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页:田间课堂 上一页3  4下一页
 
页面导航

  • 第A1页
    封面

  • 第A2页
    封二

  • 第01页
    扉页

  • 第02页
    目录

  • 第03页
    目录

  • 第04页
    致富随笔

  • 第05页
    三农要闻

  • 第06页
    三农要闻

  • 第07页
    三农资讯

  • 第08页
    三农资讯

  • 第09页
    三农资讯

  • 第10页
    政策指南

  • 第11页
    政策指南

  • 第12页
    政策指南

  • 第13页
    政策指南

  • 第14页
    政策指南

  • 第15页
    政策指南

  • 第16页
    政策指南

  • 第17页
    特别关注

  • 第18页
    特别关注

  • 第19页
    特别关注

  • 第20页
    特别关注

  • 第21页
    特别关注

  • 第22页
    特别关注

  • 第23页
    特别关注

  • 第24页
    特别关注

  • 第25页
    特别关注

  • 第26页
    特别关注

  • 第27页
    特别关注

  • 第28页
    特别关注

  • 第29页
    乡村振兴

  • 第30页
    乡村振兴

  • 第31页
    乡村振兴

  • 第32页
    乡村振兴

  • 第33页
    乡村振兴

  • 第34页
    乡村振兴

  • 第35页
    乡村振兴

  • 第36页
    乡村振兴

  • 第37页
    致富先锋

  • 第38页
    致富先锋

  • 第39页
    致富先锋

  • 第40页
    致富先锋

  • 第41页
    致富先锋

  • 第42页
    致富观察

  • 第43页
    致富观察

  • 第44页
    致富观察

  • 第45页
    致富观察

  • 第46页
    工作交流

  • 第47页
    工作交流

  • 第48页
    工作交流

  • 第49页
    工作交流

  • 第50页
    双创空间

  • 第51页
    双创空间

  • 第52页
    双创空间

  • 第53页
    双创空间

  • 第54页
    致富前沿

  • 第55页
    致富前沿

  • 第56页
    农家茶座

  • 第57页
    农家茶座

  • 第58页
    法治乡村

  • 第59页
    法治乡村

  • 第60页
    法治乡村

  • 第61页
    法治乡村

  • 第62页
    田间课堂

  • 第63页
    田间课堂

  • 第64页
    田间课堂

  • 第65页
    田间课堂

  • 第66页
    田间课堂

  • 第67页
    田间课堂

  • 第68页
    田间课堂

  • 第69页
    田间课堂

  • 第70页
    田间课堂

  • 第71页
    田间课堂

  • 第72页
    生活百科

  • 第73页
    生活百科

  • 第74页
    生活百科

  • 第75页
    生活百科

  • 第76页
    他山之石

  • 第77页
    他山之石

  • 第78页
    他山之石

  • 第79页
    节气与农事

  • 第80页
    节气与农事

  • 第A3页
    封三

  • 第A4页
    封底
 
标题导航
2021年11月10日出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麦主要病虫害全程防控技术
 

近年来,我国小麦病虫害呈重发频发态势,年发生面积超过10亿亩次以上,小麦条锈病、赤霉病等病虫害和新上升的茎基腐病,对小麦产量和质量的影响尤为严重。西南麦区应以小麦条锈病防控为主,兼防治白粉病、赤霉病以及麦蚜、红蜘蛛、地下害虫等病虫害,同时关注草地贪夜蛾潜在风险。防控技术要点如下:

1.小麦播种期。播种阶段病虫害防控的重点是做好规范栽培、作物品种布局和种子处理工作。(1)推行秸秆还田,大力提倡小麦与蚕豆、豌豆等其他豆科作物按1∶1的比例进行间作套种,有显著的防病增产效果;(2)选用抗病品种,在冬繁区尽量选用全生育期抗病品种;(3)药剂拌种,播种时采用三唑酮、戊唑醇、苯醚甲环唑等高效内吸性杀菌剂进行药剂拌种,兼防治条锈病和白粉病。

2.小麦出苗期至越冬期。有针对性地做好麦田病虫害越冬基数的普查及发生趋势的预测预报工作。秋冬季系统监测条锈病发生发展动态,采取普查与系统调查相结合,发现田间出现单片病叶时,对发病点直径2米的区域进行喷药防治;发现单个发病中心,对直径20米的区域进行喷药防治,及时封锁发病中心。

3.小麦返青期至拔节期。春夏季主要加强对小麦条锈病、赤霉病、白粉病、麦蚜和红蜘蛛等病虫害的普查、系统调查以及预测预报工作,及时对当地病虫害的发生时期及程度进行准确预报,当监测到病虫害达到防治指标时及时开展防治工作。春季对小麦条锈病冬繁区的早发病田,及时监测田间病虫害,发现单片病叶时,对其直径10米的区域进行喷药防治,防止春季小麦条锈病菌源的扩散蔓延。3月至4月下旬,根据田间病情监测情况,发现单个发病中心时,及时对直径50米的区域麦田喷施药剂;当监测到田间条锈病平均病叶率为0.5%~1%,白粉病病叶率为10%左右,及时组织开展大面积统防统治工作,防止病害大面积流行。防治药剂可选用三唑酮、烯唑醇、戊唑醇、氟环唑、丙环唑、己唑醇、嘧啶核甘类抗菌素等,药剂浓度严格按照农药包装说明推荐的剂量使用。

4.小麦返青期至孕穗期。平均每33厘米行长有红蜘蛛200头或每株有6头红蜘蛛以上时,选用阿维菌素、联苯菊酯等喷雾防治。在小麦灌浆初期,发现每茎有麦蚜5头或田间蚜株率达20%时,可用吡虫啉、抗蚜威或溴氰菊酯喷雾。喷药5~7天后检查防治效果,如发现还有较多麦蚜,应再防治1次。旱地小麦灌浆阶段易遭遇条锈病、白粉病、麦蚜等多种病虫危害,以及脱肥、高温天气等不良影响,在4月上中旬进行“一喷多防”,对相关病虫害进行统防统治。

5.小麦孕穗期至灌浆期。对于田间混合发生的病虫害,如条锈病、白粉病、赤霉病、麦蚜等,实施“一喷三防”措施,根据病虫害的不同种类判断所用杀菌剂、杀虫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和肥料的类型,进行合理配比与施治。当田间发生单一病虫时,进行针对性防治。当条锈病病叶率达0.5%~1%,或白粉病病叶率达10%,组织开展大面积应急防治,防止病害流行危害。

6.小麦抽穗期至扬花期。如遇有阴雨、露水和多雾天气等持续2天以上或10天内有5天以上为阴雨天气,应加大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力度。采取主动施药措施对小麦扬花期的赤霉病进行预防;针对高感品种,尽量在破口抽穗期前进行施药预防,药剂可选用氰烯菌酯、嘧菌酯、戊唑醇、咪鲜胺、多菌灵等,用量及浓度严格按照农药包装袋推荐剂量,施药后6小时内遇雨应及时补充喷施药剂;若近5~7天内有降雨或露雾,应继续进行二次药物防治。若当地小麦赤霉病菌已对多菌灵产生抗药性,应停止使用多菌灵等苯丙咪唑类药剂。

来源:农业农村部网站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