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别关注  >  正文

朱照福:打工仔变身公司老板

2021-03-08 16:35:07  来源:《致富天地》第2期

朱照福:打工仔变身公司老板


朱照福(右)与工人交流技术

楚雄州南华县农民朱照福,曾带领270多名同乡到沿海打工多年。2011年,他带着成为技术骨干的伙伴以及技术、客户资源返乡创业。几年间,他先后在楚雄州南华县、昭通市鲁甸县、昆明市东川区创办多家电子厂,帮助653名群众实现在家门口就业。

带领乡亲外出打工

最近,记者去南华县采访朱照福时,他刚从东川电子厂赶回南华。提起创业历程,这位有些腼腆的青年很快打开了话匣子。

1986年,朱照福出生在南华县一街乡六把姑村上松西里村民小组的一个贫困家庭。2002年初中毕业后,成绩优异的朱照福因家庭贫困被迫辍学。为贴补家用,朱照福怀揣向亲友借来的600元钱,只身踏上前往广州的列车,先后辗转广州、深圳等地的电子厂务工。

朱照福头脑灵活、勤劳肯干、认真好学,很快掌握了工作技能,生产任务完成得又快又好,逐渐得到老板、工友的认可。2008年,他在深圳一家电子厂当上技术经理和人力资源经理,能拿到不错的薪水。但每当想到乡亲们还处于贫困中,他就高兴不起来。

此时,南华县委、县政府也在积极组织动员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朱照福知道情况后,与自己的老板反复沟通,终于申请到一些用工岗位,并得到允许回乡招人。最终,从三五人到十几人,从南华县一街乡到附近的罗武庄乡、红土坡镇,跟着他外出务工的村民越来越多。2011年,朱照福已经无偿帮助和动员南华县279名农民远赴深圳、广州等地的电子厂务工,很多家庭因此改变了贫困面貌。

返乡创业办厂

2011年中秋节,朱照福带出去务工的一位老乡找到他,哭着说:“家中母亲生重病,不得不提前结束务工生涯,回家侍奉老人。”

远离家乡的无奈,朱照福感同身受。经过深思熟虑,他找来已成为技术骨干的20多名老乡商量回乡创业办厂,大家一拍即合。朱照福的老板也十分支持他“单干”,并借了一些机械设备、分了一些订单给他。就这样,朱照福带着人才、设备和订单,回到南华县创办了成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承接深圳、广州等地客户的小型变压器等电子元件、配件生产业务。

“我们主动找到企业,进行政策扶持。”南华县人社部门有关负责人说。县里针对朱照福返乡创业的实际,先后给予他近30万元财政资金补助和创业贴息贷款。同时,通过政府牵线搭桥,朱照福拓展了用工模式,人社部门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定期为企业免费开展每次为期一个月的技术提升培训,降低企业运转成本,效益明显提升。

有了人社部门的扶持,朱照福创业劲头更足了。2017年,他在南华县成立了南华华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专门研发生产LED外露灯、LED亮化等产品,实现年销售额1000万余元。2019年和2020年,在省级人社部门的帮助和县级招商政策鼓励下,朱照福先后在昭通市鲁甸县、昆明市东川区新成立两家电子厂。目前,这两家工厂已投产运营。

助力贫困户脱贫

在南华华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务工的李秀珍,由于家中田少地薄,过去仅靠丈夫帮人开农用车维持生计,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朱照福的公司成立后,李秀珍参加了人社部门组织的技术培训,成为第一批工人,每月工资2500元,家庭生活得到很大改善。成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工人夏芹芳,来公司务工之前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2017年,她在政府部门帮助下来到公司工作,由于踏实肯干,被评为优秀工人,每月3500元的工资让全家人过上了较好的生活。

记者在朱照福位于南华县的两家电子厂采访时,接触最多的工人都曾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成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200多名工人中,有110名曾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南华华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80多名工人中,有50名是建档立卡贫困户。据公司用工信息资料,在鲁甸县和东川区两家公司的几百名工人中,有一大半是当地的建档立卡贫困户。

朱照福说,以目前月均2500元的工资计算,年均为653名工人带去2000多万元工资收入。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从中增收1500多万元,社会效益十分明显。

“在赚钱的同时,带动生活困难的乡亲和其他农民朋友一起发展,让他们通过劳动改变生活现状,也是企业的社会责任。”朱照福说。

本刊记者 于 珋 陈 超/文图

责任编辑:谭宗慧

相关热词搜索:朱照福打工仔公司老板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