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观察  >  正文

乡村工匠培育如何更科学

2023-07-26 18:05:59  来源:《致富天地》2023年07期

2022年11月,教育部、农业农村部等8部门印发《关于推进乡村工匠培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加快推进乡村工匠培育工作。近两年来,虽然云南在乡村工匠培育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培育以短期培训为主、与实际结合不紧密、重点不突出等短板。如何把培育工作与产业发展、乡村人才振兴等相结合,探索有效培育措施?值得探讨。

乡村工匠制作黑陶

“以训代育”不可取

2021年底,云南石刻艺人赵黄斌和60余名手工艺人一起,在当地接受了“能工巧匠‘双创’带头人”培训。“从村里争取到培训名额时,我对培训抱有很大期望,希望能提高技术水平,并能和同行进行一些交流。”赵黄斌告诉记者,一起参加培训的有石匠、木匠、陶匠、花匠、绣娘等,大家都拿到了乡村工匠认证证书。但遗憾的是,培训时间短,仅仅是笼统、粗浅地学习了一些有关乡村振兴的政策知识。

赵黄斌的经历,反映出乡村工匠培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用短期培训代替培育,导致培训效果不明显。

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乡村人才培育,云南在乡村工匠建设方面下了不少功夫。然而,由于缺乏体系化的培育机制,导致乡村工匠培育工作往往变成短期的“以训代育”,加之形式固化,导致收效甚微。

针对乡村工匠培育机制不健全的问题,云南省现代职业教育中心有关人士表示,各级政府部门应创新模式,强化与各级职业院校、非遗传承基地等合作,通过校地共建等形式,切实建立乡村工匠长期培育机制。同时,通过深入开展实用技术、职业技能、创业能力、电子商务等培训,有针对性地建立长期培育平台,真正培育出一批优秀的乡村工匠。

脱离实际不可为

“除长效培育机制尚待建立健全外,乡村工匠培育与区域发展实际脱离等情况较为突出,主要原因是盲目跟风培训和缺乏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云南省现代职业教育中心有关人士告诉记者,一方面,各地在落实有关乡村工匠培育的文件、政策时思考不够、创新不足,未能有效结合地区实际,盲目照搬照抄其他地区的经验和做法,导致资源浪费、培训效果不佳。

同时,目前乡村工匠培训内容大多集中在乡村振兴政策理论、市场信息等方面,重点不突出。云南省现代职业教育中心有关人士表示,各地相关部门应根据科学定义探索正确的培育模式,将重心放在实操技术的培训上,只有让乡村工匠有一技之长,才能更好提升和发挥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和作用。

云南省现代职业教育中心有关人士表示,乡村工匠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且具有一技之长的乡村人才,要想更好地培育乡村工匠,就要抓住不脱离地方实际和涉农技术这一根本,否则出台再多措施也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重复培育不可行

迪庆州黑陶制作师傅此里桑杰,近两年忙于参加各种培训。“从几年前的‘土专家’‘田秀才’培训,到现在的乡土人才、“领头雁”、能工巧匠、回乡创业能手、新型职业农民等培训我都参加过。”此里桑杰告诉记者,每次有相应的农村人才培训项目,村里都会推荐他参加。

这种情况,一方面体现了当地重视乡土人才的培育,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云南乡村工匠培育存在参训人员重复参加培训的情况。

“在个别地区,负责乡村工匠等农村人才培育的部门不注意甄别,导致参加不同类别、不同年度培训的人员均是同一批人。这种做法,导致培训资源分布不合理,需要参训的人可能恰恰没有机会参加,在很大程度上是浪费资源。”云南省现代职业教育中心一位专家直言不讳地说。

据了解,根据2000年教育部发布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涉农领域工匠类别有种植、农艺、园艺、蚕桑等2l类专业。202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提出,要因地制宜围绕发展刺绣、扎染、木雕、大理石工艺品、银器、斑铜工艺等手工艺品,鼓励乡村工匠等参与乡村手工艺创作生产,支持和鼓励传统技艺人才创办特色企业。

由此可见,负责乡村工匠培育的部门需要多开展调查研究,多进行分门别类分析,避免照搬照抄,让乡土人才培育见实效。

本刊记者 刘宇/文图

责任编辑:谭江华

相关热词搜索:乡村工匠培育如何科学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