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页:双创空间 上一页3  4下一页
 
页面导航

  • 第A1页
    封面

  • 第A2页
    封二

  • 第01页
    扉页

  • 第02页
    目录

  • 第03页
    目录

  • 第04页
    致富随笔

  • 第05页
    要闻

  • 第06页
    要闻

  • 第07页
    三农资讯

  • 第08页
    三农资讯

  • 第09页
    三农资讯

  • 第10页
    政策指南

  • 第11页
    政策指南

  • 第12页
    政策指南

  • 第13页
    政策指南

  • 第14页
    政策指南

  • 第15页
    政策指南

  • 第16页
    政策指南

  • 第17页
    特别关注

  • 第18页
    特别关注

  • 第19页
    特别关注

  • 第20页
    特别关注

  • 第21页
    特别关注

  • 第22页
    特别关注

  • 第23页
    特别关注

  • 第24页
    特别关注

  • 第25页
    特别关注

  • 第26页
    特别关注

  • 第27页
    特别关注

  • 第28页
    特别关注

  • 第29页
    乡村振兴

  • 第30页
    乡村振兴

  • 第31页
    乡村振兴

  • 第32页
    乡村振兴

  • 第33页
    乡村振兴

  • 第34页
    乡村振兴

  • 第35页
    乡村振兴

  • 第36页
    乡村振兴

  • 第37页
    乡村振兴

  • 第38页
    乡村振兴

  • 第39页
    致富先锋

  • 第40页
    致富先锋

  • 第41页
    致富先锋

  • 第42页
    致富先锋

  • 第43页
    致富先锋

  • 第44页
    致富观察

  • 第45页
    致富观察

  • 第46页
    致富观察

  • 第47页
    致富观察

  • 第48页
    工作交流

  • 第49页
    工作交流

  • 第50页
    工作交流

  • 第51页
    工作交流

  • 第52页
    双创空间

  • 第53页
    双创空间

  • 第54页
    双创空间

  • 第55页
    双创空间

  • 第56页
    致富前沿

  • 第57页
    致富前沿

  • 第58页
    农家茶座

  • 第59页
    农家茶座

  • 第60页
    法治乡村

  • 第61页
    法治乡村

  • 第62页
    法治乡村

  • 第63页
    法治乡村

  • 第64页
    田间课堂

  • 第65页
    田间课堂

  • 第66页
    田间课堂

  • 第67页
    田间课堂

  • 第68页
    田间课堂

  • 第69页
    田间课堂

  • 第70页
    田间课堂

  • 第71页
    田间课堂

  • 第72页
    田间课堂

  • 第73页
    田间课堂

  • 第74页
    生活百科

  • 第75页
    生活百科

  • 第76页
    生活百科

  • 第77页
    生活百科

  • 第78页
    他山之石

  • 第79页
    他山之石

  • 第80页
    他山之石

  • 第A3页
    封三

  • 第A4页
    封底
 
标题导航
2022年7月10日出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艾影:传承创新傣纸技艺
 

临沧市耿马县芒团村是远近闻名的纸艺傣乡,天气晴朗时,能看到村里晾晒纸张的木架依次排开的壮观场面。600多年的“活化石”造纸技艺,如今依旧在这里代代相传,历史也在一丝丝绵纸纤维里纵横百年。

面对日益被边缘化的手工纸,芒团村“90后”傣家女孩艾影有着自己的态度。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艾影有意识地创新开发,让村里用传统手工制作出的白绵纸和纸艺产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匠心传承传统技艺

手工纸不仅是中华文化的载体之一,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这种古老的造纸技艺,被居住在我国西南地区的傣族等少数民族群众完整地保存下来,芒团村便是把这一技艺传承得较好的村子之一。

不过,在芒团村从事造纸的大多是中老年人。艾影是造纸者中为数不多的年轻人,也是家族的第十代传人。

“在我10多岁时,最喜欢看奶奶造纸,她造的纸闻名十里八乡。”艾影回忆说,从2006年5月开始她跟随奶奶学习造纸。手工造纸有5步流程11道工序,步骤繁琐且耗时较长,十分考验人的体力和毅力,但这并没有让她退缩。

造纸时,将干构树皮用凉水浸泡发软,然后把用筛子过滤好的火灰均匀地涂在浸泡好的构树皮上,再将其放入锅中蒸煮,之后便可捶打出构树皮浆。接着把构树皮浆放入模槽里,用手轻轻将其抹平,使其厚度均匀。待纸浆沉淀,水分过滤干后,再把模槽放到阳光下晒干即可成纸。

据艾影介绍,经过打磨后的纸张质地坚韧洁白、柔软光滑,还能防腐、防蛀和防潮。

创新带来产业生机

村里做的多为白绵纸,尽管质量上乘,但产品单一、用途少,难免出现价格低、利润薄等问题。如何在传承中创新这一技艺?艾影一直在苦苦思索。

“有一天,我在菩提树下做纸,一阵风吹来,菩提树叶正好落在纸面上,我觉得很好看,便把菩提叶子嵌入纸里。后来,我又尝试把各种各样的花草嵌进纸里。”这种款式新颖的纸张一经推出就受到来往游客的喜爱,原本一两元一张的纸,最高可卖到20元一张。

经过多方考察,艾影决定把手工纸做成富有民族特色的笔记本、扇子、灯笼等文创产品,并在纸张内嵌入美丽的花草,使纸张表面呈现独特的图案,让白绵纸展现出异彩。2013年8月,艾影首次受邀参加云南文博会,在展馆里展出了她的纸品和纸工艺品,受到众人关注。

艾影的这一创新之举,吸引了村民纷纷前来向她取经。看到群众学习热情高涨,加上纸张销路不断拓宽,艾影毅然成立临沧傣影手工艺术有限公司。然而,对于缺乏市场经验的艾影来说,要运营好公司并非易事。“遇到资金周转不开时,我把家里的养牛场都卖了。”艾影对创业之初的艰辛记忆犹新,“我也考虑过引进全机械化造纸流水线,但最后还是放弃了。因为机械化生产能够带来产量和质量提升,但永远无法替代手工制作赋予纸的温度和蕴含的文化与情怀。”

打消机械生产的念头后,艾影开始不断学习企业管理,并借助“巾帼巧手致富示范基地项目”等机遇,成功激发公司发展活力,并带动芒团村保护和开发利用造纸技艺。

信念带动共同富裕

在工业文明不断进步的大环境下,手工艺的价值如何?能否让其延续发展?这些不单是手工傣纸存在的问题。幸运的是,随着传统文化的复苏,人们对传统手工制作以及对其工艺、文化的热情与日俱增。

在临沧傣影手工艺术有限公司,有不少芒团村造纸户的年轻传承人,全村的造纸产品都由公司负责销售,带动了芒团村手工纸的传承与发展,让芒团村白绵纸的产量、销量和产值实现大幅提升。来芒团村旅游的游客可以体验手工制作花草纸和手工艺品,同时带动了周边村寨的旅游经济。截至目前,芒团村有造纸专业户63户,120余名妇女从事造纸工作,户均年造纸收入达3万~5万元。全村年产白绵纸100万余张,产值约200万元,产品远销上海,并出口泰国、缅甸等国家。

由于在保护、传承和开发手工造纸上颇有建树,艾影先后获得中国乡村旅游致富带头人、全国巾帼建功标兵、临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众多荣誉称号。公司也先后被评为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巾帼巧手致富示范基地。

在艾影看来,无论是造纸技艺,还是投入回报,都是一件细水长流的事情,必须要耐得住性子、坚定前行,才能如她传承的百年技艺造出的手工纸一般,坚韧洁白、久存不陈、力撕不破。

本刊记者 欧阳小抒 通讯员 于志斌/文

受访者供图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