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刊精品  >  正文

领导干部如何破除“守摊子”思想?

2022-02-09 15:08:58  来源:《云岭先锋》2022年第2期

习近平总书记曾这样概括自己的执政理念:“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担当二字,重逾千钧。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只有用知重负重、攻坚克难的担当实践,才能诠释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赤诚。但时下,有些干部却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在岗位上毫无建树,将字奉行到底。领导干部如何破除守摊子思想?我们一起探讨。

“守摊子”思想要不得

薛志刚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是从政者应当恪守的政德。守着职位不谋事、不做事,会被群众戳脊梁骨。笔者到基层调研,听群众说某领导干工作“守着摊子、摆着架子……”凡此种种,发人深省、引人深思。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取得了历史性、开创性成就,产生了全方位、深层次影响。整体上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的热情空前高涨,广大领导干部立足岗位讲奉献、勇于担当比作为,用一股子冲劲、闯劲、拼劲,把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心思和精力用在为民服务上,展现了新时代好干部的担当作为。然而,还有一些干部庸庸碌碌“守摊子”、平平安安占位子、浑浑噩噩混日子,在麻木中无视群众诉求、在迷茫中贻误发展先机。省委书记王宁在全省“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及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提升领导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能力”专题研讨班上,明确提出“破除安于现状的‘守摊子’思想”,值得广大党员、干部深思和警醒。

“守摊子”干部往往表现为缺乏担当精神,明哲保身,一切只为了守“位子”、保“帽子”。他们中有的奉行“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的认为“当官不易”,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与其可能犯错不如不做;还有的觉得反正升迁无望,不如保持“淡定”,将“摊子”守到退休。有的领导干部“守摊子”手段之高,几乎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他们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中“耕耘着”“忙碌着”,既不触动道德的“底线”,也不触碰纪律的“红线”,更不触及法律的“高压线”,尽管平平庸庸、碌碌无为、无所建树,但总能左右逢源,在“无为”中“有位”。

一些地方就干部作风进行的调查显示,安于现状的“守摊子”思想最让群众反感和诟病。思想不清醒、政治不坚定,导致宗旨意识缺失、党和人民利益受到极大损害;思路不清晰、能力跟不上,造成重大决策没有贯彻落实、重大风险没有合理管控、重大问题没有妥善解决;作风压不实、行动不卖力,致使创新能力不足、“本领恐慌”凸显。

“守摊子”思想带来的危害不容小觑,当“甩手掌柜”或搞“击鼓传花”,会导致党的工作弱化、虚化、边缘化,让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空;尸位素餐或无所用心,会将小事拖大、大事拖炸,不讲政治不顾大局不负责任,贻误改革影响发展。更为严重的是,将“守摊子”思想“传染”给那些有干劲、有闯劲的干部,会带来萎靡不振、消极不前的坏风气。

“当官莫守摊,守摊莫当官”,“守摊子”思想要不得。如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到了滚石上山、过坎闯关的关键时刻,推动云南高质量发展任务艰巨,党员、干部决不能躲进“避风港”、躺平“舒适区”。因为“守摊子”不但会错过发展契机,而且会形成推诿塞责、庸懒散拖不正之风,破坏经济社会发展的软环境。党员、干部“守摊子”害人害己、误国误民,“守摊子”思想行为必须根除。

让“守摊子”部无“摊”可守

张光菊

破除安于现状的“守摊子”思想,需不断改进干部考核评价工作,以“无为即有过”的考核准则,让那些真干事、能干事的干部走到前台,让那些一味“守摊”保位的干部无“摊”可守,推动干部队伍形成“以无为为耻”的价值取向和“无为即无位”的思想共识,积极担当、主动作为。

确立评价干部的明确标准。以目标为导向,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建立健全可量化、能定责、可追责的领导干部工作目标以及岗位职责规范。针对不同区域、不同部门、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领导干部和不同岗位的职责要求,分级分类、分门别类规定不担当不作为的具体情形和评价标准,划出“硬杠杠”、定好“硬标尺”,让消极懈怠、庸碌无为的干部无处遁形。

构建科学的考核体系。建立健全科学合理、标准规范的考核评价体系,坚持从实际出发,把敢不敢扛事、愿不愿做事、能不能干事作为识别干部、评判优劣的重要标准,确保干部努力有正确方向、群众监督有明确对照、组织考核有充分依据。要进一步完善考核细则,切实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完善民意调查、实绩分析等考核评价办法,采取平时考核、年度考核、专项考核和任期考核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干部考核评价结果真实、准确。注重吸收运用巡视巡察、审计、绩效管理、工作督查、相关部门业务考核、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查核等成果,多角度立体化考核干部。

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建立考核结果运用检查监督机制,督促各级党委及其组织部门切实强化干部考核结果运用,建立起考核结果与选拔任用、培养教育、管理监督、激励约束、问责追责相衔接的良性机制,干部的去留、升降、奖惩都让考核结果“说话”。对个别工作实绩不理想、群众认可度不高的干部,坚决打板子、挪位子、摘帽子、撤摊子,让“无为”者“无位”。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严厉治庸治懒,推动能上能下,促进担当作为。 

“守摊子”不如“闯路子”

赵太崇

在迈进新时代、踏上新征程中,使命任务要求领导干部不能安于现状“守摊子”,要迎难而上“闯路子”。

“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扎根云南偏远山区教育一线40余年,她用拼劲,让山区女孩圆了大学梦;她用闯劲,为云南各族儿女树立了榜样。张桂梅的先进事迹,是敢为人先“闯路子”的生动写照。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这既有历史的逻辑,也是现实的必然。回顾云南历史,不论是独龙族的“一跃千年”历史巨变,还是阿佤人民唱新歌,幸福的日子一天一个样的司莫拉佤族村,或是“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的古生村生态环境保护等生动实践,无不蕴含着云南人民敢闯敢干和自强不息的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这就更需要领导干部向“守摊子”思想说不,时刻用杨善洲、高德荣、张桂梅等先进典型对照自身,回答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这一根本问题,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以不畏难、不服输的拼劲,拿出“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干劲,在实干中闯出新路子,谱写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云南篇章,推动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责任编辑:李敏

23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