扉页

  • 第02页
    目录

  • 第03页
    目录

  • 第04页
    致富随笔

  • 第05页
    三农要闻

  • 第06页
    三农要闻

  • 第07页
    三农资讯

  • 第08页
    三农资讯

  • 第09页
    三农资讯

  • 第10页
    政策指南

  • 第11页
    政策指南

  • 第12页
    政策指南

  • 第13页
    政策指南

  • 第14页
    政策指南

  • 第15页
    政策指南

  • 第16页
    政策指南

  • 第17页
    特别关注

  • 第18页
    特别关注

  • 第19页
    特别关注

  • 第20页
    特别关注

  • 第21页
    特别关注

  • 第22页
    特别关注

  • 第23页
    特别关注

  • 第24页
    特别关注

  • 第25页
    特别关注

  • 第26页
    特别关注

  • 第27页
    特别关注

  • 第28页
    特别关注

  • 第29页
    特别关注

  • 第30页
    乡村振兴

  • 第31页
    乡村振兴

  • 第32页
    乡村振兴

  • 第33页
    乡村振兴

  • 第34页
    乡村振兴

  • 第35页
    乡村振兴

  • 第36页
    乡村振兴

  • 第37页
    致富先锋

  • 第38页
    致富先锋

  • 第39页
    致富先锋

  • 第40页
    致富先锋

  • 第41页
    致富先锋

  • 第42页
    致富观察

  • 第43页
    致富观察

  • 第44页
    致富观察

  • 第45页
    致富观察

  • 第46页
    工作交流

  • 第47页
    工作交流

  • 第48页
    工作交流

  • 第49页
    工作交流

  • 第50页
    双创空间

  • 第51页
    双创空间

  • 第52页
    双创空间

  • 第53页
    双创空间

  • 第54页
    致富前沿

  • 第55页
    致富前沿

  • 第56页
    农家茶座

  • 第57页
    农家茶座

  • 第58页
    法治乡村

  • 第59页
    法治乡村

  • 第60页
    法治乡村

  • 第61页
    法治乡村

  • 第62页
    田间课堂

  • 第63页
    田间课堂

  • 第64页
    田间课堂

  • 第65页
    田间课堂

  • 第66页
    田间课堂

  • 第67页
    田间课堂

  • 第68页
    田间课堂

  • 第69页
    田间课堂

  • 第70页
    田间课堂

  • 第71页
    田间课堂

  • 第72页
    生活百科

  • 第73页
    生活百科

  • 第74页
    生活百科

  • 第75页
    生活百科

  • 第76页
    他山之石

  • 第77页
    他山之石

  • 第78页
    他山之石

  • 第79页
    节气与农事

  • 第80页
    节气与农事

  • 第A3页
    封三

  • 第A4页
    封底
 
标题导航
2021年9月10日出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李武忠:种养能手的生意经
 

为了生活,他曾外出务工,也开过网吧、服装店。2011年,他返乡创业养殖泥鳅。正当事业风生水起时,因洱海保护需要,泥鳅养殖被相关部门叫停,后来他又走上种植香菜之路。如今,他的香菜种植规模达1500多亩,年产值达2000万余元,他就是洱源县凤鳅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武忠。2017年,合作社被农业部(现农业农村部)授予“水产养殖示范场”;2020年,合作社被评为云南省省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不平凡的创业路

出生于大理州洱源县凤羽镇一个小山村的李武忠,2001年从云南省国防工业学校(现云南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化工专业毕业。由于当时国家已不包分配工作,为了生计,他到昆明一家木材公司工作。

“在公司上班,工作相对轻松,可我一直有到外面去闯一闯的想法。”李武忠说。2004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李武忠获得一条广东某化工企业的招聘信息,于是他辞去了木材公司的工作,前往广东应聘。

凭借专业优势,李武忠很快被录用。“因为专业对口,我在化工企业如鱼得水,工资待遇还不错。”李武忠回忆说。

虽然公司给的待遇不错,然而李武忠并不打算长期干下去。“主要是离家太远,当时从广东回老家一趟要好几天,所以就想回来找点事做。”李武忠说。抱着这样的心态,2007年,他带着打工的积蓄回到大理市下关镇。

回来后,李武忠在下关镇开了一家网吧。“那些年,开网吧比较赚钱,资金回笼也快。”李武忠说,后来看着服装业也不错,于是2008年他又开了一家服装店。

网吧、服装店生意非常好,一年下来,李武忠收入达30万余元。然而,朋友此时送来的一袋泥鳅,却改变了他往后的发展路子。

泥鳅养殖被叫停

2011年,李武忠的一个朋友从凤羽镇老家到下关镇办事,顺便给他带来了几斤泥鳅。交谈中,李武忠发现,洱源县的泥鳅每公斤仅卖4元左右,而在下关却达12元。“了解到这个价格差后,我坐不住了,决定回去收购泥鳅拉到下关销售。”李武忠说。

说干就干,李武忠将网吧和服装店交给其他人打理,自己则回老家从村民手中收购野生泥鳅。然而,李武忠很快发现,由于每天收购的泥鳅数量有限,他不得不积攒几天再运出去,可这样却导致泥鳅死亡率很高。

为了提高供货量,李武忠在村里开挖了两个池子专门饲养泥鳅。“我将每天收购来的泥鳅放到池子饲养,等攒够一定的数量再打捞出来。”李武忠说。然而,随着当地野生泥鳅的数量越来越少,到后期每天只能零星收到一些。于是,李武忠决定养殖泥鳅。

由于缺乏泥鳅养殖技术,李武忠屡屡受挫。于是,他将网吧、服装店都转让出去,购买相关书籍一门心思研究起养殖技术。李武忠养殖泥鳅的事传开以后,洱源县水产技术推广站技术人员主动联系他,并来到养殖场向他传授技术,还带着他开展泥鳅人工授精试验。

渐渐地,李武忠掌握了泥鳅养殖技术,养殖规模随之不断扩大。“短短几年,养殖规模从原来的2亩增加到30亩,成为云南省规模最大的泥鳅养殖场,每天有许多人来参观学习。”李武忠说。

2017年,当李武忠打算放开手脚大干一场时,由于洱海保护治理工作需要,他的泥鳅养殖场被关停。“养殖场关停后,我感觉人生一下子跌到了谷底,毕竟投入了那么多钱和精力。”李武忠说,“但是洱海保护也是大事,关停养殖场也算是为洱海保护尽一份力吧。”

转种香菜获成功

养殖场关停后,李武忠一直在思考该去做什么事。“再回去打工、开网吧、服装店等都已不可能了。于是,我打算在农业领域做一些尝试。”李武忠说。

为了找到适合种植的农作物,李武忠没少走弯路。刚开始,他试种了10亩辣椒,可他很快发现,辣椒产量虽高,但价格不稳定,销路也不理想。后来,李武忠又试种了20多亩架豆。“架豆的市场空间还不错,但容易得病。”李武忠说,他最终放弃了继续种植架豆的想法。

几次试种,李武忠几乎把自己的所有积蓄都赔了进去。“那时我才发现,做农业投入非常大,投资几十万元根本见不到收益,而且农业生产周期长,资金回笼慢。”李武忠感慨地说。然而,虽然两次试种都以失败告终,但李武忠也积累了一些种植经验和人脉。

经过市场调研和考察后,李武忠决定种植香菜。“种植香菜不是心血来潮的决定,而是经过市场调研、征询过业内朋友意见建议的。比如,四川、广东等地的香菜销量很大,是因为四川人喜欢拿香菜涮火锅,而广东人喜欢用来煲汤。此外,我们这里的气候、土地资源都适合种植香菜。”李武忠说。

2018年,李武忠从村民手中流转了100多亩土地,开始走上香菜种植之路。几个月后,当第一批香菜收获时,李武忠打电话给蔬菜批发商,对方却问他的香菜有几吨。“这把我问傻了,我们种出来的所有香菜加在一起也没有1吨。”李武忠说,由此他决定扩大种植规模。

2019年,李武忠拿出剩余的积蓄,又向银行贷了一部分款,以每亩每年600~1200元不等的价格,从村民手里流转了700多亩土地,用于扩大香菜种植面积。2020年,李武忠将种植面积扩大到1500多亩,涉及3个乡镇5个村委会。

如今,走进李武忠的香菜种植基地,只见整齐排列的喷灌设施正喷着水雾。在基地里,几名工人正忙着平整土地、除草……“好在种植香菜不用搭建大棚,否则投入资金还要更多。”

“大棚里种出的香菜虽然长得高、卖相好,但市场认可度不高。采用露地种植的香菜味浓,非常适合涮火锅、煲汤等,很受市场欢迎。”看着即将收获的香菜,李武忠高兴地说。

为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李武忠以“党组织+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吸纳村民加入合作社共同发展。与此同时,他还带动附近3个乡镇5个村委会种植香菜1500多亩。

本刊记者 杨旭东/文图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