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推荐  >  正文

克木人回乡记

2021-03-22 09:56:15  来源:云岭先锋

(建议在WIFI下观看)

一跃千年——云南直过民族脱贫攻坚全媒体报道之布朗族④

克木人回乡记

在中老、中缅边境,生活着一群跨境而居的群体,他们有自己的语言、没有文字。久居深山,且人口数量稀少,让他们最近几十年才被识别,并在2009年被国家民委确认归属为布朗族。

他们是克木人,一个在国内仅有约3000人的群体,新中国成立时尚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向奴隶社会过渡阶段。但近年来,位于勐腊县勐伴镇回落村委会卡咪村小组的克木人培养出了第一批大学生,他们来到城市,学习先进知识、掌握前沿技术,并把其带回到家乡,加入到当地生产建设中来。

几代人的梦想

卡咪村小组是一个典型的克木人村寨,村寨于1942年从中老边境迁入现址定居,经过几代人的发展建设,现有84户,393人。

“新中国成立前,克木人尚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向奴隶社会过度的阶段,普遍采用刀耕火种,轮歇垦荒的原始耕作方式。”村里的老人介绍,1956年,卡咪村居住区被列入“直接过渡区”,通过合作互助、发展生产,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青山环抱中的卡咪村小组

卡咪村山高坡陡谷深,村小组距离回落村委会就有7公里,在当年的交通条件下,村民们与外界的接触十分有限。当地自给自足的农耕经济,也让村民们没有机会接触先进的文化知识和生产方式,当地40岁以上的村民基本上都是文盲,25-40岁的村民大多只有初中或者小学文化程度,且很多村民只会使用“布兴语”(克木人支系的一种语言)进行交流。

“外出学习,把先进的知识带回来”成为整个寨子几代人的梦想……

第一名女大学生

“90后”依应坎自小就有走出大山的梦想,如今她却回到了家乡。在今年的换届选举中,依应坎当选回落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作为卡咪村第一名女大学生,克木姑娘依应坎觉得,善于总结、善于学习是自己的优势,在新的工作岗位,她要用亲身经历和实际行动让当地党员群众懂得“知识”的重要性。

“其实读书的那个阶段,还是挺辛苦的。”回忆求学时代,依应坎觉得,当时最难攻克的是心里的孤独感:“当年从勐伴镇中学毕业后,同班的小伙伴特别是女同学,都选择回家嫁人,或者外出打工,只有我一个人来到勐腊县一中读高中。”在那个交通还很落后的年代,从卡咪村到勐伴镇中学,14公里的泥巴路依应坎要走2个多小时,而来到勐腊县城,“回家”更是变得难上加难。

别的同学利用课余时间来游戏,依应坎在学习;别的同学在最美的花季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依应坎依然在学习……尽管基础较差,但依应坎靠着一定要走出大山改变命运的信念坚持了下来,并在2009年顺利考取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尽管高考成绩并不能算是优秀,但依应坎作为卡咪村的第一名女大学生,她开创了当地克木人女性到大学就读的先河。

△依应坎(右一)入户了解村民的生产生活情况

最年轻的“领头雁”

大学毕业后,依应坎选择留在景洪市工作,2016年通过当地的人才回引计划,依应坎回到阔别已久的回落村,担任村委会副主任,开始接触村务工作。“虽然当时景洪市工作的条件待遇更好,但家乡需要我,我还是回到这个生我养我的村寨。”回到家乡后,依应坎深感自己各方面的知识还很薄弱,她又通过成人高考,考取华东师范大学的会计学,继续深造学习。

通过在村委会几年的摸爬滚打,依应坎增加了不少基层工作经验,并在今年成为回落村历史上最年轻的“领头雁”。在依应坎看来,她既不是当地的致富带头人,家里产业的发展也并不是出类拔萃,村民们信任她,是希望她能把整个村子的文化水平提升一个层次,她也一定会朝着这个方向不断努力,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我小时候村里没有幼儿园,十多岁才开始说普通话,这些过往如今都已改变。”每次看着卡咪村四五岁的小朋友背着小书包,高高兴兴地到幼儿园里去读书,依应坎都会有种莫名的感动,因为她看到了卡咪村的未来,一定会更好。

△村中党旗高高飘扬

儿子圆了父亲的梦

卡咪村党支部书记岩批是一名有着33年党龄的老支书,种植橡胶、芭蕉、砂仁、坚果,岩批既是当地的一把好手,也是每次都会身先士卒率先垂范的老党员。虽然近年来国家的好政策,让岩批一家的生活越来越滋润,依靠勤劳的双手,一家人也早已脱贫致富,但岩批多年来还有一个一直没有实现的“教师梦”。

“以前这个寨子里没有老师,孩子们读书都要跑到几公里外的村委会,很不方便。”岩批说,后来虽然有了小学,但因为条件艰苦,老师会经常变动,也不利于学生们学习。进入新世纪,老师逐渐稳定下来,学校软硬件条件也越发完善,但他压在心底的梦一直没有变。

△卡咪村党支部书记岩批(中)与村民畅谈新生活

“自己这辈子是没有机会喽,好在儿子帮我圆了梦。”说起儿子岩屏,老人脸上满是笑容。岩屏跟依应坎同届,是卡咪村走出的第一名男大学生。2009年,岩屏考取了昆明体育职业技术学校,岩批高兴地带着他一起来到省城昆明,并嘱咐道:“好好在省城学知识,以后学好了回家乡,好好建设家乡。”岩屏没有辜负父亲的嘱托,如今作为勐仑镇常乐小学的一名体育教师,岩屏不仅帮助父亲圆了年轻时的梦想,也成为卡咪村第一名正式的人民教师。

云岭先锋全媒体策划

记者 王学勇/文  邹鹏/图片和视频

责任编辑:王璐

相关热词搜索:克木人回乡
上一篇:春城“鸥”歌
下一篇:盈江:犀鸟迎春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