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刊重磅  >  正文

不负新时代重托 ——云南出席党的二十大代表风采录(下)

2022-09-19 16:31:36  来源:2022年第9期《云岭先锋》杂志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

省委书记王宁在中国共产党云南省代表会议上讲话指出,当选的47名我省出席党的二十大代表,代表的是全省党员和各级党代表,代表的是全省广大党员干部,希望大家牢记组织和人民的信任,牢记代表的光荣使命,在各条战线发挥好示范带头作用。希望全省各级党代表和广大党员干部团结奋斗、共同努力,创造无愧于党和人民、无愧于时代的新业绩。

初心如磐担使命,奋楫扬帆启征程。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即将召开之际,本刊继续推出“云南省出席党的二十大代表风采录”专题报道,集中展示部分生产和工作一线的党代表先进事迹,推动全省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的良好氛围.。

王 荣:践行“红旗渠”精神

王荣为村“两委”干部讲党课(大关县委组织部供图)

在昭通市大关县,有一条盘旋于悬崖峭壁之上的引水渠。70年前,为修筑这条灌溉引水渠,59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现在,该渠润泽着大关县3个镇2万余名群众,成为大关人民心中的“红旗渠”。

如今,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滋养着当地群众,也激励着大关县玉碗镇石灰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王荣在为民办实事、解难事,带领村民增收致富道路上勇往直前。

“当选党的二十大代表,我感到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作为一名村干部,我将一如既往地做好本职工作,带头学习好、宣传好党的二十大精神。”王荣说。

从下岗工人到村干部

2006年,在县里某国营煤矿工作的王荣下岗了。37岁的她并没有灰心丧气,而是选择自主创业。王荣利用自家的房屋经营了一间杂货铺,成为全村第一家拥有营业执照的小商铺。经过几年的发展,王荣的杂货铺生意逐渐红火,她也成为当地有名的致富带头人。

2010年,王荣当选为玉碗镇最偏远的村委会火地村党总支副书记。在路途较远、交通不便的火地村,王荣从不言苦,一门心思投入工作,很多时候一个星期回不了一次家。

2013年,王荣被调整到石灰村担任党总支副书记。2016年,王荣当选为石灰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她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修路建房、拉电引水、发展产业,开启了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新征程。

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

“王书记,来我家吃饭。”只要王荣一下村组,村民总是热情地跟她打招呼、拉家常,融洽得像一家人。“群众心里有杆秤,谁为他们谋福祉,他们永远念叨谁。”王荣说。

2017年夏季,连日暴雨导致山体滑坡,金竹村民小组张金奎家房屋被掩埋。山路泥泞、湿滑难行,王荣心急火燎地往金竹村民小组赶去。半路上,很多乡间小路被洪水淹没、冲毁,王荣也被一条河沟挡住了去路,她打算借助沟边的大石头跳到对岸。

当她刚刚爬上石头,脚下一滑便跌入河中,瞬间被湍急的河水冲出十几米远。不会游泳的王荣,在河里不断挣扎,幸好被村民及时救起。惊魂未定的王荣稍作调整,全然不顾全身湿透,继续赶往金竹村民小组。

到达张金奎家后,王荣便开始组织核查灾情、疏散人员,等一切安排稳妥,才在村民的帮助下随便找套衣裤换上。

带领群众增收致富

如今的石灰村,一条条干净整洁的硬化路通往各家各户,山坡变成了一个个“花果山”“聚宝盆”。

“从以前吃不饱、穿不暖,到现在吃不完、穿不尽,感谢党的好政策,也多亏了王书记领着大家修公路、发展产业。”村子的喜人变化让村民高永华十分感慨。

2019年底,得知大关县猪猪侠养殖有限责任公司投资的3万头生猪代养场项目计划落地石灰村,王荣非常高兴。发展产业才是实现脱贫的最好途径,但棘手的问题随之而来。“这个项目,涉及100余亩土地的流转问题。”王荣说,“这对于‘寸土寸金’的石灰村来说,难度可想而知。”

于是,王荣多次组织涉及征地的村民小组村民代表、村民小组长研究、商量、对比,经过反复做群众的思想工作,项目终于得以落地石灰村。

如今,该养殖场成为大关县的一个养殖示范点,在带动村民发展养殖产业的同时,也为石灰村的村级集体经济带来增收。

为带动群众发展产业,王荣劝说跑运输的丈夫回乡发展产业。通过几年的发展,全村产业逐渐成气候,各类养殖户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

本刊记者 杨旭东 本刊通讯员 钱 旺 周致彤   向德强  

$[page]$

朱兆云:让民族药走向世界

朱兆云在查阅资料

七叶莲是云南常见的一种药用植物,具有祛风止痛、活血消肿的功效,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跌打损伤。“它很不起眼却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无论环境多么恶劣、土地多么贫瘠,都能够蓬勃生长,这很像中药人的科研精神。”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白药集团中药研发总监朱兆云说,这是她最喜欢的一种植物。

38年来,朱兆云如一株朴实无华的七叶莲扎根云南,带领团队不懈探索,为推动中药、民族药走出云南、走向世界作出卓越贡献。“我当选党的十九大代表、二十大代表,是党和政府对科技工作者的关心和重视,也是云南省委、省政府及广大党员同志对我的鼓励和信任,我感到责任更重了,将继续为中药、民族药的发扬光大作出应有的贡献。”朱兆云说。

临危受命

接过“烫手山芋”

在朱兆云的办公室里,陈列着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等各类荣誉证书、奖牌。荣誉的背后,是朱兆云走过的不平凡科研路。

1999年,云南省药物研究所正值科研院所转制,既缺人才又没经费。那时,45岁的朱兆云是云南省医药工业公司技术副总经理,主持工作并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

有一天,领导找朱兆云谈话,希望她到云南省药物研究所(简称“药物所”)当所长。朱兆云回忆说,明知道那是个“烫手山芋”,她还是怀着对医药的热爱接受任命。

即便之前已做好心理准备,但到药物所后,眼前的景象还是令朱兆云倒吸一口凉气——办公楼破旧不堪,实验室里蜘蛛网随处可见,实验设备盖着厚厚的灰尘,职工更是人心涣散,几乎都不来上班。

敢于担当

让药物所起死回生

药物所要运转起来,首先要解决实验设备问题。可是,药物所因为转制,既失去了财政供养,又没有新的资金来源。单位账面上的几十万元,连发职工工资都不够,更别说增加实验设备了。

为此,朱兆云马不停蹄地跑财政、科技、工信等部门,争取到160万元资金。实验室这才重新运转起来,职工们的希望终于被点燃。

为尽快带领药物所扭转局面,朱兆云将自家祖传用药经验贡献出来,带领药物所科研人员不懈努力,主持研发出“金品”系列。

2013年,云南省药物研究所并入云南白药集团,朱兆云和团队研发的多个国家新药是该集团的战略产品。

如今,云南省药物研究所已建成包括天然药物资源研究室在内的10个研究室,形成了系统、特色鲜明的新药研发链,药物所也被认定为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砥砺奋进

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

这些年,药物所依托云南得天独厚的天然药物资源优势,在朱兆云和团队的努力下,接连研制出痛舒胶囊、肿痛气雾剂等民族药,为万千患者缓解病痛。

多年来,朱兆云带领团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为了采集珍贵的药物标本,朱兆云和团队成员经常走进深山老林采集标本和拍摄原生态彩色照片,准确鉴定出4392种天然药物,发现新分布药用植物93种,新药用植物资源451种。

朱兆云率领团队完成了“低纬高原地区天然药物资源野外调查与研究开发”项目,获得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同时,由朱兆云主编的《云南天然药物图鉴》《云南民族药志》等6部22卷1191万字的专著,为民族医药研究提供了科学、翔实的研究资料,并得到广泛应用。

数十年间,朱兆云作为第一发明人,研制了痛舒胶囊等5个国家新药并成功上市。2018年6月,痛舒胶囊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复,获准开展Ⅱ期临床研究。

如今,作为云南白药集团中药研发总监,朱兆云要完成的使命是把云药推向世界。

本刊记者 杨旭东 

受访者供图

$[page]$

李 晶:“站稳讲台”为国育才

李晶(郝亚鑫/图

李晶是曲靖市第一中学党委书记、校长,先后获得过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云南省“教育功勋奖”等多项荣誉。

当选党的二十大代表的李晶表示,这是党和政府、人民对她的信任,她将一如既往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成为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模范,当好中华文明和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传承父辈的教育情怀

李晶出生于书香世家,家里几代人都是教育工作者。

1955年,李晶的父亲响应组织号召,从重庆来到曲靖市富源县支持教育工作,先后筹建了两所中学,担任过3所中学的校长。在那个物资短缺的年代,建一所学校十分不易,建校的一砖一瓦,都是李晶的父亲领着老师和学生走几十里路,从砖窑厂背回来的。年幼的李晶也被父亲带去工地上帮忙捡钉子、木条。

学校建起来后,没有教学实验设备,李晶的父亲想出了应用“情境教学”的办法。当时,当地贫困山区的群众对教育认识不足,不少学龄儿童辍学务农务工,李晶的父亲带着老师们翻山越岭、走村串寨动员孩子们上学,力争让教育润泽每一名山区孩子。

父亲勤俭、严谨的办学方式,以及对学生的关怀,给李晶留下了深刻印象,教育的“种子”在李晶心中生根发芽。

站稳讲台是老师的本分

1987年,李晶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曲靖市第一中学,成为一名数学教师,并逐步成长为班主任、数学教研组长、副校长、校长。在几十年的教育生涯中,李晶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并结合教学实际,创新提出“润泽教育”“大思政课堂”“大单元学习”“项目化学习”等一系列教育方法,带领曲靖市第一中学屡创佳绩。

曲靖市第一中学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新教师必须在半年内站稳讲台,管理岗位人员也要担任教学工作。“站稳讲台是老师的本分。”李晶说。

工作35年来,李晶一直站在讲台上。直到现在,身为校长的李晶仍担任高二年级19班的数学老师。在处理学校行政事务的同时,教学工作也没有落下。她所教班级的数学高考成绩每届均位列全市前茅,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学生。

在李晶的带动下,曲靖市第一中学全体教师都形成了“站稳讲台”的意识,锻炼出一支高水准的教师队伍。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曲靖市第一中学获得“全国文明校园”“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连续多年获评云南省高中教育教学质量一等奖。

让优质教育惠及四方

课堂上的李晶是严师,课堂下的李晶是曲靖市第一中学大家庭的“慈母”。

贫困学生是李晶特别关注的群体。每一届新生入学,李晶都会了解每名学生的家庭状况,对贫困学生倾注更多的关爱。个人的力量有限,李晶还发动党员教师秘密资助贫困学生,给予他们“无声”的关爱。为了尽可能关心照顾到每一名学生,李晶创设了“导师制”,每名教师都是导师,每名导师联系帮扶15至18名学生,从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精心呵护。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李晶对教育的爱不仅惠泽曲靖市第一中学的学生,还惠及了云南其他地区的学生。

为让更多的云南学生享受到曲靖市第一中学的教育资源,2017年,李晶领导创办“曲靖一中教育集团”,将曲靖市第一中学的办学模式移植到21所成员学校中,与成员学校共享办学经验、优质师资。

同时,李晶依托“李晶名校长工作室”和云南省万人计划“李晶数学名师工作室”,指导全省10个州(市)学校开展教研活动。李晶每年都会多次带领名师团队到怒江、迪庆等州(市)学校扶贫送培、送教,让曲靖教育的成功经验辐射带动云南教育发展。

本刊记者 曾永会 本刊通讯员 龚雁璘

$[page]$

线小晃:耕耘在“希望的田野”

线小晃在培育稻苗

秋天,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遮放镇户闷村稻田变成一片金黄。这里种植的“毫秕”等品种的贡米声名远播,畅销全国各地。其中,由芒市遮放小毕朗米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线小晃一手打造的“小毕朗”(傣语“小媳妇”“小嫂子”之意),就是当地助农致富的贡米品牌之一。

当选党的二十大代表的线小晃说,将始终代表农民、为农民发声,团结带领基层党员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小毕朗”踏上创业路

1992年,线小晃嫁到遮放镇户闷村,成为一名“小毕朗”。那些年,虽然村里家家户户都种植水稻,可日子过得很清贫。

线小晃是一个爱琢磨事的人。渐渐地,她发现村里很多农户都种植油菜,可没人从事油菜籽收购和加工。1999年,线小晃夫妇决定尝试加工油菜籽。

那时,当地很多村民还被“宁穷勿借”的思想禁锢。可线小晃说服丈夫到信用社贷款5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在街面上租了一间铺面,购买了一台榨油机,开始加工油菜籽。当年,线小晃一家的年收入达五六万元,还清贷款后还略有结余。

云南有民谣说“下关风,龙陵雨,芒市谷子,遮放米”,遮放米因为品质优良,明朝天启年间曾被明熹宗封为“贡米”。

1995年,积累了一定创业经验的线小晃开始琢磨做米文章。她开着手扶拖拉机走村串寨收米,然后又送到乡镇集市去卖。

2002年,线小晃从银行贷款20万余元,正准备购置碾米机、粉碎机等设备大干一场之际,丈夫却病倒了,好不容易贷到的款只能给丈夫治病。所幸,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帮助下,线小晃的大米加工厂得以创办起来。

续写“贡米”传奇

遮放镇虽有“贡米之乡”的美誉,可由于受谷种质量和种植技术不高的影响,前些年,村里的稻米收成不好、价格也上不去,外出务工的村民越来越多,村庄也越发萧条。

为此,线小晃专门成立合作社,挨家挨户动员妇女参与种植,决心带领村民续写遮放“贡米”传奇。

为激发村民的积极性,合作社不仅承诺为种植贡米的农户免费发放谷种、传授种植技术,还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从农户手中收购谷子,对困难家庭给予资金补助。

2008年,线小晃用80万元积蓄新建了一家大米加工厂,并成立了芒市遮放小毕朗米业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的形式,构建贡米从种植生产到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

随着合作社和公司的不断发展壮大,线小晃意识到创建品牌的重要性,于是给自己的产品注册了“小毕朗”商标。

带领群众增收致富

如今,线小晃的公司每年产值达7000万余元。公司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也带动了村民增收。

“在公司带动下,我家的25亩稻田每年至少有7万元收入。”村民刀岩庄高兴地告诉记者,以前没有合作社带领,稻米价格极不稳定,还经常被中间商压价,久而久之,大家都不愿种植水稻。现在好了,公司每年都以不低于3.8元/公斤的保护价收购谷子。

在遮放镇,与刀岩庄家一样,跟着公司种植水稻增收的村民不在少数。

线小晃致富后,心里依然牵挂着日子过得较为艰难的村民。2003年,线小晃将榨油机低价转让给本村困难户咩哏宝,并传授其榨油技术。经过一年的经营,咩哏宝家毛收入达3万余元。

从2010年起,线小晃还对考上大学本科的贫困大学生给予1000元至2000元不等的资助。当她得知遮放拱岭小学学生家庭比较困难时,承诺今后将为该校困难学生解决其力所能及的难题。

本刊记者 杨旭东  本刊通讯员 姚 倩  叶 欣  受访者供图

$[page]$

赵家清:带领司莫拉群众脱贫致富

赵家清(右)到村民家走访(郝亚鑫/图)

对于保山市腾冲市清水镇党委委员、副镇长,三家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赵家清来说,2020年1月19日是他最难忘的日子。那天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考察,赵家清第一次近距离见到习近平总书记,并向总书记报告了这些年村子发生的巨大变化。

如今,当选党的二十大代表的赵家清期待再次近距离见到总书记。他希望能有机会向总书记汇报司莫拉这两年的变化,并带去佤族群众对总书记的祝福。

大变化

司莫拉,是一个有着500多年历史的佤族村寨,佤语意为“幸福的地方”。但12年前,参过军、当过辅警的赵家清刚被选为三家村的村干部时,司莫拉却是另一番景象。“夏恐屋漏雨,冬怕寒风吹,看寨不是寨,茅草垒成堆。”这句在当地广为流传的顺口溜,就是司莫拉曾经的真实写照。

面对思想落后、发展滞后,村民仅靠零散种植、养殖过日子的村寨,应如何开展工作?赵家清决定,首先从改变村“两委”班子工作面貌着手。他带领村组干部队伍,制定了24小时轮班制,让群众每时每刻都能找到组织。同时,他以身作则,白天进村入户、处理村内事务、到乡镇协调工作,晚上回到办公室撰写、整理各种材料和报表。赵家清家距离村委会仅有1.3公里,但他很少有空回家吃饭,村委会成了他的半个家。在以赵家清为代表的党员干部共同努力下,2014年贫困发生率还高达23.4%的三家村,2017年实现了整村脱贫出列。

新机遇

党的光辉照边疆。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三家村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2020年,司莫拉先后建起幸福餐厅、农特产品一条街、大米粑粑厂等一系列文旅产业配套设施,方便游客沿着总书记的足迹到司莫拉打卡。”赵家清说,为整合各类资源,进一步发展壮大乡村旅游,村里成立了司莫拉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采用“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让每户村民都能参与到旅游业发展中。

这些改变,让曾困扰村子多年的“空心化”问题得以解决。“2018年,司莫拉还有14名青壮年劳动力在省外务工,随着村里就业岗位增多,现在所有人都回到家乡创业就业。”赵家清说。另一个可喜的变化,是村“两委”班子整体素质提升。2021年三家村党总支换届选举时,有3位“90后”大学生当选党总支委员,为三家村发展注入了活力。

2021年,司莫拉佤族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860元,并被评选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在司莫拉的辐射带动下,三家村其他村寨也开始打造各具特色的旅游业态:沿着司莫拉寨门延伸的灯笼廊道,10分钟可直抵拥有幸福烤吧等多家餐饮企业的冯家营村,未来这里将承担与旅游配套的餐饮服务;沿着已建成25座水车集群的旅游小道,15分钟可抵达小陈家寨村,未来这里将主要负责承接司莫拉的住宿服务。随着餐饮服务业的发展,也让三家村2014年成立的草上飞土鸡专业合作社再也不用为土鸡销路发愁。

再出发

午后的阳光洒在司莫拉的寨门上,佤寨掩映在绿荫中,村口的石碑上“让幸福的佤族村更加幸福”几个大字,十分醒目。

2021年4月,在清水镇乡镇党委换届中,赵家清作为“五类”优秀人员的代表,进入清水镇领导班子,任镇党委委员、副镇长,分管工业信息、招商引资、安全生产等工作。“身上的担子重了,这也要求我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做出新成绩。”赵家清说,清水镇、三家村、司莫拉三方面的工作量各占了自己工作总量的三分之一左右,身份和角色的不同,对自己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方法提出了不同要求,他一定会按组织要求,平衡好各项工作,唱好民族团结进步、乡村振兴的最美和声。

谈及即将召开的党的二十大,赵家清十分激动:“司莫拉没有辜负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每户村民都根据自身实际吃上了旅游饭,整个佤寨正走向共同富裕。”赵家清说,未来司莫拉一定会更加幸福。

本刊记者 王学勇   

$[page]$

 顿珠培楚:坚守“云端”的人民卫士

摩托车是顿珠培楚的主要代步工具

“羊拉”在藏语中的意思是“牦牛角尖”,山高谷深、地广人稀是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羊拉乡显著的特点。42岁的德钦县公安局羊拉派出所所长顿珠培楚,已在这里扎根12年。白驹过隙,他和同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脚步匆匆,始终行走在维护平安、守护百姓的风雨路上。

“我将把基层公安民警和辖区群众的心声和期盼带到北京,以永不懈怠的精神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争取新作为,用心用情书写对公安事业的热爱。”当选党的二十大代表,顿珠培楚心情无比激动。

扎根高原十二载

德钦县公安局羊拉派出所始建于20世纪60年代末。建所50余年来,一代代民警在艰苦险恶的环境中,从事着打击违法犯罪、服务群众等工作,被群众誉为“云端上的守护神”。如今,历史的接力棒传到了新一代民警手中。

“我阿爸是一名警察,他和同事们除暴安良的故事,在我幼小的心里播下了种子。”大学毕业后,顿珠培楚如愿到德钦县公安局佛山乡派出所工作。2010年3月,他调任羊拉派出所担任所长。接到调令后,他既兴奋又担忧,兴奋的是接手这个为民服务的光荣任务,担忧的是害怕自己辜负上级的信任和群众的期盼。

到任时,顿珠培楚的儿子刚出生一个月。繁忙的工作让他平均每年仅能回家三四次。有一次,孩子在作业里写道:“我多希望爸爸能天天陪着我,但是妈妈说,爸爸不仅要保护我们的家,也要保护许多人的家。等我长大,我也要和爸爸一起保护大家……”看完后,顿珠培楚哭了。为守护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他保住了大家却辜负了小家。

群众的贴心守护人

面对人均管辖面积达181平方公里、边界线长147.5公里等艰苦条件,顿珠培楚没有畏难。“组织上把我安排在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里,既是党和人民对我的考验,也是组织对我的信任。”自上任以来,顿珠培楚以所为家,带领民警坚守岗位,履职尽责。

一次,顿珠培楚和一位民警前往距离派出所72公里外的村子开展缉枪治爆宣传。不料,车子行驶4个小时后被大雪困住,抛锚了。两人只好裹着毛毯在车里过了一夜,第二天车子仍然没法启动,两人只好背上20多斤的宣传材料徒步前往目的地。步行了4个多小时,终于坐在村民家中的顿珠培楚连衣服都被冻得硬邦邦。

深夜打着手电筒漫山遍野帮群众找牛;在80米深的悬崖峭壁上救援交通事故中被困的驾乘人员……正是这些点滴小事,让民警与群众的心越来越近,羊拉派出所民警成为群众贴心可靠的守护者。

让党旗飘扬在巍巍雪山

“雪域高原缺氧气,但不缺精神;缺温度,但不缺温情;缺物资,但不缺信仰。”顿珠培楚总结着一代代羊拉派出所民警矢志不渝做党和人民忠诚卫士的信仰。

在羊拉乡,无论在灰红色的山石岔路间,还是白雪皑皑的雪山峰顶,都有羊拉派出所临时党支部的党旗迎风飘扬。无论在简易帐篷里搭建的罗仁检查站党员示范岗,还是在海拔5024米的虫草山执勤点临时党支部,大家围坐在篝火旁,伴着呼啸的风声听顿珠培楚讲党课,畅谈心得体会。

“羊拉派出所一直坚持以党建促队建、以队建促工作的思路,始终将党建工作放在第一位抓紧抓实抓好。只要有3名或3名以上党员民警执勤的地方,临时党支部的组织生活就能开展起来。”顿珠培楚告诉记者,他将一如既往,与民警们用青春热血和辛勤汗水守护群众的安全,始终以不怕吃苦、不畏艰难的精神坚守“云端”。

本刊记者 欧阳小抒 

受访者供图

$[page]$

郭玉琴:强边固防守初心

郭玉琴(右)到村民家中走访

保山市龙陵县木城彝族傈僳族乡是该县唯一的少数民族边境乡,与缅甸果敢隔怒江相望。老满坡村曾是深度贫困村,在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郭玉琴的带领下,改变了贫困的面貌。在基层一线工作了26年的郭玉琴,参与和见证了老满坡村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选党的二十大代表的郭玉琴说:“一定努力带领村民把生活过好,不辜负组织对自己、对老满坡村的信任。”

用真心赢得群众信任

老满坡村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边境村,居住着彝族、傈僳族、汉族等7个民族。各民族语言、风俗、习惯各有不同,郭玉琴从进入村委会伊始,就把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作为工作的重点。

新安寨过去是老满坡村的一个村民小组。2000年,郭玉琴当选为老满坡村委会副主任,开始带领群众种植烤烟,看着不少村民靠烤烟种植脱贫致富,她决心要和新安寨村民一起分享发展红利。

“新安寨是一个傈僳族聚居的村寨,由于群众居住偏远、分散,交通不便,与外界接触少。”郭玉琴回忆说,当时寨子里的傈僳族群众很怕见到陌生人,村里对接工作、与外界沟通都是由村民小组长完成。为彻底改变这一状况,郭玉琴在村民小组长的引导下,挨家挨户地拜访群众,按照傈僳族的习俗与他们交往,一起吃饭、拉家常……在与傈僳族群众的交流中,郭玉琴倾听他们的诉求、帮助他们解决困难,逐渐获得群众的认可和接纳。

为帮助群众脱贫致富,2016年,包括新安寨在内的4个村民小组要进行整体易地扶贫搬迁。一开始大家的搬迁意愿并不强烈,郭玉琴只能带着村“两委”班子成员不分昼夜入户做村民思想工作。“郭书记,你带领我们发展这么多年,我们相信你。”群众的认可和支持,让郭玉琴无数次红了眼眶。

在脱贫攻坚过程中,有群众因对政策不了解,经常到村委会找郭玉琴咨询,她总是耐心解释。

在郭玉琴及村“两委”的带领下,老满坡村各民族团结在一起,共享发展红利。2018年,老满坡村顺利脱贫出列。2019年,郭玉琴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

坚守边境“疫”线

老满坡村辖区内边境线长2.71公里,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郭玉琴走村串寨,发传单、贴标语、走访排查。“我是党总支书记,我先上。”在老满坡村负责的等养卡点,郭玉琴把11名党员召集起来,成立强边固防卡点临时党支部,组织党员、村组干部和志愿者轮流值班,严防疫情输入。

边境线防控卡点位于怒江江边,夏天最高温达40摄氏度以上。湿热的气候让这里的毒虫异常活跃,值守村民的手上、腿上到处是被蚊虫叮咬留下的肿块。就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郭玉琴带着大家日夜坚守在各自岗位上,履行着边疆人民守边的使命。

作为20世纪90年代当地为数不多的中专生,郭玉琴有很多机会走出木城乡,但她对脚下的这片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为老满坡村的发展殚精竭虑。

谈及20多年的基层工作,郭玉琴觉得最亏欠的还是家人:“我们家的家务基本都是老公在做,对于我来说,能够烧一顿饭菜给家人都很困难。”小时候,郭玉琴的女儿不理解,在自己放学回家的夜路上,为什么总是缺少妈妈的陪伴。现在大学毕业的她,早已释怀。她懂得,妈妈几乎把陪自己的时间都奉献给了老满坡村的发展与安宁上。

本刊记者 王学勇  

$[page]$

 谢成芬:“苦干也是抗癌药”

她身患癌症,却带领村民向“地球癌症”石漠化宣战,进行农村电网改造、种植核桃、修通公路,成为“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西畴精神”践行者。她是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西畴县蚌谷乡海子坝村原村民小组长谢成芬,从拔掉穷根到乡村振兴,她始终带着村民一起探索与奋斗,用苦干实干践行“西畴精神”。

炸响村里修路“第一炮”

海子坝村是西畴县典型的石漠化山区,当地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山大石头多,出门就爬坡。只见石头不见土,玉米种在石窝窝。春种一大坡,秋收一小箩。”该村曾经不通路也不通电,每家每户的田地少得可怜,谢成芬18岁那年嫁到了村里。

村民看谢成芬能吃苦,会过日子,就推选她当村民小组长,但也有很多人不相信她能带领大家过上好日子。谢成芬暗自发誓,要用行动证明给大家看。

当上村干部后,谢成芬带领乡亲进行农村电网改造、修建小水窖、种植核桃,可不通公路制约了经济发展,村民依然贫困。2008年,谢成芬获悉县里制定了修路的补助政策,就决心带领村民修路。

说干就干。2008年10月,谢成芬带领17户村民开山修路。炸石头最危险的环节就是点炮,有一次点炮现场,谢成芬让其他人远离,只留下自己和3个男村民。谁知3个男村民面面相觑,最后都看向她,谢成芬只能硬着头皮上。她拿起一根点燃的烟头,鼓起勇气上前,听到导火线的“滋滋”声顿时吓得脚瘫手软……就这样,谢成芬在大山深处炸响了村里修路的“第一炮”。

为了解决修路的资金缺口,谢成芬带头并发动群众集资,找亲友凑钱,先后多次到州、县、乡有关部门争取资金支持。

让生命之花坚毅绽放

就在进村路修建得热火朝天时,谢成芬渐渐感到胸部疼痛。她到多家医院检查后,确诊患乳腺癌已是中晚期。“那一刻,真是感觉天都要塌了。”谢成芬说。

她到昆明化疗,希望病情能有好转。可医生告诉她,病情一天比一天恶化。谢成芬的心凉了,可一想到不能让村里的修路工程前功尽弃,她咬紧牙,心一横,带着大包小包的药毅然离开医院。回到村里,谢成芬一把火烧了所有检查单,继续修路。

“就算死也要先把路修通。”谢成芬说。她90多岁的爷爷每天拄着拐杖,风雨无阻地送药到工地,每次接过老人熬的药汤,谢成芬都是和着眼泪一起吞下。

“死也要死在修路的工地上。”谢成芬决心拼一把。她带着村民苦干了3年。2010年7月,全长8公里的水泥路全线贯通,解决了海子坝等6个村民小组群众出行难、运输难、商品交易难等问题。路通了,村民们高兴得热泪盈眶。村里的老人拉着谢成芬的手说:“要不是有你,我们不知道哪天才能走上这样平坦的水泥路。”

让“西畴精神”走向全国

路修通后,谢成芬惊奇地发现自己的身体渐渐好转,到医院复查后,意外地发现她的癌细胞竟然渐渐钙化了。医生说谢成芬创造了生命的奇迹,村里人说这是好人有好报。谢成芬却笑着说:“苦干也是抗癌药。”

如今,海子坝村路通了、电通了、产业发展起来了,乡亲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谢成芬很欣慰。“我感谢有那样一段经历,虽然很苦,但能够带领大家不等不靠、苦干实干,凭借自己的双手创造出幸福的新生活,我很满足和自豪。”谢成芬说,这份动力,就是新时代的“西畴精神”,是无论何时都需要具备的精神品质。

目前,谢成芬在“西畴精神”展览馆负责讲解工作。作为党员,她非常期待赴京参加党的二十大盛会,她要把“西畴精神”带到北京、带到盛会,让“西畴精神”走向全国,永放光芒。

本刊记者 袁海毅 邹 鹏   

责任编辑:马萧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