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页:致富观察 上一页3  4下一页
 
页面导航

  • 第A1页
    封面

  • 第A2页
    封二

  • 第01页
    扉页

  • 第02页
    目录

  • 第03页
    目录

  • 第04页
    致富随笔

  • 第05页
    三农要闻

  • 第06页
    三农要闻

  • 第07页
    三农资讯

  • 第08页
    三农资讯

  • 第09页
    三农资讯

  • 第10页
    政策指南

  • 第11页
    政策指南

  • 第12页
    政策指南

  • 第13页
    政策指南

  • 第14页
    政策指南

  • 第15页
    政策指南

  • 第16页
    政策指南

  • 第17页
    特别关注

  • 第18页
    特别关注

  • 第19页
    特别关注

  • 第20页
    特别关注

  • 第21页
    特别关注

  • 第22页
    特别关注

  • 第23页
    特别关注

  • 第24页
    特别关注

  • 第25页
    特别关注

  • 第26页
    特别关注

  • 第27页
    特别关注

  • 第28页
    特别关注

  • 第29页
    乡村振兴

  • 第30页
    乡村振兴

  • 第31页
    乡村振兴

  • 第32页
    乡村振兴

  • 第33页
    乡村振兴

  • 第34页
    乡村振兴

  • 第35页
    乡村振兴

  • 第36页
    乡村振兴

  • 第37页
    致富先锋

  • 第38页
    致富先锋

  • 第39页
    致富先锋

  • 第40页
    致富先锋

  • 第41页
    致富先锋

  • 第42页
    致富观察

  • 第43页
    致富观察

  • 第44页
    致富观察

  • 第45页
    致富观察

  • 第46页
    工作交流

  • 第47页
    工作交流

  • 第48页
    工作交流

  • 第49页
    工作交流

  • 第50页
    双创空间

  • 第51页
    双创空间

  • 第52页
    双创空间

  • 第53页
    双创空间

  • 第54页
    致富前沿

  • 第55页
    致富前沿

  • 第56页
    农家茶座

  • 第57页
    农家茶座

  • 第58页
    法治乡村

  • 第59页
    法治乡村

  • 第60页
    法治乡村

  • 第61页
    法治乡村

  • 第62页
    田间课堂

  • 第63页
    田间课堂

  • 第64页
    田间课堂

  • 第65页
    田间课堂

  • 第66页
    田间课堂

  • 第67页
    田间课堂

  • 第68页
    田间课堂

  • 第69页
    田间课堂

  • 第70页
    田间课堂

  • 第71页
    田间课堂

  • 第72页
    生活百科

  • 第73页
    生活百科

  • 第74页
    生活百科

  • 第75页
    生活百科

  • 第76页
    他山之石

  • 第77页
    他山之石

  • 第78页
    他山之石

  • 第79页
    节气与农事

  • 第80页
    节气与农事

  • 第A3页
    封三

  • 第A4页
    封底
 
标题导航
2021年10月10日出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农产品初制所建设如何布局
 

农产品初加工是延长产品保存时间、减少损耗、提高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近年来,云南积极扶持农产品初加工体系建设,通过兴建农产品初制所,为农业提质增效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初制所建设不规范、层次不高、群众受益面不广等问题较突出。

初制所建设成效显著

在国家政策和省委、省政府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战略的支持下,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迅速。2018年以来,云南有机茶叶、果蔬、中药材、肉牛等重点产业的种植面积、养殖规模综合产值、市场份额以及出口创汇等均居于全国领先地位。全省“绿色食品牌”重点产业农业综合产值年均增长保持在16%,有力促进了全省高原特色农业不断崛起。然而,长期以来存在的农产品贮藏、保鲜、烘干、分级、包装等产地初加工基础薄弱,设施简陋,技术落后,田间损耗严重等问题,成为云南农业提质增效的制约因素。

近年来,国家不断出台政策,扶持农产品加工环节建设。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意见》,要求省(区、市)全面推广普及科学适用的农产品初加工设施;2020年,国务院将鼓励和支持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中小微企业、种养大户等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列入《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为农产品初制所的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此背景下,云南先后出台一系列促进农产品加工业跨越发展的实施意见,推进农产品初制所建设。截至2021年6月,云南已累计安排资金5亿多元,建成一大批农产品初制所,包括大批茶叶初加工厂、2500座马铃薯冷链贮藏窖、2200多座贮藏能力10吨至500吨的果蔬冷藏库,以及各类中型以上烘干设施75座。仅果蔬领域,新增保鲜和初级加工能力25万吨左右的设施设备。

发展不平衡问题凸显

昌宁县正强嘎薄泡核桃专业合作社,是当地一家收购和销售核桃初加工果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有社员160多户。几年前,合作社建设了一个集脱皮、烘干、小袋核桃仁加工于一体的核桃初制所,但由于资金有限,该初制所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生产能耗大、核桃整体初加工能力不强,效益并不明显。

据了解,上述情况是云南农产品初制所目前发展的普遍现状,加工能力和发展层次还比较低。由于初制所受成本投入和技术因素制约,通常建设标准低、设备陈旧、基础薄弱、技术落后,加工主要集中在初级冷藏、脱壳、烘干及畜禽屠宰等环节,无法更好地为精深加工环节提供优质原料,导致精深加工效益流向省外。

与此同时,初制所建设投入不精准问题也比较突出。一些地方急功近利,将建设初制所项目投入到有基础的企业中,造成企业重复建设,而真正有需求的合作社和农户却得不到利用,造成资源浪费。甚至有个别企业利用这些设施与农户争利,赚取农产品加工费。有的地方则不顾当地实际,盲目跟风建设田间冷库和脱壳烘干设施,造成初制所发展不平衡,利用率低下。

探索发展加工服务社

面对初制所存在的发展不平衡、利用率低下等问题,云南省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所长李宏认为,合理布局、精准建设各类初制所很重要。

首先,可依托“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发展政策,围绕“绿色食品牌”涉及的重点和特色产业,将初制所建设政策和资金向优势产区倾斜。将涉及的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作为重点扶持对象,采取统规统建、统规自建等办法,帮助他们建设一批集冷链贮藏、保鲜、烘干、清选分级、产地包装于一体,设施装备条件好、技术成熟先进、生产优质初加工农产品的初制所。

其次,引导龙头企业提升科研和精深加工能力,形成企业与产业、企业与农户、企业与合作社衔接配套的上下游产业融合发展格局。鼓励企业通过收购优质初加工农产品,致力打造集农产品精深加工、便捷智能的冷链、仓储物流体系于一体的生产加工环节。

再次,随着农业生产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专业的农业生产服务体系建设是当务之急。各地应抓住机遇,结合地域特点,积极探索、扶持打造一批乡镇级、村组级,或在某区域内有一定规模的农产品加工服务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初加工服务型农场等新型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通过这些主体,将初制所真正建设到田间地头,最大限度地减少中间环节和各种损耗,提升种养效益。

本刊记者 余 平/文图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