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建要闻  >  正文

阿昌族:新时代带来好日子

2020-10-20 11:29:41  来源:云岭先锋

阿昌族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之一,史籍称其先民为“寻传蛮”“峨昌”等。他们自称为“蒙撒”“蒙撒掸”“汉撒”等。“阿昌”是新中国成立后统一使用的名称。

阿昌族主要分布于德宏州陇川县户撒阿昌族乡,梁河县曩宋阿昌族乡、九保阿昌族乡。历史上,阿昌族先民很早就开始了农业生产活动,如种植水稻、烟草、茶叶等。然而,由于受到封建领主等层层剥削,加上生产技术落后,阿昌族群众长期过着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的生活。

新中国成立后,各级党委和政府加大对阿昌族聚居区的帮扶工作,阿昌族群众逐渐摆脱困境。2015年以来,随着国家脱贫攻坚战略的实施,国家对阿昌族实施整族帮扶,阿昌族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农业产业迅速恢复发展、传统手工业得到传承和发扬,旅游业得到迅猛发展,阿昌族群众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改变生产方式

科技引领农业发展

“历史上,勤劳的阿昌族群众以善种水稻著名。水稻的品种多、质量优,当地的水稻品种‘毫安公’,曾号称‘水稻之王’。但在新中国成立前,广大的阿昌族群众却吃不上大米,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曾担任德宏州副州长、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阿昌族退休干部赵家培说。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大力扶持帮助下,阿昌族聚居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大幅改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大为改观,阿昌族群众才真正成为“水稻之王”的主人。

然而,大多数阿昌族群众居住在山区和半山区,自然灾害频繁,阿昌族群众发展经济始终面临着市场和自然灾害的双重挑战。劳动者素质较低,生产工具落后,靠刀耕火种和人背马驮来维持简单生产的现象,在一些地方依旧比较突出。

近年来,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加强农业科技扶持,水稻产量和质量都大幅提升。

8月底,记者前往德宏州陇川县户撒乡采访,整个户撒乡坝子里都是郁郁葱葱的稻谷,预示着又将迎来一个丰收年。

“以前户撒生产的稻米卖不掉,现在不愁卖。”水稻种植大户、阿昌族村民虞祖福告诉记者,为打响户撒稻米的名号,他在相关部门的帮助下,从当地农信社贷款100万元,创办福睿粮油有限公司,经营粮食加工、销售、收购等。

“我们公司向种粮农户承诺,稻米收购价格每公斤比市场价高0.1元。”虞祖福表示,2019年他共收购当地稻米1.4万吨,户撒乡的稻米几乎都被他收购了。当地生产的稻米深受市场欢迎,被商家订购一空。

此外,在帮扶单位云南省烟草公司的帮助下,部分阿昌族群众还种植烤烟。“从土地平整到育苗、移栽,再到中耕管理、采收、烘烤等,各个环节我们都派技术员进行指导。”云南省烟草公司派驻陇川县户撒乡潘乐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杨涛介绍说。

“以前我们阿昌族群众的收入太单一,就会种点稻谷和油菜,一年到头有一两万元的收入就不错了。这几年种烤烟会附带养殖几头牛,盖起了新房,购置了汽车。”潘乐村60多岁的村民曹保林说。

“目前,我们户撒乡种植烤烟1.9万多亩,种植户5000多户,基本实现了全覆盖。每亩烤烟纯收入达四五千元,并且种植当年就有收益,有效提高了群众发展产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陇川县户撒乡乡长余强介绍说。

探索新业态

乡村旅游渐成气候

“咚、咚、咚……”记者刚到梁河县曩宋阿昌族乡关璋新村村口,就听到击鼓的声音。随行的村干部告诉记者,村里正在为游客展示阿露窝罗节的表演。

走进村子,记者看到村民正欢快地跳着蹬窝罗(阿昌族舞蹈)……

原来的关璋村地处西南边陲,是南方丝绸之路上一个古老的村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民族风情浓郁。但由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产业结构单一、人畜饮水困难等问题,村里长期处于贫困状态。

2015年7月,阿昌族被国家列为重点帮扶的人口较少民族,云南省烟草专卖局承担起阿昌族“整乡推进,整族帮扶”的重任。2019年初,总投资3500多万元、占地100多亩、总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的关璋新村建成。

借助深厚的阿昌族文化底蕴以及壮美的自然景观、较好的基础条件,关璋新村掀起旅游热潮。

随着关璋新村旅游业的发展,家离关璋新村20多公里的九保阿昌族乡的尹春焕来到这里,成立了梁河县峨昌民族服饰有限公司。“我的员工都是本地妇女,最多时达160多人。”尹春焕说,“她们专门负责织锦和制作手工艺品,生产所需的材料由公司提供,工人的报酬则根据产品的尺寸大小和复杂性来结算。”

“在群山连绵、云雾缭绕的高山森林之中,古老的阿昌族村寨如同点点繁星,分布在海拔2000米左右的山腰河谷之中,丰富的自然资源及悠久的历史文化,为阿昌族聚居区提供了发展旅游的先决条件。”赵家培说。

走进户撒乡户早村委会来细村民小组,数十户人家同居一村,村落依山势而建,错落有致。寨间交通要道也都用石板或碎石铺成,往来方便。

“原来村里只有一条乡村土路,大型车辆不能直接开到村里,现在修通了公路,大型旅游车可以直接开到村里。打造新村后,引进水源,硬化道路,完善基础设施,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余强说。

传承民族文化

手工艺品成增收新引擎

“阿昌族先辈不但善种水稻,冶铁、编制竹器和银器制作等手工业也历史悠久、技艺精湛。然而,明清时期,阿昌族聚居区普遍推行土司制度。这些土司一方面要向朝廷纳贡,另一方面要满足自己养尊处优的生活,对阿昌族群众的剥削与税赋有增无减,导致阿昌族群众苦不堪言。”赵家培说。

在当地,阿昌族、景颇族的生产生活当中,总是离不开长刀。他们砍柴打猎,要用长刀;结交朋友,要赠长刀;男女恋爱,要送长刀;隆重节庆活动,要舞长刀……长刀是阿昌族、景颇族群众的劳动工具、生活用具、战斗武器。尤其刀是景颇族男子的装饰品,是景颇族民族精神的象征物。

素有户撒刀“刀王”之称的李德永老人告诉记者,阿昌族打制户撒刀的历史,可以追溯到600年以前。明朝洪武年间,沐英率领明军西征时,曾留下一部分军队驻守户撒屯垦。从驻军工匠那里,当地的阿昌族群众学到了锻制刀剑的技艺,后来代代相传,竟有了600多年的打刀历史,成为阿昌族的一笔宝贵财富。

近年来,由于技艺精湛,阿昌族打造的刀具深受市场欢迎。作为户撒刀锻制技艺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李德永先后带出数十名徒弟。这些徒弟靠锻造户撒刀,年平均收入都在15万元以上。

“在我们户撒乡,户撒刀产业产值占了全乡收入来源的半壁江山。”余强说,“户撒刀同时还带动了刀鞘产业发展,催生了一批专门从事销售的人员。”

除了锻造户撒刀,阿昌族号称“能工巧匠”,善于制作银器,纯手工打造的银饰远近闻名,包含了多元化的民族文化,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是“户撒三宝”之一。

这些年,打造、制作银器也成为阿昌族群众增收的好项目。“小时候看到大人制作银器,觉得好玩就偷偷跟着学,那时候制作银器主要是用来装饰自己的服饰,没想到现在居然成为养家糊口的技艺。”在户撒乡李芒呆村,记者碰到从小就学习银器制作的村民李换芝。

为了带动村民制作银器,在德宏州人社部门的帮助下,李换芝专门成立了工作室,向村民传授技艺。“如今,全村100多户人家,基本上每家每户都能制作银器。”李换芝说,“村民收入多的每年有上百万元,最少的也有几万元。”

记者 杨旭东 通讯员 何成全

责任编辑:谭宗慧

46
相关热词搜索: 阿昌族时代带来好日子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