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观察  >  正文

切实提高农村能源利用率

2021-08-24 16:23:48  来源:《致富天地》2021年第5期

发展以沼气、太阳能等为核心的农村能源,是农村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和森林资源、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绿色发展的重要手段。近年来,云南农村能源建设和发展迅速,取得显著成效,然而,资源利用不充分、能源设施老旧、重建轻管等问题也较为突出。

农村能源建设发展迅速

2018年,大理州弥渡县引进正大集团建设打造10万头生猪标准化养殖基地,同步建设了标准化厌氧发酵系统,这个系统由发酵池、养殖粪污饲料化无害处理设施、发酵罐、大型网状地下输送管道等组成。生猪养殖中产生的粪污通过系统无害化处理后还田利用,发酵时产生的沼气则通过管道输送回养殖场和周边村组做照明使用等,实现了废弃物的无害化综合利用。

据云南省农业农村厅环境资源处有关人士介绍,近年来,在农村能源利用中,云南因地制宜从过去的大搞户用沼气池建设,转向“一户一策”的有效利用。比如,针对有养殖基础的农户和传统养殖地区,积极探索推广“畜—沼—果”等循环模式,即通过在养殖基地建设适度规模的发酵罐、发酵池等沼气设施,实现畜禽粪污用肥和用能,同时提高秸秆的综合利用率。在高海拔地区,大力推广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路灯、新能源烤房、清洁高效炉灶等农村能源项目,拓宽了农村的用能渠道。在使用薪柴的农村地区,则结合农村“明厨亮灶”专项行动,推广高效低排放的节能炉灶,提高炉灶热效率。

据有关统计数据,2016年至2020年,全省累计投入太阳能热水器、省柴节煤炉灶、大中型沼气池等农村能源建设资金近22亿元,全省农村户用沼气保有量311.09万户、省柴节煤炉灶保有量645.05万户、太阳能热水器保有量165.79万台、各类沼气池1574座,农村能源建设和发展迅速。

能源利用率有待提升

在迪庆州香格里拉市农民李赵贵家的重楼种植基地,有一座几年前建成的沼气池。“由于缺乏维护技术,沼气池并不好用:沼气灯昏暗如烛,沼气灶烧水、做饭火力不足,用了不到两年便废弃至今。”李赵贵说。

记者调查发现,云南户用沼气池废弃情况较多,利用率并不高,已成为农村能源利用和发展中值得关注的问题。目前,全省户用沼气池保有量为311.09万户,但由于户用沼气池建设补贴标准低、建设时间早,使用维护成本却并不低,群众使用积极性不高,真正能发挥利用效率的不足六成。加上各地重建轻管,不排除其中还有一部分沼气池已“名存实亡”。

据了解,作为沼气的主要原料,秸秆和畜禽粪污在农村的有效资源化利用率明显偏低,仅为83%。秸秆主要为饲用,真正转化为能源的很少;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虽已达90.15%,但主要集中在大型养殖基地,且转化为能源后主要是基地自用,少部分能惠及周边农户。此外,目前太阳能热水器、省柴节煤炉灶等农村绿色用能普及率较高,保有量也很可观。然而,受天气状况、使用习惯等因素影响,利用效率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探索多元化发展路径

“多元化探索农村能源建设,破解问题、补齐短板、夯实农村用能基础,是助力乡村振兴、惠及群众的一项民生工程。”云南省农村能源管理总站副站长、高级工程师李彦表示。

沼气依然是农村的主要能源,针对户用沼气存在的问题,应因地制宜,坚持“一村一策”“一户一策”,不搞“大水漫灌”和“一阵风”式的整改,要结合“厕所革命”、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云南省《农村能源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等项目,全面登记和处置废弃沼气池,可将其改造升级为田间水肥池、灌溉水窖、厕所等,开展户沼兴废利旧行动。

同时,要积极推进大型沼气设施的建设和利用,通过政策和资金扶持,帮助有条件的养殖基地和企业、大户,建设推广沼气利用设施,充分发挥农村沼气在种养结合循环农业中的纽带作用,推动沼肥替代化肥,完善沼肥制备和使用规范,推广“畜—沼—果”等种养循环模式。

此外,结合“秸秆和畜禽粪污综合利用重点县”建设,探索秸秆和畜禽粪污综合利用补偿制度、多元化投入机制,在提高秸秆和粪污还田利用率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其综合利用产业化水平和市场化运作能力。同时,加大户用太阳能等农村绿色能源的扶持力度,提高户均补贴标准和使用率。开发打造一批农村能源示范村,促进农村能源的绿色和可持续发展。

本刊记者 刘 宇/文图


责任编辑:李敏

相关热词搜索:切实提高农村能源利用率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