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建要闻  >  正文

拉祜族:唱响美好新生活

2020-10-13 11:37:31  来源:云岭先锋

李娜倮(左一)与拉祜族群众弹唱幸福生活 邹 鹏

“充满信心跟党走,我们共筑中国梦,脱贫致富奔小康,拉祜儿女齐欢唱。”2020年8月10日,在云南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系列新闻发布会普洱市专场现场,澜沧拉祜族自治县酒井乡勐根村老达保村民小组脱贫群众代表李娜倮唱起了《颂党恩》,唱出了拉祜族群众幸福的心声。

“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从过去见到陌生人就躲,到大大方方登台表演歌舞;从以刀耕火种、进山狩猎为生,到林下种植有机三七、发展电商……党和政府的精准扶贫政策,推动拉祜族群众摆脱贫困、融入现代文明。2019年底,拉祜族实现整族脱贫,步入小康大道。

从“苦甲天下”到“蝶变新生”

一边是身披兽皮的拉祜族苦聪人,在森林里钻木取火;另一边是衣着光鲜的拉祜族群众,开着小轿车行驶在马路上……在红河州金平县地棚村的广场上,一幅墙画形象地描绘出“最后的原始部落”70多年间完成的“千年跨越”。

据史料记载,拉祜族先民属“古代羌人族系”,源于甘肃、青海一带,早期的拉祜族先民过着游牧生活。后来逐渐南迁,最终定居于澜沧江流域。在云南,拉祜族主要分布在普洱、临沧、西双版纳3个州市,人口约47.5万,占全国拉祜族总人口约98.6%。一直以来,拉祜族先民主要靠采集野果野菜和狩猎为生。新中国成立后,云南地区的拉祜族直接由原始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成为“直过民族”。

苦聪人是拉祜族的支系,新中国成立之初,苦聪人还处在原始社会末期,刀耕火种、茹毛饮血。“苦聪人世世代代受苦,直到共产党来了,我们才算见到了太阳!”金平县者米拉祜族乡上纳迷村68岁村民张普忠是一名拉祜族苦聪人。1953年他出生在一片原始森林之中,6岁之前,他和族人生活在原始森林里,像野人一样没有衣服穿,采摘野菜野果为食。“那时苦聪人见到陌生人就躲起来,害怕被外族人打或杀。”张普忠说,新中国成立前苦聪人的生活,正如歌谣所传唱的那样:“树叶做衣裳,兽肉野草当食粮,芭蕉叶是苦聪人的屋顶,麂子的脚印是苦聪人的大路……”

1956年夏天,中国人民解放军工作队在地处中越边界的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的原始森林里发现了苦聪人的踪迹。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苦聪人逐渐走出山林,实现定居定耕。1985年,苦聪人被划归为拉祜族。2005年11月2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出重要批示:“要贯彻对人数较少的少数民族地区的扶持政策,采取切实有力措施使苦聪人早日摆脱贫困。”2007年1月,温家宝再次作出重要批示:“继续努力巩固扶贫成果,继续改善苦聪山寨的生产生活条件,让苦聪人的日子过得更好。”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下,国家有关部门和云南省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力的措施,让苦聪人的生活条件大为改善。苦聪群众最关心的“吃饭难、上学难、看病难”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苦聪山寨村容村貌、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夯实。今天,苦聪山寨基本用上了沼气和电灶,竖起了路灯;通了4G信号,普及了智能手机;住上了砖混楼房,种起了香蕉、澳洲坚果,养起了牛羊。

“志智双扶”改变生产方式

拉祜族以捕猎为生,世代居住在高山峡谷地区,生存条件艰苦。“相比于自然条件,贫困还源于难以改变的思想观念。”澜沧县扶贫办副主任田晓介绍说,拉祜族群众内敛、封闭,害怕与人交往。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制约,推广现代农业科技较为困难,刀耕火种、野外放牧、广种薄收现象十分突出,资源禀赋优势没有转化为发展资本。

要让拉祜族群众彻底脱贫,必须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让他们摆脱守山望山、靠天吃饭的谋生方式,学习新的生产方式。

2015年,一场前所未有的脱贫攻坚战在云岭大地打响,中国工程院确定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为院士专家科技扶贫点,朱有勇院士带领团队驻扎到了这里。然而第一次到拉祜族村寨考察,朱有勇的眼泪就掉了下来。进村就是一股臭气,到处都是牛屎猪粪。村民住的是四处漏风的篱笆房。屋内一张床、几袋玉米、一口铁锅,就是一个家庭的全部家当……许多拉祜族群众世世代代都生活在大山里,不会说普通话,处于深度贫困状态。

为了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朱有勇开办了全国独一无二的院士培训班。培训班学员先进行两天的军训,请来教员训练他们做操、走正步。朱有勇说,要先把大家的志气树立起来,才能有赶走贫困的信心和勇气。

拉祜族女青年李娜努是培训班上的首批学员,参加培训后,她突然明白自家闲置的10多亩林地是宝地,可以在林下种有机三七。李娜努按照朱有勇所教的方法,第一年种了两亩多有机三七。2019年收获时,三七给她家带来6万多元收入。今年,李娜努扩大了种植面积,还帮助其他乡亲种三七,她说:“我也是院士的学生了,自己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富。”为了扩大销路,李娜努还参加了农村电子商务班,成为村里的致富带头人。

“志智双扶”让村民的思想发生了转变。如今,除了林下三七种植,澜沧县还先后建起冬季马铃薯、冬早蔬菜、早熟葡萄种植和禽畜养殖等科技示范基地,真正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唱歌跳舞拥抱新生活

“拉祜拉祜拉祜哟,快乐的拉祜人……”还未走进村寨,耳边就响起了欢快的歌声。循着歌声,沿着一条通村公路而上,一栋栋颇具民族特色的干栏式建筑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山坡上。这里就是老达保村民小组,村民李娜倮正唱着《快乐拉祜》,与游客互动。

这里世居着数百名拉祜族群众,他们能歌善舞,虽然不懂乐理,甚至不识乐谱,但近80%的村民都会演奏吉他、芦笙等乐器。“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这是当地拉祜族俗语,也是老达保最真实的写照。如今,老达保已是远近闻名的“吉他小寨”。

可几年前,这个藏在大山里的寨子还是当地的重点贫困村。“过去的老达保,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山区贫困村寨,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严重滞后,村民靠天吃饭、广种薄收,增收困难。”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驻勐根村工作队第一书记胡红介绍说,“交通基本靠走、喝水基本靠背、通信基本靠吼”,形容的就是过去老达保的落后面貌。

2013年,在县里的支持下,老达保成立了由全体村民持股的老达保快乐拉祜演艺有限公司,政府给老达保修通了柏油路,还在寨子里修建了演艺广场。有了脱贫致富的平台,村民们自发编排了《快乐拉祜》实景原生态歌舞。从刚开始只有零零星星的游客,到如今演出几乎场场爆满。歌舞表演过后,游客还可以游览村寨,到农家乐品尝拉祜族特色农家菜,在拉祜族特色客栈休息。

“拿起锄头干活,放下锄头唱歌,游客来时我们唱歌跳舞,没有游客时我们下地干活,每天都很快乐!”李娜倮笑盈盈地说。李娜倮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带领村民学习丰富多彩的民族歌舞的同时,她还被特聘为酒井乡勐根村完小的双语教师,教一至五年级的学生跳芦笙舞、摆舞、弹吉他,传授和传承拉祜族文化。她也成长为党的十八大代表。

老达保村民小组党支部书记彭娜儿说,2016年8月,公司被确定为全国“公司+农户”旅游扶贫示范项目。2018年,老达保民族文化助脱贫选题入选联合国“中国扶贫成就展”。2019年底,老达保村民小组农村经济总收入达540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240元,90户398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近年来,村民还把拉祜族歌曲唱上央视舞台、唱进国家大剧院,甚至漂洋过海唱到了国外。

“吉祥的日子我们走到一起,共同把心中歌儿唱起来……”《快乐拉祜》的欢快歌声回响在拉祜山乡。如今,脱贫致富、追求美好生活愿望的种子,已深深种在拉祜族群众的心里,一幅幅拉祜族群众实现短期脱贫、中期致富、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蓝图正逐渐变成现实。

记者 袁海毅 通讯员 王子璇

责任编辑:谭宗慧

46
相关热词搜索: 拉祜族美好新生活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