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页:双创空间 上一页3  4下一页
 
页面导航

  • 第A1页
    封面

  • 第A2页
    封二

  • 第01页
    扉页

  • 第02页
    目录

  • 第03页
    目录

  • 第04页
    致富随笔

  • 第05页
    三农要闻

  • 第06页
    三农要闻

  • 第07页
    三农资讯

  • 第08页
    三农资讯

  • 第09页
    三农资讯

  • 第10页
    政策指南

  • 第11页
    政策指南

  • 第12页
    政策指南

  • 第13页
    政策指南

  • 第14页
    政策指南

  • 第15页
    政策指南

  • 第16页
    政策指南

  • 第17页
    特别关注

  • 第18页
    特别关注

  • 第19页
    特别关注

  • 第20页
    特别关注

  • 第21页
    特别关注

  • 第22页
    特别关注

  • 第23页
    特别关注

  • 第24页
    特别关注

  • 第25页
    特别关注

  • 第26页
    特别关注

  • 第27页
    特别关注

  • 第28页
    特别关注

  • 第29页
    特别关注

  • 第30页
    特别关注

  • 第31页
    乡村振兴

  • 第32页
    乡村振兴

  • 第33页
    乡村振兴

  • 第34页
    乡村振兴

  • 第35页
    乡村振兴

  • 第36页
    乡村振兴

  • 第37页
    乡村振兴

  • 第38页
    乡村振兴

  • 第39页
    致富先锋

  • 第40页
    致富先锋

  • 第41页
    致富先锋

  • 第42页
    致富先锋

  • 第43页
    致富先锋

  • 第44页
    致富观察

  • 第45页
    致富观察

  • 第46页
    致富观察

  • 第47页
    致富观察

  • 第48页
    工作交流

  • 第49页
    工作交流

  • 第50页
    工作交流

  • 第51页
    工作交流

  • 第52页
    双创空间

  • 第53页
    双创空间

  • 第54页
    双创空间

  • 第55页
    双创空间

  • 第56页
    致富前沿

  • 第57页
    致富前沿

  • 第58页
    农家茶座

  • 第59页
    农家茶座

  • 第60页
    法治乡村

  • 第61页
    法治乡村

  • 第62页
    法治乡村

  • 第63页
    法治乡村

  • 第64页
    田间课堂

  • 第65页
    田间课堂

  • 第66页
    田间课堂

  • 第67页
    田间课堂

  • 第68页
    田间课堂

  • 第69页
    田间课堂

  • 第70页
    田间课堂

  • 第71页
    田间课堂

  • 第72页
    田间课堂

  • 第73页
    田间课堂

  • 第74页
    生活百科

  • 第75页
    生活百科

  • 第76页
    生活百科

  • 第77页
    生活百科

  • 第78页
    他山之石

  • 第79页
    他山之石

  • 第80页
    他山之石

  • 第A3页
    封三

  • 第A4页
    封底
 
标题导航
2022年1月10日出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赵家江:创新虾青素全产业链
 
赵家江介绍雨生红球藻养殖情况

2019年,由中国国际商会云南商会、云南省科学技术院主办的首届国际虾青素产业发展论坛在昆明召开,国内外专家学者齐聚一堂,探讨虾青素产业发展之路。会议的第一承办单位是云南红青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红青夫”)。随着虾青素的普及,作为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红青夫,逐渐被大众所熟知,其在国家和省级创新创业大赛上屡创佳绩。

初识虾青素

虾青素是什么?早在1933年,科学家从虾、蟹等水产品中提取出一种紫红色结晶,随即将其命名为“虾青素”。后续的研究发现,虾青素在牡蛎、鲑鱼及藻类、真菌中都有存在。因为虾青素的抗氧化能力强,可有效清除生物细胞内的氧自由基,从而增强细胞再生和修复能力。科学家们虽然在虾壳、蟹壳中发现了虾青素,但因为其含量较低,且提取工艺复杂,这一超强的抗氧化剂并未得到广泛利用。直到发现雨生红球藻这一古老微生物,其虾青素含量高达1.5%~3%。

2006年,在虾青素还未被大众熟知时,云南昭通小伙赵家江正在寻找从矿产行业到大健康产业的转型机遇。“当时看着不少矿工因为身体透支而患病,以消耗健康为代价,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赵家江说,从高原玛卡到铁皮石斛再到国礼辣木,他在不同领域走访调研。2008年,他最终选择被国内外科研机构反复论证过的抗氧化剂虾青素行业。

“云南独特的自然环境,让我选择虾青素行业,从事雨生红球藻的养殖。”据赵家江介绍,雨生红球藻对pH值、光照强度、温度等生长条件要求苛刻。以温度为例,10℃~28℃比较适宜雨生红球藻生长,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其停止生长甚至大面积死亡。

突破技术壁垒

云南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为雨生红球藻的养殖提供了良好条件,而与山西农业大学的合作,让赵家江解决了寻找和驯化野生雨生红球藻的难题。他养殖的雨生红球藻虾青素含量长期保持在3%以上,尤其是藻粉的虾青素含量高达5%,这让赵家江成为各大虾青素生产企业的原料提供商。

赵家江回忆说,2013年前后,全国范围内虾青素的销量开始大幅增长,但作为这些产品的原料提供商,他所能获得的利润并不高。“于是,我下定决心要做终端产品。”赵家江说,虽然虾青素有抗氧化作用,但它本身却特别容易被氧化,当时的终端产品在一两个月内会被完全氧化,从而失去抗氧化效果。

从提取藻粉生产出成品到消费者手中,如此短的“黄金期”对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大难题。因此,赵家江在研发终端产品伊始,就摒弃了较为成熟的“胶囊”技术,另辟蹊径选择了研发成本较高、难度较大的片剂“包埋”技术。

“包埋技术就是将有效成分包裹在固化的载体中,该技术在医药领域较为成熟,但应用在虾青素中,我们遇到了不少难题。”赵家江介绍说,提取出的虾青素是肉眼看不见的粉状。如何实现均匀的包埋,并能保证其有效成分稳定、易吸收?为此,赵家江和他的团队尝试利用上百种原材料和技术,最终完成了虾青素纳米包埋技术的研发,以及让虾青素更利于人体吸收的孢子破壁技术,并获得国家专利。赵家江自豪地说,目前公司生产的虾青素片剂抗氧化时间长达18个月。

研发精深加工产品

经过10余年的探索,2019年,云南红青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并与中科院、云南大学以及英国剑桥医学院等多所院校进行产学研合作,突破了多项关键核心技术。“我们现在拥有国家专利40余项,建起了从美容护肤、营养保健到功能调理的虾青素产品产业链。”赵家江说,公司先后开发出虾青素新产品20多款,每款新产品至少包含1项专利技术,这让公司的自主核心技术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不过,在赵家江看来,目前国内的虾青素市场依然小众。作为一家初创型企业,90%的业务是为国内外的大公司做代理等。赵家江憧憬着,等到大众对虾青素的了解像对维生素一样普及时,那么他一定会迎来属于自己的“春天”。

近年来,一款普通虾青素保健品的价格已降至300元左右,能接受的消费者越来越多。“2020年,我们公司的产品销售额近1亿元。”赵家江说。

本刊记者 王学勇/文图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