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别关注  >  正文

云南:淡水鱼种类全国第一

2021-09-23 16:06:39  来源:《致富天地》2021年第9期

综述:云南鱼类资源保护显成效

云南拥有以“六大水系”为核心的600多条江河,以滇池、洱海、抚仙湖、程海、泸沽湖等九大高原湖泊为代表的众多湖泊,这些江河湖泊镶嵌在彩云之南的险峰峡谷之间,为鱼类生长繁衍提供了天然的庇护所。加之云南“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特点和兼有寒、温、热带不同的气候类型,为云南高原淡水渔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某企业在会泽县实施的土著鱼繁育项目

淡水鱼类的物种基因库

自古以来,鱼类就与云南群众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一些有趣的“鱼故事”在群众中广为流传。

在腾冲槟榔江流域,河流纵横交错、植被资源丰富,独特的生态系统造就了一种神奇的鱼——拟鰋。每到繁殖季节,这种鱼会跃出水面,在树枝藤条上产卵,小鱼孵化后又回到水里,当地人称之为“上树鱼”。

保山四须鲃,又名黄壳鱼,栖息于怒江干流中。这种鱼会嗑瓜子,只要撒一把瓜子在水里,它们很快会来抢食,吞食之后咬开瓜子将瓜子仁吃掉,又将瓜子壳吐出,当地群众给这种鱼取名为“嗑瓜子鱼”。

云纹鳗鲡,又名蛇鱼,属于云南特有的海河共生鱼类,分布于耿马县孟定镇的南汀河内。这种鱼每年都需要进行长距离洄游,在遥远的印度洋繁殖后,再回到南汀河内生长。

大理裂腹鱼,每到繁殖季节就会沿弥苴河洄游而上,洄游过程中会不断跃出水面,形似一张弓,当地群众形象地称其为“弓鱼”。

攀鲈,又名“笋壳鱼”,分布在罗梭江流域西双版纳州境内。攀鲈的鱼鳞坚硬扎手,是它在陆地上爬行的支撑,其鳃已进化到可短时呼吸湿润空气,能在陆地上爬行约2小时。

可以说,这些让人颇具新奇感的“鱼故事”,正是千百年来云南各种鱼类赓续绵延的真实写照。

在“一江连六国”的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河流在云南省境内长逾千公里,流域中生存着大量珍稀、特有水生动植物,其水生动物物种数量仅次于亚马逊河流域。现已初步查明,该流域有天然土著鱼类19科54属107种,占云南省鱼类总科数的69%左右。其中,鼋、山瑞鳖、双孔鱼等都已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鱼类》中。这些物种是我国宝贵的自然资源,具有独特的物种基因研究价值和重要的经济利用价值。

而发源于镇雄县赤水源镇的长江上游一级支流赤水河,是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里,鱼类种质资源得到较好的保护和利用,成为长吻鮠(江团)、岩原鲤、大口鲇等土著鱼类繁衍生息的家园。

据了解,云南鱼类种质资源十分丰富,全省有鱼类629种,其中土著鱼有594种,淡水鱼类占我国淡水鱼种数的39.93%,居全国之首。同时,云南还栖息着29种国家一级、二级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云南有渔业发展和种质资源保护水域面积28.45万公顷,鱼种类丰富,特有种类多,被誉为“淡水鱼类物种基因库”。    

土著鱼保护驯养成效显著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常规水产品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而特色河鲜、湖鲜、溪鱼等受到追捧。云南土著鱼市场价格长期处于高位,经济效益较突出。比如,抚仙湖鱇浪白鱼价格曾一度高达1000元/公斤,金线鲃价格也曾高达800元/公斤。

“在保护的基础上,实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才能让鱼类永久繁衍下去,同时服务于群众生活。”云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农业推广研究员田树魁表示,野生鱼类资源毕竟有限,且大多土著鱼类都受到保护,随着市场需求的增长,非法偷捕屡禁不止。因此,人工繁育是土著鱼类资源开发利用的不二选择,既能满足市场需求,又能减少人类对野生鱼类资源的破坏。

云南土著鲤鱼元江鲤,曾由于流域环境恶化而濒临灭绝。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云南对其进行抢救性保护和人工驯养。如今,元江鲤已成为国内众多杂交鲤鱼品种最重要的父本。截至目前,云南已成功驯养繁殖88种土著鱼类,对滇池金线鲃、鱇浪白鱼、丝尾鳠、裂腹鱼、云南倒刺鲃、云南光唇鱼等土著鱼类的研究,不仅实现物种良性驯化和满足市场需求,还获得了多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为云南土著鱼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开启面向未来的“大保护”

设于普洱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麦康森院士工作站”实验攻关土著鱼有关技术。刘宇摄

云南虽然有着“淡水鱼类物种基因库”的美誉,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鱼类的生存环境曾一度遭到破坏。在云南土著鱼类中,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水生动物的有3种,二级重点保护水生动物的有4种;列入云南省二级保护水生动物名录的有18种;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鱼类》的有43种。近10年来,约有130种鱼类未采集到标本;约有150种鱼类在20世纪60年代是常见种,而现在已成为偶见种;247种鱼类种群数量明显比20世纪60年代减少。

“在此背景下,2020年7月1日,云南省全面开启金沙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相较于全国提前半年,将鱼类种质资源保护推向了未来。”云南省农业农村厅渔业渔政管理处有关负责人介绍说,面向未来实施鱼类多样性和水生态环境“大保护”,是刻不容缓的生态大事。

据了解,云南先后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国家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管理工作的通知》《云南渔业条例》《关于加强长江水生生物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并不断投入专项资金、设立专用项目,夯实了鱼类种质资源保护基础。

目前,围绕保护好鱼类栖息地“三场一通道”(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洄游通道),全省已建成国家级和省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21个、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14个;全省认证省级水产原种场、良种场20家,水产苗种场(站)163个。前不久,云南又制定《第一次云南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实施方案(2021—2023)》,将通过3年时间,基本查清全省水产养殖种质资源种类、地理分布、养殖数量、引种历史、品种更替、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等情况,并建立健全水产种质资源基因库,进一步强化鱼类种质资源“大保护”。

本刊记者   刘 宇  

通讯员  唐志荣/文图

责任编辑:李敏

23
相关热词搜索: 云南淡水鱼种类全国第一
已经是第一篇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