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家讲坛 > 正文

彝族医药瑰宝——彝医三吹粉疗法

2024-06-03 15:41:42  来源:2024年第5期《金色时光》

专家简介:王敏,主任医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和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云南省名中医,云南省“万人计划”名医,云南省第二批省级名老中医师带徒指导老师,云南四大中医流派之一——姚派妇科第七代传承人,楚雄彝族自治州彝族民间医药学会会长。

王舒怡,云南四大中医流派之一——姚派妇科第八代传承人,楚雄州彝族民间医药学会秘书长,楚雄市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彝族医药是彝族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结晶,也是中国传统民族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数达千种,包括动物药、矿物药、植物药,其中以植物药和动物药应用较为广泛。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种以彝药常用药材为主的彝医药物疗法——彝医三吹粉疗法。

最早可追溯到明清

在明清时期,彝族医药就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医学诊疗理论体系,成为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处滇中腹地的楚雄州,境内多山,气候温润,植物药材资源丰富,识药、采药、用药、种药几乎成为当地彝族地区的民俗习惯,人们应用草药和单方土法治病,素有“百草皆药,人人会医”的说法。

发源于楚雄州境内的“彝医三吹粉疗法”,是楚雄彝医“内病外治”的特色疗法之一,也是彝族医药的精华所在。文献记载,该疗法可追溯到双柏县发掘的《齐苏书》,该书成书于公元1566年,在彝族医药史上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医认为,外邪侵袭,鼻首当其冲,肺先受之;脏腑气血失调,津液不足,聚湿生痰(水肿)而生成诸疾之患。所以,《素问》中曰:“故五气入鼻,藏于心肺,心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也。”意思是说,无论是心还是肺功能失调,都能引起鼻腔病变。

而鼻通过经脉与全身联系,经络系统内属脏腑,外络于肢节,具有运行气血、传导感应、调节虚实、协调阴阳的功能。作用于鼻塞的刺激,可起到畅通气血、传导感应、调节脏腑盛衰、平衡阴阳失调的作用,当药物作用于鼻腔时,支配鼻腔内的神经就会迅速作出反应,通过大脑中枢起到调节作用,这是彝医鼻腔给药的重要理论特征。在此基础上,彝医根据患者的主要证候进行辨证论治,其中主要是药物疗法,即选用多种植物、动物、矿物药制成各种方剂来治疗疾病,“彝医三吹粉疗法”就此孕育而出。

2022年,彝医药(三吹粉疗法)获评云南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一般吹3次即可

“彝医三吹粉疗法”的用药以彝药常用药材为主,主材为“且拉高”“提依得”“明定消”等多种彝药,通过传统工艺制作而成。在治疗中具有简、便、廉、验、捷等特点,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该疗法尤在楚雄境内的哀牢山彝族聚集区认知度较高,民间彝医大多掌握此法。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首先,医生通过中医四诊合参诊断患者病情,再将鼻腔内过多的分泌物用湿棉签清洗干净,使药粉与鼻腔黏膜充分接触,不因分泌物稀释药粉而降低药效。

其次,让患者口含温水并仰头,把秘制的配方药粉放入特制软管中,将软管插入患者鼻腔内,医生在软管另一端用一定力度把药粉吹入鼻腔内,患者保持仰头姿势3~5分钟,使药粉停留在鼻腔,然后再慢慢恢复头部直立位,吐出口中所含的水。医生把鼻腔残余分泌物清洗干净即可。

因一般吹3次即可治愈,民间自古称之为“彝医三吹粉”。

适用于这些疾病

现代医学认为,由于鼻黏膜没有皮肤角质层样的物质,上面还有许多与小肠微绒毛一样的微绒毛,可促进药物吸收。与此同时,鼻腔内有丰富的血管、淋巴组织以及腺样体等,通过鼻腔给药,可迅速进入血液循环而发挥作用。

此外,由于鼻腔给药没有消化道和肝脏的首过效应,避免了药物成分的破坏,小剂量给药即可起到较大的疗效,其吸收速度可与静脉给药相媲美,对人数众多的对症患者(尤其是鼻炎患者)而言,具有快速治愈的临床治疗效果。此外,还具有温阳助表、开窍醒神、燥湿散结等功效。

“彝医三吹粉疗法”主要适用于鼻息肉、鼻炎、偏头痛、中风、昏迷不醒、感冒、神经性疼痛、牙痛、风寒感冒、偏头痛、癫痫等疾病。

王敏 王舒怡

责任编辑:王璐

34
已经是第一篇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