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别关注  >  正文

【特别关注】做强“地标”农产品

2022-02-25 10:40:13  来源:《致富天地》2022年第2期

“农产品地理标志”是实现地方优良农业种质、农产品保护和有效开发利用的重要载体,是农产品的重要公用品牌。从2008年国家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和建设开始,云南不断强化农产品地理标志建设,积极引导企业应用,并充分发挥公用品牌效力,农产品地理标志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酒香也怕巷子深”的今天,为让“农产品地理标志”发挥出更大效益,云南各级相关职能部门主动作为、多措并举,通过健全和完善工作体系,引导企业使用地理标志,打造出一批农产品知名品牌,助力全省农产品品牌建设,为云南省打造“绿色食品牌”再添亮色。

普洱农户采摘咖啡鲜果。郝亚鑫 摄

综 述

云南“地标”农产品发展任重道远

农产品地理标志是国家为保护地方优良农业种质资源或农产品,并实现有效开发利用,促进特色农业实现现代化发展而实施的一项重要战略。对于云南来说,要走好农业现代化之路,需在农产品地理标志建设工作上持续发力,为推动高原特色农业生产端和加工端增值增效发挥重要作用。

贴“标”产品受青睐

春节前,记者遇到正在选购年货的昆明市民李女士,据她介绍,无论是进超市购买物品,还是在网上商城下单,她的第一要求都是一扫“码”、二看“标”。即先扫一扫农产品外包装上的质量追溯二维码,再看一看外包装是否印有“农产品地理标志”字样。在她看来,这一“码”一“标”,代表了农产品的质量可以信赖。

村民采摘地理标志农产品“石屏杨梅”

农产品地理标志是怎么来的?什么样的农产品可以贴上这样的标志?2007年12月25日,农业部(现农业农村部)发布《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并于2008年2月1日起施行。根据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定义,可作为地理标志的农产品是指来源于农业的初级产品,即在农业活动中获得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初加工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不是标示单纯的某一个农产品,而是标示农产品的品质、文化、历史沿革和发展积累等综合表现,是一个系统工程。

根据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相关规范和管理办法,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工作由农业农村部统一实施,由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负责登记审查和专家评审工作,各省负责受理登记申请并进行初审、核查,最大限度地确保地理标志农产品的数量不泛滥、质量过得硬、公用品牌效益发挥得更好。

登记管理成效初显

呈贡宝珠梨因细嫩多汁、香甜可口,素有“滇中梨王”之称。2013年,呈贡宝珠梨被认证为地理标志农产品。此后,云南划定保护区进行种植发展,如今宝珠梨栽培面积逾2万亩,这一历经数百年而不衰的云南本土特色水果,因为地理标志的加持,走向了更广大的市场。

地理标志农产品“普洱咖啡”

近年来,云南多措并举推进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工作。2008年7月,云南省印发《关于做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管理工作的通知》,对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总体规划、政策引导、监督管理和相关技术标准规程编制修订等方面进行了明确。与此同时,云南通过加强培训、持续性开展申报集中审查、强化有关产品发展的标准化基地创建、深入开展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宣传以及获证后管理等一系列措施,强化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建设和管理。2021年,云南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工作的通知》,明确由云南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云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通过首次“三品一标”主体资源调查等办法,进一步摸清家底、选优汰劣,强化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申请受理和地域确认等工作。

截至2021年12月,全省已发展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主体78个,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证书86本,农产品地理标志证书产品86个(其中,茶叶6个、水果21个、蔬菜8个、中药材3个、肉牛2个、坚果1个、花椒2个、咖啡1个、生猪9个、其他33个),涵盖云南重要特色农业产业以及优良地方农产品种质资源,为全省特色农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发展难题亟待破解

2021年,云南积极组织全省“三品一标”农产品参加“2021中国品牌价值评价”。通过多轮角逐,昆明市参赛的地理标志农产品“石林人参果”入围,在全国158个参评产品中获得第59名。

“中国品牌价值评价”是对农产品的品牌效益、开发利用效益和发展潜力等指标的综合性评价体系,能客观反映农产品的利用和开发价值。在云南参评农产品中,仅“石林人参果”入围,这反映出云南农产品地理标志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地理标志登记产品开发利用滞后、品牌效益未能充分发挥。

出现这样的状况,首要原因与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对农产品品牌重要性的认识以及对地理标志农产品的认识不足有关。加上云南农产品发展形态初级,长期以来对农耕文化的保护传承不够,产业发展往往重视短期经济效益,忽视文化元素开发,这就使得包括农产品地理标志建设在内的农产品品牌建设缺乏“灵魂”,在市场上缺乏文化竞争力,地理标志公用品牌难以融入到产业发展之中。

此外,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宣传推广,主要集中在与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同期举办的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展销会上,展示中以省为单位,以“统一形象、统一装修、统一标志”进行品牌推介,宣传方式和渠道单一,品牌价值和市场难以打开。

“农产品地理标志开发和利用滞后,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云南农产品地理标志亟待解决的难题。”据云南省农业农村厅有关人士介绍,在今后的发展中,全省农业农村部门应高度重视,持续加强云南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登记管理工作,并不断提升“贴标”产品的品牌影响力,推动云南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

本刊记者 刘宇/文图

$[page]$

案例

“东川大洋芋”成长记

2020年4月,“东川大洋芋”获得农业农村部颁发的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东川大洋芋”是昆明市东川区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之一。目前,“东川大洋芋”主要包括“开花薯1号”和“开花薯2号(绿树洋芋)”两个品种,全区种植面积达5000亩左右,年总产值2500万元,带动1600户农户增收。

地理标志农产品“东川大洋芋”展示

地理标志来之不易

为保护“东川大洋芋”这一地域特色品牌,2017年,东川区启动“东川大洋芋”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申报工作,并做好品质检测和人文历史资料收集。2018年12月,云南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到东川区铜都街道李子沟村实地考察,根据专家反馈意见及建议,东川区农业农村局按照《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做好申请、品质检测、技术规范制定、设计包装、人文历史资料整理等系列申报工作。    

2019年9月,云南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专家对“东川大洋芋”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进行现场品质鉴评和核查后,将申报材料上报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2019年12月,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组织专家现场听取汇报、询问答辩等,一致认为:“东川大洋芋”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工作符合《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的相关要求,准予申请登记。经过多部门协同努力,2020年4月,“东川大洋芋”正式获得国家颁发的农产品地理标志证书。成功申报农产品地理标志,无疑将对“东川大洋芋”产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多举措做好品牌培育

“东川大洋芋”虽然口感软糯细腻、营养丰富,但对种植环境很挑剔。“该品种洋芋主要分布在海拔2000~2800米的山区,昼夜温差大,土壤富含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等养分。东川适合种植面积约8万亩,而李子沟村是‘东川大洋芋’的核心种植区。”东川区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苏应熙介绍说。

“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并不是一劳永逸的,农业农村部每年都要对产品进行抽查检测。”苏应熙说,为保护好“东川大洋芋”这个地方特色品牌,不断提升产品品质,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三级科研部门成立了“东川大洋芋”专家工作站和“东川大洋芋”科技特派团,围绕“东川大洋芋”品牌培育和产业发展开展相关工作。

在提纯复壮工作方面,从根源上确保“东川大洋芋”品质纯正;在加强晚疫病防控方面,由区农技推广中心在有条件的种植区免费进行3次以上统防统治,实现亩增商品薯50~100千克。此外,区农技推广中心鼓励种植户增施有机肥,同时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减少化肥农药用量,保护地力,确保“东川大洋芋”品质。

2021年11月,投资725万元的“东川大洋芋”展陈馆建设项目开工,标志着“东川大洋芋”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EPC)建设项目全面启动。项目涉及“东川大洋芋”质量安全追溯平台、600平方米展陈馆建设、绿色种植示范基地建设、种薯繁育、产销对接、制定地理标志使用管理办法、“东川大洋芋”食品加工技术研发等多个方面。

产品知名度不断提升

“目前,全区‘东川大洋芋’种植面积在5000亩左右。”据苏应熙介绍,核心种植区域李子沟村,全村210户都种植“东川大洋芋”。其市场价从10年前的每公斤0.8元上涨到目前的6元,精品洋芋则卖到每公斤15元,高于常规品种3倍以上,经济效益显著。

55岁的李子沟村村民张德金,是“东川大洋芋”的老种植户,已连续种植30多年,每年种植六七亩。“‘东川大洋芋’虽然商品率低,每亩商品薯产量500~800公斤,但按每公斤6元的收购价,除去肥料、人工等生产成本,每年收入有2万元左右。”张德金告诉记者。

为充分发挥“东川大洋芋”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品种优势,东川区先后注册“开花洋芋”“老家洋芋”商标,并引进昆明八角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进行品牌打造。据该公司法定代表人范志强介绍,公司采取统购统销方式,使市场零售价稳定在每公斤6~10元,产品销往北京、上海、昆明等多个城市,甚至远销泰国等东南亚国家。近两年,公司还流转150亩土地作为李子沟村“开花洋芋”种植基地,并与云南省农科院、昆明市农科院、东川区农技推广中心合作,将该基地打造成“东川大洋芋”科研示范基地和试验示范基地。

如今,李子沟村依托特色产业带动乡村旅游发展,让“东川大洋芋”的知名度不断提升。

本刊记者  高佛雁/文  东川区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供图

$[page]$

案例

无量山乌骨鸡壮大之路

南涧无量山乌骨鸡初加工车间

横跨大理州巍山县、南涧县和普洱市景东县、镇沅县、景谷县的无量山,山高林密、坡陡谷深。千百年来,绵延的大山、茫茫的森林和当地独特的文化,孕育出无量山乌骨鸡。近年来,被认证为“地理标志农产品”后,无量山乌骨鸡保护和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美誉度节节攀升。

历史悠久的“名鸡”

无量山古称蒙乐山,以“高耸入云不可跻,面大不可丈量”而得名,是云南著名的“天然物种基因库”之一。优越的自然环境为无量山乌骨鸡的生长繁衍提供了良好条件。

“无量山乌骨鸡体形大、头较小,皮肤多为黑色,少部分为白色,脚有胫羽、趾羽,故又被称为‘毛脚鸡’。目前,有高脚、短脚、单冠等几个类群。”南涧县无量山乌骨鸡产业发展中心主任陈建忠介绍说。

据景东县、镇沅县、南涧县等无量山腹地的地方史料记载和民间传说,早在三国时代,当地就有杀鸡祭祀的习俗。在汉、明朝时期,景东县曾有过2次大规模的中原人口迁入,并带入大量家禽。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选育,最后形成了无量山乌骨鸡优良品种。《景东县志》记载:“民国九年(1920年)全县有鸡3.4万只,1985年鸡的采购量为11.63万只,禽蛋鸡种多为本地鸡,20世纪50年代开始向外引进鸡种。目前的主要鸡种有本地毛脚鸡、乌骨鸡。”

长期以来,在当地群众饲养的家禽品种中,乌骨鸡占比高达80%以上,并逐渐形成以南涧县、景东县为中心的无量山乌骨鸡发展区域。

由此可见,无量山乌骨鸡种质资源可上溯至2000多年前,养殖历史十分悠久。2010年,无量山乌骨鸡被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2011年,被评为云南“六大名鸡”。2013年,农业部(现农业农村部)批准对“南涧县无量山乌骨鸡”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意味着“无量山乌骨鸡”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农产品,而是集农耕历史文化传承发展、农产品种质保护和开发利用于一体的综合体。

保护开发齐推进

无量山乌骨鸡获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后,云南省积极组织南涧县、景东县等无量山乌骨鸡主要养殖区域的生产主体,按照国家要求的农产品地理标志质量控制技术规范组织生产,通过产品质量保障和品种特性保持,不断推动无量山乌骨鸡产业发展。

结合近年来云南省特色农产品品牌打造契机,无量山乌骨鸡主要养殖区域争取到国家和省级政策、资金支持,通过推动品种培优培强、构建标准化养殖和保种育种体系、推进农旅产业融合、传承乌骨鸡农耕文化等一系列措施,逐渐建成集种源、养殖、加工、销售于一体的无量山乌骨鸡产业发展体系。

在产品保护方面,云南积极构建标准化保种育种体系,依托云南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和云南家禽行业龙头企业——云南绿盛美地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建成省级乌骨鸡异地保种中心,对乌骨鸡种质进行资源纯度保护和提纯复壮、种质培优。目前,该中心全面建成标准化保种育种和冻精基因保存基础设施,种鸡饲养、孵化等环节全部实现自动化、智能化,且无量山乌骨鸡系内性能提升优化繁育已经做到4系配套杂交,年保种育种能力达到300万(配套系)。

在产品开发利用方面,云南扶持打造了云南一行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龙头企业,通过开放地理标志用标权限和范围,鼓励企业利用无量山乌骨鸡地理标志公用品牌,并构建“科研机构+企业+合作社+养殖大户(家庭农场)+农户”等发展模式,依托保种育种等科研单位积极培优乌骨鸡品种,提升企业的加工能力、养殖技术,并拓宽销售网络,促进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实现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同时,通过订单生产、代养等方式,将广大散养户团结起来,加入产业发展。

目前,全省共建成无量山乌骨鸡原种保种场1个、省级异地保种育种中心1个、种鸡场3个、标准规模育雏场13个、无量山乌骨鸡养殖专业合作社27个,年出栏无量山乌骨鸡700万羽,保种育种能力达到300万(配套系),年产值近5亿元。

本刊记者 肖宇/文图

$[page]$

案例

诺邓火腿:多方发力香飘四海

隆冬时节,云龙县群众正忙着腌制加工诺邓火腿。走进诺邓镇朝胜火腿加工厂,诺邓火腿特有的醇香扑鼻而来。近年来,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的助力和各方合力推动下,诺邓火腿声名鹊起,走出深山。2021年,全县诺邓火腿产量约2200吨,产值达2.2亿元。

加工诺邓火腿

名声大振  重塑品牌形象 

诺邓镇诺邓村是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白族村寨。据史料记载,从唐代开始,村民就以制盐、售盐为生。由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加之采用当地生产的诺邓钾盐手工腌制,出产的火腿色泽红润、浓香馥郁。早在明清时期,诺邓火腿就经“南方丝绸之路”出口至缅甸、印度、越南等国家。

近代以来,随着社会变迁和产业的无序发展,诺邓火腿的知名度与云南其他“名腿”已无法媲美。2003年,诺邓村白族党员杨伍松筹资50万元,在诺邓古村老盐厂旧址建起诺邓火腿食品厂。为打造品牌,食品厂于2004年注册登记“诺邓火腿”商标。

此后几年间,诺邓火腿的品牌并未真正打响。直至2012年,中央电视台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播出诺邓火腿独特的发酵工艺后,诺邓火腿在国内名声大振。节目播出当晚,杨伍松就收到70份订单。

2014年11月,农业部(现农业农村部)批准对“诺邓火腿”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同时,云龙县政府制定《诺邓火腿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管理办法》,组织开展地理标志使用宣传培训,推动诺邓火腿生产者维护品牌形象。2015年8月,诺邓火腿被授予国家级农产品地理标志示范样板创建资格。2016年11月,经专家组实地考察、听取汇报、查看资料,一致同意通过验收。

随着一系列保护措施的实施,诺邓火腿发展渐入佳境,品牌效应日益凸显。“以前,每年只有冬春两季才忙着腌制火腿。现在,一年到头没有一天清闲的时候。”杨伍松说。

科技加持  提升产品质量

“火腿腌制有着严格的季节要求,每年杀年猪前后腌制加工的火腿品质最好。”诺邓镇朝胜火腿加工厂厂长杨胤龙介绍说。

为严把产品质量关,2014年以来,诺邓镇朝胜火腿加工厂多次邀请大理州质量技术监督综合检测中心对公司生产的多批次诺邓火腿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每千克含亚硝酸盐含量远低于20毫克的国家标准。“我可以负责任地说,诺邓火腿不是腌制食品,而是发酵食品。”杨胤龙说。

与此同时,结合柔性引才工程的实施,2018年,云龙县在诺邓火腿食品厂建立云南大学“虞泓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根据专家团队对诺邓火腿的化学成分、表面微生物多样性的测定和研究,以及对火腿宏基因组的分析结果表明,发酵三年的诺邓火腿氨基酸和致香物质含量最高,为诺邓火腿提升品质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专家团队的帮助下,诺邓火腿产业发展迈入“快车道”。2019年,杨伍松被评为诺邓火腿腌制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省级传承人。在弘扬传统技艺的基础上,杨伍松带领县级传承人和企业技术骨干发明防止火腿脂肪氧化的“盐泥火腿”腌制技艺,获得2项发明专利和3项外包装专利,使火腿的品质、口感和竞争力大幅提升。

“专家的科研成果,为传承千年的诺邓火腿腌制技艺注入了科技力量。”杨伍松介绍说, 2021年,诺邓火腿食品厂产品销量达270吨,销售收入2592万元。

产业升级  助农增收显著

然而,声名鹊起的诺邓火腿很快遇到产业发展瓶颈:生产加工标准化、规模化不足,产品种类和销售渠道单一、整猪利用率低等。

“腌制火腿只用猪的两只后腿,其他部分要如何处理才能将整头猪的价值发挥到最大?”云龙县诺邓马金桥商贸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徐琨斌经常思考这些问题。

借助沪滇协作平台,2020年8月,拼多多捐赠240万元,在诺邓马金桥商贸有限责任公司建立“扶贫车间”,支持企业扩大生产规模、优化生产供应链,并开发衍生产品,助力诺邓火腿产业升级。

“2021年,公司以腌制诺邓火腿、加工腊肉和肉肠为主,以生产午餐肉、红烧肉等为辅,以开发旅游食品、开展非遗传承人火腿腌制体验课教学等为补充,使产业链不断延伸。”徐琨斌介绍说。

“我们与天猫、易果生鲜等电商平台合作,产品订单纷至沓来。”杨胤龙说,目前公司共开发出火腿产品5个系列15个单品,并带动600余户群众养殖诺邓黑猪、腌制诺邓火腿,年户均增收3200元以上。

据了解,目前全县已授权使用诺邓火腿农产品地理标志5家、诺邓黑猪1家。2018年,诺邓火腿以品牌价值48.9亿元入围2018中国品牌价值评价——区域品牌(地理标志产品) 百强榜第68位。

通讯员  段学兵/文图

$[page]$

专家视点

用好“地标”  做特“绿色食品牌”

近年来,在全省各级相关部门的努力下,云南着力推进“农产品地理标志”建设工作,为全省特色农产品公用品牌打造作出了积极贡献。目前该项工作进展如何?还有哪些难题亟待破解,如何利用农产品地理标志助力做特“绿色食品牌”?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云南农产品地理标志核查员、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三级研究员陈继昆。

陈继昆(左)了解昆明市地理标志农产品初加工工厂建设情况

记者:做强农产品地理标志,云南有哪些优势?现实意义何在?

陈继昆:农产品地理标志所标示的农产品来源于特定地域,产品品质和相关特征取决于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人文因素,拥有20年以上产业发展历史和30年以上农耕文化(记载)内涵,并以地域名称冠名。

云南蔬菜、水果、花卉、牛羊、家禽、野生菌等许多种质资源,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有明显优势,这为农产品地理标志建设打下了物质基础。农产品地理标志是良好的农业公用品牌,有国家“地理标志工程”项目和对云南年均2000万余元的专项资金扶持。同时,云南农业品牌竞争力弱,农产品地理标志建设潜力巨大。此外,消费者对品质和品牌的现实需求,使地理标志农产品深受追捧。以上因素,使农产品地理标志成为云南特色农业做强品牌、助力做特“绿色食品牌”的有效手段。

记者:云南农产品地理标志建设现状如何?还面临哪些问题?

陈继昆:目前,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登记主体为行业协会、各级农业农村部门下属经作站、农技推广站等事业法人。政府、行业主管部门、企业和个人均不能成为登记主体。这导致政府对农产品地理标志建设工作重视程度不够,龙头企业对此认知不足,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率偏低。

同时,农产品要得到国家地理标志认证,需具备20年以上产业化发展历史和30年以上有关产品的农耕文化传承、记载。云南农业发展对农耕文化保护传承不足,使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申报和登记认定缺乏必要的条件和文化内涵。

此外,一些成功登记认证的农产品,持有证书的登记主体在推广使用中,往往缺乏规范管理,有些主体甚至在机构改革、地方社会事务调整等过程中被撤销,证书成为摆设。农产品地理标志重登记轻利用、重产量轻文化、重短期利益轻种质保护,使用率低、监管缺失、发展失范等情况十分突出。

记者:针对上述问题,该采取何种措施进行破解?

陈继昆:首先,省级层面应加强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管理工作,成立相关机构和建立相应工作机制,走出简单的“权限范围内申报核查”舒适圈,主动作为,在本土特色农产品种质保护和农耕文化保护传承等方面下功夫。

其次,由县级或县级以上政府牵头,梳理和建强地理标志农产品登记主体,完善区域公用品牌管理制度建设,并结合本地区地理标志农产品产业发展、品牌建设、标志使用管理等实际情况,制定一套辖区内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管理办法。

再次,鼓励登记主体加强与企业合作,强化农产品地理标志的使用。

记者:下一步,云南该如何开发利用好农产品地理标志,助力做特“绿色食品牌”?

陈继昆:一是打好品牌培育牌。要树立精品意识,挖掘产品亮点,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支持地方以优势企业和行业协会为依托,打造区域特色公用品牌。引入现代要素改造提升传统名优品牌及优势特色产业,健全特色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强化农产品地理标志和商标保护,打响一批既有历史文化底蕴又有市场开拓前景的“土字号”“乡字号”特色农产品品牌。鼓励支持有实力的农产品生产者和加工企业共同做大做强地理标志农产品,发挥品牌的示范引领作用。

二是打好三产融合牌。利用地理标志农产品独特的区域优势和文化底蕴,在稳步提升一产、二产的基础上,结合地区特点及市场需求,大力推动发展乡村人文旅游和休闲农业。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文旅融合,促进产区变景区、产品变商品、农房变客房,积极发挥产业聚焦效应,打造农产品地理标志融合精品。

三是打好保护发展牌。切实加大地理标志农产品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强品种资源保护、保种选育、提纯复壮,保持和提升地理标志农产品品质特性,加强监管和维权保真,维护市场秩序。此外,加大经费投入,建立定标、用标制度,确保农产品地理标志的有效使用,发挥出品牌价值。

(本刊记者 刘宇/文 受访者供图)


责任编辑:李敏

相关热词搜索:特别关注地标农产品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