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页:致富前沿 上一页3  4下一页
 
页面导航

  • 第A1页
    封面

  • 第A2页
    封二

  • 第01页
    扉页

  • 第02页
    目录

  • 第03页
    目录

  • 第04页
    致富随笔

  • 第05页
    要闻

  • 第06页
    要闻

  • 第07页
    三农资讯

  • 第08页
    三农资讯

  • 第09页
    三农资讯

  • 第10页
    政策指南

  • 第11页
    政策指南

  • 第12页
    政策指南

  • 第13页
    政策指南

  • 第14页
    政策指南

  • 第15页
    政策指南

  • 第16页
    政策指南

  • 第17页
    特别关注

  • 第18页
    特别关注

  • 第19页
    特别关注

  • 第20页
    特别关注

  • 第21页
    特别关注

  • 第22页
    特别关注

  • 第23页
    特别关注

  • 第24页
    特别关注

  • 第25页
    特别关注

  • 第26页
    特别关注

  • 第27页
    特别关注

  • 第28页
    特别关注

  • 第29页
    乡村振兴

  • 第30页
    乡村振兴

  • 第31页
    乡村振兴

  • 第32页
    乡村振兴

  • 第33页
    乡村振兴

  • 第34页
    乡村振兴

  • 第35页
    乡村振兴

  • 第36页
    乡村振兴

  • 第37页
    乡村振兴

  • 第38页
    乡村振兴

  • 第39页
    致富先锋

  • 第40页
    致富先锋

  • 第41页
    致富先锋

  • 第42页
    致富先锋

  • 第43页
    致富先锋

  • 第44页
    致富观察

  • 第45页
    致富观察

  • 第46页
    致富观察

  • 第47页
    致富观察

  • 第48页
    工作交流

  • 第49页
    工作交流

  • 第50页
    工作交流

  • 第51页
    工作交流

  • 第52页
    双创空间

  • 第53页
    双创空间

  • 第54页
    双创空间

  • 第55页
    双创空间

  • 第56页
    致富前沿

  • 第57页
    致富前沿

  • 第58页
    农家茶座

  • 第59页
    农家茶座

  • 第60页
    法治乡村

  • 第61页
    法治乡村

  • 第62页
    法治乡村

  • 第63页
    法治乡村

  • 第64页
    田间课堂

  • 第65页
    田间课堂

  • 第66页
    田间课堂

  • 第67页
    田间课堂

  • 第68页
    田间课堂

  • 第69页
    田间课堂

  • 第70页
    田间课堂

  • 第71页
    田间课堂

  • 第72页
    田间课堂

  • 第73页
    田间课堂

  • 第74页
    生活百科

  • 第75页
    生活百科

  • 第76页
    生活百科

  • 第77页
    生活百科

  • 第78页
    他山之石

  • 第79页
    他山之石

  • 第80页
    他山之石

  • 第A3页
    封三

  • 第A4页
    封底
 
标题导航
2022年3月10日出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牛胃电胶囊”成牛健康管理专家等6则
 

“牛胃电胶囊”成牛健康管理“专家”

最近,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心连心牧场,800多头奶牛从出生开始就被全程记录,并形成一个电子档案,实现食品安全的跟踪与追溯。“小牛出生后第5个月,我们就把‘牛胃电胶囊’放到它的胃里,可以监测到牛的各项生命体征和后期产奶情况,有病症能及时发现,不仅降低了成本,还增加了产奶量。”牧场负责人苏伟介绍说。植入牛体内的牛胃电胶囊,可以监测到牛的真实体温、体态、活动量、饮水频次、瘤胃内的pH值等数据。通过数据判断牛的健康状况、管理牛发情与产犊时间以及胃酸值,以此改善饲料配方、预防牛胃酸中毒。

来源:中国农网

安徽亳州建起“无人农场”

近日,位于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赵桥乡的“无人农场”迎来建成后的第一个春耕生产季。今年,在这里给小麦施肥、除草的不是农民,而是水肥一体化自动灌溉系统和无人机。在农场办公区,技术人员通过“农场大脑”的电子显示大屏远程监控麦田情况,还可以实时了解田间土壤、空气温度与湿度等信息。该“无人农场”目前拥有植保无人机20多架、无人收割机1台、无人播种机1台,以及地下智能灌溉系统、病虫害监测系统、水肥预警监测系统等。

来源:中安在线

科研团队实现冬虫夏草高密度栽培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陈玉龙用10余年时间,实现冬虫夏草在平原地区的大规模栽培。陈玉龙介绍说,虫体只为真菌提供营养,在冬虫夏草生长最后阶段,虫体的所有营养会全部集中供应至子实体上,让冬虫夏草开花结果繁育后代。而虫体上长出的草头就是冬虫夏草的子实体,具有冬虫夏草的独特药效。人工高密度栽培技术,让每平方米冬虫夏草子实体数量达到年产8万条,栽培周期为5~7个月。

摘编自《四川农村日报》

小麦基因组编辑育种研究获突破

2月10日,《自然》杂志在线发表我国科研人员在小麦育种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来自中科院遗传发育所和微生物所的研究人员阐明了小麦新型mlo突变体既抗白粉病又高产的分子机制,并通过多重基因组编辑实现对小麦感病基因MLO相关遗传点位的精准操控,使主栽小麦品种快速获得广谱抗白粉病的优异性状。“相比于传统育种方法,基因组编辑育种极大地缩短了育种进程。”研究人员邱金龙说,这项研究是小麦抗白粉病育种的重要进展,同时也充分展现出基因组编辑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广阔的应用前景。

摘编自《科技日报》

科学家发现水稻增产“植物胰岛素”

中国水稻研究所张健研究员团队与胡培松院士团队合作,首次揭示了“植物胰岛素”6-磷酸-海藻糖(Tre6P)调控水稻碳源分配与籽粒产量的机制,为作物高产遗传改良提供了新思路。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分子植物(Molecular Plant)》杂志。研究表明,Tre6P广泛参与了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与逆境响应等生理过程,具有明显改良作物产量的潜力。

摘编自《科技日报》

云南上线数字农业服务平台

2月16日,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与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云南数字农业服务平台上线。该平台将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通信网络、智慧气象等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科技领域,能够有效提升云南省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工作水平,助力农业特色产业和乡村产业发展。平台V1.0建设包含云南农业概况、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高原特色农产品、优质农产品溯源、农业生产服务、农业科技服务、农产品市场分析、企业全产业链服务8个板块。

摘编自《云南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