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页:生活百科 上一页3  4下一页
 
页面导航

  • 第A1页
    封面

  • 第A2页
    封二

  • 第01页
    扉页

  • 第02页
    目录

  • 第03页
    目录

  • 第04页
    致富随笔

  • 第05页
    三农要闻

  • 第06页
    三农要闻

  • 第07页
    三农资讯

  • 第08页
    三农资讯

  • 第09页
    三农资讯

  • 第10页
    政策指南

  • 第11页
    政策指南

  • 第12页
    政策指南

  • 第13页
    政策指南

  • 第14页
    政策指南

  • 第15页
    政策指南

  • 第16页
    政策指南

  • 第17页
    特别关注

  • 第18页
    特别关注

  • 第19页
    特别关注

  • 第20页
    特别关注

  • 第21页
    特别关注

  • 第22页
    特别关注

  • 第23页
    特别关注

  • 第24页
    特别关注

  • 第25页
    特别关注

  • 第26页
    特别关注

  • 第27页
    特别关注

  • 第28页
    特别关注

  • 第29页
    特别关注

  • 第30页
    乡村振兴

  • 第31页
    乡村振兴

  • 第32页
    乡村振兴

  • 第33页
    乡村振兴

  • 第34页
    乡村振兴

  • 第35页
    乡村振兴

  • 第36页
    乡村振兴

  • 第37页
    致富先锋

  • 第38页
    致富先锋

  • 第39页
    致富先锋

  • 第40页
    致富先锋

  • 第41页
    致富先锋

  • 第42页
    致富观察

  • 第43页
    致富观察

  • 第44页
    致富观察

  • 第45页
    致富观察

  • 第46页
    工作交流

  • 第47页
    工作交流

  • 第48页
    工作交流

  • 第49页
    工作交流

  • 第50页
    双创空间

  • 第51页
    双创空间

  • 第52页
    双创空间

  • 第53页
    双创空间

  • 第54页
    致富前沿

  • 第55页
    致富前沿

  • 第56页
    农家茶座

  • 第57页
    农家茶座

  • 第58页
    法治乡村

  • 第59页
    法治乡村

  • 第60页
    法治乡村

  • 第61页
    法治乡村

  • 第62页
    田间课堂

  • 第63页
    田间课堂

  • 第64页
    田间课堂

  • 第65页
    田间课堂

  • 第66页
    田间课堂

  • 第67页
    田间课堂

  • 第68页
    田间课堂

  • 第69页
    田间课堂

  • 第70页
    田间课堂

  • 第71页
    田间课堂

  • 第72页
    生活百科

  • 第73页
    生活百科

  • 第74页
    生活百科

  • 第75页
    生活百科

  • 第76页
    他山之石

  • 第77页
    他山之石

  • 第78页
    他山之石

  • 第79页
    节气与农事

  • 第80页
    节气与农事

  • 第A3页
    封三

  • 第A4页
    封底
 
标题导航
2021年9月10日出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入秋后养生要点
 
钟 瑾/绘

防5种病症:

1.咳嗽。中医认为,“燥易伤肺”。秋季因为天气干燥,容易引发咳嗽或干咳无痰、口舌干燥等症。肺津伤则见咽痛、目涩、鼻出血、干咳少痰、皮肤粗糙、大便干结等症状。

2.皮肤干痒。处暑过后,降水减少,湿度降低,皮肤容易干燥,早晨表现尤为明显,起床时会感到嗓子发干、皮肤干燥,即便喝一杯水,也难以解渴。皮肤干燥容易发痒,有时甚至挠破皮肤都不止痒。

3.血压起伏。秋天气温下降,引起血管收缩,从而导致血压升高。因此,本身有高血压和心脏病的人群,在秋天要注意添衣保暖。明显降温时,早晚要避免在户外停留太久。

4.咽喉炎。秋季是急慢性咽喉炎高发期,粉尘、烟雾等是引发咽喉炎的主要因素之一。天气较干燥时,这些物质弥漫于空气中,容易对咽喉部造成刺激,从而出现咽喉肿痛、咽干、声音嘶哑等症状。

5.抑郁。秋天常给人一种凄凉悲伤的感觉。过于悲伤则易伤气,中医称“悲则气消”,日久使人意志消沉,免疫力下降,易产生抑郁。因此,秋季一定要注意情志养生。

吃“三果”:

1.梨。梨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降血压的功效,特别适合秋天食用,高血压、肝炎患者可以常吃梨。

2.枇杷。枇杷果肉柔软多汁、酸甜可口,被誉为“果中之皇”,其性凉,味甘酸,有润肺止咳、止渴、和胃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咽干烦渴、咳嗽吐血、呃逆等症。

3.蜜橘。蜜橘具有润肺、止咳、化痰、健脾、顺气、止渴的功效。与银耳同食,具有养阴润肤、润肺止咳的效果,可炖蜜橘银耳粥。

饮“三汤”:

1.贝母秋梨汤。可化痰止咳、清肺润燥。原料:川贝母粉3克、鸭梨1个、冰糖10克。

做法:将鸭梨洗净,从上部三分之一处切开,挖去梨核,使梨呈内空的小碗形,放入蒸碗;把川贝母粉倒入梨中,盖上梨盖,并用牙签固定;在蒸碗中加入少许水和冰糖,隔水蒸约40分钟即可。用法:吃梨喝汤,每日1次。

2.五汁饮。可润肺生津,缓解口渴咽干症状。原料:梨1000克、藕500克、鲜麦冬500克、荸荠500克、鲜芦根100克。

做法:把原料洗净,将梨和藕切成块,再将梨、荸荠和藕榨成汁,然后取麦冬和鲜芦根煮水;取鲜芦根和麦冬水约50毫升和梨、荸荠、藕汁混合在一起即成五汁饮。用法:每日1杯,连用1周。

3.杏梨汤。可润肺止咳。原料:苦杏仁10克、大鸭梨1个、冰糖20克。

做法:将鸭梨洗净,不去皮只去核,切块,再将苦杏仁、梨块一起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煮30分钟,放入冰糖继续煮10分钟即成。用法:每日1剂,分数次饮服。

温馨提醒:部分体寒患者,秋天感燥邪后表现为凉燥,有口鼻干症状时,出现恶寒或恶寒重的,可在上述的方剂中加一些紫苏叶,寒特重者可加葱白、生姜等。

来源:“云南中医”微信公众号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