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史海钩沉  >  正文

民族风俗画:笔尖绽放云南民族风情

2023-04-27 17:34:45  来源:《金色时光》2023年第4期

乘象图

在云南省博物馆,大量文献和文物记载着云南民族文化的历史沿革和互鉴融通历程。这其中,有40多幅采用传统工笔技艺创作的图画,描绘出明清时期云南各民族的居住环境和生活习俗,被统称为“民族风俗画”。让我们通过明清画家的画笔,穿越古今,感受浓郁的云南民族风情。

穿越时空的真实记录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云南省博物馆从民间征集到一批独具民族风情、反映各民族居住环境和生活习俗的画卷,这让研究民族文化的专家们兴奋不已。这些色彩缤纷的画卷,生动记录着旧时边疆民族采槟榔、狩猎、沐浴、歌舞、出行等生产生活的场景。画中人的服饰、乐器、工具等,也让古籍和文献中的相关文字记载有了具象。一张张民族风俗画,就是穿越历史的真实记录。

狩猎图

“这些民族风俗画的作者多数名不见经传,生平几乎无从查考。但从画风技法和收集地多在内地来判断,他们可能是在民族地区生活过的汉族画家。”云南省博物馆研究馆员熊丽芬说。明清时期,中央王朝为了加强对边疆的治理,派遣一些官员到云南考察调研,并用文字和图画的形式,将云南各民族的生产生活场景记录下来。彼时,图文并茂地记录边疆情况的民族图册也集中出现。这些图画均采用国画的手法和技巧,设色水墨、技法粗犷,用传统工笔技艺刻画出部分民族地区的民俗风情及各阶层迥异的社会状况。

这些珍贵的民族风俗画,不仅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云南民族历史风貌,还挖掘出明清时期云南美术史鲜为人知的一面。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画作要数《写经图》《乘象图》《踏歌图》《沐浴图》《采槟榔图》和《狩猎图》。

生动描绘先民生活场景

在西双版纳等傣族聚居区,由于气候炎热、河流众多,大家喜欢在河中沐浴,男女同川、一日数浴。《沐浴图》便真实还原出明清时期傣族妇女的露天沐浴场景:画中的13名女子神态各异,或在河岸上嬉闹,或立于水中交谈。从远处款款而来的2名女子头戴斗笠、身着披风、穿长筒裙,衣着华丽,似为贵族;彩色筒裙卷起系于腰间、身挎一只黄鳝箩的女子,正弯腰在水草丛中专心致志地捉鱼虾。据熊丽芬介绍,傣族妇女自古爱水、爱美,养成了浴于江河以洁身体的习俗。时至今日,每到傍晚,在傣族聚居区仍可看到这一场景。

踏歌图

云南大多数民族世代以狩猎为生,追踪猎物、拉弩射箭、设置陷阱,是人人必备的技能。《狩猎图》就形象逼真地反映了捕猎的完整过程:画作的上半部分,2名男子持梭镖和弩弓攻击奔跑的野鹿,另一男子则奋力吹响牛角号。野鹿的腹部和后腿各中一箭,挣扎着逃向山坡。画作的下半部分,满载而归的狩猎者或背着箩筐,或扛着猎物,5只猎犬在周围跑来跑去。

《采槟榔图》则通过生动鲜活的画面,高度还原了采槟榔的场景:一群男女分工合作,爬树、采摘、捆扎、运送,忙得不亦乐乎。图中人物栩栩如生,呈现出浓郁的民族风情。熊丽芬认为,从画面描绘的人物和场景来看,应该是生活在热带地区的民族,但具体是哪个民族还有待考证。从服饰判断,有可能是生活在西双版纳的哈尼族爱尼支系,因为该民族的服饰与画中服饰基本相同,并且傣族、哈尼族、佤族、德昂族至今仍保留着嚼食槟榔的习惯。

提供研究历史的宝贵资料

云南民族自古能歌善舞,节日喜庆、婚丧嫁娶、劳作之余,都要载歌载舞。在《踏歌图》中,山间树旁,两人一组,弹起三弦、吹响口弦、唱着歌谣、翩翩起舞……席座间,美食美酒相伴,人人满面春风、怡然自得。据熊丽芬介绍,这幅画对踏歌跳舞描述完整,从开始到结束、从平淡到高潮,一目了然,令人印象深刻。纵观云南民族歌舞,有的源于劳动生活,有的取材于观察自然,展现了云南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多姿多彩的歌舞文化不断延续,演变成民族文化的“活化石”。如今,烟盒舞、孔雀舞、木鼓舞、左脚舞、芦笙舞等各具特色的民族舞蹈,全面展示出云南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傣族拥有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字。在《写经图》中,傣族僧侣在大青树下写经、诵经,神态专注。傣文的使用为时已久,通用的是傣那文和傣泐文。在明代,专事翻译少数民族文字的“四夷馆”中,还设有专译傣文的“百夷馆”(专译傣那文)和“八百馆”(专译傣泐文)。傣文大部分刻于贝叶上。贝叶是一种生长在热带、亚热带的棕榈类木本植物的叶片,经过加工后,用于书写和记录经典文献。佛教传入后,贝叶被大量用来刻写经文,故也称为“贝叶经”。《写经图》如实记录了傣族刻贝叶经、诵经的场景。

熊丽芬表示,在今天的傣族聚居区,仍可见到这种刻经、诵经的场景。流传千余年的贝叶经典文献,反映了傣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也为研究傣族社会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和重要的依据。

本刊记者 杨锡畅/文

云南省博物馆供图

责任编辑:李敏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