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刊记者看云南  >  正文

“生态缸”助力云南高原湖泊修复

2021-10-14 17:12:36  来源:云岭先锋网


云岭先锋网讯(记者 谭江华)雪白淡雅的海菜花盛开水面,滇池金线鲃游弋穿行,背角无齿蚌栖息缸底……这是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与昆明植物所共同制作的“滇池湖泊生态系统活体展示缸”。

作为展示缸主要参与人之一,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杨君兴在COP15新闻中心向记者介绍,这个展示缸展示的是云南高原湖泊治理最理想的状态,目前该生态系统已经用于滇池生态修复。“在滇池宝丰湿地,大家可以看到这个湿地就是一个放大的‘生态缸’,即以花、鱼、螺、蚌、鸟——这些滇池原有的生物来修复湿地、治理滇池。”


为什么会提出“花-鱼-蚌”生态修复模式?杨君兴说,上世纪80年代,他来到云南,见证了高原湖泊的变迁,倍感痛心,而他们团队坚持以生态的理念治理生态问题,最初是在滇池开展研究,提出以保护和恢复滇池关键土著物种作为生态系统重建的重点,通过在滇池不同环境下回植高原湖泊特色植物——海菜花和回放滇池金线鲃、背角无齿蚌,构建土著水生生态群落;疏通营养物质(氮磷)沿海菜花和金线鱼两条路径顺利上岸,并实现海菜花和滇池金线鲃的经济价值,从而形成了“花-鱼-蚌”立体生态修复模式。经过不断完善,创建了“花-鱼-螺蚌-鸟”共生互养生态修复模式。

据杨君兴介绍,“花”是以海菜花为代表的湖泊特有原生水生维管束植物,“鱼”指滇池金线鲃等云南“四大名鱼”为代表的96种湖泊原生鱼类,“螺蚌”是以螺蛳和河蚌为代表的底栖动物,“鸟”是黑颈鹤为代表的湖泊湿地鸟类。通过复育“花-鱼-螺蚌-鸟”等原生物种、修复云南高原湖泊水生态,正是团队致力建议的新思路和新尝试。根据团队在滇池、洱海和杞麓湖的前期试验示范研究,“花-鱼-螺蚌-鸟”复育的水生态修复思路是用得上、效果好的关键技术。国际著名刊物Sciences曾经对此专门做了报道,肯定这“不仅能有力拯救珍稀物种、且能恢复已消失的生境”。

“滇池需要的是生态修复,不能照搬其他湖泊的治理经验。”经过多年实践,杨君兴团队对“花鱼螺蚌”生态修复模式不断完善和扩展,综合考虑原生生物物种保存程度和当前水质指数等因素,高原湖泊基本可以按三个类别开展有针对性的生态修复和治理。第一类是原生生物物种保存程度较好、水质处于Ⅰ-Ⅲ类较优状态的湖泊,建议采用以原生“花-鱼-螺蚌-鸟”复育为主的治理方案,重点修复氮磷沿生物转化链离水上岸的两条路径。第二类是大多数原生生物物种已消失、水质处于Ⅳ-劣Ⅴ类较差状态的湖泊,宜以引进虑噬藻类为主的鲢、鳙为主,辅助以原生“花-鱼-螺蚌-鸟”复育。主辅相承,则有望使得内源污染物沿两条路径顺利离水转移上岸。第三类是受重金属等污染的湖泊,着力清除污染是首要任务。


责任编辑:李敏

23
相关热词搜索: 生态助力云南高原湖泊修复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