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观察  >  正文

农村饮水安全如何保障

2023-03-23 17:18:46  来源:《致富天地》2023年03期

近年来,随着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强化,云南农村群众的饮水安全水平不断提高。然而,部分地区的水利基础设施还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群众用水安全保障水平不高等问题。如何更好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值得关注。

兰坪县农村用水水库建设现场

农村饮水安全存隐忧

最近几年来,得益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政策红利,云南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然而,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群众用水的安全保障水平还有待提高。“我们村的自来水管网已建成七八年,但因为水源池建在山林里,离村子有五六公里远,一到冬季,遇上下雪或结冰的低温天气,水管就有可能会出现爆裂的情况。”迪庆州维西县永春乡一位村民小组长告诉记者,出现水管爆裂,村里只能组织村民去抢修。但一些村民小组的年轻人外出务工较多,没有劳动力的留守老人只得凑钱请人去抢修,不然就没有水喝。而每到雨季,水龙头又会流出浑浊的泥水。

“我是村里的管水员,日常自来水管的维护主要是对取水池进行清洁和消毒。一般是在取水口撒一些消毒粉,或者在每年春节前、夏季汛期到来前,分别组织村民清洗一次水池。”怒江州福贡县一位村民小组管水员告诉记者,他兼职负责村里的自来水管管护工作,村里每年仅给他150元的管护补助。

在云南省的山区村组,这样落后的管护方式十分普遍。据了解,农村自来水有建就有管,但是各地农村用水管水方式缺乏规范和标准,特别是边远村组,管护办法老套,管护人员多为兼职,报酬低且人员流动频繁。当然,也有一些地区虽在农村水利建设中成立了村办自来水公司或用水合作社,通过适当计收水费进行有偿管理、专职人员管理,但由于自来水管道等设施使用年限普遍较长,管护成本高,管护工作难以持续开展。此外,上级有关部门对农村用水管护方面缺乏专项扶持或统筹资金,导致自来水供水系统设施设备老化、管理方式落后、管护水平较低。

据了解,在云南广大农村地区,群众用水安全问题不少。记者从云南省水利厅获悉,目前,部分村庄水源点选择和设置缺乏合理规划和布局。比如,很多农村地区的饮水工程水源地分散,管护难度大。同时,各地建设供水系统布局不合理,线路管网质量参差不齐,缺乏统一技术指导,供水处理系统工艺落后,导致冬季、夏季网管爆裂等现象时有发生。此外,水源从取水口进入沉淀池后,直接送达群众家里,缺乏必要的过滤、消毒等安全用水处理设备和环节。每当进入丰水期,大量泥沙、树叶、微生物等进入水源地,严重影响水质。

农村用水管水模式亟待创新

云南省水利厅有关人士告诉记者,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把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列为水利第一民生工程,先后出台《云南省巩固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实施方案》等政策措施,不断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让群众用得上水、喝上放心水,成为广大农村地区用水安全保障的主要工作。

据了解,2021年以来,云南各级水利部门与卫生健康、农业农村部门联合开展农村饮用水水质检测、监测和分析工作,不断创新管护方法。与此同时,全省加快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新建、改造、联网、配套实施农村供水工程等办法,近200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得以保障,全省农村集中供水率达98%,自来水普及率达97%。

如何进一步解决群众用水的质量安全问题?有关专家表示,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是关键。各地应因地制宜采取斜板沉淀、多层过滤、自动反冲洗、高效溶氧、气液调控等物理过滤方法,提高取水点和供水管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最大限度减少后期的清洗、消毒等人力和物力的投入。

从当前情况来看,创新思路,突破基层用水管水落后模式,已显得十分迫切。而树立农村用水“三分建七分管”的思路不失为一种好办法。有关专家表示,积极出台相关工作机制和技术指南,采取政府主建、农民自用自管的办法,按照“产权明晰、责权统一、管理到位”原则,扶持成立多种形式的农民用水专业合作社,负责水源地日常监管、管网维护等工作,引导有条件、愿意参与的农民成为专职管水员。同时,结合村规民约等措施的实施,通过村民自治自管,合理核定水价,积极收缴水费,保障农村安全用水、专人管水常态化。

本刊记者 刘 宇/文图

责任编辑:谭江华

相关热词搜索:农村饮水安全如何保障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