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页:致富前沿 上一页3  4下一页
 
页面导航

  • 第A1页
    封面

  • 第A2页
    封二

  • 第01页
    扉页

  • 第02页
    目录

  • 第03页
    目录

  • 第04页
    致富随笔

  • 第05页
    要闻

  • 第06页
    要闻

  • 第07页
    三农资讯

  • 第08页
    三农资讯

  • 第09页
    三农资讯

  • 第10页
    政策指南

  • 第11页
    政策指南

  • 第12页
    政策指南

  • 第13页
    政策指南

  • 第14页
    特别关注

  • 第15页
    特别关注

  • 第16页
    特别关注

  • 第17页
    特别关注

  • 第18页
    特别关注

  • 第19页
    特别关注

  • 第20页
    特别关注

  • 第21页
    特别关注

  • 第22页
    特别关注

  • 第23页
    特别关注

  • 第24页
    特别关注

  • 第25页
    特别关注

  • 第26页
    乡村振兴

  • 第27页
    乡村振兴

  • 第28页
    乡村振兴

  • 第29页
    乡村振兴

  • 第30页
    乡村振兴

  • 第31页
    乡村振兴

  • 第32页
    乡村振兴

  • 第33页
    乡村振兴

  • 第34页
    乡村振兴

  • 第35页
    乡村振兴

  • 第36页
    乡村振兴

  • 第37页
    乡村振兴

  • 第38页
    乡村振兴

  • 第39页
    致富先锋

  • 第40页
    致富先锋

  • 第41页
    致富先锋

  • 第42页
    致富先锋

  • 第43页
    致富先锋

  • 第44页
    致富观察

  • 第45页
    致富观察

  • 第46页
    致富观察

  • 第47页
    致富观察

  • 第48页
    工作交流

  • 第49页
    工作交流

  • 第50页
    工作交流

  • 第51页
    工作交流

  • 第52页
    双创空间

  • 第53页
    双创空间

  • 第54页
    双创空间

  • 第55页
    双创空间

  • 第56页
    致富前沿

  • 第57页
    致富前沿

  • 第58页
    农家茶座

  • 第59页
    农家茶座

  • 第60页
    法治乡村

  • 第61页
    法治乡村

  • 第62页
    法治乡村

  • 第63页
    法治乡村

  • 第64页
    田间课堂

  • 第65页
    田间课堂

  • 第66页
    田间课堂

  • 第67页
    田间课堂

  • 第68页
    田间课堂

  • 第69页
    田间课堂

  • 第70页
    田间课堂

  • 第71页
    田间课堂

  • 第72页
    田间课堂

  • 第73页
    田间课堂

  • 第74页
    生活百科

  • 第75页
    生活百科

  • 第76页
    生活百科

  • 第77页
    生活百科

  • 第78页
    他山之石

  • 第79页
    他山之石

  • 第80页
    他山之石

  • 第A3页
    封三

  • 第A4页
    封底
 
标题导航
2023年1月10日出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空间站种出的水稻种子成功着陆等6则
 

中国空间站种出的水稻种子成功着陆

2022年12月4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当天,随舱下行的载人空间站第三批空间科学实验样品在着陆场交付空间应用系统,并于次日顺利运抵中科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实验样品基本状态经检查完好后,顺利交接相关实验科学家。据了解,返回的样品包括3个生物样品冷包和1个无容器样品袋,其中,3个生物样品冷包装载的是水稻和拟南芥的实验样品,无容器样品袋中为4盒无容器材料实验样品。水稻和拟南芥种子经历120天的空间培育生长,完成了从种子到发育全过程,是国际上首次在轨获得的水稻种子。

我国科学家找到调控水稻小麦穗发芽的“开关”

经过研究攻关,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储成才团队和高彩霞团队日前找到调控水稻、小麦穗发芽的两个“开关”,包括负调控种子休眠的关键基因SD6和正调控种子休眠的基因ICE2。该成果2022年12月6日在线发表于《自然—遗传学》杂志。作物驯化过程中由于更多考虑高产、优质、抗病虫及耐受逆境性状,常常忽视了对种子适度休眠的保留,从而导致很多作物如水稻、小麦会发生穗发芽现象,严重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研究者认为,两个基因阐明种子休眠调控的分子生理机制,有望为因种子穗发芽导致的大规模农业损失提供解决方法。

研究揭示中国香猪肉优质风味的代谢组特征

最近,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猪遗传育种科技创新团队对中国香猪肉优质风味的代谢组进行解析,揭示了中国香猪肉的代谢组特征,为优质猪肉的遗传机理研究和优质种猪选育提供了新依据。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食品研究》上。研究团队选取了我国香猪品种之一的剑河白香猪为研究对象,以纯种大白猪为对照,分析发现,在剑河白香猪肉中,与优质风味密切相关的甘油三酯、单不饱和脂肪酸和糖类物质含量更高,并且剑河白香猪肉中磷脂的不饱和程度显著高于大白猪,为探讨猪肉品质和风味影响因素提供了参考。

科学家揭示软枣猕猴桃遗传模式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猕猴桃资源与育种团队通过开发猕猴桃高密度SNP基因分型“芯片”,开展了猕猴桃种质资源的评价和四倍体软枣猕猴桃的遗传特性研究,揭示了同源四倍体软枣猕猴桃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配对存在偏好性,为后续猕猴桃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重要性状遗传机制研究提供了有益参考。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植物生物技术杂志》上。国内外育种专家仍依赖传统育种手段,而开辟遗传改良新途径、拓宽栽培猕猴桃的遗传基础,有助于实现减少育种成本和品种培育多样化,促进猕猴桃产业提质增效和可持续健康发展。

我国在盐碱地上成功种出优质青贮牧草

日前,在广袤无垠的苏北沿海盐碱地上,打包好的青贮玉米和甜高粱散落在田间地头,往来穿梭的卡车将这些青贮饲料运往当地一些畜牧企业。由甜高粱和玉米组成的青贮牧草,在田野里混种、混收、混青贮,最后送到养殖场混饲喂。据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王为介绍,2016年以来,课题组围绕限制沿海滩涂盐碱地作物种植的主要因素,在沿海滩涂、盐碱旱地等土地上开展高粱和玉米的混种混收研究,示范面积已达5000多亩。甜高粱有较强的耐盐碱、耐贫瘠能力,其发达的根系、根层分布特性及高效氮素利用率,可以实现滩涂盐碱地青贮饲料的大量生产。

云南创新水代法提取核桃油取得突破性进展

最近,云南省“水代生态制取核桃油新工艺新装备研究与应用”项目通过专家评审,专家组一致认为:项目研制出了新装备;原创新工艺突破了核桃油脂和蛋白水溶液分离关键技术,提高了出油效率、油品质量,增加了果仁附加值;新方法提取的核桃油活性成分高等。项目发明的核桃油工艺装备技术填补了国内外技术空白,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据云南省林科院专家介绍,项目成果的持续推广将有效解决云南核桃产业链中油料提取、加工剩余物综合利用率不高等问题,在生产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刊综合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