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好家风  >  正文

杨善洲:严苛家风练就后辈“三自”人格

2021-09-09 16:34:00  来源:《金色时光》2021年第6期

杨善洲故居房前鲜花盛开

杨善洲,改革开放之初的保山地委书记。在职时,他戴草帽、穿草鞋,以“平民本色”与当地群众打成一片,把曾经缺粮少粮的保山打造成“滇西粮仓”。退休后,他回到家乡施甸县义务植树,艰苦创业20余载,让昔日山秃水枯的7.2万亩大亮山重披绿装……尽管身后几乎没有留下物质财富,但杨善洲“立业、治家、处世”的优良家风,对练就后辈“自强、自律、自净”的“三自”人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反对公器私用

1927年1月4日,杨善洲出生在施甸县姚关镇陡坡村大柳水村民小组一个农民家庭。在故乡,他坚定了人生信念,走上革命道路,并与妻子张玉珍组建家庭,生育了3个女儿。

坐落于大柳水村的杨善洲故居已是保山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座泥巴墙、茅草顶的土木二层楼房,对杨善洲的大女儿杨惠菊有着特殊的意义:她在这里出生长大、生儿育女,一直居住到2008年。现虽已迁入新居,但与老宅仅一墙之隔。“住在这里,时时感觉到父亲的气息,也总能回想起他教育我们要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只有小学文化的杨惠菊和同为农民的妈妈、奶奶一辈子生活在大柳水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回忆起在故居与父亲相处的点点滴滴,杨惠菊觉得,那是属于整个家族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

在大家眼中,杨善洲是一个孝顺的人。虽工作繁忙,但每次回到家,他都会在母亲床前尽孝。平日里,他也会反复叮嘱妻女孝敬老人。然而,在担任保山地委书记期间,杨善洲硬是把一家人“农转非”的机会让给了别人。在20世纪80年代,城市户口意味着在老人就医、子女上学就业等方面可享受诸多便利,按照当时的政策,杨善洲一家都可以办理“农转非”。可当工作人员将填好的申请表交给杨善洲时,他却把申请表锁进了抽屉,让一家人在老家当农民。同一时期,在杨善洲的努力下,一批扎根农村多年的骨干教师及家属相继办理了“农转非”。

绝不公车私用,也是杨善洲的原则。任保山地委书记期间,杨善洲及家人往返大柳水村和保山市区,都会选择步行或搭乘公共交通的方式出行,既不乘专车,也不搭别人的顺风车。退休后,他到林场工作,也将这种作风保留下来。林场虽然有车,但20多年来,妻子张玉珍用车的次数屈指可数:一次是前去探望即将分娩的小女儿杨惠琴;一次是自己生病到保山医治。每次把林场配给自己的车辆借给老伴用,杨善洲都会第一时间把远高于车费的费用结算给会计,因为“我觉得当个领导已经够‘特殊’的了,还想多占点其他的便宜就太不应该了”。

拒绝以权谋私

在姚关镇的一处居民聚居区,有一座不起眼的小院,杨善洲的二女儿杨惠兰夫妇就居住于此。“小院是父亲在林场工作期间建设的,后来成为林场在镇上的办事处。”杨惠兰夫妇投身教育事业,多年来,两人一直住在学校分配的宿舍里。直到21世纪初,才以市场价从林场买下这座父亲亲手建设的小院,有了属于自己的家。


2019年退休后,杨惠兰放弃了安逸的生活,参加施甸县“杨善洲精神宣讲团”,向全国各地的人们深情讲述父亲的故事:“父亲没有给我们留下什么物质财富,但他教会了我们怎么克服困难、怎么做人,我有责任把这样的好家风传承下去。”

与大姐不同,杨惠兰走出了大山,找到了一份满意的工作,但在此过程中,父亲从来没有帮忙“打招呼”。由于没有考上高中,杨惠兰回乡后成为一名民办代课教师,直到国家政策调整,收入才逐渐提高,工作也稳定下来。在面临人生的重大抉择时,杨惠兰也曾请父亲“帮帮忙”,但都遭到狠心拒绝。起初,杨惠兰对父亲的行为不甚理解。如今她觉得,父亲对家人的严苛,正是为了塑造女儿们“自强、自律、自净”的人格,练就不惧人生坎坷的真本领。“他始终坚持清正廉洁的做人做官的道理,并用这些道理教育、影响、感化我们。这当中,也饱含着他对家人最深沉的爱。”杨惠兰说。

在小女儿杨惠琴的笔记本中,一直珍藏着她读中学时父亲写来的一封信:“爸爸希望你从初一开始就要好好学习,学习中的困难就好好问老师……回家尊老爱幼,积极劳动,磨炼自己的意志。”杨惠琴说,父亲不常给自己写信,但她时刻用信中的内容鞭策自己。

严格要求晚辈

当初上大亮山植树造林,杨善洲广泛动员家人。20世纪90年代,孙子杨福李也跟着杨善洲上了山,并和林场签订了为期5年的承包合同。然而,林场工作过于辛苦,杨福李只干了3年就打算去外地闯荡。按照合同规定,如果违约,要交300元罚款。这在当年算是一笔“巨款”,但杨善洲没有网开一面,逼着孙子如数上交违约金。

2011年,外孙蒋顺阳大学毕业后考上公务员,至今已有10年的农村基层工作经历。“刚参加工作不久,我就被派到没有电脑、没有网线,甚至连干净的饮用水都没有的地方驻村。”蒋顺阳说,每当感到工作辛苦,他都会想到外公刚到林场工作时的情景,鼓励自己坚持下来。如今,蒋顺阳担任施甸县由旺镇纪委书记,也是2个孩子的父亲。在他看来,外公不仅是自己的榜样,他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也让自己终身受用。他会给孩子们讲述杨善洲的故事,让风清气正的良好家风延续,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杨惠兰居住的小院里,有一棵杨善洲30多年前亲手种下的柿子树。“父亲生前特别爱吃柿子,说柿子又好吃,又有好的寓意。”杨惠兰说,柿子树如今仍枝繁叶茂。每到收获季节,她都会摘几颗柿子放在父亲的照片前,希望他能看到,当年种下的果树,早已硕果累累。

本刊记者 王学勇/文

邹 鹏/图


责任编辑:李敏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