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正文

昆明庭院剧场那些事

2021-08-31 16:51:18  来源:《金色时光》2021年第7期

《雷雨》演出现场

华灯初上,到莲花池公园聆听《圆圆曲》,到钱王街马家大院探秘《昆明老宅》,到南强街88号剧场感受《平凡》……这些曾在昆明城上演的故事,仿佛穿越时空,情景再现。

10年前,“庭院剧场”在昆明兴起, 一种全新的文化生活体验广受市民热议和追捧。随着“庭院剧”的走红,文艺演出与历史文化街区、传统建筑的保护和利用逐渐融合。通过挖掘本土文化资源,让历史走出书本,走上舞台;让演员走下舞台,贴近观众。这,正是“庭院剧”的意义和魅力所在。

一方庭院,讲昆明故事,诉人间悲欢。本期,让我们一起走进昆明庭院剧场,领略独特的文化之美。

$[page]$

莲花池剧场:在庭院里和老昆明相逢

当庭院剧场从昆明延伸至全国其他城市时,殊不知莲花池庭院剧场开创了庭院戏演出的先河。10年前,莲花池庭院剧场创始人、云南中威民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邵筱萍想证明在庭院里能演戏,就首创了“庭院剧场”这个名字,原创庭院戏由此诞生并逐渐兴起。

莲花池畔初试“庭院戏”

莲花池的最早记载可追溯到唐代,到了明朝,有“龙池跃金”的美誉,明末清初,相传陈圆圆曾居住于此,当时更是繁荣至极。但在其后的300多年光景中,莲花池逐渐被丛生的杂草、缺乏规划的村庄、污染严重的工厂所遮蔽和湮没。

2006年12月,莲花池片区拆迁工程启动,于2008年以崭新的面貌迎接世人。也就在这一年,政府公开招聘管家,邵筱萍取得了昆明市莲花池公园的管理权。在此之前,这位从江南来的女子,用她的奇思妙想和努力让云南民歌《小河淌水》先以小提琴协奏曲形式,在中国大地奏响;之后又以芭蕾舞剧形式走出国门表演。

揽下莲花池公园管理权后,邵筱萍和同事们探讨了近两年,并向有关部门提交报告,希望在莲花池公园增加能开展文化活动的场所,最重要的是要建剧场。

2010年,剧场搭建完成,邵筱萍邀请中国戏曲学院副院长周龙一行来昆明指导演出。“当时,我们带来了剧目《还魂三叠》,但不是庭院戏。当邵筱萍提出想在庭院演《还魂三叠》时,我们快速进行二度创作并排演。”周龙说,演出反响很好,大家就连演了两场。

通过此次合作,邵筱萍认定了自己的想法:庭院能演戏。但在莲花池演的庭院版《还魂三叠》,毕竟不是昆明的本土戏。为此,邵筱萍邀请周龙一行和云南省相关专家等开了一场座谈会,商讨如何打造精品剧场、实验剧场、庭院剧场,如何用戏剧的艺术形式讲好昆明故事。经过探讨,打造原创庭院戏的想法由此诞生。

用原创戏讲述昆明历史

早在1982年,昆明和大理就被定为国家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昆明最不缺故事,无非是用什么方式去讲。”邵筱萍说,剧场设在莲花池公园,作为一名女性,她首先想到了陈圆圆的故事。“我觉得是缘分,我和陈圆圆都是江南人,我追寻她的足迹到了这里,而且非常喜欢这里,我把自己称为莲花池畔的守望者。”

“把目光定在陈圆圆身上,大家是碰撞过多次的。”周龙说,庭院是实体建筑,环境是相对固化的,而沉浸式是庭院剧场的一部分,故事里的人和物都发生在本地是最佳的选择,最后还要考虑观众和演员之间的关系。围绕这些考虑,2011年10月,周龙率领多位艺术家联合创作《圆圆曲》,其间几易其稿,至2013年才开始排练。“戏剧既要忠实于历史事实,又要表现陈圆圆的情感变化,还要让剧目具有现实意义,这对剧组主创人员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邵筱萍说。

2013年8月,《圆圆曲》正式在莲花池畔的安阜园演出,中国戏曲学院京剧系副教授王晓燕饰演陈圆圆。婉转幽叹的唱词、精致的庭院、古典韵味的弦管笙琶将人们带入了300多年前的那场爱恨情仇中。演出非常成功,从首演至今,《圆圆曲》已演出150场。

在《圆圆曲》大放异彩的同时,莲花池庭院剧场并不满足于此。《联大往事》等更多原创剧目在庭院中创作,并成功演出。

今年6月26日晚上,莲花池庭院剧场上演第68场《联大往事》。没有绚丽的现代特效,却能在并不宽阔的庭院空间里,展现西南联大叱咤风云的往事和个性迥异、活灵活现的师生形象。

让城市小剧场融入市民生活

庭院剧场的灵魂是作品,对此邵筱萍认为:“昆明的剧院、小剧场里不讲昆明故事,那就失去了一个宣传阵地,我们的目的是要讲好中国故事的云南昆明篇章。”自莲花池庭院剧场运作以来,他们已创作《圆圆曲》《兰羽恋》《四美离歌》《联大往事》等10余部剧目,共演出数百场,涵盖了京剧、昆曲、越剧、滇剧、花灯、话剧等戏剧剧种,丰富了市民的文化活动,获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同时,庭院剧场还支持不少年轻人参与创作,把莲花池庭院剧场作为培养戏剧后备人才的地方。

“庭院剧不一定要凝重,而要根据庭院特点来开发。”据此想法,戏剧后备人才之一的云南艺术学院教师杨洋创作了历史剧《唐宫深处》、家国情怀话剧《露茗》等。“在创造《露茗》时,我们认真考证了12家老字号的茶品、装茶器皿、泡茶方式,然后运用到剧场中来。在现场,观众不仅能品昆明老茶,还能参与到剧情中来。”杨洋说。

对于庭院剧场的发展,邵筱萍认为,要不断挖掘昆明历史文化故事,逐步培育精品文化艺术市场,持续性、常态化演出,继而成为城市旅游的一项内容。“建立城市小剧场的意义在于,一方面可以让观众通过亲身体验,感悟历史与时代的变迁,了解城市和历史背后的故事;另一方面,让不同形式的剧场成为外来游客了解昆明的打卡点。”

本刊记者 谭江华/文

$[page]$

马家大院剧场:沉浸式体验话剧之美

院外高楼林立,人声鼎沸;院内木雕石刻,静立如故。这就是昆明市区内现存保护最完整的白族民居经典建筑——马家大院。自2016年推出沉浸式体验话剧《雷雨》后,这座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亚太地区2001年度文化遗产保护奖的老宅,以独特的文化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观众和游客。

百年老宅降“雷雨”

马家大院始建于1923年,原是滇军名将、昆明第一任市长马鉁的宅院。这座二层老宅坐落于热闹的钱王街,院门口摆放着《雷雨》《霸王别姬》《大嘴款昆明》等剧目的海报,引来不少游客驻足观看。

2016年,由昆明老街文化艺术中心运作,在马家大院上演了第一出戏,给在现场观看的国家一级编剧杨耀红带来了创作灵感。那时,云南省歌舞剧院副院长、国家一级舞美设计廖宇耕只用了4盏灯就把整个院子照亮,让这座百年老宅顿时变成了一个实景舞台。杨耀红对此颇感欣喜,两人一致认为,马家大院是排演剧目的好地方。恰好,马家大院正着手准备排演“民国戏”,大家一商量,决定就演《雷雨》。

根据马家大院“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布局特点,杨耀红力求改变传统的镜框式舞台演出方式,让大院的楼上楼下、走廊、房间都成为表演空间。观剧时,观众就坐在大院的天井中央。在某些场景,演员从楼上或屋里直接走到观众身边,让人宛如身临其境。宅院空间是固定的,如何在有限的区域内增加新元素?对廖宇耕是一种考验。他走遍每一个房间,深入了解创作环境。后来,他在现场设置了一场人造雨,无论演出当天是晴是雨,都有一场“雷雨”从天而降,滴落在大院的青石板上,让整场戏变得鲜活生动。

曹禺之女万方曾说,“戏剧是不挑选观众的,而是观众来挑选戏剧”。通过《雷雨》的艺术实践,全体剧组人员深刻认识到,只要用严谨的态度对待戏剧作品和文化市场,观众会用百倍热情给予回馈。截至今年6月24日,《雷雨》已在马家大院演出106场。

量身打造《昆明老宅》

2018年1月26日至28日,实景体验话剧《昆明老宅》在马家大院正式公演。该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昆明,在日本飞机的轰炸中,历经苦难的两个女人走上了完全不同的道路:一个在压迫中觉醒反抗,一个在痛苦中迷失沉沦。相同的是,她们的儿子都走上了革命道路,为昆明的和平解放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昆明老宅》是导演兼编剧杨耀红为马家大院量身打造的。“马家大院的历史故事是不可替代的。原主人马鉁曾参加辛亥革命云南光复的战斗,1928年出任昆明首任市长。1944年担任云南军管区中将副司令期间,时值中国远征军与美英军队对侵缅日军进行大反攻。为配合大反攻并收回滇西失地,马鉁全力征兵14万余人,保证了大反攻的后备兵源。”云南大剧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马家大院项目执行组负责人宁可清认为,观众从《昆明老宅》的剧情中对照现实,深入了解马家大院的故事,让历史建筑与现代剧目相得益彰。

一位昆明观众表示:“看《昆明老宅》,让人的思绪穿越到过去,了解战争年代昆明人和昆明城的往事,还能听到地道的老昆明方言,一举两得。”杨耀红则从中看到了云南话剧市场的发展前景。她认为,观众正在崛起,艺术环境正在优化,艺术工作者的任务,就是“播撒话剧的种子,让它开出花来”。

搭建文化艺术活动交流平台

继《昆明老宅》后,昆明资深评书人岳立的方言脱口秀《大嘴款昆明》也落地马家大院。约一个半小时的节目中,现场笑声不断,观众穿越2000年的历史长河,看昆明城的古今变迁。

岳立做脱口秀的动机,是因为小学五年级的儿子不会说昆明方言,让他这个“老昆明”很沮丧。“方言承载着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如果用昆明方言来说昆明历史,不仅能说给孩子听,还能说给新昆明人、老昆明人和游客听,这不是一举多得吗?”岳立萌发出做方言节目的念头后,在朋友的建议下,他来到马家大院“试水”。没想到,观众络绎不绝,给了他坚持下去的动力。如何确保自己讲述的昆明故事原汁原味且经得起推敲?岳立费尽心思。他把专家、史志办、社科院等研究云南历史的书籍都找来看,同一个历史事件,几方表述一致的认定为史实,不能认定的表述为传说。

自2021年1月起,马家大院继续为原有的《雷雨》《昆明老宅》等剧目创造良好的观剧环境,同时也推出新的剧目充实舞台,为马家大院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庭院剧场是一个概念,沉浸式演出是一种表演方式,能赢得观众青睐,关键还是得靠作品品质。”让宁可清欣喜的是,凭借高品质剧目的展演,前来马家大院看戏的观众超过半数都是年轻人,他们不在乎票价,更注重作品的创新和特色。云南大剧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钢表示,未来应该把庭院剧场打造成一个文化艺术活动交流的平台,发掘和呈现中国文化之美。

本刊记者 任 宸/文

$[page]$

南强街88号剧场:一方庭院演绎理想信念

沿着南强街光滑的青石板路前行,南强街88号剧场就藏在路边古老的四合院里。推开院门,古典情境与现代戏剧在这里交融,庭院之美与戏剧之美在这里相融。这个由城市记忆、院落文化和红色信仰组成的庭院式演艺空间,既新潮又古老, 为观众带来了别样的观剧感受。

宅院化身“先锋剧场”

百年前,南强街就是昆明城的热闹集市,从如今保留和复原的街区建筑来看,大多以清末民初的老宅院落为主,区域内有“一颗印”“三坊一照壁”“四马推车”等传统民居代表性建筑。

“南强街历史文化街区是昆明古城内仅有的两个历史文化街区之一,是商业形态的集散地,也是中西文化的交汇地。这片小小的区域内,当年就有5家电影院。”南强街巷党支部书记赵碧砚指出,正是基于这里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2014年“昆明南强街巷”重修后,急需一个平台来展现街区文化特色,在考察了多个小院子后,88号院中选。

南强街88号剧场是典型的“一颗印”式建筑,这一建筑风格注定了这里的演出形式有别于其他舞台剧。2014年10月,剧场上演了云南艺术学院教师杨洋创作的话剧《问心》,反响热烈,此后连续上演百余场。“这种庭院剧的形式在全国是很少见的,演员与观众实现了零距离互动。”赵碧砚坦言,从前自己并不喜欢看舞台剧,却被庭院剧的独特魅力深深吸引,“你能清晰地观察到演员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能迅速融入剧情,触动内心”。

有了好的开头,这座古色古香的庭院开始陆续上演话剧、滇剧、相声等。“90后”导演张亚群团队的青年先锋话剧《鼠辈》《高兴》、庭院历史话剧《明灭•滇都斜阳》等剧目,都曾登上南强街88号剧场的舞台。

庭院剧激活“红色基因”

“现在我才知道,原来您资助我们的钱,是您省吃俭用攒下的退休工资,是您风里雨里收废品得来的全部收入。是您,帮助我们圆了上大学的梦!”在南强街88号剧场,一部名为《平凡》的红色庭院剧正在上演,台上台下的互动互融,让不少观众为剧中“老党员”坚守初心、默默奉献的精神感动落泪。演出结束时,掌声久久不息,观众纷纷表示,“上了一堂感动至深、洗涤灵魂的党课”。

《平凡》由昆明市五华区护国街道党工委、南强街巷党支部共同策划打造,2017年7月起草编写,2018年2月28日正式公演,讲述的是一个平凡的共产党员和弟弟共同经营一家“平凡小吃店”,热心帮助街坊邻里的故事。“从一开始,我们便提出了‘拾荒老人’这个切入点,要求剧情整体基调让人轻松,又富有感染力。在和剧组反复商量并结合各种素材后,花了半年多时间,最终打磨出这样一部剧。”赵碧砚介绍说,这种红色庭院剧是南强街88号剧场的首创,剧中演员说着昆明方言,通过简单的剧情、朴实的语言,反映的内容都是身边人、身边事,让观众有强烈的代入感,并随着剧情发展,体会到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和无私奉献。也正因如此,现场观众经常被感动得热泪盈眶。

《平凡》中“老党员”的扮演者李文华是省话剧团退休职工,59岁加入《平凡》剧组后,李文华在学习、排练、感悟的过程中,对党的认识越来越深刻。2018年,60岁的李文华主动向南强街巷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他表示:“尽管退休了,但我也想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成为一名党员,为社会作贡献。”遗憾的是,就在接到参加党员培训通知的头两天,这位优秀的演员却不幸因病去世。他的故事成为《平凡》的最后一幕,潜移默化地感染着每一位参演者。

演绎经典传播红色文化

“迄今,剧场已累计演出并开展活动上千场。”赵碧砚介绍说,剧场每周一至周四基本都被包场,周末散客较多,还有部分省外游客。近年来,随着观众对剧场互动式体验需求的跃升,庭院剧迅速崛起,成为不少市民及游客休闲娱乐的心仪场所。

“红色庭院剧是我们党建工作的亮点。南强街巷党支部始终将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紧密联系,以党建文化引领企业文化建设,以文化建设助推企业发展,并辐射带动整条街区,形成街区独有的‘党建+文化’品牌,促进红色文化传播。目前,剧场正准备上演取材自鲁迅小说《铸剑》的话剧。”在赵碧砚看来,依托南强街88号剧场开设的红色剧场、红色讲坛、红色茶座,以贴近群众的方式开展活动,将街区打造成传承红色精神的文化阵地、辖区党员的学习课堂、社区百姓的文化舞台,让社区群众、辖区商户、到访游客直观地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

从今年起,剧场还先后开展了原创歌曲赏析会、现代舞剧等演出,以及商业即兴喜剧《笑乐堂》《故事当铺》、脱口秀等。众多话剧人通过这个平台,打造、包装、培育出一批新人,为云南话剧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随着“昆明夜经济”的发展,南强街道二期的“金碧市集”片区已经开场,南强街88号剧场在迎来更多观众的同时,将进一步挖掘本土文化资源,打造成为一个输出本土文化及昆明文化生活方式的平台。“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们也在思考,如何以更鲜活的方式,组织片区流动党员在南强街88号剧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这是今年的工作重点。”赵碧砚说。

本刊记者 欧阳小抒/文


责任编辑:李敏

相关热词搜索:昆明庭院剧场那些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