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别关注  >  正文

【特别关注】打响云南劳务品牌

2022-09-21 11:09:43  来源:《致富天地》2022年第9期

2021年10月,剑川木雕工匠以刀尖上的技艺、巍山乡厨以舌尖上的厨艺、丘北纺织工以针尖上的绣艺、西盟佤族歌舞者以足尖上的舞艺、鹤庆银匠以敲出来的记忆,从不同角度参加第三届全国创业就业服务展示交流活动。云南这5个劳务品牌入围全国100个知名劳务品牌,品牌数量与江苏、河南等省并列全国第一名。

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绩,与云南高度重视劳务品牌创建工作密不可分。近年来,云南人社部门通过统筹打造“滇字号”劳务品牌,健全完善云南劳务品牌打造培育、发展提升、壮大升级的促进机制和支持体系,不断扩大优势劳务品牌就业规模和产业容量,推动劳动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

截至目前,全省已形成劳务品牌115个(统计口径为品牌从业人员2000人以上,经济规模1000万元以上),这些劳务品牌的从业人员约180万人,年经济收入约1090亿元。

鹤庆银匠用纯银打制作的新华银器小镇牌坊

综述

云南劳务:七彩云南的新名片

云南的劳务品牌建设起步虽晚,但发展迅速。从2016年至今,品牌数量从9个发展到115个,从业人员由8万人增长到180万人,经济收入从3.2亿元跃升至1090亿元,各项数据均实现倍增。打造劳务品牌不仅有助于农村劳动力实现高质量就业,还为云南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力量。

剑川县民间木雕艺人交流技艺

挖掘历史价值创品牌

云南是我国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有世居少数民族25个。同时,云南与缅甸、老挝、越南三国接壤,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重要的陆路通道。独特的民族文化和地理区位,造就了一批具有鲜明民族和地域特色的劳务品牌。

作为茶马古道上的一个文化重镇,鹤庆县素有“民间工艺之乡”和“银都水乡”的美誉。近年来,在一批批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鹤庆银器制作队伍。

“一把小锤、一盒錾子、一个炉子,曾是我们走南闯北的所有家当。”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寸发标对早年的经历记忆犹新。1996年,小有成就的寸发标返乡创办银器手工艺作坊,并通过“九龙壶”等一批颇具民族和地方特色的产品,重新擦亮鹤庆银器的招牌。“以前,我们外出制作银器都要靠自己,而现在鹤庆县人社部门为银匠们建设了人力资源服务工作站,解决了银匠们在外务工的后顾之忧。”寸发标说,政策好了、待遇好了,他带的近400名徒弟基本都在从事与银器制作相关的工作。

宣威火腿有着近千年的制作历史。“宣威的冬天,温度正适合火腿腌制、加工,而春天的温度又恰好适合火腿的排湿、发酵。”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负责人浦恩勇说,他从小就跟着父辈学习宣威火腿腌制技艺。如今,作为“云腿秘匠”的代表性人物之一,浦恩勇在传承传统制作工艺的同时,不断探索创新,用享誉国内外的优质产品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参与到宣威火腿全产业链中来。

从剑川木雕到华宁陶匠,从腾冲玉工到楚雄彝绣工……近年来,云南立足挖掘本地人文特色、传统工艺、非遗传承,创建了一批知名度颇高的劳务品牌。其中,每年创造经济效益26亿元的“鹤庆银匠”、就业人员达2.5万人的“云腿秘匠”等劳务品牌已成为当地的新名片。

发挥输出优势树品牌

作为劳务输出大省,目前云南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达1500多万人。立足各地劳动力资源状况,以及长期劳务输出形成的就业优势,云南各县(市、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劳务输出和技能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全力打造劳务品牌,不断增强务工人员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洪合镇是闻名全国的羊毛衫之乡,全镇羊毛衫年交易额超过百亿元。而在洪合镇工作的纺织工中,有1.3万人来自云南丘北县,这部分纺织工每年可带回约7.8亿元的务工收入。张朝兵是“丘北纺织工”的引领者,他初中毕业后不远千里来到洪合镇,从事羊毛衫套口加工工作,并在2017年开启创业之路。

“创业成功离不开同乡们的支持和帮助,我也要带动他们一起创业就业。”2019年,张朝兵担任洪合镇云南流动党员党支部书记后,帮助更多的丘北籍党员群众来到洪合镇,共同创业致富。

在20世纪90年代掀起的务工浪潮中,不少弥渡人参与到餐饮服务行业中,并逐渐形成具有品牌效应的就业群体——弥渡餐厅服务工。为打响品牌,2019年,弥渡县人社部门与海底捞签署协议,采取定向化、规模化、组织化的方式,为务工人员提供面试、培训、选岗“一站式”服务。

3年来,弥渡县人社部门共为海底捞输送务工人员5094人。截至2021年底,海底捞现有弥渡籍的管理人员514人。“2019年,我参加了县人社部门组织的餐厅服务员培训,取得了专项服务证书,并顺利入职海底捞。”如今已是海底捞某店大堂经理的李玉萍满是感激。

长期以来,建筑、家政服务、餐饮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是吸纳劳动力较多、收入较高的就业渠道。近年来,云南先后打造出西盟“佤山歌舞者”“镇雄五金工”“临沧保姆”等一大批具有一定知名度、信誉度和综合竞争力的劳务品牌,受到用人单位和社会的广泛认可。

围绕产业需求育品牌

云南曾是全国贫困县最多的省份,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过程中,结合“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发展实际,一批紧扣产业需求、颇具潜力的劳务品牌逐渐发展壮大。

建水县南庄镇是当地葡萄主产区,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让这里种植的同品种葡萄比省外早熟30天以上。由于各地葡萄的成熟期不同,因此疏果时间也有较大差异,这让南庄镇的“金剪刀”葡萄疏果工成为各地争抢的“香饽饽”,全国优秀农民工李积秀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鹤庆银器电商直播带货

1991年出生的李积秀,初中毕业后就到葡萄地里打工,练就了一手为葡萄修枝打杈、疏果、装果的好技术。从2017年开始,李积秀完成本地葡萄的疏果工作后,就带着乡亲们远赴浙江、湖南、新疆等地务工。“每年4月至6月疏果,人均月工资1.1万元。7月至10月装果,人均月工资5000元。”李积秀说,南庄镇像她一样带队外出疏果的有五六十人,帮助当地三四千人依靠疏果增收致富。

云南的咖啡产量占全国的98%,普洱茶享誉全国……围绕高原特色农业,云南打造了“普洱咖啡工”“临沧茶师”“南涧无量茶工”等一批区域性劳务品牌,探索以劳务品牌带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以就业促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提升劳务品牌质量的新路子。

今昔对比,云南劳务品牌实现从无到有、规模从小到大、业态和功能从单一到多元的变化。目前,全省已形成115个劳务品牌,数量居西部省区前列,但绝大多数劳务品牌局限于本县(市、区)、本州(市),市场影响力和占有率较低。

为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云南劳务品牌打造培育、发展提升、壮大升级,今年8月,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印发《云南省劳务品牌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将通过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用三年时间打造10个以上在全国有影响力、知名度高的劳务品牌,推动云南农村劳动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

本刊记者  王学勇/文图

$[page]$

案例

剑川木雕:刀尖上雕出致富路

“雕得金龙腾空飞,刻出雄鸡报五更……”这首剑川白曲赞美的正是剑川木雕的高超技艺。迄今3000多年历史的剑川海门口遗址,明清时期修建的北京故宫、承德避暑山庄,以及近年来建成的上海世博园,都留下了剑川木雕匠人的技艺和身影。

如今,越来越多的当地人加入剑川木雕队伍,“剑川木雕”成为云南知名的劳务品牌。

张月秋介绍五层立体镂空雕刻工艺

名匠带动

作为剑川木雕技艺的带头人之一,段四兴生于木雕世家,祖上都是历代知名木雕大师,其父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段国梁,他本人是国家级非遗项目剑川木雕代表性传承人。“作为国内八大著名木雕流派之一,传统剑川木雕以圆雕为基础技法,融合浮雕、镂空雕、线雕和贴雕等多种方法,雕刻出人物、花鸟、山水、如意等表达美好寓意的图案,对房屋门窗、家具等进行装饰。”段四兴介绍说。

近年来,剑川县加快推进木雕产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累计开展木雕初级、中级技术人员培训900多人次,木器木雕技能培训82期4245人次。段四兴尽自己所能,一边积极参加各类商会和展会宣传剑川木雕,一边成立“剑川县木雕技艺传习院”,培养有意向从事木雕技艺的人才。

“学习剑川木雕,从入门到能够独立完成作品,需要3年至5年。时间虽然不短,但学成后收效明显。”段四兴说,他帮助残疾人学习木雕技艺,拓宽就业渠道。近年来,段四兴定向开展6期残疾人木雕培训班、2期提升班,培训162名残疾人,并采取分散式家庭制作、公司验收后统一销售的模式,带动100多名残疾人就业。

抱团发展

走进剑川县甸南镇狮河村,斧凿锤打声不绝于耳。工匠们靠着代代相传的木雕技艺,让剑川木雕久负盛名,日子越过越好。而几十年前,狮河村却是另外一番景象:“洪水冲得无路走,刺抓头发石绊脚,土地贫瘠不出粮,有女不嫁狮河郎。”这句顺口溜让1982年出师的木雕匠人张月秋决心改变狮河村现状。通过潜心研究,张月秋把木雕雕刻技艺从一层、二层、三层、四层的水平,提升到现在的五层立体镂空雕刻工艺,并把这项技艺无偿传授给学艺者。

随着木雕技艺不断提升,从业者收入不断增加,促使更多人加入到木雕行业中,但恶性竞争也随之而来。为让剑川木雕走得更远,2004年8月,张月秋成立了剑川县狮河木雕工艺协会,并当选会长至今。协会秉承“对外统一接单、对内统一分派订单、统一品牌价格、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品牌销售”的理念,让会员将更多的精力集中在产品打磨上,提升剑川木雕的整体市场竞争力。

“楚雄的彝人古镇、丽江的束河古镇等大型项目,都是由我们协会来统筹,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了工程。”张月秋说,协会从刚成立时的36家会员企业,发展到现在的386家,木雕产业实现了抱团发展、节节攀升。如今的狮河村,621户村民中从事木雕相关产业的有598户。2021年,狮河村木雕产业年产值达2.1亿元。

推陈出新

近年来,随着消费群体年轻化、市场需求多样化,加之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让省级木雕艺术大师李永泉等传统木雕匠人开始不断思考,如何从产品设计和销售渠道等方面入手,迎合时代发展趋势。

1999年出师的李永泉从事木雕行业已有20多年,制作传统木雕家具一直是他的专长。近年来,他与返乡创业的赵先荣团队合作,打算让剑川木雕在电商领域闯出一条发展新路。“传统匠人追求工艺的极致,但我们并不知道年轻人喜欢什么样的木雕。”李永泉介绍说,赵先荣团队成员都是剑川本地的年轻人,他们更了解年轻消费者的喜好,通过网络直播和拍摄短视频带货,以团队自创的荷花博古挂屏为例,一朵极简风格的荷花镶嵌在底板上,工艺不复杂,价格不高,获得较高的销量。

“经过多年的努力,剑川木雕劳务品牌已成为剑川县经济增长、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据剑川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赵建葵介绍,截至目前,剑川县从事木雕(古建)人员达2.4万人,其中,常年在外务工的木雕匠人达7800人,木雕产业已实现生产、加工、制作、销售等环节的全产业链运营,并逐步向规范化、产业化方向发展。2021年,剑川木雕产业产值达5.3亿元,综合产值超10亿元。

本刊记者  丁么/文图

$[page]$

案例

巍山乡厨:舌尖上品出文化味

巍山是南诏国的发祥地,也是南方古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悠久的历史文化,特殊的地理区位,造就了多元的饮食文化。2011年,巍山县被中国烹饪协会授予“中国名小吃之乡”称号,浓厚的美食文化造就了“巍山乡厨”品牌。近年来,巍山县通过培育打造“巍山乡厨”特色劳务品牌,让越来越多的巍山人习得一身厨艺,把巍山味道带进千家万户。

杨昆华介绍新菜单

名师大厨做引领

在巍山古城,有一家久负盛名的“昆师傅饭庄”,饭庄的老板兼主厨名叫杨昆华。饭庄自1999年创立,至今已有23年。

“我父母都是做餐饮的,从小耳濡目染,让我对制作巍山特色美食产生了浓厚兴趣。”杨昆华说,从业以来,他一共对40多道传统菜品进行了改良和创新,最让他引以为傲的是“网油桃仁焦肝”,传说这道菜是1300多年前南诏王御厨发明的宫廷菜。

 “有关这道菜的文字材料很少,仅是通过老师傅口口相传。”杨昆华说,通过不断收集资料,并结合自身经验,他历时8年才做出“网油桃仁焦肝”。后来,这道菜被评为云南名菜。如今,昆师傅饭庄已是云南特色美食名店,杨昆华也获得“云南民厨大师”等多项称号。

在杨昆华的带领下,当地不少农村劳动力加入餐饮行业。更难能可贵的是,杨昆华这些年积极做好“传、帮、带”工作,培养的徒弟大多已自立门户,带动更多人创业就业。位于巍山古城的良记小厨负责人陈家良,就是杨昆华的得意门生之一。“我跟师傅学到不少巍山小吃的制作手艺,后来又多次参加相关部门组织举办的技能提升培训,厨艺提升了不少。”陈家良说。

产业集聚增效益

距离巍山古城约半小时的车程,就到达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东莲花村。这里完整保留着清末和民国时期的村落布局和古建筑群,马帮文化源远流长。为了更好地弘扬巍山饮食文化,2017年,东莲花美食文化旅游创业园正式开园。

“偰氏面片”创始人偰利民是第一批入园的创业者。他的面片制作手艺世代相传,改革开放后,他多次到西北各地学习面食制作等烹饪技术,并把面片的传统制作手艺融入巍山当地的美食制作当中,于1988年首创“偰氏面片”。

这款畅销30多年的面片,在当地久负盛名,不少外地游客会驱车数百公里一饱口福。但“偰氏面片”原址地处偏远村庄,交通不便。搬入创业园后,“偰氏面片”接受专业导师的指导,进行了改造升级,接待能力和管理水平大幅提升,从当初的家庭式经营发展为企业化运作,带动周边村民30余人就近就业。

从2017年11月开园至今,创业园成功孵化企业29户,带动稳定就业462人,园区创业销售收入达6000万元。从农民到商人,马白丽在创业园的创业历程就颇具代表性。据马白丽介绍,2019年她入驻创业园,接受系统孵化,学会了直播带货,配合创业园举办各类美食节活动。她的牛干巴销量越来越好,年销售额突破百万元。

打造品牌向未来 

“2021年,巍山县餐饮收入同比增长7.8%,有效带动了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发挥了积极作用。”巍山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罗自军介绍说,县里专门成立了巍山县小吃产业发展领导小组,通过开展技能培训、举办美食小吃节等一系列有效措施,推动巍山县小吃产业健康发展。

提及巍山小吃,“耙肉饵丝”岂能错过。为了打开巍山小吃的省内外市场,巍山县以“耙肉饵丝”为代表,建立了统一的技术和质量标准,打造专卖门店形象,在大理州各县(市)开设了10家“耙肉饵丝”标准小吃店,并尝试逐步以标准化门店拓展省外市场。

2021年5月,巍山县与京东集团合作,共同打造巍山小吃产业发展项目,依托源之味餐饮管理服务(大理)有限公司,推出巍山小吃品牌旗舰总店“飨南诏”,并计划在三五年内,在全国打造1000家优质巍山小吃连锁店,将带动5000人就业。

无论是逐渐趋于标准化、连锁型的巍山小吃店,还是巍山餐饮从业者自行探索的特色小吃店,今天的巍山小吃已被众多消费者熟知。据相关统计数据,截至2021年底,巍山县内从事餐饮、小吃、食品物流的主体共2161户,从业人员6506人;在县外从事餐饮业的主体724户,从业人员3620人。

本刊记者  王学勇/文  邹鹏/图

$[page]$

案例

丘北纺织:针尖上织出新生活

21世纪初,为拓宽群众增收渠道,丘北县开始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并把农村青年动员组织起来输送到江浙一带务工。经过多年发展,丘北籍纺织工从起初的寥寥无几发展到现在的1.3万余人。2021年10月,“丘北纺织工”入选全国100个知名劳务品牌,有力助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增收致富。

从务工到自立门户

2000年,丘北籍壮族青年陆应江、张朝兵等人,作为政府部门组织输出的第一批务工人员,被输送到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洪合镇从事纺织加工。此时的张朝兵,抱着改善家庭经济状况的目标出发,加入羊毛衫套口加工行业。  

当时的洪合羊毛衫产业正经历转型期,整个行业极不景气。在洪合镇工作一段时间后,陆应江、张朝兵等人发现纺织品加工价格高、技术含量低、加工灵活方便,自己完全可以自立门户“单干”。

从此,几名丘北籍青年扎根洪合镇开始了纺织品加工行业,“丘北纺织工”应运而生。此后,张朝兵通过资金积累,于2008年开启小作坊生产模式,2017年成立高原蓝羊毛衫加工厂,2019年成立嘉兴市高缘兰服饰有限公司,其经营主打中高端时尚针织衫,年产量达200万件,产品远销海内外。

在张朝兵的带动下,目前丘北县已有1.3万人到洪合镇发展羊毛衫加工产业,人均年收入超过6万元。

提升劳务品牌质量

随着丘北县每年向嘉兴市输送的羊毛衫编织技工越来越多,当地考虑如何更好地提升从业者的技能。

“我们引入培训学校,采取跨省异地劳务培训的方式,组织丘北县在嘉兴市务工的工人参与培训,提升他们的整体素质。”丘北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杨树发说,培训采用“理论+实操”的方式,培训内容包含民族服饰制作工具使用、熨烫工艺、缝纫工艺、成品规格及服饰类别等纺织课程,培训人员中有脱贫户93人,已全部取得培训合格证书,带动其他群众1万余人。

外出务工的人多了,如何进一步提升“丘北纺织工”劳务品牌质量?杨树发说,丘北县根据务工群众较多集中在洪合镇从事纺织业这一特点,出台了《丘北县驻外劳务工作站任职人员管理细则(试行)》,从县级机关选派2名工作作风硬、业务能力强的党员到驻洪合镇劳务工作站,开展跟踪服务。

在丘北县驻外劳务工作站的帮助下,目前已成立嘉兴市云南商会党支部、丘北县流动党员党支部等7个党组织,通过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推动产业发展。“我们结合纺织业淡季旺季较明显的实际,积极深入食品、木材、纺织等企业参观对接,合理规避群众在纺织业淡季无事做的现象,实现淡季不淡、旺季更旺的良性循环。”杨树发说,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即便在纺织生产淡季,丘北纺织工人均月收入也可达6000元。

做强品牌影响力    

“为了让更多的纺织加工企业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认识‘丘北纺织工’劳务品牌,带动全县更多群众实现高质量稳定就业,我们充分运用新闻媒体和组织参加各种展示交流活动,宣传我们的劳务品牌。”杨树发说。

2021年4月14日,丘北县驻洪合镇劳务工作站经多方协调,巧借壮族“三月三”民族传统节日,与当地政府联合邀请丘北少数民族艺术人才到洪合镇开展联谊活动,树立了“丘北纺织工”良好的劳务形象。同年10月,“丘北纺织工”劳务品牌被推选代表云南省参加第三届全国创业就业服务展示交流活动,荣获“我最关注的劳务品牌”和“就业带动类劳务品牌”两项荣誉,并与浙江省、辽宁省人社部门初步达成纺织工劳务合作意向,将“丘北纺织工”推向全国劳务市场。

据杨树发介绍,借助“丘北纺织工”劳务品牌的影响力,丘北县留守妇女开始把这门手艺发展起来,位于丘北县锦屏镇的云南民源坊服饰有限公司就是典型代表。该公司专注于原生态民族服饰的挖掘保护、研发设计、开拓创新,产品主要销往广东、广西,部分出口至意大利、泰国,年营业额达100万余元。

云南宏泽劳务派遣公司由丘北县平寨乡王树春返乡创办,其目标是为家乡外出务工群众提供就业服务,目前年平均组织输送1万余人到省外就业。杨树发说,下一步,丘北县将不断提升“丘北纺织工”劳务品牌的服务质量,力争在5年内使从事“丘北纺织工”劳务品牌的人员达2万人。

本刊记者  谭江华/文图

$[page]$

案例

西盟佤山歌舞 :足尖舞出新天地

“村村寨寨哎,打起鼓敲起锣,阿佤唱新歌……”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一曲《阿佤人民唱新歌》响彻大江南北,让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县的佤山佤寨走进人们的视野。如今,西盟县佤族群众依托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打造出西盟“佤山歌舞者”劳务品牌,在欢歌笑语中奔向幸福的康庄大道。

从西盟走向世界的佤山歌舞表演者

发挥优势创品牌

西盟县是全国仅有的两个佤族自治县之一,佤族群众占全县总人口的70.67%。佤族是我国的直过民族之一,在佤族传统的祭祀、生产生活中,人们“每事必歌,每歌必舞”,养成了喜歌好舞、能歌善舞的特点。

原始封闭的环境,虽然制约了村寨发展,却让佤族民族歌舞文化原汁原味地流传至今。目前,传承至今的佤族舞蹈有21个种类207个套路,其中甩发舞、鼓舞、刀舞等特色舞蹈为大众所熟知。

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为西盟县打造“佤山歌舞者”劳务品牌奠定了坚实基础。1980年,西盟县马散文艺队表演的《木鼓舞》,拉开了西盟“佤山歌舞者”巡演带动就业的序幕。此后,依靠得天独厚的民族文化优势,西盟县将文化旅游与“西盟佤山歌舞者”劳务品牌融合发展,努力培育和发展佤族歌舞。

2021年10月,西盟“佤山歌舞者”劳务品牌入选全国100个劳务品牌,并参加第三届全国创业就业服务展示交流活动,获得“地方特色类劳务品牌”称号。

政企搭台“唱大戏”

打造西盟“佤山歌舞者”劳务品牌,得益于西盟县实行“政府搭台、经纪人服务、企业唱戏”的品牌打造模式。2015年以来,西盟县委组织部等部门通力合作,建立起“党建引领+技能培训+劳务输出”相配套的劳务输出体系,打造出西盟“佤山歌舞者”劳务品牌。

据了解,通过开展“先锋强志”素质提升工程,西盟县先后举办文化从业人员培训班400余期,共培训佤族歌舞表演者2200余人次。这些表演者经过系统培训后,到省内外各景区、景点从事民族文化表演工作,成为依靠民族文化脱贫致富的能手。据统计,西盟佤山歌舞者人均年收入达6万元,每年带动增收约1.2亿元。

在长期从事民族文化表演的歌舞者中,一批业务和组织能力强的歌舞者逐步成长为“小经纪人”,他们成立文化公司和劳务公司,专门组织、带领佤族群众外出,从事文化表演和其他就业服务工作。

同时,政府部门对“小经纪人”进行培养引导,对外出务工年收入达2万元以上的脱贫劳动力进行奖励。目前,全县培养劳务“小经纪人”36名,2017年以来,共发放奖励550万元。

从2000年开始,西盟“佤山歌舞者”谢段前往全国各地表演,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人脉后,2014年,他成立了云南西盟佤部落文化有限公司,承接演艺活动,组织人员进行表演。“接到演出邀请或者用工需求后,我们根据客户需求,组织相应的歌舞者进行表演。每年平均能组织80多名佤族群众外出表演,收入最高的每月能领到6000多元。”谢段说。

培养新生骨干力量

西盟“佤山歌舞者”劳务品牌的成功打造,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文化效益。多年来,西盟“佤山歌舞者”依托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不断推陈出新,让佤族文化在国内外舞台上大放异彩。翻开西盟“佤山歌舞者”创造的荣誉,星光熠熠:

2014年,原生态歌舞剧《佤部落》在国家大剧院演出,开创了县级文艺团队歌舞走进国家最高艺术殿堂之先河;2020年,以脱贫攻坚工作为主题的音乐剧《阿佤人民再唱新歌》,在云南艺术学院实验剧场首演获得成功,并被文化和旅游部评为“全国优秀现实题材舞台艺术作品”;原创舞剧《木鼓舞》《甩发舞》,在国内外进行巡回演出。

 “我们在打造西盟‘佤山歌舞者’劳务品牌的过程中,注重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培养传承人,不断壮大这支队伍。”西盟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近年来,西盟县不断加大民间文化资源挖掘力度,培养了一大批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并积极申报认定省、市、县级民族文化传承人。同时,开设7个“民族文化传承班”,培养了232名传承人,为西盟“佤山歌舞者”劳务品牌培养了一大批新生骨干力量。

本刊记者 曾永会  通讯员 秦科/文

云南西盟佤部落文化有限公司 供图

$[page]$

案例

鹤庆银匠:小锤敲出大品牌

“中国银器看云南,云南银器看新华。”从这句广为流传的话语中,足见鹤庆县新华村在国内银器行业的地位。唐南诏时期,白族聚居的新华村便有人从事银器加工,至今已有超千年历史。

近年来,新华村在银器制作、加工、销售上形成产业链,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形成了“鹤庆银匠”全国知名劳务品牌,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黄鲁辰介绍鹤庆银器制作工艺

注重历史传承

走进新华银器小镇,一座高6.8米、宽12.8米,用2.8吨纯银制作的牌坊映入眼帘。这座银牌坊雕龙画凤、飞檐斗拱,“中国银器第一村”牌匾熠熠生辉。

“2017年,我们县围绕‘特色、产业、生态、易达、宜居、智慧、成网’七大要素,在新华村的基础上,创建新华银器小镇。也正是在这一年,县委、县政府明确提出,将‘鹤庆银匠’作为鹤庆的特色亮点来打造。”鹤庆县劳动就业服务局局长陈冬平介绍说。

据了解,鹤庆县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鹤庆银器锻造技艺”的保护传承与“鹤庆银匠”紧密结合,引导务工人员树立品牌意识。“鹤庆银器锻制技艺非遗传承人共有82人,其中国家级2人、省级3人。”陈冬平说,在这些大师的带动下,推广家族传承、师带徒传承等传承模式,组织各类技能大赛,银器从业者创业就业热情高涨。

为了让“鹤庆银匠”走出鹤庆、走向全国,从2017年开始,鹤庆县陆续在西藏、云南香格里拉等地设置6个驻外人力资源服务工作站,并建立务工基地,实现定点、定向精准输出。随着劳务品牌的持续打造和不断做好在外鹤庆银匠的精心服务,转移就业的银器加工艺人越来越多,目前仅在西藏拉萨市的从业者就有2400多人。

提升技艺水平

在新华村旁的罗伟邑村,有一座古色古香的宽阔庭院,“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理传统工艺工作站鹤庆基地”的牌匾被摆在院门口的显著位置。

“2017年,文化部(现文化和旅游部)给我们授的这块牌匾。经过改扩建,基地呈现出今天的模样。”据基地负责人、鹤庆县李小白文化传承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福明介绍,基地内设鹤庆银器博物馆、鹤庆银器展示空间、授徒体验空间等。

“基地不仅是‘鹤庆银匠’对外交流的渠道,也是提升自身工艺技术的平台。”近日获得第九届“云南青年创业省长奖”的李福明从创业伊始,就尝试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制作鹤庆银器,并将“李小白”打造成业内知名的银器品牌和国内高端手工银器的代表。

在李福明看来,鹤庆的匠人虽有高超的手艺,但在银器器型设计等方面还存在不少短板。在当地人社部门的支持下,基地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为当地匠人授课,提升匠人整体素质。“从基地成立至今,我们共开展10余期培训,800多人次参加,培训时间从5天到20天不等。”李福明说。

据悉,2021年,鹤庆县有1500多户5600多人从事银器手工艺品加工,带动全县从业人员9000多人,“鹤庆银匠”劳务品牌年创造经济效益26亿元。

扶持新兴力量

为避免人才断层、后继乏力等问题,鹤庆县从人才、技术、资金等方面,给予从事银器制作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支持。近年来,当地吸引1000多名省内外创业者来到鹤庆,这些“新鲜血液”与老匠人一起,用木墩、小锤和錾子,共同打造“鹤庆银匠”劳务品牌。

今年26岁的黄鲁辰,2019年毕业于南京工程学院。刚拿到毕业证的当月,他就来到鹤庆。“我学的是工艺美术设计专业,大学期间,讲授金属雕刻的老师经常提及鹤庆银器,我一直想找机会来这里学习。”黄鲁辰说。

在自身努力和师傅的指导下,黄鲁辰开始系统学习银器制作、加工、销售,并在2020年9月开了一家银器饰品店。“我们主打原创和私人定制,努力把江浙一带的海派技术融入鹤庆银器的加工制作中,丰富鹤庆银器的产品类型。”黄鲁辰说,近两年他享受到国家税收减免政策,还得到3万元的大学生创业补贴,目前饰品店的月销售额稳定在10万元以上。

年轻人的加入,促进了当地电商产业的发展。来自江苏苏州的杨青湖是直播带货和手工艺传播领域的主播,曾在新华村创下3天销售200万元银器的成绩,得到新华村免去小院租金的支持。在新华村,杨青湖不是个例,2021年,新华村在淘宝网上活跃着银器卖家122家,全年线上零售总额达5.64亿元。

本刊记者  丁么/文图


责任编辑:李敏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