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页:致富先锋 上一页3  4下一页
 
页面导航

  • 第A1页
    封面

  • 第A2页
    封二

  • 第01页
    扉页

  • 第02页
    目录

  • 第03页
    目录

  • 第04页
    致富随笔

  • 第05页
    要闻

  • 第06页
    要闻

  • 第07页
    三农资讯

  • 第08页
    三农资讯

  • 第09页
    三农资讯

  • 第10页
    政策指南

  • 第11页
    政策指南

  • 第12页
    政策指南

  • 第13页
    政策指南

  • 第14页
    政策指南

  • 第15页
    政策指南

  • 第16页
    政策指南

  • 第17页
    特别关注

  • 第18页
    特别关注

  • 第19页
    特别关注

  • 第20页
    特别关注

  • 第21页
    特别关注

  • 第22页
    特别关注

  • 第23页
    特别关注

  • 第24页
    特别关注

  • 第25页
    特别关注

  • 第26页
    特别关注

  • 第27页
    特别关注

  • 第28页
    特别关注

  • 第29页
    乡村振兴

  • 第30页
    乡村振兴

  • 第31页
    乡村振兴

  • 第32页
    乡村振兴

  • 第33页
    乡村振兴

  • 第34页
    乡村振兴

  • 第35页
    乡村振兴

  • 第36页
    乡村振兴

  • 第37页
    乡村振兴

  • 第38页
    乡村振兴

  • 第39页
    致富先锋

  • 第40页
    致富先锋

  • 第41页
    致富先锋

  • 第42页
    致富先锋

  • 第43页
    致富先锋

  • 第44页
    致富观察

  • 第45页
    致富观察

  • 第46页
    致富观察

  • 第47页
    致富观察

  • 第48页
    工作交流

  • 第49页
    工作交流

  • 第50页
    工作交流

  • 第51页
    工作交流

  • 第52页
    双创空间

  • 第53页
    双创空间

  • 第54页
    双创空间

  • 第55页
    双创空间

  • 第56页
    致富前沿

  • 第57页
    致富前沿

  • 第58页
    农家茶座

  • 第59页
    农家茶座

  • 第60页
    法治乡村

  • 第61页
    法治乡村

  • 第62页
    法治乡村

  • 第63页
    法治乡村

  • 第64页
    田间课堂

  • 第65页
    田间课堂

  • 第66页
    田间课堂

  • 第67页
    田间课堂

  • 第68页
    田间课堂

  • 第69页
    田间课堂

  • 第70页
    田间课堂

  • 第71页
    田间课堂

  • 第72页
    田间课堂

  • 第73页
    田间课堂

  • 第74页
    生活百科

  • 第75页
    生活百科

  • 第76页
    生活百科

  • 第77页
    生活百科

  • 第78页
    他山之石

  • 第79页
    他山之石

  • 第80页
    他山之石

  • 第A3页
    封三

  • 第A4页
    封底
 
标题导航
2022年7月10日出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杨起鸿:书写“新农人”的致富经
 
杨起鸿察看果树育苗情况

走进杨起鸿的办公室,各类荣誉证书塞满一柜子。“这么多荣誉,你最看重哪个?”面对记者的提问,杨起鸿认真回答道:“一是‘全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这是对我在三农领域创业的认可;二是‘云南省劳动模范’,这是对我这个‘新农人’多年来扎根农村的褒奖。”在杨起鸿看来,与荣誉相比,他更看重的是返乡创业对社会的回报,而这也与他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

受助治病不忘恩

杨起鸿出生在元谋县的一个偏僻乡村,自小的成长经历,让他对农村和农业有着不舍的感情。高考填报志愿时,他毅然选择了当时颇为冷门的农业院校,并最终被山西农业大学动植物检疫(植物检疫方向)专业录取。

初入大学校门时,杨起鸿打算努力学习,用知识改变命运。然而,命运却跟他开了个玩笑:2012年10月,杨起鸿被查出患有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我家本就不富裕,当时我和妹妹又都在上学,手术费对我们家来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杨起鸿说,就在他和家人一筹莫展时,家乡的父老乡亲伸出了援手:元谋县为他发出了捐款号召。在很多热心人的帮助下,他筹够手术费进行了手术治疗,顺利渡过难关。

感受过人情温暖,让杨起鸿心怀感恩,他想用自己的努力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2013年病愈返校后,杨起鸿积极参加学校社团的志愿服务活动,利用寒暑假加入一些公益组织,深入全国多地农村开展支农支教活动,并牵线搭桥,组织社会爱心人士对家乡的贫困大学生进行资助。这样的经历,让他对农业农村有了更深的认识,也为他后来创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返乡创业遇难题

学农大学生的出路就是回农村从事农业生产吗?对此,杨起鸿认为扎根农村没有什么不好,他说:“我就是一个农民,如果非要说区别,就算是一个稍微多懂点科学知识的农民吧。”

2016年,毕业后的杨起鸿回到元谋县的大黑山,白手起家,贷款承包了20亩土地种植蔬菜,开启了创业之路。“从种植基地到家里,骑摩托车大约半小时,但除了逢年过节,我平时很少回家。”回忆起刚创业时的情景,杨起鸿颇为感慨。当时,每天早晨6点,杨起鸿就起床。上午他要忙着下地开展病虫害相关试验,午饭后要一边干活一边收集早上的试验数据,晚上则要查找文献资料,寻找病虫害解决方案,并教给工人们。

与工人们同吃同住同劳作,让杨起鸿每次都能及时解决基地出现的突发情况。辛苦工作一年后,杨起鸿熟练掌握了番茄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方法,让番茄喜获丰收,为他带来了丰厚收益。

2017年,杨起鸿将种植基地规模扩大到200亩,正当他准备大干一场时,却遭遇番茄价格大幅下跌,云南多地番茄出现滞销。这不仅让杨起鸿前一年的努力付之东流,还欠下不少外债。“算了,你是大学生,还是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别再想创业了。”本就不支持杨起鸿创业的父母再次劝说道。

“本来还想跟他一起干,看这个样子,怕是连自己都养活不了。”杨起鸿成了亲戚朋友茶余饭后的“负面典型”。“元谋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虽然遇到挫折,但我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杨起鸿始终没有放弃对农业的热爱。

积极转型寻突破

做农业的方向是什么,具体要怎么做?历经起伏的杨起鸿,此时已褪去刚创业时的青涩,开始认真思考自己的出路,并盯上了商超直送和电商这两块还没“分割成型”的蛋糕。

“元谋的蔬菜水果虽然品质很高,但很多都是农民自发种植和销售的,没有形成统一的规模和市场。无论是农民在农贸市场自行销售,还是卖给外来采购商,产品的售价和附加值都不高。”杨起鸿说,作为“草根”创业者,只扎根于种植基地,很容易被市场牵着鼻子走,抗风险能力较差。因此,他一方面加强基地标准化建设,做好示范引领;一方面积极对接收购企业,用企业的收购标准,反向促进当地种植户种植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通过积极参加各类展会、利用每一个外出学习机会推销元谋果蔬,杨起鸿逐渐打开了销售渠道。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前,他的蔬菜已外销至韩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并通过与沃尔玛等大型商超建立合作关系,在元谋当地搭建起厂家直供平台。

有了多年的果蔬种植经验,以及稳定的销售平台,2019年,杨起鸿跟元谋县新华乡合作,牵头成立新华桃李种植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桃李种植,每年生产桃李2.8万吨,产值近1.2亿元。

本刊记者 王学勇/文 邹 鹏/图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