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先锋观察  >  正文

如何为“小巨人”企业强筋壮骨

2022-04-25 15:41:12  来源:《云岭先锋》2022年第4期

作为中小企业中的佼佼者,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专注于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质量效益优的行业排头兵。近年来,云南积极落实国家推进中小企业发展相关政策,以项目引领、政策扶持和机制完善,打造出一批“小巨人”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强筋壮骨。

政策倾斜强筋骨

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小巨人”企业是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特征的中小企业。

优必选科技(昆明)有限公司生产的智能机器人。郝亚鑫 摄

为壮大中小企业,增强产业活力,云南高度重视培育发展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通过摸清家底、探索路径,不断出台相关措施,给予大力支持。据云南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早在2015年,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就印发了《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培育壮大农业小巨人的意见》,助力农业“小巨人”企业发展。2019年7月,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建立“云南省民营小巨人企业动态培育库”,出台《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动态培育100户云南省民营小巨人企业的通知》,提出将100户在各行业小企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市场份额靠前、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质量效益优的企业,入库培育成“小巨人”企业。

针对民营中小企业拓展市场、拓展业务、人才引进和金融支持方面存在的困难,云南建立起动态培育库,采取更便捷的直通车服务和财政扶持倾斜,实施各项企业素质提升工程,加大人才培养和吸引力度,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同时采取招商引资和广告补贴等有力措施,帮助企业开拓市场,着力培育行业“小巨人”。

2020年以来,云南再出新招,将省级民营企业“小巨人”工程和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培育项目有机融合。通过建立省级领导亲自挂钩企业制度,完善政企沟通机制,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问题。先后安排专项资金3亿多元,出台优惠扶持政策和工程182项,通过持续的财政资金扶持,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帮助企业开拓市场,引导更多中小企业向“小巨人”方向发展。

据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厅统计数据显示,目前,省级100户民营“小巨人”企业实现良好动态培育,另有56户入选第二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全省“小巨人”企业总数达到300余户;企业户均主营业务收入达5.18亿元,户均上缴税金2466.15万元;共取得科技创新专利1445项、拥有软件著作权96项,产生了良好的示范带动效应。

“成为‘小巨人’企业能够享受更多的便捷服务以及高质量发展扶持政策。”2019年成为“小巨人”企业的香格里拉市康美乳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公司成为“小巨人”企业后,从财政扶持倾斜到企业融资等方面都得到了直通车服务,实力显著增强,2021年还实施了数字化改造,生产能力进一步提升。

融资难题成困扰

文山市某“小巨人”企业负责人马先生告诉记者,他的企业是农林类企业,成为云南民营“小巨人”企业两年来,企业在素质提升、人才培养、平台扩张等方面享受到了不少政策扶持红利,但仍有一个最大的“不如意”——贷款难。

据马先生介绍,农林类企业建设周期长、回报收益慢,所以银行对贷款给农林企业不太积极,这一点并未因企业的“小巨人”光环而改变,企业发展一直受到资金不足的困扰。

农业“小巨人”云南海王水产公司技术中心研发鱼粉产品。刘宇 摄

除了农林类企业,其他类型的“小巨人”企业也同样面临融资难题。云南龙华铜雕有限公司是一家制作金属工艺品、金属门窗等制品的中小型轻工业企业,2019年成功申报为云南“小巨人”企业。该公司相关负责人杨先生表示,云南工业领域发展基础薄弱,中小企业的发展更是需要强大的金融和政策扶持。虽然目前营商环境不断改善,政府的服务效能也不断提升,但在融资方面,受金融机构贷款偏好和企业自身实力的限制,融资渠道窄、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的问题依然突出。

据云南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统计,目前,在全省省级和国家级“小巨人”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工业企业占比较大,农林类企业占比较小。虽然“小巨人”企业设有各级领导干部挂钩联系制度,在土地、电力、资金、人才等方面享受政策倾斜,特别是在财政金融扶持方面,还享受了云南省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的红利。但在实际发展中,中小企业特别是农林类企业,融资难题还未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融资环境和渠道发展依然不平衡。

除此之外,“小巨人”企业的产业集群效益不明显问题也不容小觑。目前,因各企业地域分布零散,行业竞争白热化,缺乏顶层设计、高位推动和总体合力,导致产业集群发展效益低,无法有效拉动区域经济发展。

建强机制促发展

“企业融资难题,是包括‘小巨人’企业在内的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难之一,对此我们也进行了很多探索和尝试。”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相关人士说,2018年3月,云南省在2017年设立的省级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的基础上,发布《云南省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由云南省财政厅拿出30亿元专项资金,以每年追加10亿元的标准,作为银行向企业贷款发生风险时的财政补救保障措施。“小巨人”企业是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的重点支持对象,一旦贷款出现坏账,将由风险补偿资金对贷款本金给予实际损失70%的补偿,此项措施效果十分明显。

但在“小巨人”企业特别是农林类企业实际贷款中,由于贷款回收周期长、发展风险大等因素,银行对这类企业贷款不积极。

据云南省农业农村厅相关人员介绍,下一步,云南将从省级层面积极探索适合农林类企业的信用担保创新机制,完善企业征信体系建设。同时,通过上层金融和政策调控,积极鼓励银行针对农林类企业开发专属贷款产品,探索一套“财政引导资金+银行专门信贷产品”的横向合作联动机制,建立起农林类中小企业发展资金支持保障体系。同时分类施策,将更多的利好政策倾斜到农林类企业,更好地为包括“小巨人”企业在内的中小企业服务。

针对产业集群效应不明显问题,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系统也将积极从省级层面、从布局设计入手,围绕企业主营业务和区域支柱产业,通过更科学的产业和区域布局规划,以园区为载体打造产业集群。同时,紧紧围绕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标准,进一步加大力度优化服务,着力推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工作,挖掘储备一大批省级“小巨人”企业。一方面,更好地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另一方面,争取让更多企业成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力争在西部地区保持中上游水平,有效提升优质企业质量和数量,为全省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进一步夯实基础。

(本刊记者 刘宇 )


责任编辑:李敏

相关热词搜索:如何巨人企业强筋壮骨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