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页:乡村振兴 上一页3  4下一页
 
页面导航

  • 第A1页
    封面

  • 第A2页
    封二

  • 第01页
    扉页

  • 第02页
    目录

  • 第03页
    目录

  • 第04页
    致富随笔

  • 第05页
    要闻

  • 第06页
    要闻

  • 第07页
    要闻

  • 第08页
    三农资讯

  • 第09页
    三农资讯

  • 第10页
    三农资讯

  • 第11页
    政策指南

  • 第12页
    政策指南

  • 第13页
    政策指南

  • 第14页
    政策指南

  • 第15页
    特别关注

  • 第16页
    特别关注

  • 第17页
    特别关注

  • 第18页
    特别关注

  • 第19页
    特别关注

  • 第20页
    特别关注

  • 第21页
    特别关注

  • 第22页
    特别关注

  • 第23页
    特别关注

  • 第24页
    特别关注

  • 第25页
    特别关注

  • 第26页
    特别关注

  • 第27页
    乡村振兴

  • 第28页
    乡村振兴

  • 第29页
    乡村振兴

  • 第30页
    乡村振兴

  • 第31页
    乡村振兴

  • 第32页
    乡村振兴

  • 第33页
    乡村振兴

  • 第34页
    乡村振兴

  • 第35页
    乡村振兴

  • 第36页
    乡村振兴

  • 第37页
    乡村振兴

  • 第38页
    乡村振兴

  • 第39页
    致富先锋

  • 第40页
    致富先锋

  • 第41页
    致富先锋

  • 第42页
    致富先锋

  • 第43页
    致富先锋

  • 第44页
    致富观察

  • 第45页
    致富观察

  • 第46页
    致富观察

  • 第47页
    致富观察

  • 第48页
    工作交流

  • 第49页
    工作交流

  • 第50页
    工作交流

  • 第51页
    工作交流

  • 第52页
    双创空间

  • 第53页
    双创空间

  • 第54页
    双创空间

  • 第55页
    双创空间

  • 第56页
    致富前沿

  • 第57页
    致富前沿

  • 第58页
    农家茶座

  • 第59页
    农家茶座

  • 第60页
    法治乡村

  • 第61页
    法治乡村

  • 第62页
    法治乡村

  • 第63页
    法治乡村

  • 第64页
    田间课堂

  • 第65页
    田间课堂

  • 第66页
    田间课堂

  • 第67页
    田间课堂

  • 第68页
    田间课堂

  • 第69页
    田间课堂

  • 第70页
    田间课堂

  • 第71页
    田间课堂

  • 第72页
    田间课堂

  • 第73页
    田间课堂

  • 第74页
    生活百科

  • 第75页
    生活百科

  • 第76页
    生活百科

  • 第77页
    生活百科

  • 第78页
    他山之石

  • 第79页
    他山之石

  • 第80页
    他山之石

  • 第A3页
    封三

  • 第A4页
    封底
 
标题导航
2022年11月10日出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湾村“变形记”
 

星光洒在抚仙湖上,波光粼粼。在一栋民房的楼顶,几桌客人一边吃烧烤一边欣赏湖景。招呼完客人,烧烤店老板朱子良拉过一把椅子,坐在隔壁民宿透出的光晕里,享受忙碌后的放松时光。

隔壁的民宿装饰漂亮,墙上挂着画,窗前摆着花。朱子良想起,以前自己住在里面时,这屋子堆满了农具,黑黢黢的。自从村里发展民宿项目后,朱子良变了,村子也变了。

村民变老板

年近半百的朱子良是云南省澄江市小湾社区小湾村村民,从小在抚仙湖边长大,跟着父辈出湖打鱼。凭着几十年打鱼、种地的收入,朱子良家盖起2栋房子。由于房间多,全家6口人住不完,空闲的房间就被拿来堆放农具和玉米。

2018年,小湾村实施民宿项目建设,朱子良把自家房子全部出租给民宿投资企业,每年租金15.2万元。“公司把房子装修得漂漂亮亮的,我什么都不用干,就比打鱼种地挣得多。”朱子良觉得很划算。把房子租出去之后,朱子良又在旁边建了一间平房自住。

看到越来越多的游客住进村里,朱子良发现了商机。他把自家平房的楼顶腾出来,摆上十几张烧烤桌,又把客厅改成餐厅,供应炒菜。开业的第二天,就有外国游客上门吃饭,朱子良感觉很稀奇。更让他高兴的是,开饭店能挣钱,生意最好的一天,毛收入达到1万元。

朱子良的邻居鲁小侣,则选择自己当民宿老板。他以前经营一家小作坊,家境殷实。看着村里的民宿生意红火,鲁小侣心动了。他花费60多万元,把家里的3层小楼改装成民宿,当起了民宿管家。

由于缺乏经验,鲁小侣就去邻居的民宿“取经”,还经常参加村里组织的民宿经营培训班。慢慢地,鲁小侣学会了如何与客人沟通、如何使用网络平台推介民宿。之后,他的民宿越来越红火,生意最好时,一个月有5万多元的收入。挣到了钱,鲁小侣计划提升民宿的档次:“我要建个泳池,再丰富一下服务内容……”

民房变民宿

在小湾村,像朱子良和鲁小侣一样吃上“民宿饭”的村民有36户,占全村人口的18%。“这是第一期项目,试点成功后,接下来还有二期、三期规划,争取覆盖全社区。”小湾社区党总支副书记李敏峰介绍说。

目前看来,第一期项目很成功,但成果来之不易。“现在,尝到开民宿的甜头,村民都说开民宿好。然而,在项目刚开始推进时,很多村民都不支持。”李敏峰说。

以前的小湾村是个渔村,村民祖辈靠打鱼和种烤烟为生。近年来,村民的土地被大量征用于项目建设和抚仙湖保护,离开了土地和渔船的村民,守着一泓碧水过穷日子。2017年,澄江市决定在小湾村实施特色民宿示范村项目,依托抚仙湖发展乡村旅游。

在农村,人们把房子看得很重。要让村民把房子租出去很难,更何况是他们从未听说过的民宿。村民有很多担心:把我的房子弄坏了怎么办?把房子租出去了我们住哪里?没有游客怎么办……面对村民的质疑和不解,李敏峰带着党员干部挨家挨户做工作,细说发展民宿的好处。

经过一年的沟通协调,2018年,民宿项目正式启动,采取“政府+社会投资+业主自主经营”的模式进行建设,由政府投资8700万元用于公共设施配套建设,吸引民宿业主等社会投资1.5亿元。如今,共有85栋民房改造成民宿,民宿集群效应已然形成。

当初持反对意见的村民见到了收益,纷纷称赞民宿项目好,还有不少村民拉着李敏峰问:“啥时候建二期?”

脏乱变“美净”

“发展民宿,不仅带来经济效益,还带来了社会效益。人居环境提升、村民精神面貌改变的意义更为深远。”李敏峰说。

走进小湾村,水泥村道干干净净,房前屋后绿植环绕,而以前的村容村貌却是另外一番景象。“以前,我每次去村民家,一推开门,就看到鸡飞狗跳,走路不小心就会踩到鸡粪上。”李敏峰说,人畜混居的现象较为普遍,村干部苦口婆心地劝说村民要讲卫生,村民不以为然地说:“农村就这样。”

要发展民宿经济,必须改变脏乱差的村容村貌。第一家民宿开业前,李敏峰带着40多名党员干部和群众清理村中的垃圾堆,足足清理了3天,拉走20多车垃圾。后来,村里制定规章制度,引导村民讲卫生、爱护环境。

依靠制度约束只能“治标”,“治本”还需激发村民的内生动力。李敏峰发现,自从民宿开起来后,村民们会主动把家里打扫干净,村里的小媳妇、大姑娘出门还要化妆收拾一番。“村民都有羞耻心,如果让游客看到家中那么脏,他们也不愿来住,大家脸上也挂不住。”李敏峰说。

本刊记者 曾永会

通讯员 田登宇/文图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